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城有湖,形狹似彎月,故名月湖。月湖有十洲,湖之西畔為芙蓉洲。在這芙蓉洲的柳蔭深處,矗立著一座灰瓦白墻的二層小樓,便是舉世聞名的天一閣。
天一閣建自明嘉靖末年,約公元1565年前后,距今已有450年歷史,是世界現(xiàn)存最古老的私人藏書樓之一。在漫長的歲月中,寧波那些曾經(jīng)煊赫一時的藏書樓幾乎全部消失在歷史的風煙之中,而天一閣,直到今天還巍然屹立。究竟是什么原因,讓天一閣得以獨存于后世。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從天一閣的始建人范欽說起。
明萬歷十三年,即公元1585年的秋天,一個細雨連綿的夜晚。雖然已是三更時分,但寧波城司馬第中的東明草堂仍然是燭火通明。一位須發(fā)皆白的老人,正站在木櫥前,凝視著整整齊齊擺放在上面的一本本書卷,面色凝重、愁眉緊鎖……
他叫范欽,浙江鄞縣(現(xiàn)寧波市鄞州區(qū))人,生于明武宗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當時已是八十高齡,在那個年代,這算得上是難得的高壽了。
范欽是嘉靖十一年(公元1532年)的進士,從步入仕途到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辭職回鄉(xiāng),為官近三十載。三十年間,范欽雖然未能位列宰輔,掌柄機樞,但官也當?shù)牟恍。罡咦鞯奖坑沂汤桑喈斢诂F(xiàn)在的國防部副部長,這樣的祿位亦足以讓他人稱羨不已。
范欽還是一個有福之人。嘉靖十九年,即公元1540年,范欽被任命為江西袁州(現(xiàn)江西宜春市)知府,而這袁州,恰是當時一手遮天、把持朝政的內閣首輔嚴嵩的老家。范欽為官,秉公剛正、不畏權貴,因此就得罪了嚴嵩的兒子嚴世蕃。嚴世蕃本欲懲戒范欽,但嚴嵩認為:“此人以強項自喜,你去碰他,反高其名,當籠絡之。”,阻止了嚴世蕃對范欽采取報復行動。當?shù)氐暮缽姶笞逡豢催@個知府連嚴嵩都避讓三分,也就屏息斂跡, 不敢再違約造次。范欽乃因禍得福,把一個號稱老大難的袁州治理的井井有條。在袁州知府任上的六年間,范欽輕徭薄賦,扶老弱、濟孤困,贏得了百姓的贊譽,得到了朝廷的重視,為之后職位的升遷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中國古人最講究“?!?、“祿”、“壽”,現(xiàn)在范欽三者皆全,本應無憂無慮的安享晚年,那是什么事,竟讓他如此牽腸掛肚、夜不能寐呢?
原來這范欽一生有一個絕大的嗜好,便是藏書。據(jù)有關專家研究,范欽的藏書活動,大約在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就開始了。也就是說,在范欽還沒有考上進士的時候,他就已經(jīng)在有意識地收集和保存圖書了。
為官以后,范欽藏書獲得了更加有利的條件。首先是有了官俸的收入,經(jīng)濟上要寬裕了很多,可以有足夠的財力把自己想要的書買下來,也可以雇更多的人把自己想要的書抄下來。其次做地方官不可避免地要掌握當?shù)卮罅康男畔?,其中當然也包括書籍的信息。誰那里有什么好書,誰的藏書打算出售,范欽往往都能預先得知。如果是一介布衣,此類消息是很難掌握的。另外還有一點,于其收藏書籍大為有利,就是在二十八年的仕吏生涯中,范欽的宦跡極廣。從現(xiàn)有史料看,除了在京城為官,范欽至少曾在以下省份有過任職經(jīng)歷:江西、廣西、廣東、湖南、湖北、福建、云南、陜西、河南,可以說,范欽的足跡幾乎遍布半個大明王朝,這給他搜羅各地史志及散佚圖書,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后人言天一閣藏書,必首言地方志,這與范欽的為官經(jīng)歷,應該是大有干系的。
嘉靖三十九年,即公元1560年,55歲的范欽致仕還鄉(xiāng)。此后,他便把全部的時間和精力花費在收藏書籍上。天一閣藏書中有很多是手抄本,這也是當時藏書家普遍采取的獲取圖書的方式。知道誰家存有孤本、密本、珍本,范欽一定要千方百計地抄錄下來。如不能如愿,就會很長時間都悶悶不樂。為了抄錄更多的圖書,他還和當時寧波的其它一些藏書樓簽訂了互抄“協(xié)議”,實現(xiàn)“資源共享”。
