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茶道審美文化的最顯著特征之一,即乃虛靜之美也。
追溯歷史,早在先秦時代,諸子百家對于虛靜之說,就曾經(jīng)有過種種論述,云: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其復(fù)……虛靜恬淡寂寞無為者,天地之本也……虛靜之說,本是根底于道家的審美學(xué)說。虛者,即虛無之謂也。就大處來說,天地本是從虛無而來,萬物本是由虛無而生。至于就小處來說,即如我國茶道審美文化中的這個虛靜之美,其“虛”與“靜”之間的辯證關(guān)系則亦不例外。這就是說,靜乃始于虛也。有虛才有靜,無虛則無靜。虛靜之間的辯證關(guān)系之真諦,即在于此。
中國茶道的虛靜之美,極富我國傳統(tǒng)審美文化的特色。比之日本“茶道四規(guī)”中所言的枯寂之美,亦稱沉寂之美、靜寂之美,兩者有著本質(zhì)上的差異。這是因?yàn)?,日本茶道文化屬于禪道文化,亦即佛門文化的性質(zhì)。故爾就日本茶道來說,他們在茶事操作的程式中,在茶道審美的過程中,其一招一式,一舉一動,都需要表達(dá)佛門的教義并教規(guī)。這就正如日本禪師寂庵宗澤所說的那樣:茶意即禪意也,因此舍掉禪之外,就沒有茶意;不知道禪味的話,也就不知道茶味。這證明,日本茶道就其本質(zhì)來說,它只不過是一種禪道模式。他們奉行的茶道美學(xué),則是禪味至上主義的禪道美學(xué),始終至虔至誠地追求充滿禪道理念的枯寂之美。所以,就日本茶道來說,他們很難體悟中國茶道的虛靜之美。試想,若讓心界的全部空間充滿宗教的教義、教規(guī),針插不進(jìn),水潑不進(jìn)。如此境況,怎能有感悟茶道的虛靜之美可言呢。當(dāng)然,日本茶道的宗教信仰,本是無可厚非的。這里作出兩種不同性質(zhì)的茶道審美文化的比較,旨在說明因兩國國情的不同,因而彼此在茶道審美文化方面亦殊有差異。正視這一點(diǎn),則更有利于彼此之間開展茶道文化交流,便于求同存異,取長補(bǔ)短。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