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這是一起發(fā)生在10年前的性侵案,當時曾經(jīng)轟動全國。時隔10年,再次登上頭條。
尋找湯蘭蘭:少女稱遭親友性侵,11人入獄多年其人“失聯(lián)”
對于這個案件,真假尚未定論。但有人說,如果事是真的,這是中國版的《熔爐》,全家人性侵幼女,非常黑暗,為人父母禽獸不如;有人說,如果事是假的,這是中國版的《狩獵》,小女孩成功陷害全家,所有的親情蕩然無存。
2
2018年元旦,河南滎陽二高女生小帆割腕自殺。
她自殺的誘因并不僅是對班主任長達幾個月性侵的恐懼,還有“面對父母的愧疚、成績火速下降受到母親責問的恐懼”。
是什么讓小帆封閉內(nèi)心,拒絕依賴、信任自己的母親,寧可向不比自己成熟多少的姐姐尋求幫助,甚至選擇走向死亡,也不愿意向母親開口說出遭受性侵的真相?
是不是小帆的媽媽對她不聞不問,漠不關(guān)心?
并非如此。
小帆的媽媽在得知女兒成績下降后能第一時間找女兒溝通,說明這個母親并非不關(guān)心女兒。但這樣一位關(guān)心女兒的母親,卻連女兒被他人侵害長達幾個月的事實都不知道。
3
我們的社會,彌漫著性恥感文化和譴責受害者的文化。
作家蔡宜文說:任何關(guān)于性的暴力都是社會性的,都不是由施暴者獨立完成的,而是由整個社會完成的。
我們往往想盡辦法教育孩子一切技能知識,讓他們要乖巧聽話,卻對性教育畏之如虎,總覺得那是污穢骯臟,應(yīng)該讓他們知道人間是盡善盡美,沒有丑陋邪惡。
所以在我們一廂情愿向孩子展示這世界是美好的教育下,我們的孩子如同柔弱的羊羔,行走在遍地豺狼的大地上。
我們本是孩子的避風(fēng)港,可他們卻在遭受侵犯與傷害時,卻不敢對我們說。
因為他們覺得:性是可恥的。
因為他們害怕:爸爸媽媽會責備他們,是因為他們自己不檢點的緣故而惹來的。
臺灣作家林奕含在以親身經(jīng)歷為藍本寫成的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里說:
思琪被性侵后,想向媽媽求助,對媽媽說:“學(xué)校有個同學(xué)跟老師在一起?!眿寢尰卮穑骸斑@么小年紀就這么騷?!?/span>
思琪從此放棄了對外求救,她覺得自己臟。
《我覺得我很臟》——這是天涯上一個網(wǎng)友分享的經(jīng)歷:她12歲時,被繼父強奸,她不敢告訴她媽,也不敢告訴任何人。因為繼父威脅說,如果她敢聲張,就殺了她和她媽。這件事給她留下的最大陰影,就是她覺得自己很臟。
每天洗澡幾個小時,恨不得把皮搓爛了。她長得很好看,有很多人追她,但她誰也不敢交往,因為覺得自己不配。
電影《不能說的夏天》中(真實案件改編),白白被老師性侵后,在夢里無意識的自殺,面對喜歡的男生自覺骯臟。
大家質(zhì)問她:如果被性侵,你為什么不說?你為什么不說?你為什么不說?
連母親都罵她是賤貨。
無數(shù)個受害者,她們覺得被性侵是自己的錯,覺得自己“臟”,這就是社會和家庭灌輸給她的性恥感。
4
性恥感彌漫,是因為性教育的缺失,可這個社會譴責受害者的文化,卻讓性侵案件節(jié)節(jié)升高。
2013至2015三年間,國內(nèi)被媒體曝光的性侵兒童案共968起,受害兒童超過1790人;2016年被公開報道的性侵兒童案件433起,至少有778名兒童受害。
所有的性侵案件,尤其是針對中小學(xué)生的性侵害,隱案比例是1:7,這意味著在2013年至2016年,至少有1萬8千名兒童遭受性侵。
而在2016年的778名受害者中,年齡最小的不到2歲。其中7歲以下的有125人,占比16.07%;7(含)~12歲的有143人,占比18.38%;12(含)~14歲的有449人,占比57.71%;另有61人未提及具體年齡。
來自最高法的數(shù)據(jù)顯示,2013年至2016年,全國法院共審結(jié)猥褻兒童犯罪案件10782件。(猥褻兒童罪的定義是指用性交以外的方法對兒童實施的淫穢行為)。
我們所能知道的僅是冰山一角,那些被性侵的兒童,隱沒起來的到底有多少,難以估計。
5
惡魔永遠不會因為我們的善良與無知就停下他的魔爪,許多時候,他們正是借著我們的無知而肆無忌憚作惡。
我們對于孩子的性教育存在許多誤區(qū):
1、父母可以隨意觸摸孩子的隱私部位
我們常常會教育孩子:不要讓除父母以外的人觸摸自己的身體隱私。
