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恒健
秦嶺南麓、縱貫陜南川北的金牛蜀道,見證了秦滅巴蜀、諸葛亮六出祁山、唐玄宗入蜀避難、宋太祖平定后蜀、蒙哥大汗攻南宋等諸多重大歷史事件,由此便有了“蜀中有事,千里金牛皆戰(zhàn)場”之說。它作為一條極其重要的軍事要道,真可謂蜀地之命脈。這條有據(jù)可考達2300多年歷史的古道上,如今廣為人所知的遺跡,當數(shù)嵌于奇峰間的劍門關。
其實,扼控這條古道的,在劍門關之前,還有號稱蜀漢第二都城的葭萌關,有姜維據(jù)守牛頭山而聞名的“劍門關鐵門坎”天雄關;在劍門關之后,有南宋四川抗蒙八柱之一的苦竹隘。它們作為劍門關的門戶與依托,曾經(jīng)滄海,而今與春華秋實為鄰、與清風明月相伴,蟄伏于崇山莽林之間。
劍門關以北約40公里的嘉陵江與白龍江交匯處,自古兵家必爭之地。因為只有跨過了此地,才算真正踏上了征服巴蜀大地的途程。這里便是有“全蜀咽喉,川北鎖鑰”之稱的古葭萌關,也就是今天的昭化城。
昭化城池的建成已4000余年,其確鑿的建縣史,可追溯至戰(zhàn)國末期秦國統(tǒng)治此地的公元前316年。東漢末年劉備依諸葛亮計西入四川,建立匡扶漢室的根據(jù)地,在尚未占領成都的情況下,在蜀地建立的第一個戰(zhàn)略據(jù)點便是昭化。因此,它被奉為蜀漢政權的第二都城。據(jù)《三國志·先主傳》載,劉備在此“厚樹恩德,以收眾心”,積極備戰(zhàn)。公元212年,劉備率軍從昭化南下,攻劍門、克成都,建立了蜀漢。
我是從名曰“瞻鳳”的東門進入昭化古城的。高大雄偉的城樓,令人感到似乎與彈丸之城不太相稱。進入門洞,好幾米深的門廊又令人感到城墻非同一般的厚實。細看拱頂?shù)膲Υu,已被風雨侵蝕得斑斑駁駁;支撐城門的門墩及擱置門閂的碗口粗閂孔,已被無數(shù)次的開合啟落磨損得殘缺變形。這一切,確鑿地證明瞻鳳門是一道原汁原味的古城門。據(jù)史書載,昭化“舊系土城”,明正德年間“包筑以石”。如此說來,此城門至少已在烽煙戰(zhàn)火中挺立了好幾百個年頭。城樓非同尋常的高大堅固,城池卻只有0.5平方公里的面積。這樣的反差,恰恰說明葭萌關的軍事重要性及其特殊的身份,它曾被奉為蜀漢的第二都城便是明證。
葭萌關除了城樓城墻的堅實,城內(nèi)街道房屋的布局也具有濃郁的軍事防御特色?,F(xiàn)存的四條大街、五條小巷,均用青石板按三橫兩縱、中間高兩側低的瓦背狀鋪就,且隨坡就勢而成,使守軍在城內(nèi)也有制高點。街巷之間“丁”字相連,道路交錯,沒有一個“十”字路口,敵軍進城也不易辨別方位,從而有利于守軍進行巷戰(zhàn)。
葭萌關的四道城門并非開在正東(卯門)、正西(酉門)、正南(午門)、正北(子門),這既是遵循古代開門的規(guī)范:門不可亂開,水不可亂流。卯酉相沖,子午相沖,故葭萌關四門均不在正方向上。這也有軍事防御方面的考慮,即“城門不相對”。這多少可以避免敵軍一旦突入城內(nèi),便可順暢地貫穿東西或南北的城門,形成縱橫馳騁之勢。
葭萌關作為軍事重鎮(zhèn)的特別之處,還體現(xiàn)其它一些不為今人覺察的地方。葭萌關內(nèi)的街道,寬度約6-8米,明顯比其他同樣規(guī)模的古鎮(zhèn)街道寬闊,它們與寬敞的城門洞相匹配,便于戰(zhàn)車輜重馳援周邊的戰(zhàn)場。而大街小巷的良好格局,庭院居所的親切宜人尺度,按今天的話說,那就是頗具人性化,從而利于守城將士及眷屬安心地長期屯扎。
由于葭萌關坐落在河灘之上,除了堅固的城墻,并無險可守。因此,其主要的戰(zhàn)場,是城西的戰(zhàn)勝壩和城東的桔柏渡。
戰(zhàn)勝壩位于古城西郊,是冀山與牛頭山之間的一塊坦平如砥的狹長壩子,面積約數(shù)平方公里,足以使上萬人的軍隊擺開陣勢廝殺。發(fā)生在此處的一場真實的大激戰(zhàn),是212年在蜀漢將領霍峻與益州牧劉璋的部將向存之間進行的,霍峻親率數(shù)百名精銳士兵突入敵陣,將擁有萬人之眾的主將向存斬殺,大敗敵軍,從而奠定了劉備川北根據(jù)地的基礎。
