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黃山 黃山位于中國東部安徽省南部,其中精華部分為154平方公里,號稱“五百里黃山”。光明頂是黃山的主峰之一。 位于黃山中部,海拔1860米,為黃山第二高峰,與天都峰、蓮花峰并稱黃山三大主峰。 頂上平坦而高曠,因為這里高曠開闊,日光照射久長,故名光明頂。
黃山是我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也是中國唯一擁有世界文化遺產(chǎn)、自然遺產(chǎn)和世界地質(zhì)公園兩頂世界桂冠的景區(qū)。[4]
黃山處于
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內(nèi),山高谷深,氣候呈垂直變化,氣候特點是云霧多、濕度大、降水多。主峰
蓮花峰,海拔1864.8米 。山中的
溫泉、
云谷、松谷、
北海、
玉屏、
釣橋六大景區(qū),風光旖旎,美不勝收。
黃山集中國各大名山的美景于一身,尤其以奇松、
怪石、
云海、
溫泉“四絕”著稱,現(xiàn)已將冬雪作為第五絕。這些是大自然造化中的奇跡,歷來享有“
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美譽。
三山——廬山 廬山,山體呈橢圓形,典型的
地壘式長段塊山約25公里,寬約10公里,綿延的90余座山峰,猶如九疊
屏風,屏蔽著江西的北大門。以雄、奇、險、秀聞名于世,素有“
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美譽,與
雞公山、北戴河、莫干山并稱
四大避暑勝地。巍峨挺拔的青峰秀巒、噴雪鳴雷的銀泉飛瀑、瞬息萬變的云海奇觀、俊奇巧秀的園林建筑,一展廬山的無窮魅力。廬山尤以盛夏如春的涼爽氣候為中外游客所向往,是久負盛名的風景名勝區(qū)和避暑游覽勝地。歷代題詩極多,李白《望廬山瀑布》尤為著名。
三山——雁蕩山 雁蕩山位于中國東南溫州市境和臺州市南部?!遁d敬堂集》載:“雁蕩山以
甌江自然斷裂,分
北雁蕩山和
南雁蕩山。2005年2月,有‘古火山立體模型’之稱的雁蕩山被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
世界地質(zhì)公園,以該公園管理機構(gòu)和
地質(zhì)展示館均在
北雁蕩山等因,北雁蕩山或捷稱雁蕩山?!本?a target="_blank" >杭州297公里,
溫州68公里。始開發(fā)于南北朝,興于
唐,盛于
宋,素有“寰中絕勝”、“海上名山”之譽,史稱“東南第一山”。廣義的雁蕩山景觀,自北而南包括
溫嶺的
方山景區(qū),
樂清的顯勝門景區(qū)、二靈景區(qū)、
大龍湫景區(qū),
平陽的明王峰景區(qū)、石城景區(qū)和
東西洞景區(qū)等。
五岳——東岳泰山 泰山是
中國五岳之首,古名岱山,又稱
岱宗,位于
山東省中部,
濟南、
長清、
肥城、
泰安之間。其南麓始于泰安城,北麓止于濟南市,方圓426平方公里。矗立在魯中群山間。泰山主峰
玉皇頂,海拔1532.7米。泰山是中國第一批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之一,又是天然的藝術(shù)與歷史博物館。泰山約形成于3000萬年前
新生代中期。泰山區(qū)域地層古老,主要由混合巖、混合
花崗巖及各種
片麻巖等幾種古老巖石構(gòu)成,距今約24-25億年,屬于
太古代巖類。泰山有“五岳之長”、“五岳獨尊”的稱譽。泰山上存有許多人文景觀。據(jù)中國古代各
