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山位于湖北省十堰市境內(nèi),屬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完美結(jié)合的山岳型風景名勝區(qū),是世界著名的道教圣地。以其歷史悠久的道教文化、規(guī)模宏大的古建筑群、飲譽海內(nèi)外的武當武術(shù)、絢麗多姿的自然風光而聞名于世。1994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2000年被建設部授予“全國文明風景名勝區(qū)”,被國家旅游局授予“AAAA級旅游景區(qū)”。
武當山自然景觀絢麗多姿。武當山貌以雄為主,兼有險、奇、幽、秀等多重特色。全山分布有72峰、36巖、24澗、11洞、3潭、9泉、10石等自然景觀。
武當山古建筑雄偉玄妙。武當山古建筑群敕建于唐貞觀年間,明永樂年間進行了30萬人歷時12年的大規(guī)模營建,嘉靖年間又增修擴建,形成了9宮、8觀、36庵堂、72巖廟的古建筑群體系。古建筑群依山勢而建,與周圍環(huán)境渾然一體,充分體現(xiàn)了道教“天人合一”的思想。
武當山道教文化底蘊豐厚。武當山被譽為“道教仙山”,皇天真武大帝的發(fā)祥地,曾是中國最大的皇家道場,千百年來香火鼎盛,伴隨法事禮儀活動的道教音樂,融宮廷、民間、宗教音樂于一體,具有古雅閑適、神秘飄逸的獨特風格。
武當武術(shù)玄妙奇絕,源遠流長,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當”之謂,是中華武術(shù)的一大名宗。相傳由著名道士張三豐集其大成,創(chuàng)造出“以靜制動,以柔克剛”的內(nèi)家拳派。
02峨眉山
峨眉山位于中國四川省峨眉山市境內(nèi),是我國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是著名的旅游勝地和佛教名山,是一個集自然風光與佛教文化為一體的中國國家級山岳型風景名勝區(qū)。峨眉山景區(qū)面積為154平方公里,峨眉山包括了大峨,二峨、三峨、四峨四座大山。大峨山為峨眉的主峰,就是指通常說的峨眉山。大峨、二峨兩山相對,遠望峨眉山,雙峰縹緲如畫眉,山陡峭險峻、橫空出世的雄偉氣勢是峨眉山的一大看點。峨眉山平疇突起,巍峨秀麗、古老而神奇。峨眉山旅游資源以其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悠久的佛教文化,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獨特的地質(zhì)地貌而著稱于世。在人們心目中,她代表的是 “仙山佛國”、“植物王國”、“動物樂園”、“地質(zhì)博物館”等,一直以來有“峨眉天下秀”之美譽。此外,峨眉山的靈猴是一大寶物,嬉鬧頑皮、憨態(tài)可掬又極通人性子,見人不驚、與人相親、與人同樂,給游人帶來無數(shù)的歡聲笑語,使峨眉山美麗的風景活在了游客的心中。
03五臺山
五臺山,位于山西省東北部忻州地區(qū)五臺縣東北隅,是我國著名的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與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齊名,為國內(nèi)外洲人所向往。五臺山座落于“華北屋脊”上,最高海拔達3058米。這里,峰巒連綿,山岳交錯,形如虎踞,勢如龍蟠,總面積為2837平方公里。五臺山由五座山峰環(huán)抱而成。