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共歷十二帝,享國二百一十年,定都長安(今陜西西安)。
秦末時期,天下揭竿而起,經(jīng)過楚漢之爭,劉邦擊敗項羽,公元前202年劉邦在山東定陶稱帝,初都洛陽,后遷長安,西漢諸多制度上承襲秦制,漢初實行輕徭薄賦、休養(yǎng)生息的國策,社會經(jīng)濟迅速恢復。文帝和景帝時期,繼續(xù)推行與民休息政策,勸課農(nóng)桑,減省租賦的政策。削弱諸侯王勢力,景帝時王國官吏由皇帝任免。社會秩序相對穩(wěn)定,經(jīng)濟得到恢復和發(fā)展,全國戶口有所增長。文帝與景帝統(tǒng)治時期并稱為“文景之治”。漢武帝繼位后,推行推恩令、獨尊儒術、加強中央集權(quán)。對外開拓朝鮮、南據(jù)越南、西逾蔥嶺、北達陰山,派張騫出使西域、溝通中原與西域各國的聯(lián)系。西漢自武帝之后,皆以外戚輔政。漢昭帝繼位后,霍光輔政。漢宣帝時期,設置西域都護府,正式將西域納入版圖。漢元帝即位后,皇權(quán)旁落、外戚與宦官勢力興起,西漢開始走向衰敗。公元8年,王莽廢除孺子嬰太子之位,建立新朝,西漢滅亡。
劉邦,劉邦(前256年/前247年-前195年6月1日),字季,沛縣豐邑中陽里人(今江蘇省徐州市豐縣),中國歷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戰(zhàn)略家和軍事指揮家,漢朝開國皇帝,對漢族的發(fā)展以及中國的統(tǒng)一有突出貢獻。
劉邦出身農(nóng)家,為人豁達大度,早年不事生產(chǎn)。秦朝建立后,出任沛縣泗水亭長。后因釋放刑徒,亡匿于芒碭(dàng)山中。陳勝起義后,集合三千子弟響應,攻占沛(pèi)縣,自稱沛公,投奔名將項梁,任碭郡長,受封武安侯。秦二世三年(前207年)率軍進駐灞(bà)上,接受秦王子嬰投降,廢除秦朝苛法,約法三章。鴻門宴之后,受封為漢王,統(tǒng)治巴蜀及漢中一帶。他能夠知人善任,虛心納諫,充分發(fā)揮部下的才能,積極整合反對西楚霸王項羽的力量,最終擊殺項羽,于漢五年(前202年)贏得楚漢之爭,統(tǒng)一天下。即位于定陶,后來定都長安,建立西漢。稱帝后,劉邦陸續(xù)消滅臧荼(zāng tú)、韓王信、韓信、彭越、英布等異姓諸侯王,分封九個同姓諸侯王;同時建章立制,休養(yǎng)生息,勵精圖治。兵員歸家,豁免徭役,重農(nóng)抑商,恢復社會經(jīng)濟,安撫人民,穩(wěn)定統(tǒng)治。開放邊境關市,緩和漢匈關系。
(一)早年游歷:劉邦出生于沛郡豐邑中陽里,和盧綰(wǎn)同年同月同日生,兩家非常要好。少年時和盧綰一起讀書,彼此交好。劉邦長得額頭高高隆起,鬢角和胡須很漂亮,左邊大腿有七十二顆黑痣。寬厚仁愛,性格十分開朗,平時不拘小節(jié)。
年齡稍長后,也不喜歡下地勞動,所以常被父親訓斥,說他不如自己的哥哥會經(jīng)營,劉邦在統(tǒng)一天下之后,還拿此事和他父親劉太公開玩笑:“您看我和二哥劉仲到底誰創(chuàng)下的基業(yè)大?”但是在當時,大人們都認為劉邦沒有大志,不能干活,沒有收入。但劉邦依然我行我素。
豐邑和沛縣曾隸屬魏、楚 ,劉邦的青少年時代成長在魏楚交界地帶,受到兩國文化氛圍的熏陶,后來有能力西行至魏國各地時,曾是信陵君門客的張耳也在招納門客,劉邦于是多次到外黃隨同張耳游歷,往來做客數(shù)月,兩人結(jié)下深厚的交情。
(二)創(chuàng)業(yè)之始:秦始皇二十四年(前223年),秦國滅楚,因楚舊郡設立泗水郡,郡治沛縣。而進入壯年后的劉邦通過考核成為秦吏,做了泗水的亭長,和沛縣的官吏們混得很熟,在當?shù)匾残∮忻麣狻?/span>
劉邦的志向很大,在一次送服役的人去咸陽的路上,碰到秦始皇大隊人馬出巡,遠遠看去,秦始皇坐在裝飾精美華麗的車上威風八面,羨慕得他脫口而出:“哎呀,大丈夫就應該像這樣?。 薄妒酚洝分性洌骸班岛?,大丈夫當如此也!”
當時,單(shàn)父(今山東單縣)人呂公和家鄉(xiāng)的人結(jié)下冤仇后到沛縣定居,因為沛令和他是好友。在剛剛到沛時,很多人便聽說了他和縣令的關系,于是,人們便來上門拜訪,拉拉關系,套套近乎。劉邦聽說了也去湊熱鬧,當時主持接待客人的是在沛縣擔任主簿的蕭何,他宣布了一條規(guī)定:凡是賀禮錢不到一千錢的人,一律到堂下就坐。劉邦雖然沒帶一個錢去,他卻對負責傳信的人說:“我出賀錢一萬!”呂公聽說了,趕忙親自出來迎他。一見劉邦器宇軒昂,與眾不同,就非常喜歡,請入上席就坐。
呂公這個人,喜歡給人相面,看見劉邦的相貌,就非常敬重他。蕭何卻說:“劉季一向滿口說大話,很少做成什么事?!眲罹透纱嗑妥缴献?,一點兒也不謙讓。飲酒到盡興時,呂公向劉邦遞眼色,讓他一定留下來,劉邦喝完了酒,就留在后面。呂公說:“我從年輕的時候就喜歡給人相面,經(jīng)我給相面的人多了,沒有誰能比得上你的面相,希望你好自珍愛。我有一女愿意許給你做灑掃的妻妾?!本蒲缟⒘?,呂媼對呂公大為惱火,說:“你起初總是想讓這個女兒出人頭地,把她許配給個貴人,今天你為什么隨隨便便地就把她許給劉季了呢?”呂公說:“這不是女人家所懂得的。”終于把女兒嫁給劉季了。呂公的女兒就是呂雉(zhì)。
一次,劉邦以亭長的身份為泗水郡押送徒役去驪(lí)山,徒役們有很多在半路逃走了。劉邦估計等到了驪山也就會都逃光了,所以走到芒碭山時,就停下來飲酒,趁著夜晚把所有的役徒都放了。劉邦說:“你們都逃命去吧,從此我也要遠遠地逃離了!”徒役中有十多個壯士愿意跟隨他一塊走。劉邦乘著酒意,夜里抄小路通過沼澤地,讓一個人在前邊先走。走在前邊的人回來報告說:“前邊有條大蛇擋在路上,還是回去吧。”劉邦已醉,說:“大丈夫走路,有什么可怕的!”于是趕到前面,拔劍去斬大蛇。大蛇被斬成兩截,道路打開了,繼續(xù)往前走了幾里,醉得厲害了,就躺倒在地上。
后邊的人來到斬蛇的地方,看見有一老婦在暗夜中哭泣。有人問她為什么哭,老婦人說:“有人殺了我兒,我在哭他?!庇腥藛枺骸澳愕暮⒆訛槭裁幢粴⒛??”老婦說:“我兒是白帝之子,變化成蛇,擋在道路中間,如今被赤帝之子殺了,故哭?!北娙艘詾槔蠇D人是在說謊,正要打她,老婦人卻忽然不見了。后面的人趕上了劉邦,劉邦醒了。那些人把剛才的事告訴了劉邦,劉邦心中暗暗高興,更加自負。那些追隨他的人也漸漸地畏懼他了。
(三)起兵沛縣: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秦末農(nóng)民起義爆發(fā),陳勝、吳廣率領起義軍攻占了陳縣以后,陳勝建立了“張楚”政權(quán),和秦朝公開對立。
這時,沛縣令也想響應起義,蕭何和曹參當時為沛縣吏,他們勸縣令將本縣流亡在外的人召集回來,一來可以增加力量,二來也可以杜絕后患??h令覺得有理,便讓樊噲(kuài)去邀請劉邦,劉邦當時已擁數(shù)百之眾。然而此時沛令卻又后悔了,害怕劉邦回來不好控制,弄不好還會被他所殺,等于是引狼入室。所以,他命令關閉城門,并準備捉拿蕭何和曹參。二人聞訊趕忙逃到了城外,劉邦聞此,于是將一封信射進城中,鼓動城中百姓起來殺掉出爾反爾的縣令,大家一起保衛(wèi)家鄉(xiāng)。
百姓對平時就不太體恤他們的縣令很不滿,殺了縣令后開城門迎進劉邦,蕭何、曹參都是文吏,擔心身家性命,深恐舉事不成,被秦朝誅滅九族,就竭力推舉劉邦來領導大家起事。大家推舉他為沛縣縣令,依楚制稱作沛公。劉邦便順從民意,設祭壇,立赤旗,自稱赤帝子,很快義軍擴充到三千人。
劉邦起事后,立即開始攻略周邊郡縣,先是攻打胡陵、奪下方與,與泗水郡監(jiān)平大戰(zhàn)于豐邑,將其攻破。接著令雍齒守豐邑,自己率領軍隊進入薛縣,與秦軍大戰(zhàn)。接著劉邦率軍返回亢父、方與,以曹參鎮(zhèn)守方與縣。這時魏相周巿來攻方與,曹參率軍迎擊,但雍齒卻據(jù)豐邑降魏。劉邦大怒,舉兵攻豐,不能將其攻克。恰在此時,劉邦又患病,只得還軍沛縣。
這時,劉邦聽說東陽甯(nìng)君與秦嘉在留縣(今沛縣東南)立景駒為楚假王,于是投奔景駒,欲借軍攻叛徒雍齒占有的豐邑。在去投奔景駒的路上,遇見了也要投奔景駒的張良。張良與劉邦二人見面后,一交談,兩人大有相見恨晚之意。于是張良放棄投奔景駒的念頭,直接投奔到劉邦這邊。
這時秦朝章邯的部將司馬夷攻略楚地,屠戮相縣(今安徽淮北市),到達碭縣(今永城芒山鎮(zhèn))。于是劉邦與東陽甯君率軍向西,迎擊司馬夷,結(jié)果不利。補充軍隊和糧草后,再次進攻秦軍,三天攻下碭縣,得到軍卒六千人。接著乘勝攻取了下邑(今安徽碭山)。
這次,劉邦認為自己軍隊差不多,從下邑出發(fā),再次攻打叛徒雍齒占有的豐邑,結(jié)果仍然沒攻下。之前,原楚國貴族的后代項梁、項羽在吳中(今江蘇蘇州)起兵,實力強大。到此時,劉邦聽說項梁在薛縣,于是留下軍隊包圍豐邑,自己率領一百余騎至薛縣見項梁。項梁為劉邦增兵五千、五大夫?qū)⑹?,三攻豐邑。雍齒不敵,逃奔魏國。
劉邦從屬項梁一個多月后,當陳勝死亡的消息被證實,項梁把別將全都召回薛縣,采納范增的建議,擁立戰(zhàn)國時楚懷王的孫子熊心為楚王,仍號楚懷王,定都盱眙(xū yí)。
擁立楚懷王后,項梁率軍北上救齊趙,在亢父、東阿大破秦軍。這時齊軍因田間、田都、田角的緣故,引兵返回齊國。只有楚軍追擊秦軍。
項梁下令楚軍分軍,以劉邦、項羽為帥,率楚軍一部攻城陽。劉項二人率軍攻下城陽(即成陽,今山東菏澤市東)。然后追擊秦軍至濮(pú)陽東,再次大破秦軍。秦軍這時得到補充,軍勢復振,守濮陽、環(huán)水。劉項二人不與之戰(zhàn),繞過進攻定陶。定陶未攻下,向西攻打雍丘(今杞縣)。曹參大破秦兵,斬殺三川郡的郡守李由。
之后,劉項二人回攻陳留,未下。這時章邯大破項梁于定陶縣(今山東定陶),項梁戰(zhàn)死。劉項二人大驚,兩人商量后決定放棄陳留,還軍東歸。劉項二人分兵,項羽軍駐彭城西、呂臣軍駐彭城東,而劉邦軍駐碭縣。
項梁之死,使諸侯震怖。而秦軍更是挾戰(zhàn)勝余威常追亡逐北。章邯經(jīng)過一連番勝利,認為楚國已不足慮,于是北上進攻趙國。攻下邯鄲后遷其民于河內(nèi)。而趙軍退守巨鹿,章邯率軍進圍趙王歇與趙相張耳于巨鹿。
楚懷王把都城由盱眙遷至彭城,將呂臣與項羽的軍隊合并起來自己統(tǒng)領。封劉邦為武安侯,升任碭郡長(郡守),統(tǒng)率碭郡兵馬;項羽為長安侯,任魯公。經(jīng)過一番調(diào)整之后,楚國局勢穩(wěn)定下來。
(四)入關滅秦:與此同時,被困于巨鹿的趙王歇與張耳,遣使至楚向楚國求救。楚懷王答應救趙。但為了分散秦軍力量,決定派一支部隊西向直接攻秦。楚國北路軍以宋義為主將,西路軍以劉邦為主將。約定誰先入關中,誰就是關中王。
當時由于秦軍兵勢正盛,楚國上下皆不看好西征,誰都不愿意領軍西征。懷王身邊的老將們認為唯獨劉邦向來寬厚,是有德行的長者,適合“扶義而西”,減少西進阻力,能更好地不動用暴力讓秦國父老歸順,于是任命劉邦為西征軍統(tǒng)帥。而項羽則因為叔父之死,比較激憤,積極要求隨同劉邦西征。但所有老將皆以項羽為人“僄(piào)悍滑賊”及“所過皆殘滅”不利于西征為由拒絕了項羽的要求,讓他擔任北路軍的次將北上救趙。
劉邦軍往西攻城略地,一路收集陳勝、項梁的散卒。取道碭縣到達成陽縣,與杠里的秦軍對壘相持,劉邦領楚軍出擊秦將王離,大破秦軍。接著,劉邦引兵西進,遇彭越于昌邑(今山東巨野東南)。兩人合力攻昌邑,未下,劉邦還軍至栗縣(今夏邑)。在栗縣遇到剛武侯,吞并他的部隊,劉邦軍隊增加了四千多人。接著與魏將皇欣、魏申徒武蒲軍合攻昌邑,又沒攻下。劉邦決定舍棄昌邑不打,率軍西行。
