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投資者沒有自己的投資交易系統(tǒng),還有小部分投資者好像有自己的交易系統(tǒng),但就是說不出來。
只有極少數的同學會在股市建立自己的投資交易系統(tǒng)。
但到底什么是交易系統(tǒng)?
簡單的講就是:你決策是否投資某只股票以及何時買入何時賣出的一套決策標準。
01
買入之前就必須想好何時賣出?
巴菲特和索羅斯的投資風格差異不能再大了,如果有什么是他們都會做的,那它就是至關重要的,也許就是他們成功的秘訣。
馬克.泰爾通過分析這兩位投資大師的思考方法和投資習慣。
發(fā)現二人都對退出策略極其重視,并把它奉為投機鐵律,即比沖進市場更重要的,是通曉什么時候退出。
投資大師持有贏利的投資,直到事先確定的退出條件成立。失敗的投資者很少有事先確定的退出法則。
常常因擔心小利潤會轉變成損失而匆匆脫手,因此經常錯失大利潤。
不管你在一筆投資中投入了多少時間、心血、精力和金錢,如果你沒有事先確定的退出策略,一切都可能化為烏有。
正因如此,投資大師從不會在自己不知道何時退出的情況下就投資。
沃倫·巴菲特和喬治·索羅斯的退出策略,來源于他們的投資標準。
巴菲特不斷用他投資時所使用的標準來衡量他已經入股的企業(yè)質量。
盡管他最推崇的持有期是'永遠',但如果他的一只股票不再符合他的某個投資標準(比如企業(yè)的經濟特征發(fā)生了變化,管理層迷失了主要方向,或者公司失去了它的'護城河'),他會把它賣掉。
比如當巴菲特發(fā)現迪士尼在網絡繁榮中揮金如土,把大把資金投入像Goto.com搜索引擎這樣的網站中,并且購買了一些像搜信這樣虧損的公司。
2000年,伯克希爾公司將它持有的迪士尼股份賣掉了一大部分。
他的第三個退出法則是:如果他認識到他犯了一個錯誤,認識到他最初完全不該做這樣的投資,他會毫不猶豫地退出。
像巴菲特一樣,索羅斯也有明確的退出法則,而且這些法則與他的投資標準直接相關。
他會在他的假設變成現實時清倉,就像1992年對英鎊的襲擊。當市場證明他的假設不再有效時,他會接受損失。
而且,一旦自己的資本處于危險境地,索羅斯一定會及時撤退。
不管方法如何,每一個成功投資者都像巴菲特和索羅斯一樣,在投資的時候就已知道什么樣的情況會導致他盈利或虧損。
憑借自己的投資標準不斷評估投資目標的進展,他會知道他應該在什么時候兌現這些利潤或接受這些損失。
02
投資大師的退出策略是什么?
在退出時機上,巴菲特、索羅斯和其他成功投資者都會采用以下6種策略中的某一種或幾種:
第一:當投資對象不再符合標準時。
比如巴菲特出售迪士尼的股票。
第二:當他們的系統(tǒng)所預料的某個事件發(fā)生時。
有些投資是以特定事件將會發(fā)生為前提假設的。索羅斯假設英鎊會貶值就是一個例子。英鎊被踢出歐洲匯率機制的時候就是他退出的時候。
當索羅斯做收購套利交易時,收購完成或泡湯的時候就是他退出的時候。
在上述任何一種情況下,特定事件是否發(fā)生都將決定投資者的成敗得失。
第三:當他們的系統(tǒng)所設定的投資目標達到時。
有些投資系統(tǒng)會設定某項投資的目標價格,也就是退出價格。這是本杰明·格雷厄姆法的特征。
格雷厄姆的方法是購買價格遠低于內在價值的股票,然后在它們的價格回歸價值的時候(或兩三年后依然沒有回歸價值的時候)賣掉它們。
第四:當交易系統(tǒng)出現事先設定好的賣出信號時。
這種方法主要由技術交易者采用。他們的出售信號可能得自特定的技術圖表,成交量或波動性指標,或者其他技術指標。
比如,我自己長線投資時通常在目標股票的CCI季度指標漲破 100之后開始拐頭向下時賣出。
第五:遵循一個機械性法則。
比如設定比買價低8%的止損點或使用跟蹤止損點(在價格上漲時相應調高,在價格下跌時卻保持不變)來鎖定利潤。
機械性法則最常被遵循精算法的成功投資者或交易者采用,它們源自于投資者的風險控制和資金管理策略。
我一個朋友使用的方法就是這種機械性退出的策略。
他的法則是:只要他持有的某只股票下跌8%或者上漲20%,就止損/止盈賣了它。
憑借這種法則,他毫發(fā)無損地躲過了多次股災。
第六:當認識到自己犯了一個錯誤時。
認識到并糾正錯誤是投資成功的關鍵。
投資標準不完善或沒有投資標準的投資者顯然無法采用退出策略,因為他無從判斷一個投資對象是否仍然符合他的標準。
另外,他在犯了錯誤的時候也不會意識到他的錯誤。
如果一個沒有交易系統(tǒng)的投資者,不會有任何系統(tǒng)生成的目標或買入賣出信號。
這種投資者的最佳做法是遵循一種機械性退出法則。這至少能限制他的損失。
但這無法保證他獲得任何利潤,因為他沒有做投資大師所做的事情:首先選出一類有正平均利潤期望值的投資對象,然后圍繞它建立一個成功的系統(tǒng)。
03
如何才能甩掉虧損,讓利潤奔跑?