五峰聳峙,高出云表,頂無林木,平坦寬闊,如壘土之臺,故名五臺。五臺山有東、西、南、北、中五個臺頂,即東臺望海峰、西臺掛月峰、南臺錦繡峰、山巒層疊、溝壑縱橫、谷河漫流、林木聳翠,盆地與山巒交錯,形成一處色彩鮮明、氣候涼爽、適宜人們?yōu)g覽和避暑的風光寶地。五臺山是中國佛教及旅游勝地,列中國十大避暑名山之首。2009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以文化景觀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五臺山風光如畫,奇特的峰崖、森嚴挺拔的古松勁柏、彌漫沉浮的云山霧海金碧輝煌的殿宇樓臺構(gòu)建成一派錦繡天地。東漢永平年間(公元58——75年),漢明帝曾派使臣往天竺取經(jīng),使臣回國,在洛陽建白寺。翌年,在五臺山建寺。相傳臺懷鎮(zhèn)西側(cè)山峰,與古印度靈鷲山相似,因此五臺山的這座新建寺廟,就被命名為大孚靈鷲寺,現(xiàn)稱顯通寺。此后,經(jīng)北魏、北齊、隋、唐直至清末, 五臺山的寺廟建筑廣建群居,臺內(nèi)臺外,寺廟林立,建筑輝煌壯麗,成為我國很有影響的佛教圣地。目前,五臺山現(xiàn)存寺廟共47處,臺內(nèi)39處,臺外8處。有著名的顯通寺、塔院寺、羅睺寺、萬佛閣、菩薩頂?shù)取?佛寺是五臺山之精華。東漢永平年間五臺山已有寺廟,后經(jīng)歷代修建,隋唐時成為佛教圣地,名揚四方?,F(xiàn)存寺廟50多座,宏偉壯麗,眾多珍貴精美的雕刻、彩畫、塑像瑰麗奪目,堪稱佛教藝術(shù)的寶庫。這里壯麗的建筑物,精美的雕刻,歷史遺留下來的文物古跡,重新放出特有的光輝,成為中外賓客的旅游勝地。
04普陀山
普陀山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普陀山素有“海天佛國”、“南海圣境”之稱,同時也是著名的海島風景
旅游勝地。普陀山是
東海舟山群島中的一個小島,南北狹長,面積約12.5平方公里。島上風光旖旎,洞幽巖奇,古剎琳宮,云霧繚繞。普陀山與九華山、峨嵋山、五臺山合稱
中國佛教四大名山,而且又以山、水二美著稱的名山,普陀山這座海山,充分顯示著海和山的大自然之美,山海相連,顯得更加秀麗雄偉。
是全國最著名最靈異的
觀音道場,佛教圣地,其宗教活動可追溯于秦。至
唐朝,海上絲綢之路的興起,促進了普陀山觀音道場的形成,并迅速成為漢傳佛教中心,傳至
東南亞及日、韓等國。至清末,全山已形成3
大寺、88禪院、128茅蓬,僧眾數(shù)千。寺院無論大小,都供奉觀音大士??梢哉f是“
觀音之鄉(xiāng)”了。每逢農(nóng)歷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分別是觀音菩薩誕辰、出家、得道三大香會期,全山人山人海,寺院
香煙繚繞,一派海天佛國景象。
普陀山四面環(huán)海,風光旖旎,幽幻獨特,被譽為“第一人間清凈地”。山石林木、寺塔崖刻、梵音濤聲,皆充滿
佛國神秘色彩。島上樹木豐茂,古樟遍野,鳥語花香,素有“
海島植物園”之稱。全山共有66種百年以上的樹木1221株。除千年古樟,還有被列為
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我國特有的珍稀瀕危物種
普陀鵝耳櫪。島四周
金沙綿亙、白浪環(huán)繞,漁帆競發(fā),
青峰翠巒、銀濤金沙環(huán)繞著大批
古剎精舍,構(gòu)成了一幅幅絢麗多姿的畫卷。巖壑奇秀,
磐陀石、
二龜聽法石、
心字石、
梵音洞、潮音洞、
朝陽洞等。大多
名勝古跡,都與觀音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流傳著美妙動人的傳說。它們各呈奇姿,引人入勝。
