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閣這種建筑形式,在我國人民的心中是高大顯赫的,古人認為,仙人好樓居,因此崇拜神仙意欲通過修煉而成為仙的道家,對樓閣建筑另有一種感情
我國的歷代帝王和地主豪紳也很看重樓閣這種建筑形式,他們認為,高大的樓閣,最能體現(xiàn)他們的尊嚴、權勢和財富,因此他們紛紛大修樓閣
人們來北京,必定要去看看天安門城樓,故宮午門城樓、角樓,頤和園佛香閣、寶云閣、德和園大戲樓等,也是人們游覽參觀的重點,同樣人們去西安,要看看鐘樓、鼓樓,去武漢、南昌、岳陽,要分別登臨黃鶴樓、滕王閣、岳陽樓,去昆明、廣州,要分別游覽大觀樓、鎮(zhèn)海樓;游長城,要去看看敵樓;到侗寨,要拜訪一下鼓樓;到羌寨、藏族村寨,也要攀登一下碉樓……這些體現(xiàn)著我國各族人民智慧、才能的樓閣
北京正陽門城樓
正陽門城樓,俗稱前門城樓、前門樓子,是北京內城的南城墻正門?,F(xiàn)在,它是古都北京留下的重要古建筑物之一,也是今日尚存的老北京舊城城門城樓重要代表。1988年,國務院已把它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關于正陽門的歷史和建筑,在《日下舊聞考》、《帝京景物略》、《圖經志書》等古本書中,均有詳略不等的記載,明清時期的正陽門,是一組和北京內城墻連接在一起的古建筑群,這組古建筑群由正陽門城樓、甕城和正陽門箭樓三部分組成。甕城處于城樓和箭樓之間,東、西兩側筑有城墻,形成一個封閉式的院落,甕城寬108米,長85米,甕城城墻的墻基厚20米,結實而又高大。在甕城的東西城墻上,各開有一座城門,這是封建王朝官員們進出內城的通道。而皇帝的宮車,則從城樓和箭樓下的門洞中直接通過,甕城已于1915—1916年被拆除,現(xiàn)今只有正陽門城樓和正陽門箭樓尚存,正陽門城樓是在明成祖當政時期,與明代北京城一起同時修建的
據記載,這座城樓建成于明永樂十七年(公元1419年)正陽門最初沿用了元大都正南城門麗正門的名稱
正統(tǒng)二年(公元1437年),才改為今名,后來,正陽門城樓又經過多次維修和加固1900年這座雄偉的木構建筑物在八國聯(lián)軍侵入北京時被燒毀了
1906年,即光緒三十二年,正陽門城樓又得以重建。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后,人民政府又多次撥出??睿瑢@座城樓進行了多次維修,加固和油漆彩繪。1991年正式對外開放
由于正陽門是北京內城的正門,在封建王朝時期它代表著圣主當陽,日至中天,萬國瞻仰的意思,再加上城樓又修得特別高大雄偉,不但封建統(tǒng)治者十分看重正陽門,就是老北京人也把它看作是北京城的象征和驕傲。他們有一句口頭禪叫作“前門樓子九丈九”這就是說前門樓子(正陽門城樓)又高又大又雄偉,簡直無與倫比
而實際上,正陽門城樓也確實非常高大,經測量這座由樓臺、樓體組成的樓閣式建筑物,樓體面寬36.7米,進深16.5米,高27.3米。樓體加城臺通高40.36米
這個高度大大超過了天安門城樓,而天安門城樓的高度只有33.7米。可見老北京人鐘愛正陽門城樓,并大加贊揚,不是沒有理由的
坐北朝南的正陽門城樓屋頂為重檐歇山式,三滴水,屋頂鋪著灰筒瓦,綠琉璃剪邊,屋脊兩端裝飾著螭吻,栩栩如生。整座建筑大體分為三層,下層為朱紅磚臺,中開城門。上層裝飾著精美的菱花門窗,整個樓體由大紅木柱支撐著。畫棟雕梁,色彩絢麗,樓外有寬闊的回廊。過去,這里是守城士卒值班、放哨之處。現(xiàn)在卻為人們登高望遠提供了方便
如今的正陽門城樓,已經成為中外游人參觀游覽古都北京的一個景點。在城樓上設有展室,辟有茶座,人們至此,不但可以親自領略這座古代建筑物的雄姿,同時還可以通過史料的介紹,了解北京城的過去。站在城樓上,南望箭樓,北看毛主席紀念堂、人民英雄紀念碑、人民大會堂、中國歷史博物館、天安門城樓和天安門廣場,更是別有一番情趣
北京正陽門箭樓
