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曉即春日清晨,天色半明春意盎然,剛醒來的人容易產生很多聯想。孟浩然寫下“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素繞耳朵的都是鳥鳴聲,無比愜意。晚唐詩人元稹也在春日清晨寫下“半欲天明半未明,醉聞花氣睡聞鶯”。
《春曉》
唐代: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春曉》
唐代:元稹
半欲天明半未明,醉聞花氣睡聞鶯。
猧兒撼起鐘聲動,二十年前曉寺情。
“思君秋夜長,一夜魂九升。”此句出自白居易的《長相思》?!扒镆埂倍喑霈F在間怨詩中。徐凝在《漢宮曲》中描摹漢成帝失寵的妃子趙飛燕,寫下“掌中舞罷蕭聲絕,三十六宮秋夜長”?!扒镆归L”三字將圍(宮)中女子的孤苦、哀怨與冷清描繪得淋滴盡致。
《長相思》
唐代:白居易
九月西風興,月冷露華凝。思君秋夜長,一夜魂九升。
二月東風來,草拆花心開。思君春日遲,一日腸九回。
《漢宮曲》
唐代:徐凝
水色簾前流玉霜,趙家飛燕侍昭陽。
掌中舞罷簫聲絕,三十六宮秋夜長。
“空山”可指雨后空明潔凈的山野,也可以是空寂幽靜的山谷。王維的山水詩大都作于后期,歷經少年得志與宦海沉浮后,此時的他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翱丈叫掠旰?,天氣晚來秋”、“空山”遠離鬧市塵俗,還帶有“禪佛”的意趣,正符合王維當時的心境。
《山居秋暝》
唐代: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松林”一詞有高潔之義也有歸隱之義。杜甫作的兩首“西閣”詩,都用了“松林”這一意象?!段鏖w雨望》中有“菊蕊凄疏放,松林駐遠情”,《西閣二首》中則有“巫山小搖落,碧色見松林”。此時的杜甫雖仕猶隱,以“松林”自喻高潔,表明自己的歸隱之意。
《西閣雨望》
唐代:杜甫
樓雨沾云幔,山寒著水城。徑添沙面出,湍減石棱生。
菊蕊凄疏放,松林駐遠情。滂沱朱檻濕,萬慮傍檐楹。
《西閣》
唐代:杜甫
巫山小搖落,碧色見松林。百鳥各相命,孤云無自心。
層軒俯江壁,要路亦高深。朱紱猶紗帽,新詩近玉琴。
‘紫騮嘶入落花去,見此踟躕空斷腸。”李白在《采蓮曲》中描繪了一幅春日圖景之后,以此句作結?!奥浠ā笨偱c易逝、短暫相關,王維寫下了“鵲乳先春草,鶯啼過落花”,李白的《白頭吟》中也有“東流不作西歸水,落花辭條歸故林”。
《采蓮曲》
唐代:李白
若耶溪傍采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
日照新妝水底明,風飄香袂空中舉。
岸上誰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楊。
紫騮嘶入落花去,見此踟躕空斷腸。
《晚春嚴少尹與諸公見過》
唐代:王維
松菊荒三徑,圖書共五車。烹葵邀上客,看竹到貧家。
鵲乳先春草,鶯啼過落花。自憐黃發(fā)暮,一倍惜年華。
病中的白居易心中愁悶,“三旬臥度鶯花月,一半春銷風雨天”。李商隱也在詩中自比黃葉,“黃葉仍風雨,青樓自管弦”。“風雨”一詞意義可大可小,小者如孟浩然在春日清晨寫下的“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大者則如杜甫在成都草堂寫下的“到今用鉞地,風雨聞號呼”。
《病中多雨逢寒食》
唐代:白居易
水國多陰常懶出,老夫饒病愛閑眠。三旬臥度鶯花月,
一半春銷風雨天。薄暮何人吹觱篥,新晴幾處縛秋千。
彩繩芳樹長如舊,唯是年年換少年。
《風雨》
唐代:李商隱
凄涼寶劍篇,羈泊欲窮年。
黃葉仍風雨,青樓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舊好隔良緣。
心斷新豐酒,銷愁斗幾千。
”眇天涯君去時,浮云流水自相隨”,朱放送別友人時,以“浮云”、“流水”相送。杜甫《前出塞曲九首》第七首最后一句為“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以“浮云”寫出邊塞士兵的“漂泊感與思家心切。不能歸鄉(xiāng)的李白也在詩中以“浮云”自比,“我似浮云贈吳越,君逢圣主游丹闕。“
《送溫臺》
唐代:朱放
眇眇天涯君去時,浮云流水自相隨。
人生一世長如客,何必今朝是別離。
《前出塞》
唐代:杜甫
驅馬天雨雪,軍行入高山。
徑危抱寒石,指落層冰間。
已去漢月遠,何時筑城還。
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
“詩仙”李白給其子取名為“明月奴”,可想而知他對明月的癡迷程度。他欲以月為友,“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他深感知已寥寥,“月下沉吟久不歸,古來相接眼中稀”。明月寄托了李白美好的理想,詩心入月,“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余光中語)。
《月下獨酌四首·其一》
唐代: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斜陽”是寫景詩中常用的意象。周岳秀在《君山祠》中寫“遠岫光中濃淡樹,斜陽影里往來船”,岑參在《草堂村尋羅生不遇》中寫“數株柳色依依,深巷斜陽暮鳥飛”,杜牧在《題揚州神智寺》寫“暮生深樹,斜陽下小樓”都是寥寥數語便勾勒出幅極富動感的水墨畫。
《君山祠》
唐代:周岳秀
萬頃湖波浸碧天,旌封香火幾千年。風濤澎湃魚龍舞,
棟宇崢嶸燕雀遷。遠岫光中濃淡樹,斜陽影里往來船。
江河愿借吹噓便,應有神功在目前。
《草堂村尋羅生不遇》
唐代:岑參
數株谿柳色依依,深巷斜陽暮鳥飛。
門前雪滿無人跡,應是先生出未歸。
唐代詩人大多創(chuàng)作過邊塞詩前有陳子昂的“但見沙場死,誰憐塞上孤”,后有王昌齡、李白的《塞上曲》王維的《使至塞上以及高適的《塞上聞笛》等。上既是“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的征戰(zhàn)之地,也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異域風光之地成為最能寄托詩人想象力與情思的意象。
《感遇詩》
唐代:陳子昂
黃沙幕南起,白日隱西隅。
漢甲三十萬,曾以事匈奴。
但見沙場死,誰憐塞上孤。
《使至塞上》
唐代: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