除抄錄外,范欽積累藏書的第二個辦法是購買。明中葉時書籍的印刷技術已經(jīng)非常成熟,距寧波不遠的杭州,正是當時全國印刷業(yè)的中心。印刷業(yè)的蓬勃發(fā)展促進了書籍交易市場的形成,給藏書家收集圖書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范欽非常注意收集書市信息,只要發(fā)現(xiàn)有好書進入流通,馬上就會購入囊中。另外寧波城藏書樓眾多,但不時會有一些因各種原因難以為繼、需要轉售書籍的,每次碰到這樣的機會,范欽必想方設法加以搶購,即使花費重金也在所不惜。
功夫不負有心人,苦心搜求之下,范欽的藏書量迅速增長。但這同時也帶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那就是原本放置藏書的東明草堂,由于空間有限,已經(jīng)不能滿足貯存藏書的需要了。于是,建造一座新藏書樓的計劃逐漸提上議事日程并于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前后正式實施。
新藏書樓的建成大約歷時三年,于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前后完工。建成后,范欽的所有藏書都“喬遷新居”,而原來的藏書地東明草堂,此后只作為會客、議事之用。
這座新的藏書樓,凝聚著范欽畢生的心血。同時,也寄托著范欽全部的人生理想。從始建之初,范欽對它的方方面面都做了周祥的設計,并給它起了一個響亮的名字:天一閣。
天一閣名字的出處來自鄭玄對《周易·系辭》所作注釋中的兩句話: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因為火是書的頭號敵人,所以防火歷來為各代藏書家視為頭等大事。而五行中水能克火,故范欽以“天一閣”為自己的藏書樓命名,可謂是用心良苦。
事實上,范欽不光是取“天一”為名,以求生水克火,他在天一閣具體的建筑形制上,竟也以“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為基本原則。天一閣分上下兩層,上為天、下為地。上不分室為一,下自隔間為六。據(jù)說天一閣中書櫥甚至梁柱寬長尺寸皆合“一、六”之數(shù),我雖未親眼目睹,但依范欽對“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尊崇,大致可信。
防火上范欽不是僅以名謂魘之,更是做了務實的安排。首先天一閣上下兩層,閣高控制在十米以內,(我的目測,因為實在查不到實際數(shù)據(jù)。)不像有的藏書家為壯名飾,把書樓建的高大氣派,結果往往是毀于雷火。其次為了防火,范欽在天一閣前鑿池蓄水,以備不時之需。(池亦以“天一”為名,喚作“天一池”。)此外,他還在天一閣四周筑起墻垣,把天一閣和家人的生活區(qū)完全隔離,以此來徹底的杜絕火種。天一閣四百多年間未記載有大的火患,充分證明了范欽采取的各項措施是行之有效的。
書怕火,但也怕潮。對此,范欽的辦法有三個,一是做雙門書櫥,保持前后通風,一個是櫥下置英石以吸濕氣,還有一個,則是在晴日曬書,保持冊頁之燥爽。
還有一端,亦為藏書之大害,即書蠹,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書蟲。寧波地勢卑濕,易生蟲魚。書蟲雖小而難除,本來珍貴精美的書籍中出現(xiàn)幾個蟲洞,則如玉現(xiàn)微瑕,令人惋惜。范欽防蠹主要用兩個辦法,一個是抄書時多用黃紙,這種黃紙因制作時摻加了黃檗汁液,有驅蟲之效。另一個是在書中夾入蕓香,用蕓香奇異的香氣殺蟲,達到防止蠹患的目的。
最后一項,則是防盜。范欽在世時,雖已辭官歸隱,但畢竟兵部侍郎的聲威猶在,范氏又是寧波的豪門大族,自然無人敢打他們的主意,所以范欽于此并未多慮,誰知卻由此埋下隱患。此項思籌不密,結果給天一閣藏書造成巨大損失。由此亦可看到,藏書是多么困難的一件事情,稍有不慎,則會前功盡棄。至于天一閣失竊的具體細節(jié),詳見后文。
