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活字印刷的源流 | 北京 艾俊川
01
活字印刷
中國古代的書籍印制,長期以雕版印刷為主流,也使用活字印刷?;钭钟∷⑿g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技術發(fā)明之一。
中國古代的發(fā)明,多數(shù)都是在生產(chǎn)和生活實踐中逐步產(chǎn)生、完善的,沒有發(fā)明人。像四大發(fā)明中,指南針、火藥和雕版印刷,現(xiàn)在都不知道發(fā)明人。只有造紙在東漢時經(jīng)過蔡倫的改進,但他也不是完整意義上的發(fā)明人。而活字印刷,是古人針對社會需求,經(jīng)過思考、設計、制作、實驗而形成的主動技術發(fā)明,擁有明確的發(fā)明人,并且沿用近千年,傳播了思想文化,影響到周邊國家,因此有著特殊重要性。
最初的活字印刷,是宋慶歷年間(1041-1048)畢昇發(fā)明的“膠泥活版”印刷技術。宋人沈括《夢溪筆談》卷第十八對此有詳細記載:“版印書籍,唐人尚未盛為之,自馮瀛王始印五經(jīng),已后典籍皆為版本。慶歷中,有布衣畢昇,又為活版。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先設一鐵板,其上以松脂、臘和紙灰之類冒之。欲印,則以一鐵范置鐵板上,乃密布字印,滿鐵范為一板,持就火煬之,藥稍镕,則以一平板按其面,則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shù)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
這是一篇詳實的技術文獻,在畢昇發(fā)明的膠泥活字及印刷品未能傳世的情況下,仍能讓千載之后的我們清楚地了解他這項發(fā)明的時代背景、技術背景、制字原料、制造方法、配套工具、排版工藝、產(chǎn)品特點等幾乎所有細節(jié),可以方便地復原這一技術。
需要說明的是,今人對畢昇活字的認識,有些地方不夠嚴謹。一般研究中,都把這種活字稱為“泥活字”,實際上“膠泥”只是活字原料的初始形態(tài),膠泥印坯刻字后要入火燒制硬化,才能使用,而泥經(jīng)火燒就變成了陶,畢昇的活字實際上是“陶活字”。另外還有人認為“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指的是“刻字筆畫的深度”而非活字的高度,并且有人復制出的“畢昇活字”類似后世的木活字、鉛字,是細高的立方體,這實際上與歷史記載不符。畢昇活字版的固版方法,是利用松脂和蠟冷凝,將活字粘結(jié)在鐵板上,其字要粘結(jié)牢靠,必須重心低、接觸面大,不可能是那種細高的物體。而且沈括寫得也很明白:“不用則以紙貼之,每韻為一貼,木格貯之”,大家都知道,只有薄片狀的物品才能言“貼”,所以“薄如錢唇”,說的就是整個字印的高度與銅錢的邊緣相似。畢昇的活字形狀是扁平的,可以想象為從銅錢上鑿取的一個字,但是反字。
為何畢昇要把活字造成扁平的,并且用蠟在下面固定?辛德勇先生(著名藏書家、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有很好的分析,他認為這是為了讓版面平整,每個字都能清楚地印到紙上。在當時手工操作狀態(tài)下,很難保證每一枚活字均高度一致,如果不從下面墊平,就無法保證印刷質(zhì)量。畢昇設計的這種排版、固版方法,可以讓排好的版面“字平如砥”,但缺點是操作復雜,效率低。朝鮮早期銅活字印刷就采用印蠟來固定活字,當時人說操作起來很不方便,印不了幾張紙,字就松動了,只能重來,所以到后來就放棄了這種方法,但其木活字印刷甚至到清末還有人使用以蠟固版的方法。
畢昇的泥制活版技術試驗成功后,不知印過些什么書。他死后,字印被沈括的“群從”寶藏,退出實用,成了收藏品,這一技術未能流行。但由于沈括留下了詳細的技術說明書,宋元時期不時有人仿效。如南宋時周必大“近用沈存中法,以膠泥銅版,移換摹印,今日偶成《玉堂雜記》二十八事”,時在紹熙四年(1193年)。又如由金入蒙古的姚樞“又以小學書流布未廣,教弟子楊古為沈氏活版,與《近思錄》、東萊經(jīng)史論說諸書散之四方”,其時相當于南宋淳祐年間(1241—1252)。這些都是成功模仿畢昇活版印刷的例子。
