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網絡,未經允許,其他公眾號請不要隨意轉載
小D有個special instructor,我不知道中文該怎么翻譯,就姑且叫她老師好了,她的工作就是和小D玩,教她怎么玩,也教我怎么和小D玩。
有時想想也覺得好諷刺,當媽的連怎么和自己孩子玩都要別人教。但小D矯正三個月時才勉強會抬頭,這是非常嚴重的發(fā)育延誤。所以出院后的頭三個月,我們就是和康復師學怎么訓練她,只要她醒著就是在毯子上訓練。到小D大概四個半月時,大運動慢慢趕上來了,不需要這么密集的訓練了,我突然發(fā)現如果不訓練,我就不知道該怎么和她玩。而玩是寶寶最重要的認知發(fā)展,于是我們就被建議有了這位老師。
這位老師之前在傳統的幼兒園做過園長,后來又轉去了蒙特梭利的幼兒園。她每次來不僅會和小D玩一些適合她年紀的游戲,還總會評論我買的玩具,最常用的詞語就是“聰明”玩具和“笨”玩具。
那什么是“聰明”玩具呢?
在她眼里,“聰明”玩具是開放式的,是可以讓寶寶自由發(fā)揮變化出各種各樣的玩法的。如果這些玩具又恰好是一些天然材質,比如木頭、布等,就更加分了。
與此相對應的“笨”玩具,就是封閉式的,這種玩具基本上只能做一件事,而且好多這樣的玩具基本都是塑料的。
為什么叫“聰明”玩具?
1. 培養(yǎng)想像力
這邊從兒醫(yī)到康復師,各個都強調玩的重要性。好的玩耍應該是促進寶寶的想象力,鼓勵寶寶的探知欲。舉個例子,積木就是“聰明”玩具,它給了寶寶玩的無限可能性。
一開始,寶寶可以自己抓著,啃著 --這是寶寶最開始探索和認知世界的方法;接著,她會抓住積木敲打桌面,或者兩個積木互相敲打 -- 慢慢開始理解因果關系(想知道什么是“因果關系”,回復2看之前的文章); 再后來,寶寶拿著積木后,父母可以給她第三塊積木,看她如何反應 -- 學會了如何做選擇,學會了放手;再大點,就可以和父母一起搭積木,從最簡單的疊一起到復雜的按圖案搭等等。歸根到底,就是寶寶和大人有多少想法就能玩出多少花樣。
如果按這個發(fā)散出去,“聰明”玩具不一定是玩具,它可以是一個空的零食罐頭,一根繩子等等。而那些“笨”玩具,基本上就是寶寶按一下,它響一下或者動一下就結束了,沒有很多再創(chuàng)造的空間。
2. 高質量的親子陪伴
基本上“聰明”玩具大部分是需要父母和寶寶一起互動玩耍的。一直說陪伴的質量比數量重要。“笨”玩具的確讓父母更省心,比如把寶寶放進那個音樂椅,她自己可以在里面蹦達個半小時一小時的。但這樣的陪伴是沒有親子互動的。寶寶的第一年是建立親子連接的關鍵時刻。陪伴她時要一心一意,要用心去觀察這個小生命,要傾聽她的聲音,這才是高質量陪伴的關鍵。很多時候“聰明”的玩具會是高質量陪伴的催化劑,可以更好地促進親子互動。
大J的觀點:
今天這篇其實是比較有爭議的,我之所以最終選擇把它寫出來是希望給大家一個新的視角。
我是一個中間派,我家既有“聰明”玩具,也有“笨”玩具。大J一個人帶娃,一天當中總會有想自己歇歇,喘口氣的時候,這時候“笨“玩具絕對是解放雙手的神器。即使那位老師每周三次過來和我“洗腦”,我也不內疚讓小D自己去玩一會“笨”玩具。我自己充完電了,心情好了,精力足了,我就能更好地更高質量地陪伴小D玩“聰明”玩具。況且,“笨”玩具也不是一無是處的,就是這些“笨”玩具鼓勵了小D去伸手夠玩具,讓小D明白了因果關系。
所以說了半天,大J希望大家和我一樣,可以辯證地看待這個老師的觀點。但至少我們接下來給寶寶選擇玩具時,不用再盲目,可以有意識地搭配著買,可以更高質量地陪伴寶寶一起玩耍。
小D,倔強努力的28周早產寶寶;大J,曾經知名外企經理,現全職媽媽;大J小D,一個早產寶寶奮斗的進行時,記錄大J在美國學到的養(yǎng)育知識以及小D的成長故事。我們還不知道未來如何,但我們一直在努力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