劉邦行軍至碭郡的高陽,并訪求賢士。正好劉邦軍中有一騎士家在高陽,于是回家探親。這時高陽人酈食其(lì yì jī)為其同鄉(xiāng),于是就請他代為向劉邦引薦自己。酈食其見到了劉邦。但劉邦在召見他時,正踞坐在床,令兩女子給其洗腳。酈食其大為不滿,長揖不拜,直接斥責道:“您是想幫助秦國攻打諸侯呢,還是想率領諸侯滅掉秦國?”劉邦罵道:“你個混賬儒生!天下的人同受秦朝的苦已經(jīng)很久了,所以諸侯們才陸續(xù)起兵反抗暴秦,你怎么說幫助秦國攻打諸侯呢?”酈生曰:“如果您下決心聚合民眾,召集義兵來推翻暴虐無道的秦王朝,那就不應該用這種倨慢不禮的態(tài)度來接見長者?!庇谑莿钇鹕淼狼?,整理好后以禮接待了酈食其。酈食其的弟弟酈商也率部下約四千多人加入劉邦的隊伍。
酈食其勸劉邦進攻陳留縣,劉邦從其計,奪下陳留,得到大量補給。接著令酈商為將,進攻大梁縣(今河南開封),未下。繞過西進,與秦將楊熊所率秦軍大戰(zhàn)于白馬、曲遇,大敗秦軍。秦將楊熊敗走。劉邦軍緊追其至白馬,再次大破秦軍,楊熊逃至滎陽。
消滅楊熊所部秦軍后,劉邦率軍南下攻穎陽。而此時張良再次與劉邦相遇。之前,張良勸項梁立韓成為韓王,并隨韓王成西至韓地略地。但是一年多來,所略之地每占輒失,始終沒打開局面,因此游兵于穎川一帶。
劉邦率軍進至此,與張良的韓軍合兵,攻軒轅(今河南登封西北)略定韓地。趙別將司馬卬(áng)想要渡過黃河進入關中,劉邦率軍北上,攻打平陰縣,破壞掉黃河渡口。南下與秦軍再戰(zhàn)雒陽東,不利,南下陽城,收取城中軍馬。與南陽郡的郡守呂齮(yǐ)戰(zhàn)于犨(chōu)縣(今河南平頂山西南)東面,大破南陽秦軍。劉邦占領了南陽郡,呂齮退守宛城。
楚軍想繞過宛城直接西進。張良勸道:“您雖欲急入關,秦兵尚眾,距險。今不下宛,宛從后擊,強秦在前,此危道也?!庇谑莿钤谝雇硪€攻宛城,偃旗息鼓,天未明,就將宛城團團圍住。呂齮想要自殺 ,他的門客陳恢加以勸阻,并出使楚營,與劉邦約定舉城歸降。劉邦封呂齮為殷侯,封陳恢為千戶。
劉邦率軍繼續(xù)西行,奪取了丹水(今河南淅川),攻下析(今西峽縣)、酈等地。
劉邦所部楚軍進兵至武關東面,于是派魏人寧昌出使秦廷,而這時章邯也投降了項羽。秦丞相趙高弒殺秦二世,令使者回報劉邦,想要和劉邦約定平分關中。劉邦認為趙高在使詐,于是聽從張良之計,讓酈食其、陸賈勸降武關(今陜西丹鳳縣武關鎮(zhèn)),趁此機會襲取武關。之后,劉邦一面率軍西進,一面令酈商別將攻取秦的漢中、巴、蜀等地。接著漢軍再在峣(yáo)下?lián)魯∏剀?,這樣劉邦所部楚軍進至秦都咸陽附近的藍田。秦廷在組織了最后的力量與劉邦軍大戰(zhàn)于藍田,劉邦軍大破秦軍。這樣秦朝失去了所有的抵抗力量。
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十月,秦王子嬰素車白馬,“系頸以組(以繩子綁住脖子)”,在軹(zhǐ)道(今陜西西安城區(qū))旁,向劉邦獻上傳國玉璽。秦朝至此滅亡。
約法三章:劉邦進入了咸陽后,以“關中王”自居??粗畸愄没实膶m殿,劉邦有些留戀,準備就此住下。樊噲勸他注意天下還沒有平定,別忘了秦的前車之鑒。劉邦根本聽不進去,直到張良親自來勸,他這才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于是,劉邦率軍退到了灞上。
劉邦到達灞上之后,便召集當?shù)氐拿?,和他們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其他秦朝的苛刻法制一律廢除,這使他得到了民心支持。
(五)鴻門宴:項羽在擊敗章邯后,也領兵直奔關中而來。范增勸他趁機除掉劉邦,項羽就下令準備,要在第二天進攻。這時的劉邦在兵力上無法和強大的項羽相抗衡,他只有十萬軍隊,不可能戰(zhàn)勝項羽的四十萬精兵。最后是項羽的叔叔項伯“救”了劉邦,項伯和張良很要好(張良對項伯曾有救命之恩),見項羽要進攻了,便連夜?jié)撊霠I中找到張良,讓他趕緊走,以免被殺。張良卻說不能丟下劉邦,就將消息透露給了劉邦。驚慌之下,劉邦趕忙向張良要計策,張良讓劉邦趕緊去見項伯,說明自己沒有野心和項羽爭奪王位。劉邦依計去見項伯,說明自己并無稱王野心,并于項伯約成兒女親家。項伯當天夜里就返回了軍營,他對項羽說:“因為沛公先行進入關中,為我們掃除了入關的障礙,我們這才能順利地通過函谷關,沛公是有功勞的人,我們不應該猜疑他,應真誠相待?!表椨鹇犃耍銢Q定不再進攻劉邦。
沛公在第二天帶領一百多騎兵來見項王,到達鴻門,謝罪說:“我和將軍合力而攻打秦國,將軍在河北作戰(zhàn),我在河南作戰(zhàn),然而我自己也沒想到能夠先入關打敗秦軍,得以在這里再次見到將軍?,F(xiàn)在有小人進讒言,使將軍和我產(chǎn)生矛盾?!表椡跽f:“這是沛公的左司馬曹無傷說的,不是這樣的話,我怎么會來到這里?”項王當天就留下沛公一同宴飲。項王、項伯朝東而坐。亞父朝南而坐。亞父,就是范增。沛公朝北而坐,張良朝西陪坐。范增多次對項王使眼色,多次舉起自己所佩戴的玉玦向項王示意,項王沉默不回應。范增起身,出去找來項莊,對他說:“君王為人不夠狠心,你進去上前敬酒,敬酒之后,請求舞劍,趁機襲擊座位上的沛公,把他殺死。不這樣的話,你們都將被他所擒獲。”項莊就進去敬酒,敬酒之后,說:“君王和沛公飲酒,軍中沒有什么可以取樂,請讓我舞劍?!表椡跽f:“好?!表椙f拔劍起舞,項伯也拔劍起舞,總是用身體保護沛公,項莊沒有機會襲擊沛公。
這時張良來到軍門,見到樊噲。樊噲說:“今天的情況怎么樣?”張良說:“非常危急。現(xiàn)在項莊拔劍起舞,用意在于刺殺沛公?!狈畤堈f:“這太緊急了,請讓我進去,與他們拼命!”樊噲立即帶劍持盾進入軍門。交戟守門的衛(wèi)士想要阻攔不讓他進去,樊噲側(cè)過他的盾撞過去,衛(wèi)士倒在地上,樊噲于是進入大帳,他揭開帷幕朝西站立,瞪著眼睛看著項王,頭發(fā)向上豎起,眼眶都要破裂了。項王立即伸手握住寶劍,挺直了上身說:“客人是干什么的?”張良說:“這是沛公的參乘樊噲。”項王說:“壯士,賜給他一杯酒?!笔绦l(wèi)就給他盛滿一斗酒的大杯。樊噲拜謝后,起身,站著一飲而盡。項王說:“賜給他豬腿?!笔绦l(wèi)就給一只生豬腿。樊噲將盾放倒在地上,把豬腿放在盾上,拔出劍來切肉吃。項王說:“壯士,還能再飲酒嗎?”樊噲說:“我連死都不怕,又怎么會拒絕一杯酒呢!那秦王有虎狼之心,殺人就像擔心殺不盡一樣,用刑就像擔心不夠重一樣,天下人都背叛了他。懷王和眾將領約定說:'先打敗秦軍進入咸陽的人就可以在關中稱王?!F(xiàn)在沛公率先打敗秦軍進入咸陽,財物分毫不敢接受,還封閉宮室,回到霸上駐扎,以此等待大王到來。派將士把守關口的原因,是防備別的盜賊出入和發(fā)生意外。像這樣勞苦而功高,不但沒有封侯的獎賞,而且聽信閑言碎語,想要誅殺有功的人。這只是在重走滅亡的秦朝的老路罷了,我私下里認為大王的做法不可取?!表椡醪荒芑貞皇钦f:“請坐?!狈畤堅趶埩寂赃呑?。坐了不久,沛公起身上廁所,順便叫樊噲出來。
沛公出去以后,項王派都尉陳平叫沛公回來。沛公說:“我們現(xiàn)在出去,沒有辭行,怎么辦呢?”樊噲說:“做大事就不要顧及小的禮數(shù),持大節(jié)就不要回避小的責備?,F(xiàn)在別人是刀和砧板,我們是待宰割的魚和肉,還告辭做什么?”于是離去。沛公臨走時命令張良留下道歉。張良問道:“大王來時帶了什么?”沛公說:“我?guī)硪浑p白璧,想獻給項王,一雙玉斗,想送給亞父,正趕上他們生氣,沒敢進獻。您替我獻給他們。”張良說:“遵命?!痹谶@個時候,項王的軍隊在鴻門下,沛公的軍隊在霸上,距離四十里。沛公則丟下車騎,獨自騎馬逃脫,樊噲、夏侯嬰、靳強、紀信等四人帶劍持盾跑步,從酈山下,經(jīng)芷陽走小路。沛公對張良說:“從這條路到我的軍營,只有二十里路罷了。估計我已經(jīng)回到軍中,您再進去。”沛公離去以后,走小路回到軍中。張良進去道歉,說:“沛公不勝酒力,不能親自辭行。特意讓我奉上白璧一雙,拜獻大王;玉斗一雙,拜送大將軍。”項王說:“沛公在哪里?”張良說:“聽說大王有責備他的意思,就獨自脫身而去,現(xiàn)在已經(jīng)回到軍中了?!表椡鮿t接過玉璧,放在坐席上。亞父接過玉斗,扔在地上,拔劍將其砍碎,說:“唉!這小子不足以謀大事。奪取項王天下的,一定是沛公,我們都要被他俘虜了?!迸婀氐杰娭?,立刻誅殺曹無傷。
在鴻門宴上,劉邦表現(xiàn)出了極高的沉著與冷靜。能夠全身而退,除了張良、項伯、樊噲的力保之外,關鍵是劉邦的冷靜與沉著。
(六)分封漢王:鴻門宴之后,項羽便領兵西進,項羽入咸陽,燒阿房宮(阿房宮當時應該沒有建成,因此,判斷燒的很可能是秦宮)、殺秦王子嬰。又分封各路將軍為王,劉邦被封為漢王,領地是巴、蜀和漢中共四十一縣,國都為南鄭(今陜西南鄭)。并封秦朝的降將章邯、司馬欣、董翳(yì)為雍王、塞王、翟(dí)王,領關中地,以扼制劉邦。劉邦大怒,打算出兵攻打項羽,經(jīng)過蕭何等人的勸阻,才決定隱忍入蜀。
項羽自稱西楚霸王,掌握軍隊最高統(tǒng)帥權(quán)。楚懷王被尊為義帝,后來在郴(chēn)縣被項羽暗中令英布將其殺害。
項羽分封,表面上看去論功行賞,但是實際上卻是對原諸侯勢力進行重新組合,對服從自己的予以分封行賞,并沒有照顧原諸侯在本國的實力與影響。因此從一開始埋下亂源。而且他又拒絕了謀士自王關中的建議,堅決衣錦還鄉(xiāng)。過了幾天,項羽領兵西進屠戮咸陽,殺死已經(jīng)投降的秦王子嬰,燒毀秦朝的宮室,大火三個月都沒有熄滅,并且收繳財寶、劫掠婦女向東而去。
(七)楚漢之爭:漢元年(前206年)四月,諸侯在戲下罷兵,各自回到自己的封國。劉邦只好忍氣吞聲接受封號,于四月領兵入漢中,接受張良的建議燒毀棧道(用木板架在懸崖上鋪成的道路),以示再也無意東出,以麻痹項羽。同年五、六月份,齊國貴族后裔田榮不滿分封,趕走齊王,殺膠東王,自立為齊王。十一月,劉邦乘機揮軍東出,拜韓信為大將,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今陜西寶雞東),重返關中,很快擊敗章邯,迫降司馬欣、董翳,并用計欺騙項羽,使其相信自己取得關中后已心滿意足,再也不會東進了。項羽放心去攻打田榮,對西邊沒有加強防范。最終則陷入齊地泥潭無法抽身。這樣給了劉邦絕佳的機會。
漢二年(前205年),劉邦在基本平定三秦(章邯,司馬欣、董翳)后,準備東出與項羽爭天下。三月,劉邦率軍從臨晉渡河,魏王豹領兵跟隨。很快攻下河內(nèi),俘虜殷王司馬卬,置河內(nèi)郡。南渡平陰津到雒(luò)陽。這時有新城三老董公等擋在劉邦馬前訴說義帝的死亡經(jīng)過。漢王劉邦聞后,大哭一場,遂為義帝發(fā)喪,舉哀三日。然后向各諸侯王發(fā)布項羽大逆無道的罪狀,并以此為借口號召各諸侯王率兵與自己一起討伐項羽為義帝報仇。從而正式拉開了四年楚漢戰(zhàn)爭的序幕。
漢二年(前205年)5月,劉邦乘項羽深陷于齊國,無力抽身的機會,率領諸侯聯(lián)軍五十六萬一舉攻占西楚都城彭城。短暫的勝利使劉邦失去理智,整日與諸侯喝酒慶祝。項羽聞之,急率輕騎兵三萬回襲彭城,聯(lián)軍無備,一時被殺十萬,溺水淹死十萬,劉邦僅率數(shù)十騎逃脫,以漢為首的反楚聯(lián)盟瓦解。