桔柏渡位于古城東郊,因此處盛產(chǎn)桔子且柏樹蓊郁而得名,是昭化的嘉陵江畔最重要的碼頭。由此上溯約1公里,便是白龍江與嘉陵江匯合處。此處地勢仍與戰(zhàn)勝壩一樣開闊,但地形略有起伏。公元263年,魏國派三路大軍進攻蜀漢。欲在桔柏渡強渡嘉陵江,奪取葭萌關,姜維命葭萌關守將胡濟、關索死守此關。在多次鏖戰(zhàn)中,關索那位智勇雙全、武藝出眾的夫人鮑三娘,戰(zhàn)死于桔柏渡。鮑三娘的墓位于昭化古城北郊曲回壩,保存得較為完好,現(xiàn)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長眠在昭化的蜀漢將領,除了悲壯戰(zhàn)死在此的關索夫人鮑三娘,還有一位重量級人物,那便是繼諸葛亮、蔣琬之后主持朝政的丞相費祎。
費祎墓位于臨清門外,現(xiàn)存土冢高3米。土冢周圍由今人用石條壘砌了半人高的保坎,以防其繼續(xù)傾頹。冢上,瘋長著一人多高的野草雜樹,猶如死不瞑目的費祎的怒發(fā)。冢前的墓碑,系清代光緒三十三年昭化知縣吳光耀所立,碑文為其長女所書,墓碑曰:蜀漢大將軍尚書事成鄉(xiāng)侯費祎之墓。
昭化古城主要的制高點,是城西10余公里外的牛頭山。牛頭山是劍門山向東延伸的余脈,海拔1214米。從葭萌關城頭望去,其山形如一頭臥牛,牛頭、牛身、牛尾畢現(xiàn)。牛頭山坡陡林密,峰回路轉,石板道多是依山壁開鑿鋪設。山頂一口名為“姜維井”的水池,則確保了蜀漢守軍飲水無憂?!敖S井”用并不規(guī)整的大石塊砌坎,看不出有什么防漏的工藝措施,卻是碧水一潭。它與尋常的正圓形井大相徑庭,呈長軸近4米、短軸2米多的橢圓形。這口井一直保持半池水,從未滿過,也從未干涸過。更令人稱奇的是,這口井的水隨嘉陵江的水清而清,隨嘉陵江的水濁而濁。
位于牛頭山南坡的金牛古道上的天雄關,既是葭萌關的依托,又是劍門關之前的最后一道關隘。它距劍門關直線距離僅幾公里,因此被歷代兵家譽為“劍門關的鐵門坎”。
歷代史書對天雄關的記載和描繪,極盡形容之辭。昭化縣志引《舊志》云:“峰連玉壘,地接錦城。襟劍閣而帶葭萌,踞嘉陵而枕白水,誠天設之雄也。故又名曰天雄關。懸徑崎嶇,危崖壁立,樹木蕭條?!庇謸?jù)《(昭化)縣志·輿地志》載:“天雄關在治西十五里,入蜀而來,殆與七盤朝天二關聲勢聯(lián)絡,實劍關之密鑰也?!痹贀?jù)清代《保寧府志》載:“天雄關在(昭化)縣西南十五里,勢極雄險。”
呈現(xiàn)在我眼前的天雄關,只剩下一個石拱門,其兩側的城墻,早已傾頹,連殘磚斷垣也沒有了。但是,它比起那些古蜀道上如今只剩下名稱的七盤關、朝天關,以及當今完全新修的劍門關,應該是幸運的。
天雄關拱門的前后左右,尚存有歷代的14通石碑,其碑文有的是歷代名人過天雄關的題詠,有的是歷代官府修葺關樓的經(jīng)過,但大都字跡漫漶,難以辨識。這和東岳泰山遺存的眾多古人墨跡一樣,說明天雄關作為川北出入巴蜀的重要關隘,當年是何等的令人感慨和贊嘆。盡管如此,歷代墨客騷人留在天雄關石碑上、石壁上、驛站墻上的詩詞歌賦,還是有一部分被后人傳承,其中清代何盛斯的《天雄關》詩,便有“伯約(姜維)鏖兵處,揚鞭豁遠眸”之語。
我佇立石拱門前,仔細辨認鐫刻于門拱兩邊石門框處的對聯(lián),其上聯(lián)為“清風明月關門過”,下聯(lián)只有“崇山峻嶺”四字可識。好一副舉重若輕的對聯(lián),雷霆萬鈞化為清風明月,千軍萬馬猶如樵夫砍柴,這與“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簡直有異曲同工之妙。
由于牛頭山南依劍門,北控昭化,據(jù)由北向南入蜀要沖,進可攻,退可守,名副其實是歷史上兵家必爭之地,而當?shù)刂两襁€有“要上牛頭山,難過天雄關”的說法。雖然呈現(xiàn)在我眼前的天雄關,據(jù)史載筑于宋代,但是作為要隘險地,它的前世和今生,見證了幾乎所有發(fā)生在巴蜀大地的重大歷史事件。
