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順當了生活的一切也都越來越好。
倒不是食物本身有什么魔力,
只是能堅持為自己做早餐的狀態(tài)都不會太壞,
在努力的道路上也多是積極奮力的吧。
文|禪小瑾
早餐大概是有魔力的。一個能把早餐做的精致的人,大約也能把生活過的積極精致吧!
意識到這一點,是在我大學畢業(yè)以后,去南京備考公務員的那段時間。
最初借住在朋友的大學宿舍里,每天在路邊攤解決早餐。
后來與一同備考的兩個姑娘一起租了一個房間,開始自己做早餐。
有時候是煮雞蛋,有時候是豆沙包、奶黃包。把蒸鍋放在爐子上,三個姑娘開始洗漱,收拾妥當吃過早餐,一起去聽課。
下課回來,一起做題,做累了對著“唱吧”狂嚎一通,然后洗漱休息。第二天又從奶黃包或者豆沙包開始……
后來三個人都順利考上了公務員,我一直覺得與奶黃包、豆沙包有莫大的關系。倒不是食物本身有什么魔力,只是能堅持為自己做早餐的狀態(tài)都不會太壞,在努力的道路上也多是積極奮力的吧。
回想起我這短短的小半生,早餐的記憶格外豐富而深刻。它或豐盛,或隨意簡陋,而與之相伴隨的人生竟也呈現(xiàn)出或精彩順遂,或平淡粗糙的模樣。
小奶鍋在煤氣爐上呼呼的樣子,貫穿了我整個童年對早餐的記憶。
每天下午一個阿姨推著自行車,后座兩側(cè)各一牛奶桶,吆喝兩聲“打~奶~”,便被拿著鍋碗瓢盆的人群圍住。牛奶并不便宜,但有孩子的家庭是送奶阿姨固定的熟客。
早上煮牛奶,牛奶在鍋里沸騰,媽媽端起鍋,牛奶又落下去,再放下鍋,又沸騰起來,如此幾個來回才能出鍋,媽媽說這樣殺菌徹底。
后來牛奶換瓶裝,放在家家戶戶的后窗。雖然包裝換了,但熱牛奶的方式并沒有變,牛奶在小奶鍋里跳舞,一曲舞畢方能上桌。
兒時對早餐的記憶總是特別柔軟,我搬著自己的小板凳坐在桌邊,爸媽總是微笑著看我貪婪饑餓的表情,餐食一上桌,我便巴拉巴拉吃起來……
小學高年級以后,我們一家三口的早餐時常是“外賣”。爸爸帶著家里的飯盆去街上打三份豆腐腦,回來路上端著熱騰騰的飯盆,手上還掛一袋油條。我偏愛方形糖油條,但運氣好才能買到。
有時我從家里拿個雞蛋,去街邊買煎餅,請阿姨把雞蛋攤在煎餅上,再裹上油條。多醬多蔥最好吃,看著煎餅鍋上騰起的熱氣,便開始流口水……
寒暑假的早餐就隨意許多,我通常會睡到父母都去工作了。爸媽會給我在鍋里留一點兒早餐。有時候是包子,有時候是餃子,有時候是粥,或者饅頭配小菜……
若哪天爬起來,掀開鍋蓋,里面的食物不對胃口,就燒水煮方便面,還不忘給自己打上個雞蛋。
我一度覺得自己煮的面是世界上最好吃的美食,可能每個人都曾經(jīng)歷過對方便面欲罷不能的階段。但幾個假期之后,就受夠了方便面的氣味,至今不愛。
初中以后,切片面包作為飲食界的“新物種”爬上貨架柜臺,成為早餐的新寵。早晨媽媽把火腿腸切成片,煎蛋過后,放入油鍋,剛剛好用完了煎蛋剩下的油。
切片面包涂上果醬夾著煎蛋和火腿腸,是我對“三明治”最早的記憶。如今在新西蘭時常吃三明治,但沒有沙拉的“媽媽牌三明治”永遠是最溫暖的記憶。
高中,早餐變成了一個戰(zhàn)場,伴著早讀課的下課鈴聲,大家拿著課本沖向食堂。這是一場競走比賽,誰也不想排隊浪費了時間。
隨手帶著課本,也是有備無患,萬一在競走比賽中敗下陣來,也能利用排隊的時間復習一下功課。
高中生活太辛苦,所以在餐食上大家都比較放縱自己,每次只選擇自己愛吃的,不在乎營養(yǎng)均衡與否、是不是過量。
我超愛炒土豆絲,早餐固定搭配是一大碗炒土豆絲,上面放兩只煮雞蛋。同學總戲稱我每天早餐都吃掉一個鳥巢和巢穴里的兩只蛋。
高中生活真的很辛苦,連基本的睡覺和吃飯,都變成了莫大的放松與享受。
大學,人生第一次出遠門,離開家鄉(xiāng),探索外面的世界。看著海南姑娘每天早晨用一個大肉粽子解決早飯問題,我也躍躍欲試。無奈一口下去硬生生吞進肚子,再也咬不下第二口。
北方人的觀念里,粽子只能是甜的,糯米里裹著蜜棗。海南著咸咸的肉粽我大一時嘗試了一次,四年后離開海南時又嘗試了一次,依然排斥。
人很有趣,觀念和認知在不斷改變的時候,味蕾里一些獨特的癖好卻永遠改變不了,也許這就是我們生命的印記,甚至比戶口本上出生地一欄更能說明我們的身世。
早餐的偏好在一些獨特的食物上特別執(zhí)拗,但在另一些食物上又特別容易敞開懷抱墜入愛河。剛到海南不久便愛上了早餐吃抱羅粉。煮熟的米粉上澆上特制的鹵汁,此刻敲打著鍵盤,我便下意識吞咽口水。
有課的時候,一個菠蘿包一杯豆?jié){拎到教室;沒有課的時候,三三兩兩坐下來,好好享受一頓抱羅粉。
早餐那一碗悠然悠然的抱羅粉,就是我對海南生活最大的向往。
總有人問我,你不覺得大學四年浪費了嗎?別人在忙著創(chuàng)業(yè),爭先恐后了解專業(yè)前沿的時候,你在海風椰林里早上吃抱羅粉,晚上喝清補涼?
