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不愿意買4%-5%的理財,而是去銀行做2%-3%的定存,其實這部分人應該主要是中老年人,在年輕一輩的人里購買理財產品的還是很多的。而且最近幾年,我國理財產品市場規(guī)模也是整體在不斷變大的。
那么廣大的中老年人,為什么不愿意買高收益的理財產品而去追求低收益的定存呢?這個主要系兩個產品自身的性質所決定的。
對于銀行而言,理財產品屬于“受人之托,代人理財”,所以銀行本身不承擔理財產品的風險,而且自從2018年5月資管新規(guī)落地之后,國家也不允許銀行發(fā)行保本理財產品,因此現在我們購買的理財產品都屬于不保本保息的,雖然說4%-5%的理財產品,其本身的風險性并不高,但是總有對風險極度的厭惡者,無法接受任何的風險。
存款則不一樣了,按照我國的《儲蓄管理條例》:存款有息、取款自由、為儲戶保密。所以存款對于銀行來說,屬于剛性兌付的產品,銀行到期必須無條件付款付息,因此存款可以說除國債以外最為安全的投資產品了,特別是在我國,存款可以享受《存款保險條例》的保障,在50萬元的范圍內,即使銀行破產可以獲得全額賠償。
所以從根本上來說,兩個就不是一個性質上的產品,甚至可以說,區(qū)別性很大。
銀行的理財產品收益率之所以高,除了一個其風險較存款大之外,還有一個因素,即基本都屬于封閉式運作的產品,什么是封閉式運作呢?也就是產品未到期之前,你即使要向定期一樣損失部分產品的收益也沒辦法贖回,所有碰到急救命的時候很麻煩。雖然說現在部分銀行推出了理財轉讓的平臺,但是掛單轉讓也必須有人接手,否則仍然無法提前贖回本金。
對于存款呢?如果是大額存單,那么是具備靠檔計息的功能的,屬于隨時都可以取現的產品,且損失度較??;即使非大額存單,如果一旦有急用,定期存款也可以損失大部分利息立馬變現,所以說存款的流動性遠遠高于理財產品。
任何一個產品,其收益率的高低背后都是有特定的原因的,收益率的制定是各家銀行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后給出的,并非是盲目隨便寫一個,所以選擇高收益率的產品還是低收益率的產品,只不過是看每個人各自的考慮的方面而已,因此不選擇4%-5%的理財,而選擇2%-3%的定存,并沒有什么大驚小怪的。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