公元前316年,崛起于隴西的秦國,遣大將司馬錯伐蜀。這支大軍的一部在張若率領下由水路順嘉陵江而下,東征巴國,隨即將巴國滅掉。大軍另一部在司馬錯率領下,經(jīng)陸路穿越天雄關前的險要僻徑,南征蜀國,將蜀國滅掉。這是牛頭山上的古蜀道見證的首次有確切記載的軍事行動。它的影響實在太深遠,否則,秦國蜀郡太守李冰不會來到四川,自然,就不會有舉世聞名的都江堰……
在天雄關石拱門前臨懸崖處,有一座年代不太久遠的雙層涼亭。此亭飛檐翹角,亭柱朱紅、亭瓦金黃,倒也有幾分古意。沿著亭內(nèi)的木梯,可攀至亭子上面一層,眺望無限風光。
從天雄關沿金牛蜀道南下,一路經(jīng)過新鋪、大朝驛、高廟鋪等古驛鋪,便抵達劍門關,其中的大朝驛在秦漢時期已經(jīng)是“達摩戍驛站”,是古人經(jīng)金牛道出川入蜀必經(jīng)之地。由于行旅之人都要在此歇一腳或者留宿,因此茶館、飯店、客棧、妓院林立,呈現(xiàn)出畸形的繁榮。當年南宋詩人陸游受范成大之邀入蜀,在大朝驛留宿期間,與驛吏之女春香一見鐘情。分別時,兩人在蒙蒙細雨里淚眼相對,無語凝噎。陸游心中的千言萬語,化為一首令后人廣為吟誦的詩章:“衣著征塵雜酒痕,遠游無處不銷魂。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p>
距劍門關以南僅幾公里的苦竹隘,是波瀾壯闊的宋蒙戰(zhàn)爭中威名遠揚的川中“抗蒙八柱” 之一。1258年10月,蒙哥大汗入川后親自指揮的第一仗,便在苦竹隘遭遇苦戰(zhàn)??嘀癜m然在南宋時期曾經(jīng)是隆慶府(今劍閣)府衙駐地,但因明末清初張獻忠攻陷并血洗苦竹隘后,山上尸骨太多、冤魂不散、陰氣太重,再加上山下山非常困難,其山頂方圓4平方公里的平闊之地便無人定居了。
出現(xiàn)在我眼前的苦竹隘,是一座山壁如刀劈斧削般筆立的平頂山,正如《讀史方輿記要》中所說“四際斷巖,前臨巨壑;孤門控據(jù),狀如城廓?!鄙侥_奔流著小劍溪,20世紀60年代在溪上修水庫時,在河灘中發(fā)了現(xiàn)數(shù)不清的生銹的鐵箭鏃。因劍門關和苦竹隘為南下入蜀的一前一后的必經(jīng)關隘,而苦竹寨為“西北東三面嶄絕,深可千尺,猿猱不能緣以上下也。其南一涂,一人側足可登,不可并行”的方形孤山,比劍門關更易長期固守,因此南宋軍隊明智地放棄了看似雄奇的劍門關,精心選擇了更加雄峻、利于聚兵屯田堅守的苦竹隘。
快到山頂,剛轉過一處拐肘彎,被史書稱為東南門的苦竹隘城門,突然展現(xiàn)在我的眼前。我看過不少抗蒙城堡的城門,它們大多修在天然隘口處,依地勢而設,但苦竹寨的城門開于懸崖半壁不說,其位于城門拱頂?shù)哪菈K好似虎口上顎的巨石,如同天然的高墻一般不可攀越。在這里,只需一名士兵手持弓箭,便可令全城固若金湯。
與四川境內(nèi)幾乎所有抗蒙城堡不同的是,城內(nèi)方圓4平方公里、且為當年縣府所在地的苦竹隘,只有這唯一一道進出的城門。由此可以想象,當年號稱“絞肉機”的蒙古鐵騎,是何等的兇殘,是何等的勢不可擋,才迫使南宋軍民選擇這與世隔絕之處固守,以期光復家園。
這座城門是南宋隆慶府所建的真跡,距今已近800年。此門與釣魚城的西門、大良城的北門一樣,為雙拱制式,加大了門洞的進深。門洞里地面潮濕、光線昏暗。我借助手機的光亮,好不容易讀完鐫刻在門洞右側壁上的明代滇南鎮(zhèn)守大將軍高任重的題詩:“宋軍設險開山寨,明守探奇到石門。一望劍山天下勝,諸峰羅立似兒孫?!遍T洞左側壁上,則鐫刻著明代劍知州李璧登臨此門的題詩:“小劍山頭接太青,周遭巖壑僅通門。太平時節(jié)何須此,借與猿猴長子孫?!崩铊荡嗽娮x來頗耐人尋味,前兩句寫山形地貌,后兩句大發(fā)悲天憫人的感嘆:如此荒山古堡,在和平時期簡直不可想象,這樣的地方只能留給獸類繁衍生息!