可這句話給孩子帶來的誤區(qū)是——父母可以隨意觸摸自己身體的隱私部位。
而無數(shù)的案例告訴我們,并不是每一個為人父母都是合格的。有父親強奸女兒的,也有母親誘惑兒子的。
2、性安全教育會引起負面影響
我們常常會認為,性安全教育里的負面信息會傷害到孩子幼嫩的心靈,讓他們恐懼和害怕,會對社會不信任,所以我們想等孩子再大點,他們自己就會明白。
但惡始終如蹲伏的獅子一般潛伏在暗處,隨時襲擊我們的孩子。
知乎上有許多網(wǎng)友,在懵懂無知時遭受性侵,直到長大成人后才完全明白,但為時已晚,童年時遭受性侵時的不愉快的經(jīng)歷與痛苦依然存在。
3、孩子能保護好自己不受性侵害
我們永遠不要期待未成年的孩子,在面對惡人的侵害時,能夠完全保護自己不受侵害。
不要以為教過孩子要保護好自己,所以他們在遇到危險的時候就真的能夠做到。
保護孩子安全的責任在于我們,而不是孩子自己。
6
而我們更需要做的是這些:
1、無條件的愛與接納
愛能滿足他們的安全感。一個不缺失安全感的孩子,遭受到委屈、傷害,第一時間就是想回到父母親的懷抱。
告訴他們:無論受到什么樣的傷害,一定要告訴父母,這并不可恥,也不代表你不好,更不代表不值得被人愛了。
高中女生小帆,不敢在第一時間告訴媽媽,就是害怕媽媽會責備自己,這就是安全感的缺失。
無論何時,都要讓孩子知道,遭遇這樣的事不是他們的錯,是別人的錯,你的美好與優(yōu)秀永遠都在。
所有的孩子,面對外界都有與生俱來的恐懼,唯獨能在我們的愛里得以痊愈。
2、父母都有責任對孩子進行性教育
同性父母要與孩子討論性及性器官的基本常識,引導(dǎo)孩子認知性別角色,樹立起自我保護意識,適當理解男女區(qū)別,學(xué)會尊重對方的身體,獲得充實感和安定感。
異性父母則是孩子學(xué)習(xí)與異性相處的楷模,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都起著無法低估的作用。
當孩子懂事后,異性父母與孩子相處時一定要注意分寸,不要過度親密,以免導(dǎo)致孩子形成不健全的人格。
3、識別壞人靠行為,警惕5個警報
超過70%的性侵案是在熟人之間發(fā)生的,施暴者可以來自親人、朋友、老師、鄰居……
孩子無法從外表分辨“披著羊皮的狼”,必須詳細地告訴孩子,一個人的好與壞,不是看外貌,而是看行為,當下面幾個警報拉響時,一定要拒絕要逃跑:
A、如果有人要看你的隱私部位,或者讓你看TA的隱私部位,必須拒絕,因為這是“視覺警報”。
B、如果有人談?wù)撃愕碾[私部位,必須拒絕,因為這是“言語警報”。
C、如果有人觸碰你的隱私部位,或者叫你觸碰他的隱私部位,必須拒絕,因為這是“觸碰警報”。
D、單獨與陌生人在一起,叫做“獨處警報”,此時極其容易有危險,盡量尋找機會往人多的地方去。
E、如果有人擁抱、親吻你,叫做“擁抱警報”,此時可以哭、鬧、喊、發(fā)脾氣,砸東西,要想盡辦法逃離。
一定要讓孩子明白,只要有人對他做出這5種行為任意之一時,他就可以判定“那個人”是個壞人,要勇敢拒絕他的行為!
4、誰是可以信賴的呢?
①爸爸媽媽
進一步明確身體的界限:爸爸媽媽只能在必須幫孩子洗澡,或者孩子隱私部位受傷的情況下才能接觸到他的隱私部位。
②照顧者名單
在照顧者名單里,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或其他人幫忙照顧孩子的人在限定的條件下也是能允許接近孩子并觸摸孩子身體的。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不太愿意把某人的名字寫上,我們一定要重視并找出原因,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和孩子一起重新更新并確定下名單。
③愛心名單
列一個愛心名單,這個名單上的人是孩子喜愛并信任的人,是可以親近來往的。如此之后孩子就可以安全踏實地享受親人、長輩、朋友的關(guān)心和愛了。
對孩子而言,平安成長比成功更為重要。
這個世界不會永遠陽光燦爛,也有黑暗與陰霾的時候。我們不能一輩子為孩子遮風(fēng)擋雨,也無法預(yù)知未來,唯一能做的就是幫孩子練就可以高飛的翅膀和躲避危險的智慧,讓他們一生平安順遂,快樂成長。
- END -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