至元代,泥制活版仍有人使用,大德年間,永豐縣尹王楨在其《農(nóng)書》所附《造活字印書法》中說:“有人別生巧技,以鐵為印盔、界行,內(nèi)用稀瀝青澆滿,冷定取平,火上再行煨化,以燒熟瓦字排于行內(nèi),作活字板?!笔褂玫恼钱厱N活版的原理和方法,只是將粘結(jié)劑松脂和蠟改為瀝青。這說明畢昇活版印刷技術,無論從原理還是實踐,都是可行的。
02
木活字印刷的誕生
從沈括的記載可以知道,畢昇在試驗活字印刷時,首先選用的是木制活字,由于種種原因未能成功,這才轉(zhuǎn)而使用膠泥活字。但木頭確實是最適合刻字的材料,而且雕版印刷在宋代已經(jīng)非常發(fā)達,擁有熟練的刻字工人、刷印工人,用木活字來制作活版更適應出版業(yè)需求。因此在畢昇之后,木活字印刷也被發(fā)明出來。
至于到底是何時、何人發(fā)明了這項技術,史無記載,但上世紀以來在寧夏、甘肅等地發(fā)現(xiàn)了不少西夏文書籍,其中就有一些是木活字版印刷的,如1991年在寧夏賀蘭縣拜寺溝方塔發(fā)現(xiàn)的《吉祥遍至口和本續(xù)》,經(jīng)鑒定就是木活字本。西夏滅亡于1227年,木活字的發(fā)明顯然要早于這一年?,F(xiàn)存西夏活字本,據(jù)史金波先生(西夏學專家)研究,印刷年代有的可早至西夏仁宗時期,相當于南宋紹興年間。這些活字本中的一些,被認為是泥活字本,但鑒定依據(jù)未能令人信服,很有可能是木活字本。那樣的話,西夏文木活字印刷產(chǎn)生的時代就更早了。
在元代,根據(jù)王楨的記載,他曾在大德二年(1297)創(chuàng)造木活字排印技術,印刷了《旌德縣志》。在《造活字印書法》中,他在介紹了當時并不成功的瓦字、錫字排印后,詳細說明了自己的創(chuàng)意及實踐。他先總括說:“今乃有巧便之法,造版木作印盔,削竹片為行,雕版木為字,用小細鋸鎪開,各作一字,用小刀四面修之,比試大小高低一同,然后排字作行,削成竹片夾之,盔字既滿,用木榍榍之,使堅牢,字皆不動,然后用墨刷印之?!?/p>
隨后他分別介紹了“寫韻刻字法”“鎪字修字法”“作盔嵌字法”“造輪法”“活字版韻輪圖”“取字法”“作盔安字刷印法”,這是從制字到排版、再到刷印的貫穿木活字印刷全程的技術原理和操作方法,“活字”和“活字版”概念也就此誕生?!对旎钭钟ā肥侵袊∷⑹飞想y得的一篇詳盡的技術文獻,木活字印刷技術至此(1300年前后)已經(jīng)成熟,并成為傳統(tǒng)活字印刷的絕對主流。從此一直到清末,木活字印刷的工藝與王楨介紹的方法基本相同,就是將規(guī)格相同的長方體活字排列起來,再用夾條和板框夾緊,形成版面,涂墨刷紙,而不再使用畢昇那種使用粘結(jié)劑的固版工藝。
王楨排印的《旌德縣志》也沒能流傳下來。早期的漢文木活字本,有國家圖書館收藏的一部《御試策》,收錄的是元代士子參加御試時寫的文章,最晚一次考試是在元統(tǒng)元年(1333)。這部書以前被著錄為朝鮮銅活字本,現(xiàn)在根據(jù)版面特征判斷,應是木活字本;從內(nèi)容和版式看,如果是在中國出版的,印刷應在元亡之前。但李致忠先生說,他在韓國也看到此書,這樣的話,如果是在古代朝鮮出版的,也有可能印于元亡之后。
03
金屬活字的嘗試和發(fā)展
元代人還嘗試使用金屬活字印書。在《造活字印書法》中,王楨說:“近世又鑄錫作字。以鐵條貫之作行,嵌于盔內(nèi),界行印書。但上項字樣難于使墨,率多印壞,所以不能久行?!彪m然當時的錫字印刷不是很成功,卻是一項重要的嘗試。
明代活字印刷有了長足發(fā)展,留下的印本不少,印刷質(zhì)量也不錯。其中有木活字本,也有金屬活字本,尤以金屬活字本為后世所重。