朝代文獻記載,此山經(jīng)常是
皇帝設(shè)壇祭祀祈求國泰民安和舉行
封禪大典之地。第一個在此舉行大規(guī)模封禪儀式的是
秦始皇,在
泰山封禪祭祀被人認為是天神必將賜予吉祥的“
符瑞”,這便形成
泰山大典的歷代傳統(tǒng)。
五岳——南岳衡山 衡山,又名南岳,是我國
五岳之一,位于湖南省
衡陽市南岳區(qū),海拔1300.2米。由于氣候條件較其他四岳為好,處處是茂林修竹,終年翠綠;奇花異草,四時飄香,自然景色十分秀麗,因而又有“南岳獨秀”的美稱。清人
魏源《衡岳吟》中說:“
恒山如行,岱山如坐,華山如立,
嵩山如臥,惟有南岳獨如飛。”這是對衡山的贊美。
五岳——西岳華山 華山
海拔2154 .9米,古稱“
西岳”,是我國著名的
五岳之一,也是
秦嶺的一部分。它南接
秦嶺,北瞰黃渭,扼守著大西北進出中原的門戶。
華山是由一塊完整碩大的
花崗巖體構(gòu)成的,華山有東、西、南、北、中五峰,主峰有南峰“落雁”、東峰“朝陽”、西峰“蓮花”,三峰鼎峙,“勢飛白云外,影倒黃河里”,人稱“天外三峰”。還有云臺、玉女二峰相輔于側(cè),36小峰羅列于前,虎踞龍盤,氣象森森,因山上氣候多變,形成“
云華山”、“雨華山”、“霧華山”、“雪華山”給人以仙境美感。華山的著名景區(qū)多達210余處,有凌空架設(shè)的
長空棧道,三面臨空的
鷂子翻身,以及在峭壁絕崖上鑿出的
千尺幢、百尺峽、
老君犁溝等,其中華岳仙掌被列為關(guān)中八景之首。在全國乃至世界享有很高的聲譽,素有奇險天下第一山之稱。[1]
此外華山還是神州九大觀日處之一。華山觀日處位于華山東峰(亦稱朝陽峰),朝陽臺為最佳地點。華山還是道教勝地,為“第四洞天”,有
陳摶、
郝大通、賀元希最為著名的
道教高人。
五岳——北岳恒山 恒山,人稱北岳,亦名“太恒山”,又名“元岳、紫岳、大茂山”,與
東岳泰山、西岳華山、
南岳衡山、中岳
嵩山并稱為
五岳,揚名國內(nèi)外。1982年,恒山以山西恒山風景名勝區(qū)的名義,被
國務(wù)院批準列入第一批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名單。曾名
常山、恒宗、元岳、紫岳。位于渾源縣城南10公里處,距
大同市62公里。其中,倒馬關(guān)、
紫荊關(guān)、平型關(guān)、
雁門關(guān)、
寧武關(guān)虎踞為險,是塞外高原通向
冀中平原之咽喉要沖,自古是
兵家必爭之地。主峰天峰嶺在
渾源縣城南,海拔2016.8米,被稱為“人天北柱”,“絕塞名山”,“天下第二山”。
五岳——中岳嵩山嵩山古名為外方、嵩高、崇高,位于
河南省西部,屬伏牛山系,地處
登封市西北面,是
五岳的中岳??偯娣e約為450平方公里,嵩山又分為
少室山和
太室山兩部分,共72峰,最高峰峻極峰高達1491.7米。嵩山地處
中原,東西橫臥,古稱“外方”,夏商時稱“嵩高”、“崇山”,
西周時稱岳山。公元前770年平王遷都洛陽后,以“嵩為中央、左岱、右華”,為“天地之中”,稱中岳嵩山。海拔最低為350米,最高處為1512米,主峰峻極峰位于太室山,高1491.7米。嵩山北瞰
黃河、
洛水,南臨潁水、箕山,東接五代
京都汴梁,西連九朝古都
洛陽,素有“汴洛兩京、畿內(nèi)名山”之稱。于奇異的峻峰,宮觀林立,故為中原地區(qū)第一名山。嵩山曾有30多位皇帝、150多位著名文人所親臨,更是神仙相聚對話的洞天福地。《
詩經(jīng)》有“嵩高惟岳,峻極于天”的名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