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我買了一本書,作為本命年禮物送給自己。因為:
1.書的封面是紅色的;
2.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叔本華;
3.因為豆瓣網(wǎng)友的一句評論:
“把我們這個世上所有的成功學(xué)、心靈雞湯文作者加在一起,都不配給叔本華提鞋?!?/span>
哈哈,這本書我買了!
叔本華——就是說出那句“要么孤獨、要么庸俗”的人。沒錯,德國的大哲學(xué)家。
不要說到哲學(xué)就惶恐。這本《人生的智慧》不談宇宙奧妙,只談世俗生活。健康、財富、為人處世,可以說非常接地氣。
翻譯的文字簡潔明了,用詞精到。如果你有興趣一讀,可以說篇篇有金句。
叔本華將人生分為三個部分:人之自我、人之所有、人之顯現(xiàn)。
不要茫然,非常簡單。
人之自我
純純粹粹屬于自己的東西,別人拿不走。比如健康、外貌、身材、能力、品格、智力、修養(yǎng)。
人之所有
身外之物。你的房子、車子、所有財富,以及你的妻子、孩子、親人、朋友。
人之顯現(xiàn)
你在別人眼中的樣子,別人的評價。往往通過你的榮譽、地位,你的所有來體現(xiàn)。
這三個部分,作者一一闡述分析,有理有據(jù),但所占篇幅并不均等?!叭酥晕摇逼畲?,“人之所有”次之,“人之顯現(xiàn)”最次。
由此可見,這三個部分孰輕孰重。
人之自我
叔本華曾有一句名言:
“人生如鐘擺,在痛苦與無聊中間擺動。欲望不能滿足就痛苦,滿足就無聊?!?/strong>
除了身體疾病和嚴重不幸無法掌控,我們畢生都在解決著苦難,逃避著無聊。
艱苦工作,努力賺錢滿足生活物質(zhì)需要,我們還要消遣、玩樂、滿足精神的愉悅。
叔本華說:人類幸福的兩個敵人——苦難與無聊。
解決了苦難與無聊,我們才能獲得幸福。
那靠什么呢?靠“人之自我”??磕愕哪芰?、智力、品格、你的修煉。
靠外在來源可以嗎?
答:不靠譜。
因為這些東西最不確定、最為困難、最為短暫,而且我們無法掌控。
物質(zhì)帶來的感官享受不長久,多么喜歡的東西,時間長了也會厭煩;靠親人至愛帶給我們幸福,他們還有他們的幸福要奮斗。
當(dāng)今社會,只要勤勞,解決物質(zhì)上的苦難容易。但解決內(nèi)在的無聊有點難。
叔本華將人的快樂方式分三種:
1.生理上的樂趣:如吃、穿、住、用,睡覺、放松、休息;
2.身體上的樂趣:如散步、跳舞、跑步、騎行,各種活動、運動;
3.心理上的樂趣:如學(xué)習(xí)、閱讀、繪畫、演奏、發(fā)明等,需要付出心智和腦力。
前兩種樂趣在動物身上也同樣存在,甚至比人類更強。唯有心理上的樂趣人類獨有。
心靈感受能力越強,樂趣就越大,但也很難做到。因為需要很強的意志,換句話說,這涉及痛苦。
所以大多數(shù)人不愿意去做。
那拿什么來填補內(nèi)心的空虛呢?刷手機、看電視、閑聊、打牌、喝酒、聚會、旅游,人們熱衷于這些消遣玩樂的追求。
我們終日為外在目標(biāo)而追尋,在我們的眼里,心靈所感受的樂趣毫無用處。
一旦我們停止為外在目標(biāo)奔波時,退休了、兒女飛走了,需要面對最真實的自我時,我們就會被不可擺脫的無聊所俘獲。
這個時候,所有的外部幸福已走向終結(jié):
美食吃不動了、嬉笑怒罵沒精力了、旅游去不了了、聚會無法參加了、摯愛親朋不在身邊了……
我們靠什么來獲得心靈的安寧與幸福?
無論在任何年齡,人自身擁有的東西才是并且一直是幸福的真實而唯一的源泉。
人之所有
顧名思義, 是我們擁有的外在的東西。
叔本華將人類的需求分為三類:
1.自然且必要的需求:如食物、水、衣服;
2.自然但非必要的需求:如性;
3.非自然又非必要的需求:如榮譽、財富、名望、奢侈。
此三類依次從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上升到可以無休止的欲望追求。
對于“非自然又非必要的需求”,我們的追求往往沒有止境,痛苦由此產(chǎn)生。
為什么?
因為我們追求的越來越多,把期望值不斷往上推,而與此同時,我們的能力卻沒有相應(yīng)提高。
當(dāng)我們把此類需求預(yù)設(shè)了自己能力范圍內(nèi)的期望值時,我們的努力會讓我們感到幸福。但如果大大超出了我們的能力范圍,收獲的就是痛苦。
在追求“人之所有”的過程中,人永遠是不滿足的。
所以,要給自己定一個高度,到了這個地步,我們感到生活和精神都很舒適了,好,就是這個地方了。
人之顯現(xiàn)
就是我們在他人眼中的樣子、別人對我們的看法。
生而為人,沒有誰敢藐視周圍人的品頭論足?!叭诉^留名、雁過留聲”,我們把名聲看得比生命還重要。
其實,仔細想想就知道,別人的看法對我們的幸福無關(guān)緊要。但我們又很難將之排斥在外。
別人的贊美褒獎讓我們忘乎所以,別人的批評議論讓我們耿耿于懷。
很多時候,我們的努力奮斗并不是為了自己內(nèi)心的充盈和幸福,最終不過是讓別人對我們高看一眼。
我們顛倒主次而不自知。
我們的煩惱和憂愁,往往來自外界的聲音。內(nèi)心如此敏感,經(jīng)常受傷。
既然我們不能將外界的聲音完全屏蔽,那就盡可能地克制對他人意見的過度感受。
不論這種感受是因別人的恭維而來,還是因為受別人的打擊而產(chǎn)生。
否則,我們就成為了他人議論和感受的奴隸,也無法獲得內(nèi)心的安寧與幸福。
好了,這就是叔本華的“人之自我”、“人之所有”、“人之顯現(xiàn)”三部分內(nèi)容。
愿你我能參透人生,練就強大且豐富的自我,擁有俗世中的至高福分。
牛年大吉!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