投資大師關心的不是他會在一筆投資中賺多少或賠多少。他只是遵循他的系統(tǒng),而他的退出策略只不過是這個系統(tǒng)的一部分罷了。
這些退出策略有一個共同點:對投資大師來說,它們都是不帶感情色彩的。
而沒有這樣一個系統(tǒng),普通投資者無從判斷什么時候應該賣掉一個賠錢的頭寸,一個賺錢的頭寸又應該持有多久。
他怎能做出決策?
通常,利潤和損失都會讓他緊張。當一筆投資小有盈利時,他開始擔心這些利潤會化為泡影。
為了消除壓力,他脫手了。
畢竟,專家們不是說'保住利潤你就永遠不會破產'嗎?
在面對損失的時候,他可能會告訴自己那只是紙面損失,只要他不割肉。他一直希望這只是'暫時'的調整,價格將很快反彈。
如果損失越來越大,他可能對自己說,只要價格反彈到他的買價,他就拋出。
當價格繼續(xù)下跌,對持續(xù)下跌的恐懼最終會取代對價格反彈的期望,他終于全部拋出——往往是在最低價附近拋出的。
總的來看,他的一系列小盈利經常被一長串大損失抵消,與索羅斯的成功秘訣'保住資本和本壘打'正好相反。
沒有標準,是否兌現利潤或接受損失的問題就被緊張情緒支配了。
在價格一路下跌的過程中,他不斷尋找新借口,告訴自己那只股票可能是好股票,說服自己堅持下去,因此一直沒有直面這個問題。
大多數人在感到迷惑的時候都會緊張,但無論如何都要行動。
一個投資者可能會無限期地推遲一筆投資,但一旦入市,他就回避不了兌現利潤或接受損失的決策。
只有明確自己的投資哲學和投資標準,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統(tǒng),才能擺脫緊張情緒。
失敗的投資者總是'懷疑'自己的系統(tǒng),如果他有交易系統(tǒng)的話。改變標準和'立場'以證明自己的行為是合理的。
幾年前,我看過一篇文章,介紹一個股票交易者喬爾的經歷。他使用的是一種以計算機生成的買賣信號為基礎的技術系統(tǒng)。
盡管他已經成功地運用這個系統(tǒng)達5年之久,他還是會在系統(tǒng)告訴他應該拋售的時候心有不甘。
'以前我經常懷疑系統(tǒng)的拋售信號,'他說,'我總能想出一只股票將會不斷上漲的理由。
兩年前的某一天,我坐下來分析了我已經賣掉或早該賣掉的所有股票。我懷疑自己的系統(tǒng)已經讓我損失了非常多的錢'。
那么現在,我問他,'你堅決聽命于每一個拋售信號嗎?'
是的,不過我還是得強迫自己。那就像是閉上眼睛硬著頭皮給經紀人打電話。
那么,喬爾為什么不愿接受系統(tǒng)給出的拋售信號呢?
當接到一個購買信號時,他會調查那家上市公司。只有在公司的基本面比較理想的情況下,他才會接受這個購買信號。
而到拋售的時候,這家公司的基本面十有八九沒有變化,他所了解的有關這家公司的所有事情看起來都與計算機生成的拋售信號相矛盾,所以他很不愿意執(zhí)行拋售操作。
他中途改變了自己的標準,從他明知有效的技術拋售信號轉向了他'感覺'更好但與他的系統(tǒng)無關的基本面信號。
現在,在認識到這已讓他付出高昂代價之后,他規(guī)定自己不得在系統(tǒng)說'賣'的時候去看任何基本面數據。
這在大多數時候是起作用的。但由于參考基本面是他自己的天然傾向,他仍會時不時地懷疑他的系統(tǒng)。
與大多數人一樣,他也會禁不住去聽從誘人的呼喚。但與大多數人不一樣的是,他能抵御這種誘惑。
04
遵從一個與自己個性相符的交易系統(tǒng)
許多成功投資者與喬爾一樣:他們有一個系統(tǒng),他們已經檢驗過這個系統(tǒng),所以知道它有效。
但他們在使用系統(tǒng)的時候會有所猶豫,因為系統(tǒng)的某些方面與他的秉性不符。
肺魚也曾經有過和喬爾一樣的經歷,在使用自己的價值投機交易系統(tǒng)的時候也會猶豫,尤其在自己對某個股票基本面非常有把握時,異常糾結。
好在自己試過短線、中線和長線投資策略之后,最終選擇了適合自己個性的價值投機中長線投資策略,從而減少自己在這方面的糾結。
所以,一個容易沖動、缺乏耐心的人,希望馬上看到成果,永遠也不會喜歡價值投機長線策略,因為這種策略要求他等待一只股票在一兩年后回歸它的內在價值。
類似,一個喜歡在行動前詳細研究并弄清所有細節(jié)的人不適合價值投機短線策略,因為這種交易策略要求瞬間判斷、直覺行事、持續(xù)行動,并一刻不停地緊盯市場。
從這兩個無疑非常極端的投資交易例子中很容易看出:
如果一個投資者使用了一個與他的個性完全不符的系統(tǒng),他會遭遇慘敗,即使這個系統(tǒng)對其他人來說非常成功有效。
因此,投資中的知行合一就是這么難,應對絕招只有兩種:
第一種:先找一個交易系統(tǒng),然后改變自己個性去適應這個交易系統(tǒng)。
第二種:認識自己的個性,然后再找一個適合自己個性的交易系統(tǒng),遵從一個與自己個性相符的交易系統(tǒng)。
一般來講,我都會建議同學們選擇第二種!
畢竟這個世界或許最難的就是:改變自己!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