漢二年(前205年)6月,劉邦率部退到滎(xíng)陽,一路收集敗兵,并派韓信、灌嬰等在京索之戰(zhàn)中擊敗了楚追兵,得以喘息,穩(wěn)住了陣腳,遂重整軍隊,依托關中基地和有利地勢與項羽長期抗爭。7月,章邯終于兵敗自殺,劉邦完全解除了后顧之憂;且在逃往滎陽前便派人說服英布反楚,聯(lián)絡彭越擾楚后方;派韓信開辟北方戰(zhàn)場,攻魏,破代,滅趙。同年冬,項羽發(fā)動反攻,圍困滎陽,形勢十分危急。劉邦用陳平反間計,使項羽懷疑范增,不用其謀,迫使范增怒而歸鄉(xiāng)。劉邦又派紀信裝扮成自己去楚軍詐降,乘機逃出滎陽。項羽加緊圍攻滎陽,并奪取成皋。
為了減輕楚軍對滎陽的壓力,劉邦率軍經(jīng)武關、宛(今南陽)、葉(今葉縣南),想引誘項羽南下。為配合漢軍行動,此時韓信也率軍到達黃河北岸,聲援滎陽。彭越正在進攻下邳 (今江蘇邳州南)。項羽被迫率軍回救,劉邦乘機收復成皋。漢三年(前204年)7月,項羽以凌厲攻勢拔滎陽,再奪成皋。
劉邦一面命漢軍在鞏縣一帶堅守,阻擊楚軍前進,一面命韓信組建新軍擊齊,派人入楚腹地協(xié)助彭越進攻睢(suī)陽縣、外黃縣等地,再次迫使項羽回救。漢三年(前204年)11月,劉邦用計收復成皋,斬殺項羽大將曹咎。項羽在擊敗彭越后,尋漢軍主力決戰(zhàn)不成,屯兵廣武(今河南滎陽北)與劉邦形成對峙。不久,韓信在濰水之戰(zhàn)中殲滅齊楚聯(lián)軍,完成對楚側(cè)翼的戰(zhàn)略迂回,又派灌嬰率軍一部直奔彭城。項羽腹背受敵,兵疲糧盡,遂與漢訂盟,以鴻溝為界,中分天下,東歸楚,西歸漢。漢四年(前203年)10月,項羽引兵東歸。
楚、漢訂盟后,劉邦本想退兵,在張良、陳平提醒下,下令全力追擊楚軍。漢四年(前203年)11月,兩軍戰(zhàn)于固陵(今淮陽西北),項羽小勝 。
漢五年(前202年)正月,劉邦、韓信、劉賈、彭越、英布等各路漢軍約計70萬人與10萬久戰(zhàn)疲勞的楚軍于垓下(今安徽靈璧南)展開決戰(zhàn)。漢軍以韓信率軍居中,將軍孔藂為左翼、陳賀為右翼,劉邦率部跟進,將軍周勃斷后。
韓信揮軍進攻,采用誘敵深入戰(zhàn)術,前軍先詐敗,信引兵后退,命左、右翼軍包抄攻擊楚軍后部步軍。楚軍久戰(zhàn)疲勞后軍迎戰(zhàn)不利,漢軍將楚后軍與項羽前軍騎士分割兩半,韓信再指揮全軍反擊,楚軍大敗,陣亡四萬余,被俘兩萬,被打散兩萬,僅剩不到兩萬傷兵隨項羽退回陣中。后楚軍退入壁壘堅守,被漢軍重重包圍。楚軍兵疲食盡。韓信命漢軍士卒夜唱楚歌,歌云:“人心都向楚,天下已屬劉;韓信屯垓下,要斬霸王頭!”。
致使楚軍士卒思鄉(xiāng)厭戰(zhàn),軍心瓦解,項羽只有率800人突圍至烏江(今安徽省和縣境),這時項羽身邊只剩下二十八騎,一亭長愿帶項羽逃至江東重振霸業(yè),遭項羽拒絕。項羽帶著二十八騎大戰(zhàn)漢軍,最后全軍覆沒,項羽不愿被俘受辱,于是在烏江自剄而死。
(八)稱帝:漢五年(前202年)二月,劉邦兌現(xiàn)了先前的諾言,封韓信為楚王,彭越為梁王。韓信和彭越聯(lián)合原來的燕王臧荼、趙王張敖以及長沙王吳芮共同上書劉邦,請他即位稱帝。劉邦再三推辭,韓信他們說:“大王雖然出身貧寒,但能率領眾人掃滅暴秦,誅殺不義,安定天下,功勞超過諸王,您稱帝是眾望所歸?!眲铐標浦塾谕?月28日,劉邦在山東定陶汜水(今山東曹縣北)之陽舉行登基大典,定國號為漢,是為漢高帝。劉邦即皇帝位后,王后呂雉改稱皇后,太子劉盈稱皇太子。劉邦最初打算定都雒陽,后根據(jù)戍卒婁敬的建議,定都咸陽以東的長安(今陜西西安),取長治久安之意。史稱西漢。
(九)對戰(zhàn)匈奴:漢高帝六年(前201年)九月,匈奴冒頓單于引兵攻太原,圍韓王信于馬邑(今山西朔縣西北)。韓王信降匈奴,并與匈奴聯(lián)合南下攻漢。漢高帝七年(前200年)初,劉邦親率三十余萬大軍擊韓王信,于銅鞮(今山西沁縣南)破其軍,又于晉陽(今山西太原市南晉源鎮(zhèn))破其與匈奴之聯(lián)軍。劉邦聞匈奴軍屯代谷(今山西繁峙西北),欲擊之,派人偵察匈奴虛實。冒頓匿其精壯,故意示弱。漢使十數(shù)人連續(xù)回報,皆言匈奴可擊。劉邦又派劉敬前往偵察,未及還,劉邦即悉發(fā)漢軍三十二萬北上。劉敬(婁敬)回來后,指出匈奴有詐,不可輕易進兵。劉邦不聽,親率先頭部隊至平城(今山西大同市東),步兵未全到。冒頓單于以四十萬精騎圍劉邦于白登山(今山西大同市東北),凡七日,漢軍內(nèi)外聯(lián)絡中斷,無法相救。劉邦采納陳平之計,重賂匈奴閼氏,在閼氏勸說下,冒頓解圍之一角,漢軍乃得突圍,至平城與主力會合。匈奴引兵北去,漢亦罷兵,派劉敬與匈奴結(jié)和親之約。
(十)平異姓王:西漢王朝建立初年,諸侯國占據(jù)大漢江山的多半疆土,如同先秦列國割據(jù)狀態(tài),異姓諸侯王在封國內(nèi)部軍政獨立、尾大不掉,給中央集權(quán)的統(tǒng)治帶來了極大的不穩(wěn)定因素。
劉邦稱帝之后,有意削除異姓諸侯王。燕王臧荼這位被項羽所封的諸侯王率先被平定;其后韓王信叛逃匈奴被帶兵誅殺、趙王張敖因部下謀反而被廢為侯;梁王彭越、淮陰侯韓信(原為楚王,后降封為淮陰侯)被呂雉殺害。隨后淮南王英布起兵,劉邦抱病親征,才將其平定。燕王盧綰本想親自入長安向劉邦解釋,后來卻因劉邦駕崩又畏懼呂雉,不得不逃往匈奴。各大封國自此轉(zhuǎn)入劉氏子孫手中。只有長沙王吳臣的長沙國幸免。
漢十二年(前195年),劉邦殺白馬為盟,與諸將訂下誓約:“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边@就是歷史上的“白馬之盟”。
在劉邦建國稱帝后,封賞功臣侯者的位次有大約一百四十三位,部分封侯者有并列排名的情況,實際封侯數(shù)量更多。封侯功臣們都得到了優(yōu)厚的待遇,被賜予爵位和食邑,這些功臣們最后都得以善終,其爵位也能被后代所承襲。
劉邦晚年帶病征討英布時,曾對鎮(zhèn)守關中的蕭何不放心,蕭何后來聽從他人建議,霸占百姓田產(chǎn)、自污聲名而被下獄,劉邦醒悟后將其釋放,專門自比“桀紂”向其道歉。劉邦在病重昏聵時受到他人讒言,以為樊噲謀反,擔心他助諸呂作亂,后樊噲因陳平的保護而幸免。最后蕭何、樊噲二人也得以善終。
實際上,劉邦著力平定的是威脅中央統(tǒng)治的“王”,真正誅除的“功臣”僅有放任部下違法亂紀,繼而被煽動擁兵造反、自立為王的陳豨。其余功臣、宿將,如曹參、周勃、灌嬰、夏侯嬰、張良、陳平,甚至雍齒(曾經(jīng)背叛劉邦)、項佗等,大都得到以善待。
劉邦晚年寵愛戚姬及其子趙王劉如意,疏遠呂后,幾次想廢黜呂后所生的太子劉盈而立劉如意。但因張良、叔孫通等大臣皆反對,只得作罷。為了皇權(quán)的鞏固,劉邦費盡心機。
到了長安后,病勢日益沉重。呂后找來名醫(yī),劉邦問他病情,醫(yī)生說能治,劉邦直接大罵道:“我以布衣之身,手持三尺之劍而取天下,這不是天命嗎?我的命數(shù)在天,即使扁鵲再生,又有什么用處!”說罷,賞賜給醫(yī)生五十金打發(fā)他走了。呂后看著彌留中的劉邦,問他死后人事的安排:“蕭相國死后,由誰來接替呢?”劉邦說曹參。呂后問曹參之后是誰,劉邦說:“王陵可以在曹參之后接任,但王陵智謀不足,可以由陳平輔佐。陳平雖然有智謀,但不能決斷大事。周勃雖不擅言談,但為人忠厚,日后安定劉氏江山肯定是他,用他做太尉吧?!眳魏笥肿穯栆院笤趺崔k,劉邦說:“以后的事我也不知道了?!?/span>
項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姬姓,項氏,名籍,字羽,泗水郡下相縣(今江蘇省宿遷市)人。秦朝末年政治家、軍事家,楚國名將項燕的孫子。
項羽少時學書、劍皆無所成,然胸懷反秦大志。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九月,隨項梁起兵會稽(治今江蘇蘇州),響應陳勝、吳廣起義。陳勝死后,又領導反秦武裝主力,擁立楚懷王之孫熊心為王。秦將章邯擊趙時,奉懷王之命,以次將隨上將軍宋義率軍救趙,因宋義行至安陽后按兵不動,遂于帳中斬之,然后親自領兵救巨鹿,破釜沉舟,大敗秦軍主力。隨后招降章邯,坑殺秦卒二十萬,進軍關中。時劉邦已先據(jù)咸陽,謀臣范增力勸項羽在鴻門宴上殺死劉邦,未能實現(xiàn),與劉邦暫時達成和解,遂屠咸陽,殺秦王子嬰,燒秦宮室,擄掠貨寶。公元前206年二月,分封諸侯,以劉邦為漢王,自立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蘇徐州)。不久,田榮、陳余于齊、趙等地舉兵反楚,劉邦乘機平定三秦,進逼西楚,楚漢之爭隨之爆發(fā)。項羽雖于戰(zhàn)爭前期取得勝利,但因分封諸侯,內(nèi)部矛盾重重,加以戰(zhàn)略決策失宜,軍事形勢日益不利,終被圍困垓下,夜聞楚歌四起,以為漢軍已得楚地,遂突圍至烏江,自刎而死。
作為中國軍事思想“兵形勢”(兵家四勢:兵形勢、兵權(quán)謀、兵陰陽、兵技巧) 的代表人物,項羽是一位以武力出眾而聞名的武將。
(一)早期經(jīng)歷:項羽少年時,項梁教他讀書,但他學了沒多久就不學了,項梁又教他學劍,沒多久又不學了,項梁因此特別生氣。項羽說:“讀書識字只能記住個人名,學劍只能和一個人對敵,要學就學萬人敵?!表椓河谑怯纸添椨饘W習兵法,項羽非常高興,但是只學個大概,不肯深加研究。
秦始皇到會稽游玩,駕大船渡浙江,項羽與項梁一起觀看,項羽對項梁說:“他是可以被取代的。”(《史記》原文:“彼可取而代之”)項梁捂住項羽的嘴,說:“你不要胡亂說話,會被滅族的!”項梁因此對項羽另眼相看。項羽身高八尺多,力能扛鼎,才氣過人,即使是吳中弟子,也都非常害怕項羽。
(二)起兵反秦: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陳勝、吳廣在大澤鄉(xiāng)揭竿而起。同年九月,會稽郡守殷通對項梁說:“江西人全都造反,這是上天要亡秦的時刻,我聽說先發(fā)制人,后發(fā)為人所制,我準備發(fā)兵,想要用你和桓楚為將。”當時桓楚在大澤逃亡,項梁說:“桓楚在逃亡,不知道他人在哪里,只有項羽知道?!庇谑琼椓撼鋈诟理椨鸪謩υ谕饷娴群颍缓?,又進來跟殷通一起坐下,說:“把項羽召來,讓他奉命去找桓楚?!币笸ㄍ夂?,項羽在項梁的指示下將殷通殺死。項梁手里提著殷通的頭,佩戴殷通的官印。殷通部下大為驚慌,一片混亂,項羽連殺將近一百人。整個郡府上下都嚇得趴倒在地,沒有一個人敢起來。項梁召集原先所熟悉的豪強官吏,向他們說明起事反秦的道理,于是就發(fā)動吳中之兵起事。項梁派人去接收吳中郡下屬各縣,共得精兵八千人。又部署郡中豪杰,派他們分別做校尉、侯、司馬。于是項梁做了會稽郡守,項羽為裨(pí)將,去巡行占領下屬各縣。后項梁率部眾八千人渡江西進,期間曾派項羽進攻襄城,項羽打了襄城很久才攻克,于是坑殺全城,返回向項梁報告。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六月,陳勝被殺,項梁召集部下議事,居巢人范增前來告訴項梁,如果不立楚國后人而自立,一定不會長久。于是項梁聽取范增的意見,在民間找到楚懷王之孫熊心,仍立為楚懷王。項梁自號武信君。項梁統(tǒng)軍在東阿大破秦軍,另遣項羽、劉邦攻打城陽并屠城,并向西擊破秦軍于濮陽東,秦軍被迫退入濮陽城內(nèi),項羽、劉邦又率軍攻打定陶,斬殺秦將李由(秦朝時期將軍,丞相李斯的長子)。接著攻打外黃,但未能攻克。
