第五期講座信息:
題目:站在語言的角度看世界與站在世界的角度看語言
時間:2020.6.12 19:00—21:00
主講人:葉闖
主持人:李麒麟
觀看平臺:騰訊會議、嗶哩嗶哩直播
錄屏回看:本次講座錄屏已在外哲所B站賬戶發(fā)布,也可點擊閱讀原文查看。
葉闖
北京大學外國哲學研究所、哲學系教授
博士生導師
研究領(lǐng)域為分析哲學,
特別是語言哲學和形而上學
講座綜述:
2020年6月12日晚19:00-21:00,由北京大學外國哲學研究所、北京大學哲學系外國哲學教研室聯(lián)合主辦的“哲學與現(xiàn)代世界”系列線上講座的第五講準時開講。此次講座由北京大學外國哲學研究所、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生導師葉闖教授主講,題目是“從語言的角度看世界和從世界的角度看語言”,北京大學外國哲學研究所、北京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李麒麟老師負責講座的主持工作。
葉闖老師先從一組直觀的關(guān)于世界與語言關(guān)系的從陳述開始本期的講座,這些陳述包括:
(1)直陳句表達事實;
(2)直陳句表達命題;
(3)“真”(或者“真假”)作為語句的一個重要性質(zhì)。
葉闖老師使用了各種看似簡單的例子揭示了“將‘真’作為直陳語句的性質(zhì)”這一觀點的復雜性。例如,在命題牛奶降價了中,降價了是否可以作為牛奶的性質(zhì)?如果對上述問題采取肯定的回應(yīng),那么,降價了與牛奶之間是一種怎樣的關(guān)系?更為重要的是,真與直陳語句之間的關(guān)系是否類似于降價了與牛奶之間的關(guān)系?通過這些討論,葉闖老師向大家揭示了“‘真’是什么”這一問題的深刻與復雜遠遠超出我們初始直觀所設(shè)想的狀態(tài),因此,世界與語言的關(guān)系也同樣遠遠比我們直觀接受的二者間的關(guān)系來得更為復雜。
葉闖老師在隨后的講解中,從兩種視角出發(fā)闡釋了世界與語言之間的復雜關(guān)系:第一種視角是站在語言的角度看世界;第二種視角是站在世界的角度看語言。
在“從語言的角度看世界”這一部分,葉闖老師認為,相關(guān)問題實際上追問的是:語言能夠表達怎樣的世界以及語言實際上表達了怎樣的世界。針對上述問題,葉闖老師回顧了分析哲學(特別是語言哲學中)對這兩個問題的解釋,相關(guān)解釋可以從外延路徑與內(nèi)涵路徑分別加以刻畫。這兩種路徑對于回答前述兩個問題具有至關(guān)重要的意義,外延路徑與內(nèi)涵路徑在一定意義上澄清了語言是通過何種機制表達世界事實的。但是,通過這兩種路徑構(gòu)造出來的某些語義刻畫主張存在著嚴峻的理論困難與挑戰(zhàn):例如,如果以“必然等價”的方式來刻畫“內(nèi)容同一”的做法,雖然在直觀上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這種刻畫策略會在語義學、邏輯學、倫理學、認識論和心靈哲學等領(lǐng)域產(chǎn)生許多不合理的理論后果。進而,葉闖老師引入了“關(guān)于性”(aboutness)這一超內(nèi)涵的(hyperintensional)語義概念,認為通過劃分世界(及其相關(guān)可能世界片段)、澄清語句主題(subject matter)、尋找語句部分真(partial truth)等一系列處理方法,前述各研究領(lǐng)域中的相關(guān)問題都可以得到比較令人滿意的解決。
在結(jié)束上述討論后,葉闖老師將論題切換到此次講座的另一個重要的部分——“從世界的角度看語言”。在葉闖老師看來,“站在世界的角度看語言”其實是在追問“世界‘存在著什么’得以讓語句為真”的問題,在這里的理論挑戰(zhàn)是:世界能夠提供的實體從形而上學的角度并不能涵蓋語言(特別是直陳語句)字面上表達的內(nèi)容。葉闖老師列舉了虛構(gòu)對象、科學哲學中使用的不可觀察的對象、否定存在句等理論難題,對傳統(tǒng)的從世界到語言的關(guān)系的哲學框架(使真理論)提出了理論挑戰(zhàn)。葉闖老師指出,解決上述理論困難的可能出路包括:(1)自然科學的背景下刻畫形而上學的奠基(grounding)關(guān)系,(2)本質(zhì)主義(essentialism)。
在此次講座中,葉闖老師語言詼諧幽默,盡量幫助聽眾克服因?qū)I(yè)術(shù)語、專業(yè)背景等原因造成的理解上的困難,深入淺出地為我們呈現(xiàn)了語言哲學與形而上學中最為核心、最為重要的理論問題。在講座的末尾,李麒麟老師對講座做了評述和總結(jié)。在問答交流環(huán)節(jié),葉闖老師就聽眾關(guān)于自然語言形式、語言的有限性、形而上學中的唯名論與虛構(gòu)主義等問題做了詳細耐心的回答。
推薦讀物:
[1] Azzouni, J. (2010). Talking about Nothing: Numbers, Hallucinations and Fictions.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 Rayo, A. (2013). The Construction of Logical Space.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Schipper, A. (2020). “Aboutness and Ontology: A Modest Approach to Truthmakers,” Philosophical Studies, Vol. 177, pp. 505-533.
[4] Yablo, S. (2014). Aboutnes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北京大學外國哲學研究所
微信號 : PKU_IFP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