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的行草書法線條如驚蛇出草,妙趣橫生,其中的“刷字”用筆就是如此。本文通過米芾的傳世作品,試分析他的的行草“刷字”用筆是如何讓線條產(chǎn)生變化的?
宋 米芾《研山銘》卷 故宮博物院藏01
一、何為“刷字”?
何謂“刷字”?所謂的“刷字”, 很容易讓人想到粉刷匠用的“刷子”,貌似沒有多少技術(shù)含量。其實是專指米芾書法所獨有的一種神韻。主要是形容米顛用筆痛快淋漓,自信肯定,并且筆筆精到,看似隨意,實則異常嚴謹,符合法度。
“刷字”的說法,主要源于米芾自己說的一段話。當時,米芾向宋徽宗評論當時著名的書法家說:“蔡襄勒字,沈遼排字,黃庭堅描字,蘇軾畫字……臣書刷字?!笨梢姡总缹ǖ目捶ê鸵娊馐欠浅蚀_和到位的,雖然使用的是調(diào)侃的語氣,但不影響大家對書法的理解。
宋 米芾《研山銘》卷 故宮博物院藏02
二、米芾的“刷字”與“八面出鋒”是緊密相連的,不可分開來看待。
古人非常重視毛筆書寫時的“八面出鋒”,唐太宗說:“腕豎則鋒正,鋒正則四面勢全?!泵总雷栽偅?strong>“善書者只一筆,我獨有四面?!?/strong>清末楊守敬說:“八面出鋒,始謂中鋒”。在這里,“四面”也好,“八面”也罷,說的都是筆鋒的四周一圈,包含無數(shù)個面。用筆的時候要讓筆鋒自由靈活地以不同方向的鋒面轉(zhuǎn)換,并且頂紙而行,這樣才能能極大地增強筆鋒的表現(xiàn)力,給人以遒勁之美感。
要做到“八面出鋒”就要注意鋒正,即換鋒前使毛筆中軸(“筆心”)垂直于紙面。毛筆中軸就是筆心,它與筆管中軸筆相連。筆管運動,其實就是筆心運動。所以,抓住了筆管,也就是抓住了筆心,這在書法上被稱為“筆心為帥”。
宋 米芾《研山銘》卷 故宮博物院藏03
正鋒是筆鋒的中心位置,筆心處于這一位置才有利于“八面出鋒”。但筆毫是軟的,筆鋒入紙即倒。所以換鋒的一個簡單方法就是“立鋒”,即把毛筆立起來使用。不管筆鋒入紙后怎么傾斜,要充分利用筆腰的彈性,一倒下去即反彈而起,保持筆心與紙面垂直,使其四面對稱,便于“八面出鋒”。
米芾用筆輕勁婉轉(zhuǎn),爽利如“刷”,打破了“藏頭護尾”的古訓,時以尖鋒入,尖鋒出,中側(cè)鋒輪換使用。也不避偏側(cè)鋒之諱,能倒能起,筆鋒不散,調(diào)整切換鋒面自如,立鋒殺紙,速度極快,秀潤中不失駿邁,可謂是八面出鋒的典范。
宋 米芾《研山銘》卷 故宮博物院藏04
三、當代某些書家的“刷字”與米芾的“八面出鋒”之“刷”不可同日而語。
當代某些書家,還真把毛筆的圓錐形筆頭當成“刷子”用。如提倡學習北碑的包世臣,要求把筆毫平鋪紙上。包世臣說:“凡下筆須使筆毫平鋪紙上,乃四面圓足。”陳吉安對此批評道說:“筆毫平鋪……一‘鋪’一‘折’地書法,這與現(xiàn)代油漆工的橫刷、豎刷再橫刷、豎刷的動作是差不多呢還是就是一回事?”
還有自稱悟得晉唐筆法不傳之秘的某位書家,其秘訣是把筆舔成扁的,配合捻管來使用。這真是把米芾的“刷字”當成一個粉刷匠的技法了。當然,粉刷匠使用刷子也是要換面的,此與筆法中的“翻筆”相近。不過,若都依此而行,筆鋒便只有兩面,還談什么“四面圓足”“八面出鋒”?如此米芾便只能改行成為“獨有兩面”的粉刷匠了。
宋 米芾《研山銘》卷 故宮博物院藏05
四、結(jié)語
米芾“刷字”的寫法,變化多端,其中最關(guān)鍵的是他對古人筆法,爛熟于心。通過常年的摹古“集字訓練”,深得晉人筆法。在此基礎(chǔ)上,臨時創(chuàng)作和書寫手札的時候,心情非常放松,隨心所欲,運筆手腕自然靈活,對筆毫的彈性了如指掌,往往可以因勢利導,順勢而為,這就是米芾刷字的秘訣。不像當代某些書家,他們對古人的東西,淺嘗輒止,不愿意下苦功夫,老是搞一些博眼球的東西來糊弄觀眾。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