當時,項梁連破秦軍,非常驕傲。而此時秦派了大量的援軍支援章邯,章邯在得到援軍后突襲項梁,項梁兵敗被殺。項羽和劉邦放棄外黃,攻打陳留,也沒有攻下??紤]到項梁兵敗之后,士卒害怕,士氣低落,于是決議退軍,項羽引軍駐扎彭城西,劉邦駐軍于碭。
(三)巨鹿之戰(zhàn):章邯殺敗項梁后,認為楚兵不足為慮,于是引軍北渡黃河,大破趙國。趙王以陳余為將,張耳為相,敗走巨鹿,章邯率領王離、涉間共四十萬圍攻巨鹿。
楚懷王聽聞項梁戰(zhàn)死,非常害怕,從盱臺趕到彭城,收編項羽、呂臣的軍隊由自己統(tǒng)領,并任命呂臣為司徒,呂臣的父親呂青為令尹,封劉邦為碭郡長、武安侯,仍舊統(tǒng)領碭郡的軍隊。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后九月,楚懷王以宋義為上將軍,封項羽為魯公,為次將,范增為末將,以宋義為主帥率兵五萬前往救趙。宋義軍行至安陽,逗留四十六日,不再進軍。項羽向宋義建議說:“秦軍圍趙于巨鹿,我們快速引兵渡河,和趙兵內(nèi)外夾攻,必然可以擊破秦軍?!钡瘟x不肯發(fā)兵,還在軍中飲酒作樂。時天氣寒冷,又下大雨,士卒又冷又餓。項羽見此狀況,于早晨去見宋義,將其斬殺。項羽提著宋義的頭告訴將士:“宋義想要和齊聯(lián)合謀反,楚懷王暗令我將其殺死?!敝T將因為畏懼而屈服,不敢抗拒,于是推項羽暫為上將軍。桓楚將此事報告給楚懷王,楚懷王只得任命項羽為上將軍。
項羽殺了宋義之后,威震楚國,名聞諸侯,于是派遣當陽君、蒲將軍率領兩萬士卒渡河,多次進攻章邯給王離軍輸送糧食的甬道,但收獲不大,趙將陳余派人請項羽再次發(fā)兵。項羽率領全部兵馬渡河(破釜沉舟:項羽率所有軍隊悉數(shù)渡黃河前去營救趙國以解巨鹿之圍。楚軍全部渡過漳河以后,項羽讓士兵們飽飽地吃了一頓飯,每人再帶三天干糧,然后傳下命令:“皆沉船,破釜甑”,意思是說把渡河的船鑿穿沉入河里,把做飯用的鍋(古代稱釜)砸個粉碎,把附近的房屋放把火統(tǒng)統(tǒng)燒毀。這就叫破釜沉舟。項羽用這辦法來表示他有進無退、一定要奪取勝利的決心。),與秦軍大戰(zhàn)九次,章邯敗走,項羽率軍繼續(xù)北上進攻王離。楚兵以一當十,呼聲動天,打退章邯后,諸侯軍受到了極大的鼓舞,與項羽一起進攻王離(秦朝名將,王翦之孫、通武侯王賁之子),斬殺蘇角,并生擒王離,大破秦軍后,項羽于轅門召見諸侯將領,諸將無不跪著前來,不敢仰視項羽。于是項羽為諸侯上將軍,諸侯都歸附于他。
章邯率軍駐扎在棘(jí)原,項羽駐軍于漳水南,兩軍相持不戰(zhàn)。秦軍多次被項羽打敗,秦二世派人責備章邯,章邯害怕,于是派長史司馬欣去請示,司馬欣到了咸陽,被趙高留在司馬門三天,不予接見,有不信任的意思。司馬欣非常害怕,急忙逃到章邯營中,勸章邯早做打算,趙軍陳余也寫信給章邯,勸其反秦。章邯暗中派使臣前往項羽營談和約,但沒有談妥。
項羽讓蒲將軍領兵,日夜兼行渡過三戶津與秦軍交戰(zhàn),將其擊敗。而后項羽率領全軍又于污水上大破秦軍。章邯再次派人來見項羽,想要訂立和約,項羽召軍吏來商量說:“現(xiàn)在軍糧越來越少,想答應他們?!避娎粽f可以。于是在秦二世三年(前207年)七月,項羽和章邯約在洹水南殷虛上相見,并訂立盟約。章邯見到項羽后,哭著向項羽傾訴趙高的種種行為。于是,項羽立章邯為雍王,司馬欣為上將軍,率領秦軍為前部,行至新安。
漢元年十一月(前207年),諸侯的士卒原來都曾在秦服過徭役,受盡秦兵的鞭撻,而今秦兵投降諸侯,諸侯兵都把秦兵當作奴隸來驅(qū)使,引起秦兵的不滿,暗地里作打算。諸侯聽聞到秦兵的計策,將其告訴項羽,項羽召集黥(qíng)布、蒲將軍等人商議,認為投降的秦兵很多,入關中后如果不聽令,會引起非常大的禍患。于是,項羽將秦降卒二十余萬全部在新安城南連夜坑殺。
(四)分封諸侯:項羽消滅了秦軍主力后,即率諸侯軍向關中挺進,行至函谷關,發(fā)現(xiàn)有兵守關,項羽軍無法通過,又聽說劉邦已經(jīng)攻破咸陽,項羽大怒,派當陽君攻破函谷關,四十萬大軍駐扎于新豐鴻門,劉邦軍十萬駐扎灞上。劉邦左司馬曹無傷派人告訴項羽,說劉邦想在關中稱王,并且用子嬰為相,珍寶全部占有。范增也告訴項羽,說劉邦在山東時貪財好色,入關后卻不取財物女人,志向不小,應該趁早殺了他。
項羽叔父項伯與劉邦手下的張良關系友好(張良曾有恩于項伯),連夜前往劉邦軍見張良,想要勸張良逃走,卻反被張良拉攏,成為了劉邦的兒女親家。項伯回來后告訴項羽,劉邦攻破咸陽有大功,進攻他是不義之舉,項羽表示贊同。
劉邦第二天率領一百多騎兵來鴻門見項羽,范增暗示項羽殺掉劉邦,但項羽為人不忍,默然不應。于是,范增讓項莊于席間舞劍,伺機刺殺劉邦,而項伯也拔劍起舞,擋住項莊。張良見狀,找樊噲前來。樊噲強行進帳,對項羽進行一番了說辭,項羽無言以對。于是劉邦伺機逃脫。他留張良將白璧玉斗獻給項羽和范增,自己以上廁所為由,扔下車騎,只帶樊噲、夏侯嬰等人從酈山道逃回霸上。項羽接受了白璧放在桌上,而范增卻將玉斗摔在地上拔劍砍破,嘆道:“奪項羽天下的人,一定是劉邦。”
項羽進入咸陽后,引兵屠戮咸陽,殺死秦王子嬰,火燒秦王宮,大火連續(xù)燒了三個月,搜集寶物美女準備回江東,有人勸項羽說關中富饒,可以成王霸之業(yè)。但項羽見秦王宮都已經(jīng)被毀壞,自己又迫切的想回到江東,他對那個勸他的人說:“人要是富貴了,就應該回到故鄉(xiāng)去,讓父老鄉(xiāng)親知道你現(xiàn)在是什么樣子。要是富貴了還不回故鄉(xiāng),就好像是穿著漂亮的錦繡衣服在黑夜里行走,你的衣服再好也沒有人看得見,有什么用呢?所以我還是要回到江東去?!?那人聽了這話,覺得項羽實在算不上頂天立地的大英雄,就私下對別人說:“人家都說楚國人徒有其表,就好像是猴子戴上帽子假充人一樣(沐猴而冠),我以前還不相信,這次和楚王談話之后,我才知道果真如此?。 ?不料,這句話傳到了項羽的耳朵里,他非常生氣,立即把那人抓來,投入鼎鑊(huò)里活活烹死了。
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封劉邦為漢王,章邯為雍王,司馬欣為塞王,董翳(yì)為翟王,魏王豹為西魏王,申陽為河南王,司馬卬殷王,趙王歇為代王,張耳為常山王,當陽君英布為九江王,吳芮為衡山王,共敖為臨江王,燕王韓廣為遼東王,臧荼為燕王,齊王田巿為膠東王,田都為齊王,田安為濟北王等十八個諸侯王。
(五)彭城之戰(zhàn):項羽分封完諸侯,諸侯各前往封國,項羽將義帝遷往長沙郴縣,暗中令人將義帝殺死。
漢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齊、趙諸侯叛亂,項羽率軍前往平亂,聽聞劉邦已定關中,非常憤怒,封鄭昌為韓王,派其前往阻擋劉邦,令蕭公角阻擊彭越。彭越擊敗蕭公角后,張良偽作韓王書給項羽,說劉邦只想得關中,不會向東用兵,又偽作齊王、梁王書給項羽,說齊王準備和梁王齊心協(xié)力滅掉楚國。于是項羽放心攻打齊國。項羽征召九江王英布,英布托病不出,派遣手下將領只率領幾千人前往,項羽因此怨恨英布。冬,項羽北至城陽,田榮引兵會戰(zhàn),被項羽擊敗,田榮逃往平原,被平原民殺死。項羽燒毀齊國房屋,將降卒全部坑殺,俘虜其老弱婦女,巡行齊地,直至北海,“多所殘滅”。齊國人因此聚在一起反叛,田橫趁機收編齊兵數(shù)萬反攻城陽,項羽久攻不下,陷入了對齊的戰(zhàn)爭泥潭,無暇他顧,這就給劉邦創(chuàng)造了進攻項羽老巢彭城的條件。
漢二年(前205年)四月,劉邦率領五路諸侯兵馬五十六萬向東攻打楚國,占領楚都彭城。項羽聽聞后,留部將繼續(xù)攻齊,自己親率精兵三萬去救援彭城。劉邦攻下彭城后搜集珍寶美人,大擺宴會。項羽率軍從早晨開始,由蕭縣從西打到東,中午時打到彭城,大破劉邦軍,殺死漢兵十余萬。劉邦軍逃往南山,項羽率軍追到靈壁東阻攔,漢兵落入睢水十余萬,睢水為之不流。項羽把劉邦包圍了三層,卻被一陣大風吹亂楚軍,劉邦趁機率領數(shù)十騎兵走脫。
劉邦逃往下邑,收集敗亡散卒至滎陽,各路敗軍先后前來會合,蕭何也發(fā)動關中沒有登記在冊的百姓前來投奔劉邦,劉邦因此軍勢得以重振。項羽乘勝來戰(zhàn),無法取勝。劉邦兵敗彭城后,諸侯反叛劉邦,歸附項羽。
漢三年(公元前204年),劉邦在滎陽修筑甬道用以過河取敖地的糧食,項羽軍多次侵奪甬道,劉邦軍無法取得糧草補充,非常害怕,于是與項羽議和,劃分滎陽以西為漢國地盤,項羽打算同意。
(六)鴻溝和議:項羽在范增的建議下,與范增合圍滎陽,打算一舉消滅劉邦。劉邦非常害怕,采取陳平的計策,離間項羽和范增,項羽于是剝奪了范增的權(quán)利。范增沒有想到項羽竟然會懷疑自己和劉邦有勾結(jié),十分氣憤,于是告老還鄉(xiāng),但在途中病死。
項羽將滎陽的劉邦四面圍定攻打,劉邦軍勢非常危急,部將紀信于是引兩千軍乘黃車假扮劉邦出城,說劉邦愿意投降,項羽趕來見到紀信問劉邦在哪,紀信說劉邦已經(jīng)逃走了,項羽于是將紀信燒死。
漢四年(公元前203年),項羽攻下滎陽,處死滎陽守將周苛、樅公。而劉邦走宛、葉,派人說服英布背叛項羽,進入成皋。項羽得知后迅速率兵前來攻打,奪下成皋,一路西進。劉邦逃亡鞏縣,派重兵阻擋,項羽無法挺進。
此時,彭越渡河攻擊東阿,楚將薛公兵敗身死,項羽于是親自率軍攻打彭越,彭越敗走,但成皋卻被劉邦趁機奪下。項羽回軍與劉邦對峙于廣武,相持了幾個月。項羽向劉邦單挑,但劉邦不肯,于是,項羽派壯士出來挑戰(zhàn),但被樓煩將射殺。項羽大怒,身披鎧甲手持長戟來挑戰(zhàn),樓煩將準備射項羽,項羽怒目而視,將樓煩將嚇得不敢出來。劉邦聽聞后,出來和項羽對話,項羽又向劉邦挑戰(zhàn),劉邦不從,項羽以弩射傷劉邦,劉邦退入成皋。
韓信于河北攻破齊、趙等國,并準備進攻楚國,項羽派大將龍且前往進攻韓信,但卻被韓信所破殺,這時,彭越又于谷城復出,項羽大怒,親自前往救援,留大司馬曹咎原地待守,并告誡他不要出戰(zhàn),只需守住十五日即可。于是項羽東擊陳留、外黃,曾欲坑殺外黃抵抗者,但因外黃小兒之勸而放棄,各城聽說后爭相歸降,項羽一路進軍至睢陽。在此期間,曹咎不顧項羽的警告,被劉邦的挑戰(zhàn)所激怒,引兵渡汜水,漢軍趁機發(fā)動進攻,大破曹咎軍。項羽聽聞曹咎兵敗,引兵而回。這時,漢軍正于滎陽東圍攻鐘離眛,聽到項羽回來了,非常害怕,全部退走。
項羽腹背受敵,又糧草不繼,于是,送還劉邦家眷,與劉邦簽訂盟約,以鴻溝為界,中分天下。
(七)垓下之戰(zhàn):鴻溝和議后,項羽引兵東歸,劉邦卻趁這個時候突然撕毀盟約,追擊項羽,想要把項羽一舉消滅。但和劉邦約定一起出兵的韓信和彭越卻沒有來。項羽引兵反擊劉邦,大破漢軍,劉邦于是深溝高壑,堅守不出。
劉邦以加封土地為條件,說動韓信從齊地南下,占領楚都彭城和今天蘇北、皖北、豫東等廣大地區(qū),兵鋒直指楚軍側(cè)背,自東向西夾擊項羽;梁王彭越率軍數(shù)萬從梁地出發(fā),先南下后西進,與劉邦本部軍共同逼楚軍后退;漢將劉賈率軍數(shù)萬會同九江王英布、合兵十萬,自淮北出發(fā),從西南方發(fā)動對楚地的進攻,先克壽春,再攻下城父并將此城軍民全部屠盡;而鎮(zhèn)守南線的楚將大司馬周殷此時叛楚,屠滅六縣,再與英布、劉賈會師,隨后,北上合擊項羽;同時,得到關中兵丁補充的劉邦則率本部軍二十萬出固陵東進;漢軍五路大軍、合計近六十萬之眾,形成從西、北、西南、東北四面合圍楚軍之勢,項羽被迫率十萬楚軍向垓下后撤。
