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當前的招聘現狀來講,在簡歷上“適當”造假已經成為了一件避無可避的事情。究其原因,并不是現在的求職者不實誠,而是有些公司對于招聘目標的定位實在不清晰。
簡歷的造假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
一、學歷造假
學歷造假大概是是容易被識破的一個方面。有著學信網這個神器在,甭管做的多逼真的簡歷都逃不過查證,所以,當前社會做假學歷的人已經很少了,取而代之的則是另一種學歷概念上的刻意混淆,那就是統(tǒng)招與自考/成教。
眾所周知,許多名企在招聘時對于應聘者的學歷都有著硬性要求,許多國企和上市公司把學歷門檻都定在了985、211甚至碩士起步,沒有達到這一基準線的簡歷HR在篩選時連看都不會看就會直接拖進垃圾箱。到了這幾年,我甚至發(fā)現一些幾十個人的小公司,以及一些銷售、客服性質的崗位也將學歷定在了“本科及以上”,逼得越來越多的人報考了一堆連課都不會去上的成教培訓班,取得一張“本科”學歷證明,以期自己不會在簡歷投遞的第一關被淘汰。
但是,此舉除了助長培訓學院的業(yè)績之外,有任何實際性的意義嗎?
人還是那個人,他會的技能也還是那些技能,唯一的區(qū)別就是銀行卡里少了萬把塊錢的學費,文件夾里多了一張證明,然后企業(yè)就認為這樣的人能夠獲得進入公司的許可證。判斷標準是什么?人傻錢多?
曾經一起共事過的一位同事自稱畢業(yè)于某TOP20的985高校,閑談中常常會說到她本科期間的趣事,盡管從她口中吐露的該985院校的一些細節(jié)似乎與我知道的不太相符,可是我也未曾多想。直到某一次職稱報考時,我看到了她的畢業(yè)證,才知道她的名校學歷原來是自考的……
可是這張證書并沒有給她工作中的專業(yè)技能方面帶來任何的加成,唯一的作用就是增加了一些談資,滿足了自己每每提到“母校”時的那種虛榮心。
二、工作時間造假
這一點大概是簡歷中最常碰到的情況了。
曾經就值過的一家公司在招聘工程人員時定過這么一個招聘條件:應聘者在上家公司的工作時間需滿三年。
在篩簡歷時我碰到一個應聘者,各方面的條件都挺符合,除了工作時間比用人部門要求的短了一點,于是我將簡歷轉給了用人部門,說明了情況然后詢問道“此人上家公司工作時長有2年零11個月,只差一個月滿三年而已,考慮嗎?”
用人部門回復:“不考慮。”
……
當然了,這是比較少見的一種情況,比這更常見的是大部分企業(yè)在社招的時候對于那些完全沒有工作經驗的求職者都是完全不考慮的,企業(yè)不愿意花時間和精力去培養(yǎng)一張白紙,他們更愿意用“現成的人才”。
這種思維很好理解,所以這幾年在篩選簡歷的時候,我越來越多地看到了很多剛畢業(yè)甚至還沒畢業(yè)的學生,簡歷上居然已經有了一到兩年的工作經驗……打電話過去詢問詳情的時候,對方總是說自己從大三開始就在實習了,我從來不知道什么正規(guī)的學校從大三開始居然就已經沒有專業(yè)課,不用做課設、畢設,可以放學生出來整年整年的實習。而最可怕的是許多用人單位似乎對這一點都確信不疑,一句實習好像就能打消他們的所有疑惑。
三、工作職責夸大
職責夸大則是簡歷造假中最難以求證的一點,學歷可以上學信網查詢,工作時長可以做背調,但是工作職責?我懷疑就算是請專業(yè)的背景調查工作也很難查得百分百真實具體。
可是怎么辦呢?隨便看一看招聘網站上的那些JD吧,一個普普通通的專員崗位要求列得恨不得比主管經理的實際工作職責都多。任職過的一家公司招過一次財務助理的崗位,招聘的時候用人部門出具了一份長達八頁的專業(yè)財務知識考核問卷,問了一堆財務經理都不一定精通的問題,最后還提了個奇葩要求:應聘者最好具備才藝特長,如名族舞蹈。給的理由是公司年會表演需要。
條件如此嚴格的招聘篩選,大家一定對這份工作的崗位職責和薪資報酬很好奇吧?可是實際上,這個崗位的工作內容居然只是每天往不同的地方寄發(fā)票而已,而用人部門開出的薪資條件更是讓我大跌眼鏡:試用2000,轉正3000。
四、薪資夸大
這應該是最好理解的一種造假了,畢竟誰也不想讓上一份報酬低廉的工作成為下家公司壓低薪資報酬的理由,薪資寫的高一點,下任雇主在定工資時也不就不好意思開得過低了。
坦誠是相互的。我們總說要慧眼識別那些簡歷摻水的求職者,可是企業(yè)們捫心自問,自己在招聘的時候有做到對求職者坦誠嗎?看看招聘廣告上的JD,寫出來的那些看似高大上的任職要求真的是你們實際上會用到的嗎?各種的福利待遇、文化氛圍真的有你們包裝的那么好嗎?包括面試中途那些套路性的問題,你們若是聽到求職者未曾修飾過的真心答復,真的會高興而且錄用對方嗎?
一旦其中一方開始包裝,另一方就會為了能夠匹配上這種包裝而做出更多的“包裝”,最后只會造成一種往復的惡性循環(huán)。企業(yè)覺得求職者簡歷滴水,求職者覺得企業(yè)夸大其詞。
這可不是某一方的誠實就能解決的問題。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