現(xiàn)存最早的明代金屬活字本,是弘治三年(1490)無錫華燧會通館排印的《會通館印正宋諸臣奏議》。華燧隨后又用活字印了十幾種書。華氏家族的其他人如華珵、華堅等,也在弘治、正德年間印了一些活字本。這些書的版面特征與常見的木活字本有異,華燧在《容齋隨筆》的印書序中說:“今活字銅版,樂天之成”,華堅所印書的版心多題寫“活字銅版”四字。華燧同時代人邵寶《容春堂集》后集卷八有《會通君傳》,內(nèi)云華燧“既而為銅字版以繼之,曰吾能會而通之矣”,似乎都在說華氏印書使用的是銅活字,故自晚清以來,人們都把華氏所印活字本,看作銅活字本。除了華氏家族印的書,明代還有不少活字本也標榜“活字銅版”,如正德間同為無錫人的安國所印書、嘉靖間芝城所印《墨子》等;還有些活字本則標榜“銅版”。對這些書,早年均徑直根據(jù)“銅版”二字認定為銅活字本,現(xiàn)在版本界則受新觀點的影響,相對謹慎,或著錄為金屬活字本。
明代的金屬活字印刷是中國印刷史上的重要內(nèi)容,但也存在一些至今未能完全解決的認識難題,如這些活字的材質(zhì)究竟是銅還是錫,以及明代到底是否使用銅活字等問題,之后可做專題進行討論。
04
清代的活字印刷
清代活字印刷比起明代更加發(fā)達,由于距今時代較近,留存下來的活字印本也多,還有少量活字實物保存下來,如道光年間的翟金生“泥字”、清晚期的木活字等。清代的活字印刷具有以下特點:
一是朝廷重視,官方應用。清代先后有三次大規(guī)模的由朝廷組織的活字印刷工程。先是康熙末年,清內(nèi)府制作一副銅活字,排印了《星歷考原》《數(shù)理精蘊》等幾部御制書;至雍正初年,又用這副活字排印了《古今圖書集成》一萬卷,加目錄四十卷,分訂5020冊,總字數(shù)達到一億六千萬字,是古代用活字印成的最大規(guī)模的一部書;再是乾隆纂修《四庫全書》期間,決定出版從《永樂大典》中輯出的罕見書。因為印制《古今圖書集成》的銅活字在乾隆初年已被銷熔改鑄成銅錢和雍和宮的佛像,故采用負責武英殿刻書事務的大臣金簡的建議,在乾隆三十九年(1774)雕刻木活字二十五萬余枚,陸續(xù)印書一百三十四種,兩千三百八十九卷,總名為《武英殿聚珍版書》。金簡還編纂了《武英殿聚珍版程式》,留下了完整的歷史檔案和技術資料,也是對傳統(tǒng)木活字印刷技術的集大成式總結(jié)。最后是光緒十二年,朝廷根據(jù)戶部的提議,在全國推行民欠征信冊制度,規(guī)定由各省布政使司用木活字印刷《民欠征信冊》。這一全國性的活字印刷工程持續(xù)了十年左右。
二是民間普及,深入鄉(xiāng)村。清代的木活字印刷得到廣泛應用,最早出版的《紅樓夢》就是用木活字印刷的。除了印書,清朝人還用活字印刷原始報紙性質(zhì)的《題奏事件》《京報》等,更印刷了大量一次性、局域性、臨時性的民間印刷品,包括需求龐大而單位印量極小的家譜、祠譜等。目前存世的清代木活字本,家譜類占比在90%以上。用活字印刷報紙和家譜,充分說明當時人們對木活字印刷的成本、效率優(yōu)勢有著清晰認識。
三是創(chuàng)新仿古,多方探索。清人對嘗試多種材質(zhì)的活字版抱有興趣,也仿制成功了畢昇泥活字。在金屬活字方面,道光間福建人林春祺費時20年,鑄成大小銅活字各20萬枚用以印書,稱為“福田書海銅活字板”,印刷了顧炎武《音學五書》以及《四書便蒙》等其他數(shù)種書。另有廣東人鄧氏(Tong)在道光咸豐之際鑄造錫活字用以印刷彩票,同時開設壽經(jīng)堂書坊印書,印成《通志》等“三通”及《十六國春秋》《陳同甫集》等書。在泥制活字方面,康熙后期山東人徐志定創(chuàng)制“泰山瓷版”,用模具塑制單個泥字,排成版后入窯燒制成瓷版,印有《蒿庵閑話》和《周易說略》兩種書。道光間,涇縣人翟金生帶領子侄,用十年功夫燒制成大小幾副泥(陶)活字,印了《泥版試印初編》《水東翟氏家譜》等書。清代民間這些獨出心裁的活字印刷嘗試,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但都未能推廣,印成品極少,可以用曇花一現(xiàn)來形容。
四是西術東漸,鑄以代刻。在19世紀,隨著傳教士來華傳教,西方的鉛印技術也傳入中國,西方人雕刻鑄造了多種型號的漢文鉛字,并在中國推廣機器鉛印技術,最終在20世紀初取得壓倒優(yōu)勢,不僅淘汰了傳統(tǒng)木活字印刷,也淘汰了使用千年的雕版印刷。鉛字和中國傳統(tǒng)活字的區(qū)別在于,其材質(zhì)使用鉛、銻、錫合金;其印刷使用機器而非手工。臺灣學者蘇精著有《鑄以代刻》一書,對鉛字在中國的推廣應用有非常詳盡的研究。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