劉邦以韓信引兵三十萬為前軍,將軍孔藂為左翼、陳賀為右翼,劉邦率部跟進,將軍周勃斷后。項羽引兵十萬,先與韓信大戰(zhàn),韓信軍失利往后退卻,令左右兩翼包夾項羽軍,項羽軍抵敵不住,于是,往后撤,韓信趁機反擊,項羽軍大敗,退到壁壘堅守,劉邦乘勝領大軍將項羽重重包圍。
項羽軍在垓下,不但兵少,而且糧草不夠,又被劉邦幾十萬大軍包圍,于是,率領八百騎兵趁夜突圍,天亮后,漢軍發(fā)覺項羽離去,于是,灌嬰率五千精銳騎兵追擊,等他渡過淮河,隨從的騎兵只有一百多人了,來到陰陵時,項羽迷路了,他去問一個老農(nóng),老農(nóng)回答:“往左邊”。于是往左去,陷入了一片沼澤,耽誤了時間。漢軍追了上來,經(jīng)過一場激戰(zhàn),項羽又往東去,到達東城的一座山上,只剩下了二十八騎,而追擊的漢軍卻有數(shù)千人。
(八)烏江自刎:項羽自忖不能脫身,就部下說:“我從起兵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八年,經(jīng)七十余戰(zhàn),抵擋我的人都被我攻破,我打擊的人都表示臣服,未嘗敗北,遂稱霸天下,現(xiàn)在困于此,不是我不會打仗,而是天要亡我。今日是要決死戰(zhàn)了,我要為諸君痛快地一戰(zhàn),必定要勝利三次,為諸君擊潰包圍、斬將、砍旗,讓諸君知道,是天要亡我,非我不會打仗?!庇谑?,他分騎兵為四隊,此時,漢軍圍困數(shù)重,項羽對他的騎兵們說:“我為你們殺掉對方一將?!庇谑?,他命令騎兵們分四面向山下沖,約在山東面會合。項羽大呼馳下,斬殺一漢將。赤泉侯楊喜追項羽,項羽大喝一聲,楊喜的人馬俱驚,退后數(shù)里。項羽與騎兵分為三隊,漢軍不知項羽在哪隊,就也分三隊包圍。項羽飛馳而出,又斬殺一漢將,同時殺近百人,再會合騎兵,僅損失兩騎,項羽問:“怎么樣?”騎兵們欽佩地回答:“和大王說的一樣” 。
項羽一路逃到烏江,遇見烏江亭長,亭長勸項羽可以回到江東以圖東山再起,但項羽以無顏見江東父老為由拒絕,并將自己坐下馬賜予亭長。于是,項羽下馬步戰(zhàn),一口氣殺了漢兵幾百人,自己也受了十幾處的傷。此時漢騎司馬呂馬童追來,項羽說:“你不是我的故人嗎?”呂馬童不敢正視項羽,指著同僚郎中令王翳說:“這就是項王?!表椨鹫f:“我聽說劉邦用千金買我腦袋,還可以食邑萬戶,我這就給你恩惠!”而后揮刀自刎。項羽的頭顱被王翳取走,其余騎兵爭相搶奪項羽尸體,以致有數(shù)十人死傷,最后郎中騎楊喜,騎司馬呂馬童,郎中呂勝、楊武各自得到項羽尸體一部分,都被劉邦封侯。
項羽死后,楚地都降漢,唯獨項羽原來的封邑魯?shù)鼐芙^降漢。劉邦率領諸侯兵,拿著項羽的頭顱去招降魯?shù)馗咐希刽數(shù)亟禎h。隨后劉邦便以魯公的規(guī)格安葬項羽于谷城。
韓信(?~前196年),泗水郡淮陰縣(今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qū))人。西漢開國功臣、軍事家,“漢初三杰”,“兵家四圣”,古代軍事思想“兵權(quán)謀家”的代表人物,后人奉為“兵仙”、“神帥”。
秦末大亂之際投奔項梁、項羽,未得重用。轉(zhuǎn)投劉邦,經(jīng)夏侯嬰推薦,拜治粟都尉;經(jīng)蕭何保為大將,制定“漢中對策”,申軍法,設還定三秦之計。劉邦兵敗于彭城后,韓信先破楚軍于京、索之間,后平定魏國,請命北伐拿下代國。劉邦收其精兵后,背水一戰(zhàn),擊敗趙國,派人降服燕國。支援劉邦以及清除項羽派往趙國的奇兵的同時平定剩下的趙國城邑。劉邦成皋兵敗奪其精兵后,奉命攻打齊國,拿下齊國后全殲過來支援的龍且二十萬楚軍。韓信攻打楚國,項羽恐慌,與劉邦簽訂鴻溝協(xié)議。劉邦聽從張良、陳平計策,撕毀鴻溝協(xié)議,追擊項羽失敗。漢五年,帶兵會師垓下,圍殲楚軍。項羽死后,解除兵權(quán),徙為楚王。因人誣告,貶為淮陰侯。呂后與蕭何合謀,誘殺于長樂宮鐘室,夷滅三族 。
“國士無雙”、“功高無二,略不世出”是時人對其的評價。作為統(tǒng)帥,定三秦,擒魏、取代、破趙、脅燕、東擊齊,南滅楚,名聞海內(nèi),威震天下;作為軍事理論家,聯(lián)合張良整理兵書、序次兵法,并著有《韓信兵法》三篇。
(一)早期落魄:韓信為平民,性格放縱而不拘禮節(jié)。未被推選為官吏,又無經(jīng)商謀生之道,常常依靠別人糊口度日,當時下鄉(xiāng)南昌亭長見韓信非凡夫俗子,韓信曾經(jīng)多次前往下鄉(xiāng)南昌亭亭長處吃閑飯,接連數(shù)月,亭長的妻子嫌惡他,一早把飯煮好。開飯的時候,韓信去了,卻不給他準備飯食。韓信也明白他們的用意。一怒之下,最終離去不再回來。韓信在城下釣魚,有幾位老大娘漂洗滌絲棉,其中一位大娘看見韓信餓了,就拿出飯給韓信吃。幾十天都如此,直到漂洗完畢。韓信很高興,對那位大娘說:“我一定重重地報答老人家。”大娘生氣地說:“大丈夫不能養(yǎng)活自己,我是可憐你這位公子才給你飯吃,難道是希望你報答嗎?”(成語“一飯千金”的來源于此)
淮陰屠戶中有個年輕人侮辱韓信說:“你雖然長的高大,喜歡佩帶刀劍,其實是個膽小鬼。”又當眾侮辱他說:“你要不怕死,就拿劍刺我;如果怕死,就從我胯下爬過去?!庇谑琼n信仔細地打量了他一番,低下身去,趴在地上,從他的胯下爬了過去。滿街的人都笑話韓信,認為他膽小。(成語“胯下之辱”由此而來)
陳勝、吳廣起義后,韓信此時帶著寶劍投奔了項梁,留在部隊,默默無聞。項梁敗死后,又歸屬項羽,項羽讓他做郎中。韓信多次給項羽獻計,項羽不予采納。劉邦入蜀后,韓信離楚歸漢,做管理倉庫的小官,依然不被人所知。
(二)韓信拜將:韓信多次同蕭何交談,蕭何也十分賞識他。劉邦被項羽封為漢王,從長安到達南鄭,就有數(shù)十位將領逃亡。韓信估計蕭何等人多次在劉邦面前舉薦過自己而劉邦不用,也逃走了。蕭何聽說韓信逃走,來不及向劉邦報告便去追趕韓信。軍中有人向劉邦報告“丞相蕭何逃跑了?!眲畲笈?,如失左右手。隔了一兩天,蕭何回來見劉邦,劉邦又是生氣又是喜歡,罵道:“你逃跑,是為什么呢?”蕭何答道:“我不敢逃跑,我是追逃跑的人?!眲顔柕溃骸蹦闳プ坊貋淼氖钦l?”蕭何說:“韓信啊?!眲钣至R道:“軍官跑掉的有好幾十,你都沒有追;倒去追韓信,這是撒謊。”蕭何說:“那些軍官是容易得到的,至于像韓信這樣的人才,是普天下也找不出第二個來的。大王假如只想老做漢中王,當然用不上他;假如要想爭奪天下,除了韓信就沒有可以商量大計的人。只看大王如何打算罷了。”劉邦說:“我也打算回東方去呀,哪里能夠老悶在這個鬼地方呢?”蕭何說:“大王如果決計打回東方去,能夠重用韓信,他就會留下來;假如不能重用他,那么,韓信終究還是要跑掉的?!眲钫f:“我看你的面子,派他做個將軍吧。”蕭何說:“即使讓他做將軍,韓信也一定不肯留下來的?!眲钫f:“那么,讓他做大將?!笔捄握f:“太好了?!碑斚聞罹拖虢许n信來拜將。蕭何說:“大王一向傲慢無禮,如果任命一位大將,就像是呼喚一個小孩子一樣,這就是韓信離去的原因。大王如果誠心拜他做大將,就該揀個好日子,自己事先齋戒,搭起一座高壇,按照任命大將的儀式辦理,那才行??!”劉邦答應了。那些軍官們聽說了,個個暗自高興,人人都以為自己會被任命為大將,等到舉行儀式的時候,才知道是韓信,全軍上下都大吃一驚。
(三)還定三秦:漢王采用韓信的計策,為了蒙騙章邯,韓信命士兵修復棧道。章邯得知消息后,十分不屑,蜀道難難于上青天,那是這么容易修復的。其實韓信并不是要從棧道進攻漢中,在重修棧道之后沒多久,韓信就領兵進攻,從陳倉道進攻關中。章邯中計,倉促應戰(zhàn),不敵,戰(zhàn)敗而逃。漢王于是平定了雍地。漢二年(前205年),漢軍出關,收服魏王豹、河南王申陽,韓王鄭昌,殷王司馬昂降漢。聯(lián)合齊王田榮、趙王歇共同擊楚。漢王因此得到五路諸侯兵馬,共計56萬人,四月至彭城, 漢軍大敗而還。韓信又收集潰散的人馬與漢王在滎陽會合,并在京、索之間摧垮了楚軍,因為這個緣故楚軍始終不能西進。(“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來源于此)
(四)滅魏破代:劉邦兵敗彭城之時(睢水之戰(zhàn)),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叛漢降楚,齊王田榮和趙王歇也反叛并與楚媾和。六月魏王豹以探母病為由回到封國后,就封鎖了河關,切斷漢軍退路,叛漢與楚約和。劉邦派酈食其說服魏豹不成,八月任命韓信為左丞相率兵擊魏。魏豹把重兵布守在蒲坂,封鎖河關(黃河渡口臨晉關后改名蒲津關)。韓信故意多設疑兵,陳列船只假意要渡河關,而伏兵卻從夏陽以木盆、木桶代船渡河,襲擊魏都安邑。魏王豹大驚,引兵迎擊韓信,韓信大勝,虜魏豹,平定了魏國,改魏為河東郡。
韓信拿下魏國后九月,韓信破代兵。韓信攻克魏國,摧毀代國后,漢王就立刻派人調(diào)走韓信的精銳部隊,開往滎陽去抵御楚軍。
(五)東進滅趙,井陘(xíng)之戰(zhàn):韓信、張耳統(tǒng)兵幾萬欲過井陘進攻趙國。趙王與陳馀率軍二十萬在井陘口抗擊漢軍。 井陘口的地形很窄,車不可并行,騎兵不可列隊,成安君陳馀是一個書生,認為正義之師不用奇謀詭計,不聽李左車的斷韓信后路糧草,然后堅守不出,前后夾擊的計策。韓信派人暗中探聽,得知李左車的計策沒被采納,非常高興。大膽引兵前來,離井陘口三十里駐扎下來,半夜選二千輕騎兵,人持一面紅旗,從小路來到山坡上偽裝隱蔽起來,窺視趙軍,并且告誡將士:趙軍見我軍出擊,一定傾巢而出,你們就乘機迅速沖入趙軍營地,拔掉趙國旗幟,插上漢軍紅旗。韓信又召集將領們分析認為,趙軍已先占據(jù)了有利的地勢,他們在未見到漢軍大將旗鼓之前,定會擔心我們遇到阻險而退兵,是不肯輕易發(fā)兵攻打我們的。于是韓信派一萬人為先頭部隊,背靠河水擺開陣勢,趙軍見漢軍擺出只有前進而無退路的絕陣,都大笑不已。天剛亮,韓信打起了大將軍的旗號和儀仗鼓吹,擊鼓進軍井陘口。趙軍果出營迎擊,大戰(zhàn)良久,韓信、張耳棄鼓旗,佯裝打敗,退到河邊的軍陣之中。趙軍見狀,果然傾巢而出追逐韓信、張耳,爭奪漢丟下的旗鼓。韓信、張耳退到河邊陣地迎戰(zhàn)趙軍,各個拼死作戰(zhàn),趙軍無法把他們打敗。這時韓信所派的二千輕騎兵,等趙軍傾巢而出追擊漢軍,爭奪戰(zhàn)利品的時候,立即沖入趙軍營壘,拔掉趙軍旗幟,豎起二千面漢軍的紅旗。趙軍久戰(zhàn)不勝,想退回營壘,卻見營中遍是漢軍紅旗,大驚失色,認為漢軍已經(jīng)把趙王及其將領全部俘虜了,于是陣勢大亂,四散奔走逃告。趙將雖斬數(shù)人,竭力阻止,卻不見成效。這時漢軍兩面夾擊,大破趙軍,在泜水(河北省魏河)斬殺成安君陳余,活捉了趙王歇。
韓信聽從李左車的計策,派使者去燕,燕聽到消息立即投降。韓信又請求立張耳為趙王,鎮(zhèn)撫趙國,劉邦同意,就封張耳為趙王。
漢三年(前204年)六月,劉邦出成皋向東渡過黃河,單獨與夏侯嬰跑到了修武的張耳軍中,自稱漢使進入趙軍營。張耳、韓信還沒起床,劉邦徑直進其臥室,奪取了他們的印信兵符,召集諸將,等張耳、韓信起床后才得知劉邦來過,大驚失色。漢王奪了兩人的軍隊,令張耳備守趙地,任命韓信為相國,收集未調(diào)到滎陽的趙兵去打齊國。
(六)濰水之戰(zhàn):韓信引兵東進擊齊,未到平原渡口,得知酈食其已說齊歸漢。韓信想停止,范陽辯士蒯(kuǎi)通勸韓信說:“將軍奉詔攻打齊國,而漢王只不過派密使說服齊國歸順,難道有詔令叫您停止進攻嗎?況且酈生不過是個說客,憑三寸之舌就降服齊國七十多個城邑,將軍統(tǒng)帥幾萬人馬,一年多時間才攻占趙五十多個城邑,一個將軍反倒不如一個儒生的功勞嗎?”
