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的晉國,是稱霸時間較長的一個強大諸侯國,其統(tǒng)治者也是周朝王室的本家,姬姓,以地名晉為氏。今天要聊的是其君主中比較杰出的一位——晉悼公。
晉悼公,名姬周,在公元前573年至前558年在位。他并不是晉國君主世襲的正嫡子孫,因晉獻公聽信驪姬的讒言,施行“不蓄群公子”(即不讓非正嫡子孫在國內成長)之國策,故而寄養(yǎng)于周王朝的成周雒邑,師從于周朝卿士單襄公。由于晉悼公舉止得體、仁義智信、敬孝惠讓,又聰明好學、知書達理,對天下大勢了如指掌,雖然年幼卻頗有賢名,故而被稱有“爭國之望”,以至于受到當政的晉厲公的猜忌。
晉厲公驕奢,想除掉有功的群大夫而任人唯親,殺死了三郤(郤锜、郤犨、郤至),后為大夫欒書和荀偃所弒。國家無主,于是派荀罌、士魴到雒邑迎請姬周。
姬周來到晉國,見當時眾大夫有不臣之心,就開誠布公地說:“孤始愿不及此。雖及此,豈非天乎!抑人之求君,使出命也,立而不從,將安用君?二三子用我今日,否亦今日,共而從君,神之所福也?!?/b>(我本來并沒有到這地步的非分之想。既然已經(jīng)這樣了,難道不是天意嗎?而人們之所以需要有國君,是為了讓他決策。擁立了而又不聽他的命令,還用國君干嗎?您幾位如果用我,就在今天決定;不用,也在今天決定。恭敬而聽從國君,這是神靈所保佑的。)
大夫們回答道:“群臣之愿也,敢不唯命是聽?!?/b>(擁立您是大臣們的愿望,誰敢不聽命令?)十四歲的悼公就在這種內憂外患下登上了晉侯的寶座。
悼公執(zhí)政后,根據(jù)晉國當時的形勢和情況,施行了一系列舉措,讓瀕臨衰落的晉國重新強盛起來。首先一個舉措是與西鄰的犬戎結盟。犬戎是個文明開化程度落后、野蠻無理、時常騷擾晉國邊境的外族,是一直牽扯和耗費晉國精力的難題。悼公聽取大臣魏絳的建議,即“戎狄薦居,貴貨易土,土可賈焉;邊鄙不聳,民狎其野,穡人成功;戎狄事晉,四鄰振動,諸侯威懷;以德綏戎,師徒不勤,甲兵不頓;鑒于后羿,而用德度,遠至邇安?!?/b>(戎狄居無定所,注重財物而輕視土地,因此我們可以用財物購買他們的土地;這樣邊境不再驚擾,民眾可以自由到田地去,莊稼就有保證了;戎狄依賴我們,周圍各國就會受到震撼,諸侯自然歸順我們;這樣用德行懷柔戎狄,不用勞煩軍民興師動眾;要接受以前后羿的教訓,用德對待戎狄,就可以遠服近安了。)得到了安穩(wěn)的邊陲環(huán)境。在此基礎上,再一個舉措是修養(yǎng)生息,“輸積聚以貸”。君主帶頭將富貴人家的財貨借貸給平民和奴隸,讓百姓有物質條件去從事生產(chǎn),并出臺優(yōu)惠民生的政策,很快就使得晉國強大起來。
年輕的悼公還是位管理高手,主要表現(xiàn)在納諫、用人和樹風三方面。有一次,悼公心愛的弟弟揚干在軍營中驅車亂跑,軍司馬魏絳殺了揚干的車夫。悼公聞聽大怒,說:“合諸侯,以為榮也。揚干為剹,何辱如之?必殺魏絳,無失也!”(我們這次設置軍營是為了合盟諸侯,晉國作為盟主引以為榮。而魏絳教訓揚干,讓外人看了不太恥辱丟臉了嗎?一定要殺了魏絳,不要等了。)這時,魏絳來到君主帳門外,向悼公呈送諫信,并要自殺……悼公見信上寫道:“日君乏使,使臣斯司馬。臣聞‘師眾以順為武,軍事有死無犯為敬’。君合諸侯,臣敢不敬?君師不武,執(zhí)事不敬,罪莫大焉。臣懼其死,以及揚干,無所逃罪。不能致訓,至于用鉞,臣之罪重,敢有不從以怒君心?請歸死于司寇?!?/b>(國君您因為缺少可用之人,讓我擔任司馬。我聽說“軍人以服從軍紀為尚武,軍事以寧死不犯為崇敬”。君王您會合諸侯,我哪敢不執(zhí)行軍紀軍法以表示崇敬?君王您的軍隊不尚武,執(zhí)行命令的人不崇敬,沒有比這再大的罪過了。下臣我害怕觸犯死罪,所以連累到揚干,而罪責仍然無可逃避。下臣不能夠事先教導全軍,以至于動用了斧鉞,下臣的罪過很重,豈敢不服從懲罰來激怒君王呢?請求回去死在司寇那里。)看罷,悼公連鞋都來不及穿,赤腳奔出帳外,說:“寡人之言,親愛也;吾子之討,軍禮也。寡人有弟,弗能教訓,使干大命,寡人之過也。子無重寡人之過也,敢以為請。”(我說的話是出于愛親人;您所做的懲罰是按軍法從事。我有弟弟卻沒有能夠教導他,讓他犯了大錯,這是我的過錯。您不要再加重我的過錯了,謹以此作為請求。)然后,悼公請魏絳吃飯并升了他的軍職。
晉悼公棄用七個不臣的大夫,任用士燮的弟弟統(tǒng)領新軍,魏顆之子魏頡作為副手;呂锜之子呂相統(tǒng)領下軍;荀家、荀會、欒黡、韓無忌為公族大夫;祁奚為元尉,羊舌職為副手;魏降為司馬;張孟為元候;鐸遏寇為輿尉;籍偃為輿司馬;程鄭為贊仆……這些大臣和戰(zhàn)將,不僅才能卓越,而且都是道德高尚的人,每當有官位空缺需要提拔人才的時候,大臣們都會自覺地誠懇謙讓,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悼公推行懿德之風、善讓之禮并以身作則而形成的。有人曾對此評價說:“讓,禮之主也。范宣子讓,其下皆讓。欒黡為汰,弗敢違也。晉國以平,數(shù)世賴之,刑善也夫!一人刑善,百姓休合,可不務乎!書曰:‘一人有慶,兆民賴之,其寧惟永?!涫侵^乎!周之興也,其詩曰:‘儀刑文王,萬邦作孚?!孕躺埔病<捌渌ヒ?,其詩曰:‘大夫不均,我從事獨賢?!圆蛔屢?。世之治也,君子尚能而讓其下,小人農(nóng)力以事其上,是以上下有禮,而讒慝黜遠,由不爭也,謂之懿德。及其亂也,君子稱其功以加小人,小人伐其技以憑君子,是以上下無禮,亂虐并生,由爭善也,謂之昏德。國家之敝,恒必由之?!?/b>大意是說,無論貴賤,對權利彼此有禮謙讓,遇事而又負責盡職,這樣的環(huán)境氛圍才是治世;而上司搶下屬的功勞,下屬拆上司的戲臺,彼此無禮而勞于競爭,這樣的環(huán)境氛圍就是亂世。
公元前558年,頗具雄才大略的晉悼公因病英年早逝,年僅30歲。死因史書不載,有史家認為,就當時晉國的形勢分析,被大臣欒黡謀弒的可能性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