正陽門箭樓,又稱前門箭樓,位于今天北京市南二環(huán)路中點南側、老北京內城中軸線最南端。在它的南面是前門大街和著名的商業(yè)區(qū)大柵欄。在它的北面是正陽門城樓,再北面就是毛主席紀念堂、人民英雄紀念碑和天安門廣場。在它的東面和西面,分別與南二環(huán)路的東段和西段相連?,F(xiàn)在,它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正陽門箭樓是明、清時期北京內城南面正門正陽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皇帝進出的必經之道,在箭樓之前過去還有造型美觀、氣魄宏大的一座牌樓。在牌樓之前的護城河上,還修有三座漢白玉石橋。其規(guī)模之大,造型之雄偉,在北京內城的九座城門中堪稱第一
據歷史文獻記載,正陽門箭樓和明代北京城一起建成于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明代正統(tǒng)元年(公元1436年)重修。以后又多次維修或加固
清代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正陽門的箭樓又在兩次大火中被毀,后又得到重修
清代光緒二十六年,即公元1900年,八國聯(lián)軍侵入北京,又把正陽門箭樓的樓體化為灰燼
1901年,當逃往西安的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即將回京,并要從正陽門箭樓門洞進入皇宮之際,人們利用一夜的時間,在殘存的正陽門箭樓城臺上,用紙板搭成了一座箭樓的樓體,以應急需
后來,人們又再次興修了正陽門箭樓的樓體。1915年,人們?yōu)榻鉀Q僅從箭樓一個城門洞進出造成的交通堵塞問題,便在箭樓的東、西兩側城墻上打開了兩個缺口,開辟了兩條通衢大道。從此之后,正陽門箭樓這里就成了北京市的一個交通樞紐。1952年、1977年,人民政府兩次撥出專款,對正陽門箭樓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維修,油漆彩繪,使這座古老的建筑物再度煥發(fā)了青春。1990年,正陽門箭樓正式對外開放,接待八方游人?,F(xiàn)在,它是人們參觀首都北京的一個重要游覽點
正陽門箭樓樓體修建在一個高大的磚石城臺上,通高35.94米,城樓為一座重檐歇山式的建筑物,頂鋪灰筒瓦,綠琉璃剪邊,樓體坐北朝南,樓體的東、南、西三面開有四層箭窗。箭窗的窗孔共有82個,過去,守城的將士就是通過這些箭窗監(jiān)視敵人的行動,并用弓箭、擂石、佛郎機等武器射殺敵人,保衛(wèi)京師。在箭樓樓體的北側還修有抱廈五間,在現(xiàn)今的正陽門箭樓平臺四周,還有一圈漢白玉石欄桿,在箭窗的上部添加了水泥華蓋,在箭樓城臺北側還建有“之”字形的石板臺階。這些都是人們在1915年改造正陽門建筑群時加筑的,并不是明、清時期的舊物
正陽門箭樓和老北京城內城城門的其他箭樓建筑不一樣,因為它是皇帝進出皇宮的重要通道,所以不但修得特別雄偉,而且也特別堅固和結實
正陽門箭樓的進深達32米,并設有兩道城門。靠南的一層城門由兩扇紅漆木門組成,門上安有九排、每排九顆大門釘,氣象森嚴。靠北的那道門,內為木質,外包鐵皮,上下啟動,重達千余斤,既起防御作用,又起防火作用
直到今天,古建筑專家們對正陽門箭樓的設計和修建,仍然贊嘆不已,這座造型美觀、堅固結實的防御建筑物,是我國古代建筑師和廣大工匠們智慧和勞動的結晶。據說,在這座箭樓的樓體剛剛修好的時候,皇帝便來視察
皇帝登上城臺進入樓體,東瞧西瞧,下樓之后又左看右看,用手扒拉著胡子,又滿意又不滿意地說:“這座樓,好倒是好,就是上邊太小了”
隨之,皇帝限令工匠們要在一個月內把這座樓改修好,這可難壞了工匠們。他們覺得這座箭樓已經修得很不錯了,莊重典雅,比例適當,箭窗開設合理,屋頂也美觀大方,真不知怎樣改建才好。十天過去了,半個月過去了,二十天過去了,他們仍沒想出好辦法,人們焦慮萬分,正當大家寢食不安、坐臥不寧之時,突然來了一位衣衫不整、頭發(fā)蓬松的老頭兒,老頭兒沒別的請求,一開口就要飯、要咸菜。大伙兒給了他咸菜,他又要鹽;給了他鹽他還要鹽;鹽、鹽、鹽,要個沒完,有些人真有點兒惱了。正在這時,有一位工匠似乎受到了一點什么啟發(fā),鹽、鹽——他恍然大悟,加“鹽”不就是加“檐”嗎?他想通了,再回過頭來找那位老頭時,他已不知在什么時候走了,于是工匠們就按照老人的指點,將正陽門箭樓的樓體修成了今天的這個樣子。后來,工匠們說,那個老頭就是魯班的化身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