而這樣一個荒無人煙之地,實實在在的曾為南宋川北重鎮(zhèn)的隆慶府所在地,也因此成為此后的探險者、尋寶者認定的藏金埋銀之地。
據(jù)當?shù)厝酥v,張獻忠便是到此的一個最強悍、最殘暴的尋寶者。當年他剿遍四川,唯獨苦竹寨屢攻不下,后探得寨北峭壁上有隱秘的險徑,便令士兵驅趕羊群尋路而上,攻破苦竹寨,然后將城中軍民斬盡殺絕,血染小劍溪達10多里。
作為兇殘的入侵者,當年元憲宗蒙哥親自率兵攻打了苦竹隘。
1258年,蒙哥親自率大軍入川。面對固若金湯的苦竹隘,蒙哥苦于無計可施之際,一員名為史樞的裨將請求領戰(zhàn)。史樞本為漢人,所統(tǒng)領的部隊尤其擅長山地作戰(zhàn)。史樞領命后,選派數(shù)十名精兵,于深夜先縋繩滑入數(shù)百尺的澗底,再向上如壁虎般攀援苦竹隘絕壁,出其不意地攻入城內(nèi)?!皹袨榍颁h……率健卒數(shù)十人,縋而下得其所以至師之處,宗憲命樞急取之”。與此同時,蒙哥則率軍從苦竹寨唯一的城門東南門佯攻。
按常理,數(shù)十名攻入城內(nèi)的精兵并不可怕,但是,正領兵與蒙哥所指揮的聲東擊西之軍大戰(zhàn)于東南門的裨將趙仲武,聽到城內(nèi)有蒙軍的吶喊聲,以為城池已破,便放棄了抵抗,敞開城門投降。此后,苦竹隘因處于入川的咽喉要道,宋蒙兩軍在此多次絞殺、反復爭奪,它最終在南宋軍民手中挺立了28個年頭,它也作為一座古城繁華熱鬧了28個年頭。
穿過城門,跨過一道城壕般的山澗,便到了山頂。山頂平坦開闊,微有起伏,被一人多高的當?shù)厝朔Q的馬桿兒草覆蓋著,因高大的原始林已被伐盡,只散布著稀稀落落的雜樹和一簇簇苦竹,乍看像廣袤的非洲大草原。 想當年,這里是樓臺林立、街市縱橫、酒旗斜矗、車來人往。如今,這里除了呼嘯的山風,便是一片死寂。
同行者發(fā)現(xiàn)了幾塊烏黑的瓦片,他用手指捻去瓦片上的泥土,驚喜地說:“快看,這一定是資格的宋瓦!”其實,那瓦片上其實并無字跡紋飾,其年代也就難以確認,但我理解他的心情。
實際上,我們此時本身就站在一個巨大文物之上,本來就與古人置身于同一條歷史長河之中。我們已經(jīng)和不畏強暴、熱愛和平、敢于以身殉國的祖先們?nèi)绱速N近,這本來就是一件幸事,已足以令人為之震撼了。
交通:1.駕車沿G5高速公路行至劍門關站下高速,再駕車沿108國道行12公里即到劍門關景區(qū);在劍門關景區(qū)駕車沿劍昭公路行15公里即到昭化(葭萌關) ;從昭化駕車行3公里到牛頭山腰,再步行1公里到天雄關。2.在劍門關景區(qū)駕車向苦竹隘方向行3公里,然后步行5公里到達苦竹隘。
美食:劍門豆腐堪稱天下一絕,其烹調(diào)方法有炒、炸、燒、蒸、煎、燉、涼拌等,達100多個品種??稍趧﹂T關景區(qū)所在的劍門關鎮(zhèn)盡情品嘗。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