普陀十二景,或險峻、或幽幻、或奇特,給人以無限遐想。
05天臺山
天臺山位于中國浙江省天臺縣城北屬仙霞嶺分支,呈西南-東北走向,平均海拔500米以上,主峰華頂山海拔1098米。名僧濟公的故鄉(xiāng),佛教天臺宗和道教南宗的發(fā)祥地。自然景觀有華頂、
瓊臺、
赤城山等名山;仙人洞、吊船巖等怪巖;
石梁飛瀑、水珠簾等瀑布。人文景觀有國清、華頂、塔頭等寺廟,以及古塔、碑刻等。天臺山最著名的寺廟是建于隋代、重修于清雍正年間的國清寺,有殿宇14座、房屋600余間,大殿中有明代鑄造的重13噸的銅鑄釋迦牟尼坐像。國清寺是保存較完整的著名寺院。天臺山自古聞名,
王羲之、
顧愷之、李白、蘇東坡、陸游、
徐霞客等人都在此留下足跡。天臺山的景點也各有特色,可概括為古、 清、奇、幽四個字。
赤城棲霞、雙澗回瀾、華頂秀色、瓊臺月夜等被稱為天臺八景。
天臺山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而譽滿中外,佛、道文化源遠流長,西方宗教也駐足天臺。尤其是佛教、道教,在歷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和影響。佛教的“天臺宗”和道教的“南宗”都創(chuàng)于天臺山。國清寺是天臺宗的祖庭,國內(nèi)外天臺宗信徒都要到國清寺朝拜祖庭。桐柏宮是道教南宗的祖庭。另外方廣寺為佛教五百羅漢道場,
赤城山玉京洞為道教第六洞天等。
天臺山的自然景觀得天獨厚,人文景觀悠久燦爛。這里即有漢末高道葛玄煉丹的“仙山”
桃溪,碧玉連環(huán)的“仙都”瓊臺,道教“南宗”圣地桐柏,天下第六洞天玉京;又有佛教“
五百羅漢道場”石梁方廣寺,隋代古剎
國清寺,唐代詩僧寒山子隱居地寒石山,宋
禪宗“
五山十剎”之一萬年寺和全國重點寺院
高明寺;還有那畫不盡的奇石、幽洞、飛瀑、清泉,說不完的古木、名花、珍禽、異獸,因而獲得“佛宗道源,山水神秀”的美稱。
06龍虎山
龍虎山位于
江西省
鷹潭市西南20公里處。龍虎山為
中國第八處世界自然遺產(chǎn),世界地質(zhì)公園、國家
自然文化雙遺產(chǎn)地、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qū)、
國家森林公園、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整個景區(qū)面積220平方公里,龍虎山是我國典型的
丹霞地貌風景,是
中國道教發(fā)祥地,2007年加入世界地質(zhì)公園網(wǎng)絡。龍虎山是2009年經(jīng)國務院批準的我國向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
世界自然遺產(chǎn)中心推薦的中國丹霞[龍虎山(包括
龜峰)等六處風景名勝區(qū)組合申報]項目,是2010年中國唯一申遺項目。2010年8月1日,在巴西首都
巴西利亞召開的第34屆
世界遺產(chǎn)大會把“中國丹霞”(龍虎山)列入《
世界遺產(chǎn)名錄》。
龍虎山已經(jīng)成為我國第八處世界自然遺產(chǎn)。2012年4月27日,國家旅游局正式授予龍虎山旅游區(qū)“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稱號。2009年龍虎山還入圍“中國大學生最喜歡的旅游景區(qū)”金獎。
[2] 龍虎山為道教正一道天師派“
祖庭”,在中國道教史上有著承先啟后、繼往開來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重大影響。龍虎山原名云錦山,乃獨秀江南的
