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達拉宮位于拉薩市市區(qū)中心的小山上,海拔約3700米,坐北朝南,主體建筑有白宮和紅宮,包括寢宮、佛殿、靈塔殿等。
參觀布達拉宮需提前一天預約,才可以購當天門票。參觀路線是從東門進,西門出。
公元七世紀三十年代,吐蕃王松贊干布遷都拉薩,始建布達拉宮為王宮。公元640年,松贊干布派遣使者前往長安,要求與唐聯(lián)姻。次年唐太宗將文成公主下嫁,經(jīng)過2年多的長途跋涉,公元643年文成公主抵藏。
吐蕃王朝(公元633年—842年)滅亡之后,王宮大部毀于戰(zhàn)火。
公元1645年,五世達賴喇嘛重建白宮,成為歷代達賴喇嘛的寢宮和政教合一的中心。
公元1690年,為圓寂的五世達賴喇嘛修建靈塔,擴建了紅宮。此后經(jīng)歷代達賴相繼擴建,如今布達拉宮是一座宮堡式建筑群。
藥王山,位于布達拉宮西南角,山上有17世紀建造的一座藏醫(yī)學院。
因50元人民幣背面的布達拉宮拍攝地在藥王山,于是藥王山觀景臺成了打卡點,游客在此拍攝布達拉宮,也會手持50元拍照留念。
這兒拍攝布達拉宮的角度真的不錯。
布達拉宮整體為石木結(jié)構,高200余米,宮墻高6米。
宮殿外墻厚達2~5米,從宮殿外墻的這扇窗可以看出外墻的厚度,非常之厚。
宮殿基礎直接埋入巖層,夯土砌筑,外包磚石。
布達拉宮的圍墻是白色的,每年粉刷是布達拉宮的習俗。調(diào)料的主要成分是白灰,及添加牛奶、白糖、蜂蜜等。
上山的路上有一處網(wǎng)紅打卡點不要錯過
從布達拉宮東側(cè)山前的山腳入口處到山頂,是“之”字形階梯路,大約有1000多級石頭階梯,石階旁邊是“女兒墻”。
白宮,因外墻為白色而得名,高七層。
白宮正門,門前面平坦廣闊的平臺,位于半山腰。達賴喇嘛在白宮內(nèi)可俯視觀看戲劇表演。
游人由正門進入白宮。
白宮門廊,四壁均繪有壁畫。
地導告知,參觀人員進入白宮、紅宮,室內(nèi)不允許拍照,室外可以拍照。而布達拉宮的看點主要在室內(nèi),因此本文只能附上宮堡式建筑群的外觀照片。
宮殿內(nèi)僅作簡要文字介紹,沒有圖片。不要錯過東大殿、日光殿、薩松朗杰殿、法王洞(曲吉竹普)、五世達賴喇嘛的靈塔殿、十三世達賴喇嘛的靈塔殿等。
白宮,位于布達拉宮的東側(cè)。
東大殿,藏語稱措欽廈,是舉行重大政治、宗教活動的場所。
日光殿,建在東大殿上面,位于白宮頂層,是達賴喇嘛日常生活起居、辦公議事會客、學經(jīng)頌佛作法的主要活動場所。
紅宮,位于布達拉宮的中央,外墻為紅色。主要是達賴喇嘛的靈塔殿和各類佛殿,共有8座存放各世達賴喇嘛法體的靈塔,以五世達賴喇嘛和十三世達賴喇嘛的靈塔最為奢華。
這是參觀紅宮的出口
五世達賴喇嘛的靈塔殿,塔高近15米,是最高的靈塔。塔身用黃金包裹,并嵌滿各種珠寶玉石,僅五世達賴喇嘛的靈塔就花費白銀104萬兩、黃金 11萬兩和15000多顆珍珠、瑪瑙、寶石等(不能拍照)。
十三世達賴喇嘛的靈塔殿,于1934年動工,三年后竣工。塔高14米,塔身用590公斤純金皮包覆,鑲嵌奇珠異寶。靈塔前面的壇城是用金絲將20萬顆珍珠和珊瑚串綴而成(不能拍照)。
紅宮“曲吉竹普”,藏語意思是法王修行洞,俗稱法王洞。在山頂鑿巖洞為殿,面積不足27平方米,是吐蕃時期遺存的布達拉宮最早的建筑物,內(nèi)有極為珍貴的松贊干布、文成公主、尺尊公主并列的塑像(不能拍照)。
紅宮“殊勝三界殿”,藏語稱“薩松朗杰”,堂中供有乾隆皇帝畫像和漢藏滿蒙四種文字書寫的“當今皇帝萬歲萬萬歲”牌位(不能拍照)。
宮墻內(nèi)的山后是布達拉宮的后花園。五世達賴重建布達拉宮時在此取土,形成深潭。六世達賴倉央嘉措在湖心亭內(nèi)供龍王像,故此稱為龍王潭。
從布達拉宮西側(cè)下山的石階路
下山到山腳,有一段黃色圍墻
題小詩一首《布達拉宮》:
巍峨宮殿欲天高,金裹玉鑲身未銷。
縱是神仙也無濟,千年膜拜到今朝。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