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是一個偉大的民族,中華文明也是獨具特色。
世界上所有的國家中,只有我們中國的文化是始終沒有間斷過的傳承下來,也只有 “漢字”是世界上唯一的古代一直演變過來沒有間斷過的文字形式。
聲明:圖片均來源于網絡,發(fā)布于微信公眾號:學國學網(本文系學國學網遠處,轉載出名出處)
從大約是在公元前14世紀,殷商后期的“甲骨文”被認為是“漢字”的第一種形式,西周后期,漢字發(fā)展演變?yōu)榇笞?,后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中國文字才逐漸走上了發(fā)展的道路,直至今天。
中國漢字的發(fā)展成為維系中華民族歷史發(fā)展進步的一條生動鮮明的脈絡,各個歷史時期所形成的各種字體,有著各自鮮明的藝術特征,如篆書古樸典雅,隸書靜中有動,草書風馳電掣、結構緊湊,楷書工整秀麗,行書易識好寫,實用性強,字體多樣。
我國著名語言學家羅常培先生說過:“語言文字是一個民族文化的結晶。這個民族過去的文化靠著它來流傳,未來的文化也仗著它來推進。”
漢字屬于表意文字,是一種用象征性書寫符號記錄詞或詞素的文字體系。
比如“日”形狀像太陽,“月”形狀像月牙。日和月都有光,兩個合在一起更亮,這就是“明”。
漢字的這個特點使它很容易受到人們主觀意識的影響。因此通過漢字造字的方式就可以看到中國歷史的變遷和文化發(fā)展。
以漢字中的烹字為例,我國最早的字典《說文解字》中并沒有“烹”字,它的意義就由另一個字 “亯(xiǎng)”(今“享”的本字)來分擔。
“亯”有“相當、會通、燒煮”的意思當取其“相當、會通”之意時為“亨”,當取其“燒煮”之意時為“烹”。
這樣 ‘亯’一個字就分化成了 享、亨、烹三個字。從“亯”表示“烹”字之意,就能推測到在火發(fā)明之前上古時期的人 “茹毛飲血”的飲食狀況。
“昔者先王未有宮室,冬則居營窟,夏則居橧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實、鳥獸之肉,飲其血,茹其毛。未有麻絲,衣其羽皮。”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惡臭而傷害腹胃,民多疾病?!?/p>
上古時期的人在食用獵物時,并不是直接用手抓獵物食用,而是用一些類似于碗的凹形石器來盛放食用。
這時“烹”的方法主要傳說主要是由有巢氏發(fā)明的“膾”和“搗”?!澳挕笔侵赣檬栋讶飧畛杀∑秤茫皳v”是用石錘把肉搗松散食用,后來“周八珍”中的“魚膾”和“搗珍”即是這種飲食方法的延續(xù)。
聲明:圖片均來源于網絡,發(fā)布于微信公眾號:學國學網(本文系學國學網遠處,轉載出名出處)
“烹”字的大概是人們懂得使用“火”之后出現的,火的發(fā)明與運用,使上古時期的人類進化發(fā)生了劃時代意義,他們結束了茹毛飲血的蒙昧時代,進入了人類文明的新時期。
火不但擴大了食物來源,更為重要的是使人們減少了疾病,增強了體質,延長了壽命。
“火的使用,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種自然力,從而最終把人同動物分開?!?/p>
可見,“烹”是傳統(tǒng)飲食文化的真正開端,是人類進入原始文化的重要標志之一。
有火之后,“烹”的方式還處于“炮”、“燔”、“焙”、“烙”等原始“石烹”階段,“炮”是把帶毛的肉用泥裹住放在火上燒烤,我們今天所食叫化雞則是對其的繼承;“燔”就是把肉直接放在火上烤,今天流行于大街小巷的燒烤,是在原始人飲食方法的基礎上加上佐料而已。
“焙”是先把石片燒熱,再把植物種子放在上面炒熟,類于我們今天的各種炒干果;“烙”,是用燒紅的石子把食物燙熟,相當于時下的鐵板燒。但這些都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烹”。
真正意義上的“烹”是原始社會晚期炊具和調味品發(fā)明以后的事。
據西漢劉安《淮南子》載:“黃帝作灶,死為灶神?!?/p>
西漢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載》:“黃帝作釜甑?!?/p>
三國譙周《古史考》載:“黃帝始蒸谷為飯,烹谷為粥?!?/p>
可見,在黃帝之前,先民雖然懂得用火烹食,但緊緊局限于“石烹”,而黃帝發(fā)明了爐灶,并且按蒸氣加熱的原理制造出最早蒸鍋——陶甑,使人們蒸飯煮粥,“吃飯”的概念便產生了。
而黃帝時期的夙沙氏“煮海為鹽”,使人類飲食又進入“調”的時代,同時標志著人類真正進入現代意義上的烹飪時代,使華夏民族從飲食上擺脫蒙昧階段全面邁上了文明時代。
僅僅一個“烹”字就歷經了數代的變遷才有了現在的意思,漢字承載的除了歷史還有傳統(tǒng)文化的體現。
從“君、臣、民”三字的演變就可以看出君臣關系,“君”的古字上面是兩只相對的手,雙臂內側是個“口”,像個正面坐著處理政務的君王。
“臣”的古字像個面向左邊趴在地上行匍匐禮的大臣?!懊瘛钡墓抛窒駛€面向左的男人與女人的結合體。
到了漢朝,君王的正面坐形改成了面向左的側面形,就是現在的“君”字。
臣和民應該面向君王,表示服從和恭敬,所以面向左改為面向右,成了現在的“臣”和“民”。
孝文化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百善孝為先,“孝”字的上邊是個“老字頭”,下邊是“子”,是小孩攙扶著老人的形象。
孝字就是盡心奉養(yǎng)父母,照顧父母的意思。漢朝以后的統(tǒng)治者大都提倡孝道,對不孝的子女要定罪判刑。
聲明:圖片均來源于網絡,發(fā)布于微信公眾號:學國學網(本文系學國學網遠處,轉載出名出處)
殷周以來許多典籍、文獻、詩歌小說、文獻、碑刻都是由漢字所寫,也是因為漢字的使用,漢字成為了文化的活化石。
漢字經歷了漫長的發(fā)展過程,與社會文化、民族文化產生了密切的聯系。
在原始社會,人們在集體勞動中因相互交際的要求而產生語言,但語言儲存的時間有限,時間長了容易忘記,于是原始人類在生產和生活實踐中學會了運用各種物件做成符號,來幫助記憶。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從氏族到部落,到后來國家的出現,交際的地域范圍越來越大,也就促使了文字的發(fā)展。
中國文字是從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楷書一脈相承下來,它是社會文化、民族文化發(fā)展的結晶,代表著民族的自尊、自強,使整個民族成為一個文化的集合體,并且從多個方面表現中華民族的文化、信仰、風俗習慣等,使中華民族的古代文明世代相傳,發(fā)揚光大。
中國漢字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觀也積淀著中國文化的結晶,中華傳統(tǒng)文化也依靠著漢字流傳得更為久遠。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