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安怡
一個人的閱讀習慣應該從小培養(yǎng),親子共讀就是非常好的教養(yǎng)方式。幼兒讀書需要父母的陪伴,那么,已經(jīng)識字和有能力獨立閱讀的小學生還需要和家長一起閱讀嗎?答案是肯定的。
當然,跟大孩子共讀,并不僅僅是一個字一個字地念出來,而是有不同的方式與技巧。因為,唯有你的陪伴閱讀,才是引領(lǐng)孩子跨越繪本、漫畫,邁入文字書籍的關(guān)鍵。
我早就記不得我幼兒園時期,爸爸媽媽讀過些什么圖畫書給我聽;但我印象深刻的卻是,一直到我初中一年級,爸爸還經(jīng)常陪我讀書。有時候他讀文言的《幼學瓊林》給我聽,有時候他會跟我談談他自己最近讀的書。
有一次,他給我一本跟字典一樣厚、有著紅布封面、燙金字體的《莫泊桑短篇小說選》:“這本書很好看,是我剛在火車站旁邊的地攤上買的。你先看看,不懂的地方我再給你解釋!”
我接過小說,隔天開始就沉迷在莫泊桑筆下的世界。這本爸爸給我的書,從此成為開啟我閱讀世界文學的鑰匙。至此之后,我迷上毛姆、契訶夫、佐拉、史坦貝克……這一連串的閱讀經(jīng)驗,全都從這一本法國短篇小說之王——莫泊桑的選集開始。
“陪讀陷阱”讓孩子欲罷不能
為什么要陪伴孩子讀書?除了當他們看不懂字的時候,我們需要把書的內(nèi)容講給他們聽之外,家長的“讀”,還有“推薦、引導”的作用。因此,這個時候,家長帶領(lǐng)閱讀,往往是吸引他們進入閱讀世界的一把重要的鑰匙!
另外,很多孩子識字之后之所以對閱讀失去興趣,往往是因為小學所教授的課本,是以識字為基礎(chǔ)而編寫的。這時,也需要家長引領(lǐng)孩子去體會閱讀的樂趣,選擇一些真正適合孩子心智年齡的作品,讀給他們聽,讓他知道書中有另一番不同光景的世界,讓孩子重新找回閱讀樂趣。
舉例來說,我女兒現(xiàn)在三年級了,但我依然常常讀書給她聽。通常,她看自己選的書,我讀我選的書。因此,當她在看《安徒生童話》的時候,我讀的可能是《湯姆·索亞歷險記》。等她發(fā)現(xiàn)我讀的《湯姆·索亞歷險記》比較有趣,搶過去一口氣看完了之后,我下一本讀的可能是《小婦人》。當她把《小婦人》也看完,我便讀《孤星淚》。
我們之間的對話往往是這樣的:
“媽,你今天要讀什么?”
“《魯濱遜漂流記》?!?/p>
“??!媽,那本不好看,我昨天翻過了。你讀別的好不好?”
“沒關(guān)系??!媽媽還是先讀一點給你聽。這本書是我小時候很喜歡的一本書!你聽聽看好不好?”
通常,她會勉為其難地接受。第一天,她可能會在很無聊的狀況下睡著,因為這類小說的第一章,通常因為要描述故事發(fā)生背景或是人物介紹,因此都會有一些冗長的敘述,對孩子來說,欠缺劇情刺激。
第二天,她照例會哀求:“媽,這本真的不好看!我們換一本好不好?”
我通常都會回答:“快了!快了!精彩的地方就快到了,你再忍耐一下好不好?”然后,我會努力加快速度,一口氣讀到劇情開始變得精彩的地方。比方說,魯濱遜漂流到荒島上之后,首要事情就是要找東西吃……有一天,運氣不錯,他挖到六十個海龜?shù)埃 缓?,眼看她的眼神亮起來時,我就會故作可惜地合起書:
“唉!時間到了,要睡覺了。這本書看樣子你不喜歡,那我們明天換一本好了!”