韓信聽從蒯通說法,率兵擊齊。這時齊國已決計降漢,對漢軍戒備松懈,韓信乘機襲擊了齊駐守歷下,一直打到臨淄。齊王田廣驚恐,認為是酈食其出賣了自己,便把他煮死了。齊王逃到高密后派人向楚求救。當韓信襲破臨淄時,項羽聞訊遣龍且(jū)親率兵馬與田廣合力抗?jié)h,龍且輕視韓信,又急求戰(zhàn)功,率兵與韓信軍隔濰水東西(山東境內(nèi)濰河)擺開陣勢。韓信派人連夜做一萬多條袋子,盛滿沙土,堵塞濰河上流。率一半軍涉水進擊龍且,龍且出兵迎擊,韓信佯裝敗退,龍且以為韓信怯弱,率軍渡江追擊。這時韓信命人決開堵塞濰河的沙囊,河水奔流而至,龍且的軍隊大半沒有渡過去。韓信揮軍猛烈截殺,殺死龍且。東岸齊、楚聯(lián)軍見西岸軍被殲,四處逃散。韓信率軍急渡水追擊至城陽,楚兵皆被俘虜。齊王田廣逃走不久被殺。漢四年(前203年)齊地全部平定。
韓信一連滅魏、徇趙、脅燕、定齊,齊國平定之后,他派人向劉邦上書說:“齊國狡詐多變,是個反復無常的國家,南邊又與楚國相鄰,如不設立一個代理王來統(tǒng)治,局勢將不會安定。我希望做代理齊王,這樣對形勢有利?!碑敃r,項羽正把劉邦緊緊圍困在滎陽,情勢危急,看了韓信上書內(nèi)容,劉邦十分惱怒,大罵韓信不救滎陽之急竟想自立為王。張良、陳平暗中踩劉邦的腳,湊近他的耳朵說:“漢軍處境不利,怎么能禁止韓信稱王呢?不如就此機會立他為王,好好善待他,使他自守一方,否則可能發(fā)生變亂。”劉邦經(jīng)提醒也明白過來,改口罵道:“大丈夫平定了諸侯,就做真王罷了,何必做個暫時代理的王呢?”于是派張良前去立韓信為齊王,征調(diào)他的部隊攻打楚軍。
龍且戰(zhàn)死,項羽非??只?,派武涉去規(guī)勸韓信,韓信表示:我至死不叛漢,請?zhí)嫖肄o謝項王美意。武涉走后,蒯通勸說韓信擁兵自重,和劉邦、項羽三分天下,韓信感念劉邦知遇之恩,不忍叛漢,自認功勛卓著,漢王不會奪去自己的齊國,便謝絕了蒯通。蒯通規(guī)勸沒被采納,就裝瘋做了巫師。
(七)垓下之戰(zhàn):漢五年(前202年),劉邦撕毀鴻溝之約,趁項羽無備,楚軍饑疲,突然對楚軍發(fā)動戰(zhàn)略追擊。約韓信從齊地(山東),彭越從梁地(河南東北部)南下合圍楚軍。韓信、彭越未能如期南下。劉邦追擊楚軍,楚軍反擊,劉邦大敗而歸。
為調(diào)動韓信、彭越,劉邦聽從張良之謀,劃陳(淮陽)以東至海廣大地區(qū)為齊王韓信封地;封彭越為梁王,劃睢陽以北至谷城(山東東阿南),為其封地。由韓信指揮此戰(zhàn)。韓、彭遂率兵攻楚;漢軍形成從南、北、西三面合圍楚軍之勢,項羽被迫向垓下退兵。
十二月,漢軍與楚軍決戰(zhàn)于垓下。韓信大敗楚軍于垓下。楚軍大敗,退入壁壘堅守,被漢軍重重包圍。楚軍屢戰(zhàn)不勝,兵疲食盡。韓信命漢軍士卒夜唱楚歌,歌云:“人心都背楚,天下已屬劉;韓信屯垓下,要斬霸王頭”致使楚軍士卒思鄉(xiāng)厭戰(zhàn),軍心瓦解(成語“四面楚歌”來源于此),韓信乘勢進攻,楚軍大敗,十萬軍隊被全殲,項羽逃至東城自刎而死。劉邦于是還至定陶,馳入韓信軍中,收奪了他的兵權(quán),后改封韓信為楚王,都下邳(江蘇邳縣東)。
(八)功高被擒:韓信到楚國后,召見當年給他飯吃的漂母,賞賜她千金。輪到下鄉(xiāng)南昌亭長時,賞賜給他一百錢,并說:“你是個小人,做好事有始無終?!庇终僖娫?jīng)侮辱自己,讓他從胯襠下爬過去的少年,封他為中尉,并且告訴諸將說:“這是位壯士,當他侮辱我時,我難道不能殺了他嗎?殺了他也不會揚名,所以就忍了下來,這才有了今天的成就?!?/span>
漢六年,韓信被告謀反。劉邦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但是又沒有把握能夠打敗韓信,所以接受了陳平的建議:劉邦假稱巡游云夢澤,到楚國邊界會見諸侯,等韓信拜見時,便可趁機將他拿下。劉邦將到楚國時,韓信自認無罪;謁見劉邦,劉邦令人抓住韓信。韓信說:“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煜乱讯?,我固當烹!” 劉邦說:“有人告你謀反。”就給韓信戴上械具?;氐铰尻柡?,將韓信改封為淮陰侯。
韓信被貶為淮陰侯之后,深知高祖劉邦畏懼他的才能,所以從此常常裝病不參加朝見或跟隨出行。韓信日益怨恨,在家中悶悶不樂。劉邦曾經(jīng)悠閑地和韓信談論各位將軍才能的高下,認為各有長短?;噬蠁栱n信:“像我的才能能統(tǒng)率多少兵馬?”韓信說:“陛下不過能統(tǒng)率十萬?!眲钫f:“你怎么樣?”回答說:“我是多多益善”皇上笑著說:“您越多越好,為什么還被我抓住了呢?”韓信說:“陛下不善于統(tǒng)領士卒而善于領導將領,這就是我被陛下抓住的原因。況且陛下是上天賜予的,不是人力能做到的?!?/span>
陳豨(xī)被任命為鉅(jù)鹿郡守,向淮陰侯辭行。韓信拉著他的手避開左右侍從在庭院里漫步,仰望蒼天嘆息說:“您可以聽聽我的知心話嗎?有些心里話想跟您談談。”陳豨說:“一切聽任將軍吩咐!” 淮陰侯說:“您管轄的地區(qū),是天下精兵聚集的地方;而您,是陛下信任寵幸的臣子。如果有人告發(fā)說您反叛,陛下一定不會相信;再次告發(fā),陛下就懷疑了;三次告發(fā),陛下必然大怒而親自率兵前來圍剿。我為您在京城做內(nèi)應,天下就可以取得了?!标愗g一向知道韓信的雄才大略。深信不疑,說:“我一定聽從您的指教!”
漢十年(前197年),陳豨果然反叛。劉邦親自率領兵馬前往,韓信托病沒有隨從。暗中派人到陳豨處說:“只管起兵,我在這里協(xié)助您?!表n信就和家臣商量,夜里假傳詔書赦免各官府服役的罪犯和奴隸,打算發(fā)動他們?nèi)ヒu擊呂后和太子。部署完畢,等待著陳豨的消息。他的一位家臣得罪了韓信,韓信把他囚禁起來,打算殺掉他。他的弟弟上書告變,向呂后告發(fā)了韓信準備反叛的情況。呂后打算把韓信召來,又怕他不肯就范,就和蕭何謀劃,令人假說劉邦平叛歸來,說陳豨已被俘獲處死,列侯群臣都來祝賀。呂后命令武士把韓信捆起來,在長樂宮的鐘室殺掉了。韓信臨斬時說:“我后悔沒有采納蒯通的計謀,以致被婦女小子所欺騙,難道不是天意嗎?”于是誅殺了韓信三族。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劉邦從平叛陳豨的軍中回到京城,見韓信已死,又高興又憐憫他。
張良(?—前186年),字子房,秦末漢初杰出謀臣,西漢開國功臣,政治家,與韓信、蕭何并稱為“漢初三杰”。
前218年(秦始皇二十九年)張良很快得知秦始皇的巡游車隊即將到達陽武縣(今原陽縣的東半部),于是,張良指揮大力士埋伏在到陽武縣的必經(jīng)之地——博浪沙。等秦始皇車隊來到時,張良指揮大力士用120斤的大鐵錘砸向最豪華的那輛車。張良趁亂鉆入蘆葦叢中,逃離現(xiàn)場。然而,被大力士擊中的只是副車,秦始皇因多次遇刺,早有預防準備,所有車輦?cè)克鸟{,時常換乘座駕,秦始皇幸免于難,古博浪沙張良刺秦從此聞名遐邇。
張良先輩在韓國任過五代韓王之國相。力勸劉邦在鴻門宴上卑辭言和,保存實力,并疏通項羽季父項伯,使得劉邦順利脫身。憑借出色的智謀,協(xié)助漢王劉邦贏得楚漢戰(zhàn)爭,建立大漢王朝,幫助呂后之子劉盈成為皇太子,冊封為留侯。
張良精通黃老之道,不戀權(quán)位,晚年隨赤松子云游四海,漢高后二年(前186年)去世,謚號文成。漢高祖劉邦曾在洛陽南宮評價他說:“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span>
蕭何(?-前193年),沛郡豐邑(今江蘇省徐州市豐縣)人。西漢開國功臣、政治家,“漢初三杰”之一。
蕭何早年入仕秦朝,擔任沛縣主吏掾,輔佐沛公劉邦起義。攻克咸陽后,接收了秦丞相府、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圖書,掌握全國山川險要、郡縣戶口,對日后制定政策起到重要作用。蕭何月下追韓信,并極力向劉邦推薦韓信,使得劉邦在楚漢之爭中有了更大的勝算,楚漢之爭時,留守關中,穩(wěn)固后方,向前線輸送士兵、糧餉,對劉邦戰(zhàn)勝項羽、建立漢朝起了重要作用。西漢建立后,擔任相國,史稱“蕭相國”,冊封酂侯,名列功臣第一。他采摭秦朝六法,制定實施《九章律》。主張無為而治,采用黃老之術,休養(yǎng)生息。漢高帝十一年(前196年),協(xié)助劉邦消滅韓信、英布等異姓諸侯王。
晚年為了不讓劉邦懷疑,蕭何貪污受賄,自污名節(jié),但是蕭何畢竟心善,為百姓請求開放皇家的上林苑給百姓耕種而引起劉邦的憤恨,劉邦大發(fā)雷霆,說:“相國你大收商人的財物,卻來討取我的上林苑!”于是就下令把相國拘禁起來,還給他上了刑具,經(jīng)過多人求情,劉邦釋放了蕭何,蕭何蓬頭垢面去叩頭謝恩時,劉邦于心不忍,說:“相國不必多禮!這次的事,原是相國為民請愿,我不允許。我不過是夏桀、商紂那樣的無道天子罷了,而你卻是個賢德的丞相。我之所以關押相國,就是要讓百姓知道你的賢能和我的過失啊!”。
劉邦死后,蕭何輔佐漢惠帝。漢惠帝二年(前193年),蕭何去世,謚號“文終”。
諸呂之亂,公元前195年,劉邦在長樂宮病死,同年,他的兒子劉盈即位,即為漢惠帝。劉盈即位時,只有17歲,加上生性仁弱,對母后呂雉的殘忍和驕橫極為不滿,但又無力反抗,朝中大權(quán)都被太后呂雉把持了,最終憂郁成病,公元前188年,年僅23歲的劉盈病死。于是劉盈的母親呂后立劉恭為少帝,并由呂后臨朝稱制。四年后,少帝被廢,呂后開始立恒山王劉弘為帝。
呂后臨朝,極力培植呂家勢力,削除劉家勢力,先是殺了劉邦的兒子趙王劉友,后讓自己的兄弟做了各地的藩王。呂臺、呂產(chǎn)、呂祿及呂通都封了王,呂家勢力不斷壯大,劉邦“非劉氏稱王,天下攻擊之”的限制被打破,朝中老臣,劉氏宗室深感憤慨,但都懼怕呂后殘暴而敢怒不敢言。呂后病死后,諸呂惶惶不安害怕遭到傷害和排擠。于是,在上將軍呂祿家中秘密集合,共謀作亂之事,以便徹底奪取劉氏江山。此事傳至劉氏宗室齊王劉襄耳中,劉襄為保劉氏江山,決定起兵討伐諸呂隨后與開國老臣周勃,陳平取得聯(lián)系,設計解除了呂祿,諸呂不分男女老幼全部被處死,呂氏集團徹底被消滅。
諸呂之亂平定后,周勃、陳平等大臣密商選立皇帝。劉澤假意向劉襄提出,前往長安,游說眾臣立劉襄為天子,但他到了長安后卻說:劉襄的舅舅駟鈞不是善類,如果立了劉襄,等于又要讓“呂氏當國”這劇本重演一次。大臣們非常畏懼外戚勢力再度發(fā)生,經(jīng)討論,大臣們一致認為,代王劉恒適合即帝位。因為他是漢高祖的兒子,而且為人寬厚,待人仁慈,其母薄氏也很善良,不會出現(xiàn)擁尊自立的現(xiàn)象。最為關鍵的一點是代王年齡最大,全國上下無可爭議。于是,周勃、陳平等人親迎代王入長安而即帝位。閏九月,代王劉恒一行由代到長安,在群臣擁戴下即皇帝位,是為太宗孝文皇帝。劉恒即位后,大赦天下,積極推行休養(yǎng)生息政策,開創(chuàng)了漢朝盛世。
漢文帝劉恒(前203年~前157年7月6日),西漢第三位皇帝(含西漢前少帝、后少帝劉弘為第五代皇帝,前180年~前157年在位)。漢高帝劉邦第四子,漢惠帝劉盈異母弟,母為薄姬。
漢高帝十一年(前196年)受封代王。漢高帝去世后,呂后臨朝稱制,漢惠帝英年早逝,諸呂掌握朝中大權(quán)。呂后去世后,太尉周勃聯(lián)合丞相陳平等人粉碎諸呂勢力,迎立代王劉恒進京繼位,史稱漢文帝。即位之后,勵精圖治,興修水利,厲行節(jié)儉樸素,廢除肉刑,實現(xiàn)國家強盛,百姓小康,開啟“文景之治” 的發(fā)端。漢文帝謹慎對待諸侯國勢力過大及匈奴入侵中原等問題。對待諸侯王,采用以德服人、以武平亂的態(tài)度。對待匈奴,采用和親止戰(zhàn)的方式,營造安定團結(jié)、休養(yǎng)生息的政治局面。