東明草堂外狂風肆虐,雨也下的越來越大。漆黑的夜空中不時劃過一道閃電,繼之而來的,是轟入耳際的陣陣驚雷。身處在這樣一個風雨交迫的夜晚,范欽的心中,更是平添了幾分愁緒。
范欽最近明顯地感覺到身體一天比一天虛弱,他知道,留給自己的時間不多了。自己現(xiàn)在已是耄耋之年,完全可以做到坦然地面對死亡。但是,他的心中,卻有著唯一不能割舍的紊系與牽絆,就是在東明草堂東側、與之一墻之隔的天一閣。
對于天一閣,范欽自問,能夠想到的,他都想到了。但有一件事,他卻不放心,就是他的兒子范大沖,能不能把天一閣保護好,能不能把自己一生辛辛苦苦收集的藏書完好無缺地留給后人。因傳人不當導致祖輩藏書遺失殆盡的例子,光是寧波城中,范欽就已經(jīng)見過太多太多了,他決不能讓這種事情發(fā)生在自己身上??墒牵鯓硬拍鼙苊獯祟惐瘎?,怎樣才能知道大沖是不是承擔這一重任的合適人選呢?直到東方漸白,范欽終于想出了一個實在沒有辦法的辦法。
范欽有兩個兒子,長子大沖、次子大潛,但大潛先于范欽辭世。大沖生于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少時即好古向學,頗有乃父之風。近來大沖知道父親一直身體不好,心中正為此事焦慮,一大早聽人說父親讓他去東明草堂,有事情和他商量,擔心父親是不是病體不適,不顧一夜驟雨把臺階淋的濕滑,急忙三步并作兩步,快速前來。
一進草堂,大沖便覺察出氣氛異于往日,顯得格外凝重。除了端坐于正中太師椅上的父親,弟弟大潛的媳婦陸氏也侍立在一旁。見大沖進來,范欽便把他和陸氏一起招呼到自己的書案前,大沖這才看到,在父親的桌案之上,擺放著一個襯著黃綢的托盤,托盤里擺放著兩樣東西:一把鑰匙和一張銀票。
大沖聽得父親開口說道:“為父近來諸疴交攻,就木之期不遠矣,今喚汝來,特為厘清家資。現(xiàn)有兩選,擇鑰匙者得天一閣及閣中書,擇銀票者得黃金萬兩。大沖,汝欲何為?”
范大沖此時已完全明白了,父親以分財產為名議事是假,借此考驗自己守護天一閣的決心才是真??粗赣H充滿期待甚至帶著些許惶懼的眼神,范大沖一把從托盤中拿起鑰匙,雙膝跪地的同時用雙手把鑰匙托舉過頭頂,自口中擲地有聲地說出四個字來:人在書在!
坐在椅子上的范欽,已是老淚縱橫……
范大沖自范欽手中接過了傳承文化的接力棒,從此,范氏后人開始了一場堪稱悲壯的天一閣守護之旅,估計連范欽本人都沒有想到,這一傳,竟是十三代!
天一閣藏書,范欽在世時即廣為人知,論甬上藏書者,必言范氏。經(jīng)過范氏后人的不懈努力,天一閣管理有方,藏書保存完好,在藏書界始終享有盛名。到了清乾隆朝,天一閣的聲望達到了歷史的頂峰。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
第一個是在乾隆修《四庫全書》期間,由于范氏天一閣進呈圖書約六百三十余部,合五千二百余卷,為諸藏書家之首,所以受到乾隆皇帝的多次嘉獎。為此天一閣得到清宮御賜的《古今圖書集成》及《西域得勝圖》,這是藏書家很少能得到的殊榮。
第二個也是更為重要的原因,是天一閣的建筑制式竟成為皇家藏書樓仿效的模版。乾隆皇帝在修《四庫全書》之初,就開始考慮成書后《四庫全書》的保存問題。他注意到天一閣年代雖遠,卻始終不曾有火燭之害,于是在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命杭州織造寅著專程前往天一閣,“看其房間制造之法若何,……并其書架款式若何,詳細詢查,燙成準樣,開明丈尺,呈覽。”。而且在上喻中向寅著明言了讓他去訪察天一閣的目的,“今辦《四庫全書》,卷帙浩繁,欲仿其藏書之法,以垂久遠?!?。
寅著接到乾隆皇帝的上喻后不敢怠慢,立即赴天一閣進行了實地考察和測量,并將實勘情況繪圖具文上奏。乾隆皇帝接到寅著的奏章后,立即下旨,用于存放《四庫全書》的七座皇家藏書樓(內廷四閣和江浙三閣)全部按照天一閣的形制進行規(guī)劃建造,這就是中國藏書史上著名的“書樓四庫法天一”。乾隆皇帝的這一舉措,讓天一閣名滿天下,成為藏書界無可爭議的泰山北斗。后起書樓無論建造形制、管理模式、防護措施,莫不奉天一閣為圭臬。今天我們看很多清朝以及民國時期藏書樓的老照片,從中都能找到天一閣的影子。有學者認為天一閣于后世的歷代藏書家都施加了深刻而廣泛的影響,這一說法應該是毫不夸張的。