如果上天再給一次機會,我還是愿意這樣度過青春最美好的四年。美好本身就已經(jīng)是生命里不可多得的財富,并不是向前奔跑的姿態(tài)才有意義。
我堅信生命的力量不是拉開的弓箭,要一直撐著繃著不可懈怠。不同生活狀態(tài)之間的轉(zhuǎn)換,也蘊藏了巨大的力量,這起起伏伏溝溝壑壑之間,打開的不僅是視野,還有生命的態(tài)度。
參加工作后,工作越來越忙,早餐越來越馬虎。
老公時常一包泡面解決一頓早飯,我實在排斥泡面,最不濟也是一杯牛奶。
與早餐的囫圇相比,夜宵倒是豐富起來。晚上餓了,就下兩碗餛飩,或者熱個肉包……
隨意的早餐、豐富的夜宵,加上工作起來要坐一整天,小肚子越來越傲嬌,穿包臀裙越來越尷尬。更恐怖的是,漸漸肥大的臉似乎有把眼睛擠小的趨勢,對著鏡子看自己越來越不順眼。
工作之余去南京讀在職研究生課程,每每五點起床,洗漱之后吃個隨意的早餐,便拎上包沖出門開始倒公交、倒地鐵之旅,通常要兩個多小時才能到學校門口,在學校門口似乎又餓了,買個煎餅再去上課。
吃兩份早餐的習慣延續(xù)到后來的英語課,辭職后在國內(nèi)上了兩個月的英語課程,也是在家吃一頓早飯,坐40分鐘的公交車,到學校門口還是覺得餓,再買一個煎餅才能去上課。
那段時間的早餐算不上精致,但食量確實驚人。奇怪的是并沒有變胖,反而因為經(jīng)常奔波與大量的腦力勞動體重略有下降。感覺也神清氣爽,不知真的是少了這幾斤贅肉的緣故,還是一直在學習新東西的緣故。
剛到新西蘭時,與當?shù)厝送?,早餐也入鄉(xiāng)隨俗,兩片加黃油和蜂蜜的面包,一杯咖啡。
只有周六的早餐會隆重一些,為慶祝周末的開始,男主人會提前準備好BBQ煎蛋,面包片也會裹上雞蛋用黃油兩面煎透,香氣撲鼻。
剛開始過純西式生活還充滿興奮,但沒過多久,我的中國胃便開始反抗,怎么吃都會餓,怎么吃都不吸收。
我們與身高一米九體重二百多斤的房東吃一樣多的食物,但我和老公都迅速瘦下去。4個月我瘦了10斤,饑腸轆轆的感覺早就覆蓋了身輕如燕的喜悅。
雖然與房東相處很好,但生活調(diào)調(diào)似乎有點兒擰巴。
于是我們決定為了胃而搬家,饑餓真的是很大的問題啊。
自己做早餐之后,一切都順當起來,有時候是餃子、有時候是面條,有時候也會是漢堡和三明治……
胃順當了生活的一切也都越來越好,老公的學業(yè),我的小生意,慢慢都向著我們理想的方向發(fā)展。
我也開始偶爾在朋友圈里曬曬早餐,因為越來越覺得早餐有神奇的魔力。仿佛在看不見的非自然世界里,早餐牽引了生活的一切。
那些早兩年便在朋友圈里認認真真曬早餐的姑娘,如今越來越苗條,腹肌若隱若現(xiàn),并且即將開啟自己的再深造之路。
我便越來越堅信早餐的魔力,決心加入認認真真對待早餐的隊伍。
本期作者:禪小瑾。好好虛度時光簽約作者。出生河北,熱愛海南,曾工作在江蘇,目前生活在新西蘭,自由撰稿人。喜歡文字、旅行與藝術,熱愛創(chuàng)造美的工作,崇尚標準簡單、經(jīng)歷豐富的生活方式。個人公眾號:禪小瑾(Chan-Xiaojin)。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