漢文帝非常節(jié)儉,自己只穿黑色粗絲做的衣服,最寵愛的慎夫人也不穿貴族婦女流行的曳地長裙,所使用的圍帳也很樸素,和漢文帝一起一心只想成為天下人的表率,漢文帝在位二十多年,沒有興建宮殿,衣服車馬也是久不更新,文帝曾想建造一個露臺,計算下來需要百金,他說:“百金大約是中產(chǎn)之家十年的家產(chǎn),我僥幸奉先帝宮室,常常擔心辱沒了先帝,還造什么露臺,于是就終止了計劃?!蔽牡蹫榱思m正當時厚葬的風氣,臨終前留下詔書,下令薄葬,他第一次將國葬世間定為3天,期間允許百姓祭祀、飲酒、吃肉。
漢景帝劉啟(前188年-前141年3月9日)。西漢第六位皇帝(前157年—前141年在位),漢文帝劉恒嫡長子,母為孝文竇皇后竇氏(即竇太后)。
文帝后七年 (前157年)六月繼位。在位期間繼續(xù)推行與民休息、輕徭薄賦政策,社會經(jīng)濟得到進一步恢復和發(fā)展。田租由十五稅一改為三十稅一,此后成為漢朝定制。為加強中央集權(quán),采納晁錯建議實行削藩。景帝前三年(前154年)平定吳楚七國之亂。其后又令諸侯王不得治民,損黜其官制,王國官吏由皇帝任免。后世史家將其和文帝統(tǒng)治時期合稱文景之治。
七國之亂,早在楚漢戰(zhàn)爭時間,劉邦為了分化項羽的陣營,壯大自己的力量,曾封韓信、英布等為王,這些人因為非劉姓,故稱“異姓王”。由于異姓王非劉邦嫡系,又雄踞一方,在封立后數(shù)年之中,他們相繼被劉邦誅除殆盡。
與此同時,劉邦又大封他的子弟為王,稱為“同姓王”,高于列侯。當時封立的“同姓王”共有9國,他們在封國內(nèi)是國君,權(quán)力很大,其政權(quán)與中央基本相同,除太傅和丞相由中央任命外,自御史大夫以下的各級官吏,都由諸侯王自己任命,諸侯王還擁有一定的軍權(quán)、財權(quán)、治權(quán)等,史稱“郡國并行制”。
七國之亂就是指這些分封的“同姓王”諸侯國叛亂。
劉啟即位后,先提拔晁錯擔任內(nèi)史,然后又升晁錯為御史大夫,位列三公之一。晁錯經(jīng)過分析,告訴劉啟要特別提防諸侯勢力最強大的吳王劉濞(bì)。劉濞已經(jīng)暗中準備了四十來年,他私自鑄錢,又煮鹽販賣,為了積蓄力量,他還招納逃犯,謀反之心越來越顯露出來。所以,晁錯極力主張劉啟削奪各王的封地,即削藩。
劉啟聽從了晁錯的建議,決定先削奪吳國的會稽和豫章兩郡。劉濞見朝廷開始動手,不愿束手就擒,在漢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聯(lián)合各地諸侯王打著誅殺晁錯、安定國家的旗號反叛作亂。這次叛亂共有七個諸侯王參加,史稱為“七國之亂”。
劉啟知道了七國反叛的消息,就派太尉周亞夫帶領三十六個將軍去攻打吳國、楚國;派曲周侯酈寄攻打趙國;派將軍欒布攻打齊國;派大將軍竇嬰屯兵滎陽,監(jiān)視齊國、趙國的軍隊。
竇嬰向劉啟引見曾擔任過吳國丞相的袁盎。劉啟召袁盎進宮相見,趁機勸說劉啟殺掉晁錯,以保國家安全,平息叛亂。劉啟采納了袁盎的計策,便殺了晁錯。而七國之亂并沒有因此而停止,劉啟調(diào)派周亞夫等將領領兵平叛。周亞夫采用截斷叛軍的糧道然后堅守不出的戰(zhàn)略,最終擊潰了叛軍,用三個月將叛亂徹底平定。
七國之亂平定之后,劉啟趁機將各諸侯王國的權(quán)利收回中央,又大量裁撤諸侯國的官吏數(shù)量。諸侯王不再有行政權(quán)和司法特權(quán)。經(jīng)過七國之亂,諸侯王的割據(jù)問題得以徹底解決。
漢武帝劉徹(前156年—前87年3月29日),西漢第七位皇帝(前141—前87年在位),杰出的政治家、戰(zhàn)略家、文學家。漢景帝劉啟的兒子,母為王皇后。
(一)立為儲君,劉徹之母王娡(zhì)在懷孕時,漢景帝劉啟尚為太子。王娡夢見太陽進入她的懷中,醒來告訴劉啟后,劉啟認為這是高貴的征兆。
漢景帝前元四年(前153年)四月二十三日,漢景帝立栗姬所生的長子劉榮為皇太子,劉徹亦同時被封為膠東王。劉徹的姑母館陶公主劉嫖(biāo)向栗姬為其女陳氏提親,被栗姬拒絕,而王娡卻許諾讓劉徹娶陳氏,因此劉嫖不斷向景帝詆毀栗姬而贊譽王娡,栗姬亦曾出言不遜而觸怒景帝,天平遂逐漸向王娡母子傾斜。前元六年(前151年)薄皇后被廢黜后,王娡暗中指使大行令奏請立栗姬為皇后,使景帝對栗姬的不滿達到極點,于是處死大行令、疏遠栗姬,在前元七年(前150年)正月廢劉榮為臨江王。四月十七日,景帝立王娡為皇后;二十五日,立時年七歲的劉徹為皇太子。[9-10]
(二)建元初政,劉徹即位初年,太皇太后竇猗(yī)房、皇太后王娡為代表的外戚勢力在朝中有很大影響力,劉徹也必須將國家政務向太后匯報。建元元年(前140年)六月,劉徹罷免了丞相衛(wèi)綰和御史大夫直不疑,將兩位外戚魏其侯竇嬰、武安侯田蚡(fén)分別任命為丞相和太尉。另一方面,劉徹也分別任命儒者趙綰和王臧為御史大夫和郎中令。竇嬰和田蚡都喜好儒術,趙綰和王臧又是魯詩學和春秋谷梁學大儒申公的弟子,所以從這套執(zhí)政班子可以看出劉徹的崇儒意志,同時議定修明堂、改正朔、易服色及巡狩封禪等儒家禮制。
不過,太皇太后竇猗房崇尚黃老之學,阻撓儒學改革。要求劉徹將趙、王二人下獄治罪,二人皆死于獄中。竇嬰、田蚡也被罷免,改以開國功臣后裔許昌、莊青翟為丞相、御史大夫。明堂等儒家禮制也被廢棄。在此期間,劉徹韜光養(yǎng)晦,沉湎于微行和狩獵。同時,他亦進行了一些對外開拓的準備工作和初步活動,如派張騫出使西域、派嚴助征討閩越等。
(三)掌控朝綱,建元六年(前135年)五月,竇太后去世,劉徹得以完全掌權(quán)。他借口許昌、莊青翟辦理喪事不力,將二人罷免,起用舅舅田蚡為丞相,大司農(nóng)韓安國為御史大夫。劉徹對田蚡幾乎言聽計從,以致田蚡專橫跋扈,后經(jīng)劉徹敲打才有所收斂。而對于竇氏勢力則日益疏遠,終于在元光四年(前131年)借灌夫罵座之事而處死了竇嬰,不久田蚡亦死。此后,劉徹起用功臣外戚以外的官吏乃至出身微賤之人,如主父偃( zhǔ fù yǎn)、公孫弘、張湯等,并拜公孫弘為丞相,封平津侯,打破了非列侯不得為丞相的慣例,開啟了先拜相再封侯的先河;又提升御史大夫的地位,讓御史大夫張湯取代丞相的作用,相權(quán)對皇權(quán)的牽制作用也大為縮小。
另一方面,劉徹寵幸姐姐平陽公主家的歌女衛(wèi)子夫,而陳皇后則嫉妒衛(wèi)子夫,屢次加以迫害,劉徹遂于元光五年(前130年)以巫蠱為由廢黜陳皇后。元朔元年(前128年),年近三十的劉徹終于得到了兒子第一個兒子劉據(jù),遂于同年立劉據(jù)之母衛(wèi)子夫為皇后,六年后立劉據(jù)為皇太子。同時起用衛(wèi)子夫之弟衛(wèi)青、外甥霍去病來開疆拓土衛(wèi)青等深知劉徹對竇嬰、田蚡以外戚身份操控朝政、招攬賓客之事恨之入骨,因此行事低調(diào),以“和柔”取悅劉徹,避免觸犯劉徹的皇權(quán)。
對于地方諸侯勢力,劉徹一方面以推恩令進一步縮小其權(quán)限與土地,另一方面于元狩元年(前122年)平息了淮南王劉安、衡山王劉賜的未遂叛亂,鞏固了中央對諸侯王的控制。
(四)征伐四方,經(jīng)過漢初幾代統(tǒng)治者的休養(yǎng)生息政策,漢朝的國力在劉徹即位后已相當厚實。而劉徹自即位以來,就一改漢初的戰(zhàn)略防御政策,積極進取,征伐四方。
劉徹最重要的戰(zhàn)略目標是“滅胡”,即消除匈奴對漢朝的威脅。為了實現(xiàn)這個目標,他在建元年間派張騫出使西域,試圖與遷徙到西域的匈奴世仇大月氏(dà yuè zhī)結(jié)成軍事同盟。但張騫在途中被匈奴扣押,逃脫后亦未能說服大月氏聯(lián)合漢朝,因此與大月氏結(jié)盟“滅胡”的計劃沒有實現(xiàn)。
建元六年(前135年),匈奴又派人來漢朝要求和親,朝中分為大行令王恢為首的主戰(zhàn)派和御史大夫韓安國為首的主和派,經(jīng)過一番爭論,劉徹采納了主和派的主張,準備再對匈奴韜光養(yǎng)晦一段時間。到了元光二年(前133年),王恢向劉徹提出了馬邑之謀,試圖利誘匈奴軍臣單于入境,在馬邑谷中設伏滅之。劉徹批準,但該計劃因行動不周而沒有成功,王恢下獄自殺。此后匈奴斷絕了與漢朝的和親,更加頻繁地入侵漢朝邊塞。
在這種情況下,劉徹果斷提拔衛(wèi)青、霍去病北擊匈奴。自元光六年(前129年)以來,衛(wèi)青等將領連年出塞,大破匈奴,收復河套地區(qū),建筑朔方城,使?jié)h朝在對匈斗爭中逐漸居于主動地位。元狩二年(前121年),驃騎將軍霍去病西征匈奴右地,開拓河西走廊,渾邪(hún yé)王部四萬余人降漢,其后陸續(xù)設置四郡(酒泉、張掖、武威、敦煌),隔絕了羌人和匈奴的往來,控制了前往西域的道路。元狩四年(前119年),衛(wèi)青、霍去病等將領發(fā)動“度幕”作戰(zhàn),深入漠北,大破匈奴,從此匈奴遠遁。但漢朝也付出了相當?shù)膿p失,再加上霍去病在入塞兩年后去世,此后對匈奴的攻勢告一段落。
對匈奴的戰(zhàn)事告一段落后,劉徹又劍指其他方向,繼續(xù)開疆拓土。元鼎四年(前113年),劉徹派安國少季、終軍等出使南越,說服南越王趙興內(nèi)附。但南越丞相呂嘉不愿歸漢,于翌年殺死南越王趙興及其母漢女樛氏,安國少季、終軍等漢使亦遇害。劉徹遂派路博德、楊仆等發(fā)兵消滅南越,設置南海等九郡,將今廣東、廣西、海南以及越南中北部地區(qū)并入版圖。此后幾年,又陸續(xù)平定西羌、衛(wèi)氏朝鮮、東越、西南夷等政權(quán)或民族,將今青海東部、朝鮮半島北部、云貴高原等地并入版圖,武帝時期的版圖大約600多萬平方公里,秦始皇時期的版圖是現(xiàn)在我國版圖大約340萬平方公里。
(五)后期傾軋,元鼎四年(前113年)六月,汾陰出土寶鼎,被認為是祥瑞之兆,此后劉徹命令討論封禪事宜,并在三年后完成封禪泰山的盛典,改元元封。封禪泰山是治定功成的象征。
但劉徹并未停止用兵的步伐,而匈奴經(jīng)過十余年休養(yǎng)生息后,元氣有所恢復,再加上為情、霍去病已死,便拒絕按劉徹要求派太子入質(zhì)漢朝,重新成為漢朝邊患。因此劉徹于太初四年(前101年)下詔征討匈奴,企圖徹底解決匈奴問題。然而前后數(shù)次征戰(zhàn)皆不利,李陵、李廣利等將領都投降匈奴。
劉徹用兵數(shù)十年,造成民力疲敝,到元封四年(前107年),關東流民超過二百萬人,不在戶籍者四十萬,出現(xiàn)了“城郭倉廩空虛,民多流亡”“天下虛耗,人復相食”的局面。
除了社會危機的萌生,宮廷內(nèi)部的斗爭也日益激化,隨著衛(wèi)子夫色衰愛弛,劉徹又寵幸王夫人、李夫人等,生下多名皇子?;侍觿?jù)長大后,“仁恕溫謹”,對劉徹的窮兵黷武屢屢進諫,劉徹認為劉據(jù)不像自己,父子遂有所隔閡,元封五年(前106年)衛(wèi)青死后,劉據(jù)就更加孤立。太始三年(前94年),劉徹新寵趙婕妤(jié yú)(婕妤:古時宮中的女官名,是妃嬪的稱號)懷孕十四個月,生下皇子劉弗陵,劉徹大喜,以與堯帝出生前懷孕的月數(shù)吻合為由,將趙婕妤的寢宮門命名為“堯母門”。這向外界傳遞出劉徹欲以劉弗陵取代劉據(jù)的信號,導致反太子派和親太子派之間的斗爭日益白熱化,終于釀成了征和二年(前91年)的“巫蠱之禍”。劉據(jù)兵敗自殺,妻妾子女都遇害,衛(wèi)子夫也自殺,衛(wèi)氏家族隨之被誅滅。
(六)雄主遲暮,征和四年(前89年)春,劉徹親赴東萊求仙,適逢暴風驟雨,流高潮涌,無法出海,停留十余日后返還。在封泰山、禪石閭(lǘ)以后,劉徹召見群臣,追悔以往的過失,命遣散方士,停止求仙。同年,搜粟都尉桑弘羊等請求在輪臺屯田,劉徹駁回,并且下《輪臺詔》史稱為輪臺罪己詔,自此以后,劉徹不再出兵,與民休息之意。
后元元年(前88年)劉徹諸子中,齊王劉閎早死,昌邑王劉髆(bó)被排除出皇位繼承序列,燕王劉旦和廣陵王劉胥因違反法度而被疏遠,劉旦派來請求入京宿衛(wèi)的使者亦被劉徹斬殺,以示警告。這樣一來,幼子劉弗陵成為唯一人選。劉徹為防止后宮干政,殺了劉弗陵的生母趙婕妤,并安排霍光、金日磾(dī)、上官桀與桑弘羊四人為輔政大臣,確保自己身后政局的平穩(wěn)過渡。