范氏天一閣有過他人難以企及的輝煌,但和所有藏書樓一樣,在動蕩不安的塵世間,它就像一葉浮萍,不可避免地要經(jīng)歷雨打風摧。最后,我們再簡單介紹一下歷史上天一閣經(jīng)歷過的主要劫難。
天一閣在歷史上經(jīng)過兩次大的改朝換代,一次是明清交替,另一次則是民國代清。比較幸運的是,這兩次江山易幟并未給天一閣造成大的損失,藏書只是“稍有闕失”,但仍“十余其八”。
另外有兩次局部的動亂給天一閣藏書帶來了一定的損失。一次是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英國侵略軍攻入寧波城,從天一閣搶走部分圖書。另一次則發(fā)生在太平天國時期,具體時間是清咸豐十一年(公元1861年)。當時太平軍攻占寧波,乖亂的時局之下,社會治安也難以保證。有游民毀天一閣后院墻,偷運部分圖書出閣。范氏后人發(fā)現(xiàn)后,采取了補救措施,盡可能地減少了損失。
天一閣藏書受損最為嚴重的一次發(fā)生在民國三年,即公元1914年,被大盜薛繼渭竊去半數(shù)以上圖書,且絕大部分未再追回,這是天一閣歷史上遭受的一次最為慘重的損失。
事情的原委大致是這樣的。民國初年,各類古物,包括古玩、古籍、古畫等價格暴漲。有人就以此為生財之道,先低價收購再轉手高價賣出,牟取暴利。上海有個六藝書局,它的老板陳立炎便是此道中人。陳立炎早就知道天一閣藏書富甲一方,不免生了覬覦之心。等他趕赴寧波找到范氏后人,提出自己想要購買部分天一閣藏書時,遭到了范氏后人的斷然拒絕。
陳立炎眼見發(fā)財?shù)拿缐羝屏?,惱羞成怒繼而心生邪念。他找到人形枯小、善于縱躍的大盜薛繼渭,為其提供所欲盜書目,并許以厚報。薛繼渭民國三年三月來到寧波,逾墻過垣,揭瓦自二樓潛入天一閣。晝伏夜盜、啖棗充饑,竟?jié)摲w中半月之久而未被發(fā)覺。所竊圖書皆通過東墻外早候于河上的小舟運出,后大多被陳立炎在市場中轉售。
這次失竊充分暴露出天一閣在防盜環(huán)節(jié)存在的明顯疏漏,只考慮了對于正常入閣情況的限制,卻未能考慮對非正常入閣情況的防范。造成了有人能輕易入閣、入閣后又能久匿其中而不為人知的嚴重后果,最終給天一閣藏書帶來無法彌補的重大損失。應該說,即使對于今天,這也是一個值得認真汲取的歷史教訓。
當我第一次站立在天一閣面前,說實話,心中有些小小的失望。因為在我心中,這名動天下的天一閣應該是巍峨高聳、雄偉富麗的,沒想到現(xiàn)實中它卻是如此的不起眼。如果有人對你說,這就是一所普通的江南民居,你亦是不會有絲毫的懷疑。它是如此的素樸、如此的靜默,實在與它“建閣閱四百載,藏書數(shù)第一家”的地位太不相稱了。也難怪剛入園時,我會把一眼就看得到的高大的尊經(jīng)閣誤以為是天一閣了。
但隨著對歷史的了解,我眼中的天一閣開始發(fā)生顯著的變化。這座色彩黯淡的二層小樓竟逐漸煥發(fā)出奇異的神采,變得金碧輝煌起來。它的形象也變得愈加高大,甚至超越了北京故宮中的太和大殿。
有人會說我太言過其實了,但我并不這樣認為。其中的原因在于:天一閣,本就是一座無與倫比的文化圣殿!秦宮漢苑,雖然壯麗無匹,但無代不有,算什么稀奇。但這文化的傳承,卻是應該要無比珍視的啊。看看中國歷史上的那些王朝,富麗堂皇的宮殿里傳遞的是什么?是權力,是皇位歸屬。而在其貌不揚的天一閣里傳遞的是什么?是書籍,是文化精神。哪一個更根本,哪一個更重要,哪一個又更偉大,難道不是一目了然的嗎?
每次來天一閣,我都要坐在天一池的池沿上,凝望著面前這棟歷盡了滄桑的藏書樓,久久不愿離去。對于范氏后人來講,他們沒有辜負范欽生前的重托,十三代人父子相繼,終于把天一閣及部分藏書保存下來,勝利地完成了延續(xù)文化血脈的歷史任務。但對于我們來講,傳承中華文化傳統(tǒng)、弘揚中華文化精神的接力賽,才剛剛開始。這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業(yè),我們也因之而肩負了光榮的歷史使命。我們一定要跑好自己的這一棒,讓范欽們世代守護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內核完整、準確、順利地傳承下去。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