這時女兒就會改口:“不用啦!媽,我們明天繼續(xù)念這本就行了!”
每次她這樣一說,我心里就會偷笑,因為我知道,我明天可以不用讀啦!保證她放學回來,就會自己把這本書繼續(xù)看下去,一直到看完為止。
我的“陪讀陷阱”,通常都十分有效,我建議給一些朋友,他們照做之后,成效也令人十分滿意。
引導不能少 提問有技巧
不過,“共讀”到這里,通常還沒完!親子共讀一本書,估量孩子看得差不多時,家長不妨隨口問問他書中的情節(jié),確定他究竟看懂了多少。
不過,注意問的時候要有點技巧,不要讓孩子覺得你在考問她。比如,有一次我們讀《苦兒流浪記》,女兒宣稱她已經(jīng)整本都看完了,于是我便隨口說:“喔!你看完了啊?那猴子死的時候你有沒有覺得很難過?”
她突然一愣:“猴子死了?。俊?/p>
我說:“對?。∧阍趺礇]看到?那你看到狗狗死掉那幕嗎?”
她更是一臉愕然:“啊?狗狗也死了?。俊?/p>
原來她為了想要知道結(jié)局,所以跳過劇情的大部分,直接從后面開始看起,所以中間精彩的情節(jié)都沒看到。
不過,我雖然拆穿了她的謊言,卻也沒責備她,只說:“故事很長,你可以慢慢看。”
很多家長對于孩子“跳躍性”地看書很不理解,甚至會生氣,指責孩子根本就沒有“好好看書”,其實這真沒必要。
因為孩子在挑選閱讀題材時,一定會先閱讀他最有興趣的片段,對于冗長的描述、看不太懂的劇情,就會暫時先跳過。尤其是如果該本書的程度比較深,孩子很容易出現(xiàn)這種情形。
但是,細心的家長幾乎也會發(fā)現(xiàn),孩子經(jīng)常會不停地重復看一本書。這時候家長又會生氣了:“干嗎一直看同一本?浪費時間!”
其實,這也是孩子的另一個重要的文字學習模式,因為他必須經(jīng)由不斷重復地閱讀,把書里的成語、名詞、語匯,銘記在腦海里,順便看看上一次閱讀時沒看懂,或是跳過的地方,這就是更深一層地學習。
因此,孩子們重復不停地看一本書時,別阻止他們。跳躍地看一本書時,也不必責罵他們。
不過,家長有必要循序漸進地給孩子介紹知識深一些、廣一些的書籍,直到他能夠自行開發(fā)新書、學習去尋找新的閱讀領(lǐng)域為止。
親子共讀,至少持續(xù)到10歲
筆者以為,親子共讀可以持續(xù)到10歲左右;但一起“討論”書中的內(nèi)容,卻可以延長到無限期。
書,是親子之間聊天的一個好題材。有時候,我們會忽然套用書里的一句話,然后彼此會心一笑,因為,這是一個旁人聽不懂的秘密,只屬于我們母女。
女兒也會經(jīng)常興高采烈地跟我聊起某一本書的情節(jié),或是她的看法,我們也互相推薦好看的書。書看得多了,女兒不必背誦成語、看成語故事,自然出口成章、下筆如行云流水。
但是,除此之外,最珍貴的,是我們之間永遠不缺話題。
我的父親今年已經(jīng)70多歲了,仍然保持閱讀的習慣,每個星期固定去圖書館翻閱報紙、期刊、借書回來讀。我從小就喜歡和爸爸聊天,因為我跟爸爸聊天,永遠可以有新的收獲——幽默風趣的言談里,總有我不知道的東西——因為他閱讀。
我多么希望,我和女兒也可以這樣。當我老得不能動的時候,都還有新鮮話題可聊——只要我們持續(xù)保持閱讀的習慣。
(作者系中國臺灣作家,親子教育專家。)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