秀水靈山。此地群峰綿延數(shù)十里,為
象山(應天山)一支脈西行所致。傳喻九十九條龍在此集結(jié),
山狀若龍盤,似虎踞,龍虎爭雄,勢不相讓;
上清溪自東遠途飄入,依山緩行,繞山轉(zhuǎn)峰,似小憩,似戀景,過灘呈白,遇潭現(xiàn)綠,或輕聲雅語,或靜心沉思。九十九峰二十四巖,盡取水之至柔,繞山轉(zhuǎn)峰之溪水,遍納九十九龍之陽剛,
山丹水綠,靈性十足。不久,靈山秀水被神靈相中,即差兩仙鶴導引
張道陵攜弟子出入于山,煉丹修道。山神知覺,龍虎現(xiàn)身,取代云錦。自后,龍虎山
碧水丹山秀其外,道教文化美其中,位居道教名山之首,被譽為道教第一
仙境。
07九華山
九華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境內(nèi),是以佛教文化和自然與人文勝景為特色的山岳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國家首批5A級旅游景區(qū)、國家首批自然與文化雙遺產(chǎn)地,安徽省“兩山一湖”(九華山、太平湖、黃山)旅游開發(fā)戰(zhàn)略的主景區(qū)。景區(qū)規(guī)劃面積120平方公里,保護面積174平方公里,由11大景區(qū)組成。
九華山天開神奇,清麗脫俗,是大自然造化的精品,有“蓮花佛國”之稱。境內(nèi)群峰競秀,怪石林立,九大主峰如九朵蓮花,千姿百態(tài),各具神韻。連綿山峰形成的天然睡佛,成為自然景觀與佛教文化有機融合的典范。景區(qū)內(nèi)處處清溪幽潭、飛瀑流泉,構(gòu)成了一幅幅清新自然的山水畫卷。還有云海、日出、霧淞、佛光等自然奇觀,氣象萬千,美不勝收,素有“秀甲江南”之譽。
九華山以地藏菩薩道場馳名天下,享譽海內(nèi)外。公元719年,新羅國(韓國)王子金喬覺渡海來唐,卓錫九華,苦心修行75載,99歲圓寂,因其生前逝后各種瑞相酷似佛經(jīng)中記載的地藏菩薩,僧眾尊他為地藏菩薩應世,九華山遂辟為地藏菩薩道場。受地藏菩薩“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的宏愿感召,自唐以來,寺院日增,僧眾云集,香火之盛甲于天下。九華山現(xiàn)存寺廟99座,僧尼近千人,佛像萬余樽。長期以來,各大寺廟佛事頻繁,晨鐘暮鼓,梵音裊裊,朝山禮佛的教徒信眾絡繹不絕。九華山歷代高僧輩出,從唐至今自然形成了15樽肉身,現(xiàn)有5樽可供觀瞻,其中明代無瑕和尚肉身被崇禎皇帝敕封為“應身菩薩”,1999年1月發(fā)現(xiàn)的仁義師太肉身是世界上唯一的比丘尼肉身。在氣候常年濕潤的自然條件下,肉身不腐已成為生命科學之謎,引起了社會廣泛關(guān)注,更為九華山增添了一分莊嚴神秘的色彩。
08崆峒山
崆峒山位于甘肅省平?jīng)鍪谐俏?2公里處,東瞰西安,西接蘭州,南鄰寶雞,北抵銀川,是古絲綢之路西出關(guān)中之要塞 。景區(qū)面積84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123米,集奇險靈秀的自然景觀和古樸精湛的人文景觀于一身,具有極高的觀賞、文化和科考價值。自古就有“西來第一山”、“西鎮(zhèn)奇觀”、“崆峒山色天下秀”之美譽。
崆峒山,以其峰林聳峙,危崖突兀,幽壑縱橫,涵洞遍布,怪石嶙峋,蓊嶺郁蔥,既有北國之雄,又兼南方之秀的自然景觀,被譽為隴東黃土高原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又因相傳為仙人廣成子修煉得道之所,人文始祖軒轅黃帝曾親臨問道廣成子于此山而被道教尊為"天下道教第一山"。近年來,海內(nèi)外旅游者紛至沓來,使其知名度越來越高。
09三清山
三清山風景區(qū)位于
江西省
上饒市境內(nèi),總面積有229平方公里,被譽為“西太平洋邊緣最美的花崗巖”。
[1]它由十個大風景區(qū)組成,其中有四個風景區(qū)尤為著名,它們是:
三清宮景區(qū)、
玉京峰景區(qū)、
西海岸景區(qū)和
南清園景區(qū)。三清山全山山體由花崗巖構(gòu)成,山上石峰千姿百態(tài),景觀類似黃山,又因為毗鄰
黃山,所以有黃山的姐妹山之稱。
三清山一年中大約有200多個霧天,云霧使千山萬壑濃淡明滅、變幻莫測,尤其在日出時分更是群峰競秀、氣象萬千。盤旋在懸崖峭壁間的高空棧道為游客觀景提供了極為便利的條件,不必翻山越嶺您就可以信步在群山之間。
從下到上,景觀有異、各具美色。海拔500米以下的常綠闊葉林帶,是花崗巖和沉積巖組成的低丘和孤峰。到海拔 1000米,在花崗巖的陡崖和峽谷間,瀑布奔流,針闊混交林與常綠闊葉林間的風景險峻幽深。海拔1000~1500米之間,宛如一個令人目不暇接的高山盆景,花崗巖峰墻、石林、峰柱、石錐、象形石景和針葉林及針闊混交林組成的景致最為奇秀,女神和蟒蛇就是此間的風景。1500米以上直到主峰玉京峰,為錐狀峰巒峰叢與針葉從及山頂矮林組成的巍峨、挺拔的“絕頂”風貌。
三清山自古享有“清絕塵囂天下無雙福地,高凌云漢江南第一仙峰”之殊譽。主峰
玉京峰海拔1819.9米,因玉京、玉虛、玉華三峰峻拔,猶如道教所奉三位天尊(即玉清、上清、太清)列坐其巔,故名。三清山經(jīng)歷了14億年的地質(zhì)變化運動,風雨滄桑,形成了舉世無雙的花崗巖峰林地貌,“奇峰怪石、古樹名花、流泉飛瀑、云海霧濤”并稱自然四絕。三清山以自然山岳風光稱絕,以道教人文景觀為特色,1997年8月美國國家公園基金會主席
保羅等訪華團慕名來三清山考察后驚嘆道:“三清山是世界上為數(shù)極少的精品之一,是全人類的瑰寶”。2011年
韓國最大的旅行社哈拿多樂在境外市場上,他們也將首推包括中國三清山等在內(nèi)的世界四大景區(qū)
[2]。使三清山已經(jīng)逐步走出中國、走向世界。
10綿山
綿山,又稱介山,在介休城東南20公里處,山勢陡峭,多懸崖絕壁,蒼松翠柏,自然景色非常優(yōu)美,是省級風景名勝區(qū)。綿山的景觀很多,有
白云庵、光巖寺、云中寺、地藏殿、世姑廟、龍王廟、柏龍、說法臺、棋盤石、五龍墓、舍身崖等。還有直徑1米的鐵鍋水,水從崖壁流入,滿而不溢,掬而飲之,味甚甘甜,叫做“一鍋泉”。泉之南有一“之”字形石級,行500米,即達溝底深谷,又有“石洞水”與周圍的青山怪石、奇樹山花相映成趣,使人賞心悅目。
自然景色非常優(yōu)美,是省級風景名勝區(qū)。 綿山早在北魏之時就有寺廟建筑,唐初時已具有相當規(guī)模的佛教禪林。山上文物古跡頗多,俗稱“九里十八彎,二十四座諸天小廟,各處羅列”。綿山之所以享譽海內(nèi)外,千百年來登臨者絡繹不絕,在于它步步有景,景景有典。
天下名碑──《大唐汾州抱腹寺碑》和
宋、
金、
元等歷代
碑刻,以及
云峰寺石佛殿、
馬鳴菩薩殿、明王殿和天橋須彌殿、五龍峰
五龍寺的大量
宋代之前及
宋、
元、
明雕塑異彩紛呈,頗具
文物價值。
東漢古剎
鐵瓦寺、
三國曹魏抱腹寺、
北魏的鸞公巖和
唐代的
回鑾寺等諸多
寺院,以及
建筑面積為三萬多平米的
華夏第一觀──大羅宮,寺廟的古老、眾多和宏偉也為其它名山所不可比擬。奇巖、險道、秀水、古柏、唐碑、宋塑、名剎、巨宮和真神介之推、真佛空王佛,以及流傳千年而不衰的寒食
清明習俗,組成了綿山獨特的
自然景觀和
人文景觀,使人
目不暇接、
思緒萬千而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