后元二年(前87年)春,劉徹病重,彌留之際的劉徹正式下詔立劉弗陵為皇太子,次日,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在劉徹臥室內(nèi)床下拜受顧命。二月十四日,劉徹駕崩,三月下葬于茂陵。謚號孝武皇帝。劉弗陵即位,是為昭帝。十三年后,劉據(jù)之孫劉詢繼承皇位,是為宣帝,于本始二年(前72年)追上劉徹廟號為“世宗”。
衛(wèi)青(?-前106年),字仲卿,河東郡平陽縣(今山西臨汾西南)人,中國西漢時期將領、外戚,杰出的軍事家,民族英雄。漢武帝皇后衛(wèi)子夫之弟、大司馬驃騎將軍霍去病之舅。
衛(wèi)青從小做牧童,受盡苦楚。成年后,在平陽公主府中為騎奴。后因衛(wèi)子夫被選入宮,而受到武帝青睞,被提為建章監(jiān)、侍中,常隨武帝外出圍獵。后遷太中大夫。元光六年(前129年),升任車騎將軍,在抵抗匈奴入侵的四路漢軍三路均遭失利的情況下,于龍城之戰(zhàn)大勝而歸,得封關內(nèi)侯。元朔二年(前127年),率軍突襲匈奴,發(fā)起河南戰(zhàn)役,一舉收復河套地區(qū),置朔方郡。因功進封為長平侯。元朔五年(前124年),匈奴分三路大舉南下,衛(wèi)青利用匈奴右賢王傲慢輕敵、麻痹大意的弱點,乘夜奔襲,圍追堵殺,又獲大勝。戰(zhàn)后進拜大將軍。次年,兩度統(tǒng)領公孫敖等六將軍出定襄,重創(chuàng)匈奴單于主力。元狩四年(前119年),與外甥霍去病分兵北伐,在大漠遭遇單于主力,力戰(zhàn)破敵,并追逐至趙信城,燒其積粟而還。此戰(zhàn)后,匈奴“匈奴遠遁,漠南無王庭”,衛(wèi)青也因功加拜大司馬大將軍,與霍去病同掌軍政。元封五年(前106年),衛(wèi)青病故。武帝賜謚號“烈”,允許其陪葬茂陵,并按照陰山形狀為其修筑墓冢。
衛(wèi)青一生七次出擊匈奴,收取河南,為漢武帝時期漢在漢匈戰(zhàn)爭中所取得的勝利做出巨大的貢獻。
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男,河東平陽(今山西省臨汾市)人 ,西漢名將、軍事家、民族英雄。漢武帝皇后衛(wèi)子夫及大司馬大將軍衛(wèi)青的外甥,大司馬大將軍霍光的同父異母兄長。
少年貴幸:霍去病出生于西漢建元元年(前140年),是平陽侯府的女奴衛(wèi)少兒與平陽縣小吏霍仲孺的私生子。霍仲儒當差期滿,回到平陽縣,與在長安平陽公主府的衛(wèi)少兒失去聯(lián)系。因此,霍去病一直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誰,直到成為驃騎將軍后,才與父親相認。
建元二年(前139年),衛(wèi)少兒的妹妹衛(wèi)子夫得幸漢武帝劉徹。一年多后(建元三年至建元四年,約前138-137年),衛(wèi)子夫全家貴幸。衛(wèi)少兒曾經(jīng)與曲逆侯陳平的曾孫陳掌私通 ,從而與陳掌結(jié)婚。元朔元年(前128年),衛(wèi)子夫被立為皇后?;羧ゲ∫虼嗽谀暧讜r成為當時最重要的外戚家族的一員,過上上流社會的生活。
霍去病在少年時代就“善騎射”。武帝很喜歡他,讓他做了自己的近臣侍中。武帝還曾想親自教授霍去病孫子、吳起的兵法,但霍去病以“顧方略何如耳,不至學古兵法”為由推辭 。
初戰(zhàn)封侯,定襄北之戰(zhàn):元朔六年(前123年),年僅十八歲的霍去病被武帝任命為剽姚校尉(“剽姚”意為勇猛勁疾 ),命其隨大將軍衛(wèi)青出擊匈奴。衛(wèi)青受詔后,授予霍去病壯士。隨后,霍去病與輕勇騎八百直棄大軍數(shù)百里,相機打擊匈奴軍。這是他第一次統(tǒng)兵,卻一舉“斬捕首虜過當”(“過當”一般被理解為斬殺敵人數(shù)目超過己方損失的數(shù)目,《漢書》引漢武帝言載為“斬首捕虜二千二十八級”)的成果,其中包括匈奴的相國、當戶等高級官員,同時也斬殺了匈奴單于伊稚斜的祖父輩籍若侯產(chǎn),并俘虜單于的叔父羅姑比,兩次功冠全軍。戰(zhàn)后,武帝割南陽郡穰縣的廬陽鄉(xiāng)、宛縣的臨駣(táo)聚為冠軍侯國,封霍去病為冠軍侯,以表彰其勇冠三軍之意。
河西之戰(zhàn):元狩二年(前121年),武帝任命十九歲的霍去病為驃騎將軍。于春、夏兩次率兵出擊占據(jù)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區(qū)東部的渾邪(hún yé)王、休屠王部。在春季攻勢中,霍去病率一萬驃騎出隴西,轉(zhuǎn)戰(zhàn)河西五國,輜重多,人馬眾,對降服者予以寬赦,與單于的兒子交戰(zhàn),幾乎將其生擒。再越過焉支山,轉(zhuǎn)戰(zhàn)六天,急行軍一千多里,最終在皋蘭山下(今蘭州南部)與匈奴軍激戰(zhàn),重創(chuàng)匈奴,殺死匈奴折蘭王、盧侯王,殲滅其精銳,渾邪王子及相國、都尉等全部被俘。此役,漢軍共斬首八千九百六十級,并俘獲了休屠王的祭天金人,戰(zhàn)后,霍去病因功加封食邑二千二百戶。
在同年夏季的攻勢中,霍去病與合騎侯公孫敖從北地郡(今甘肅環(huán)縣)率軍分路進軍。公孫敖迷路遲到,未能與霍去病會和?;羧ゲ」萝娚钊耄h涉?;侥系暮桑竭^居延海(今內(nèi)蒙古阿拉善盟額濟納旗內(nèi)),過小月氏(ròu zhī),攻抵祁連山(也有說法是今新疆哈密的東天山),俘獲得單于單桓、酋涂王,收降其相國、都尉以下的降者二千五百人。在此役中,漢軍共斬得匈奴軍首級三萬二百級,生擒匈奴五王,五王母,匈奴單于的閼氏及王子五十九人,相國、將軍、當戶、都尉六十三人,讓匈奴的實力受到一次極大的打擊,而漢軍自身折損約十分之三。武帝得到捷報后,加封霍去病食邑五千四百戶。而跟隨霍去病出征至小月氏的校尉都被封為左庶長,其部下趙破奴、高不識及仆朋均被封侯。
伊稚斜單于惱怒于渾邪王多次的敗績,于是想將其召至單于庭而后誅殺。渾邪王得訊,馬上聯(lián)合休屠王等籌劃投降漢朝事宜,并遣使告知漢廷。武帝得到訊息后,擔心這是詐降,于是在秋季命霍去病率大軍迎接渾邪王等。在漢軍渡過黃河,抵達渾邪王大營附近時,渾邪王麾下部分降眾不愿投降,密謀逃跑。在此緊急的關頭,霍去病率部馳入匈奴軍中,與渾邪王相見,斬殺企圖逃亡的軍士八千人,“降異國之王三十二”。隨后,霍去病先將渾邪王單獨送往長安,再統(tǒng)領其部眾四萬余人歸漢 。
此役后,西北邊境幾乎沒有匈奴進犯。漢武帝于是減少了隴西、北地、上郡戍守之兵的一半,使全國百姓的徭役負擔得到寬緩。從此,漢朝控制了河西地區(qū),為打通內(nèi)陸通往西域的道路奠定了基礎。匈奴為此悲歌道:“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fán)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span>
封狼居胥,漠北之戰(zhàn):元狩四年(前119年)春,漢武帝命衛(wèi)青與時年二十一歲的霍去病各率騎兵五萬,分別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尋殲匈奴主力。霍去病率五萬騎兵,以將軍李敢等為大校,出代郡、右北平郡,北進兩千多里,越過離侯山,渡過弓閭河,與匈奴左賢王部接戰(zhàn),大破匈奴軍,俘虜匈奴屯頭王、韓王等三人及將軍、相國、當戶、都尉等八十三人。霍去病乘勝追殺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國境內(nèi)),在狼居胥山舉行了祭天封禮,在姑衍山(今蒙古國肯特山以北)舉行了祭地禪禮,兵鋒一直逼至北海(一稱瀚海,今俄羅斯貝加爾湖)。此役,漢軍斬首七萬四百四十三級,自身也損傷十分之三。經(jīng)此一戰(zhàn),匈奴被漢軍在漠南蕩滌,匈奴單于逃到漠北,“匈奴遠遁,而漠南無王庭”,匈奴勢力大為衰退。此戰(zhàn)后,匈奴失去對東北地區(qū)的控制。
漢軍回師后,武帝為表彰霍去病的功勞,再增封其食邑五千八百戶?;羧ゲ傧碌膶⒆湟搏@得了大量的賞賜,隨他出征的右北平太守路博德、北地都尉邢山、復陸支及伊即靬(伊即軒)都分別獲封侯爵,李敢業(yè)一舉獲封關內(nèi)侯。同時,武帝設置大司馬位,以大將軍衛(wèi)青、驃騎將軍霍去病為大司馬。同時定下法令,使驃騎將軍的官階和俸祿同大將軍相等。從此以后衛(wèi)青的權(quán)勢逐漸減退,而霍去病日趨顯貴。衛(wèi)青的老友和門客多半離開了他,而去奉事霍去病,這些人常常因此而得到官爵。
英年早逝:元狩六年(前117年),因為匈奴伊稚斜單于拒絕對漢稱臣,漢武帝再一次進行戰(zhàn)爭動員,決心殲滅單于主力。然而在準備過程中,或許是多次領兵出征的勞累,長時間處于艱苦的環(huán)境,霍去病卻因病早逝,年僅二十四歲。漢武帝因此被迫暫時停止了對匈奴的作戰(zhàn)?;羧ゲ∷篮螅涞墼试S他陪葬茂陵,賜其謚號為“景桓”(取義“武與廣地”,彰顯其克敵服遠,英勇作戰(zhàn),擴充疆土之意)。武帝對霍去病的死非常悲傷。他特意調(diào)遣河西五郡的鐵甲軍,列成陣沿長安一直排到茂陵東的霍去病墓。他還下令將霍去病的墳墓修成祁連山的模樣,彰顯他力克匈奴的奇功。
霍去病用兵靈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善于長途奔襲、快速突襲和大迂回、大穿插、殲滅戰(zhàn),為漢武帝的軍事擴張做出重大貢獻。
張騫(約前164年-前114年),字子文,漢中郡城固(今陜西省漢中市城固縣)人,中國漢代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險家,絲綢之路的開拓者。張騫富有開拓和冒險精神。
漢武帝招募使者出使大月氏,欲聯(lián)合大月氏共擊匈奴,張騫應募任使者,于長安出發(fā),經(jīng)匈奴,被俘,被困十年,后逃脫。西行至大宛,經(jīng)康居,抵達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在歸途中,張騫改從南道,依傍南山,企圖避免被匈奴發(fā)現(xiàn),但仍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匈奴內(nèi)亂,張騫乘機逃回漢朝,向漢武帝詳細報告了西域情況,武帝授以太中大夫。因張騫在西域有威信,后來漢所遣使者多稱博望侯以取信于諸國。
司馬遷稱贊張騫出使西域為“鑿空”,意思是“開通大道”。張騫先后兩次出使西域,打開了中國與中亞、西亞、南亞以至通往歐洲的陸路交通,從此中國人通過這條通道向西域和中亞等國出售絲綢、茶葉、漆器和其他產(chǎn)品,同時從歐洲、西亞和中亞引進寶石、玻璃器等產(chǎn)品。張騫被譽為“絲綢之路的開拓者”、“第一個睜開眼睛看世界的中國人”。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廣川(河北省景縣廣川大董故莊村)人,西漢哲學家。漢景帝時任博士,講授《公羊春秋》。漢武帝元光元年(前134),漢武帝下詔征求治國方略,董仲舒在著名的《舉賢良對策》中把儒家思想與當時的社會需要相結(jié)合,并吸收了其他學派的理論,創(chuàng)建了一個以儒學為核心的新的思想體系,深得漢武帝的贊賞,系統(tǒng)地提出了“天人感應”、“大一統(tǒng)”學說和“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被漢武帝所采納,使儒學成為中國社會正統(tǒng)思想,影響長達兩千多年。其學以儒家宗法思想為中心,雜以陰陽五行說,把神權(quán)、君權(quán)、父權(quán)、夫權(quán)貫穿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學體系。
他提出了天人感應、三綱五常(三綱:指父為子綱、君為臣綱、夫為妻綱。五常:指仁、義、禮、智、信。)等重要儒家理論。其后,董仲舒任江都易王劉非國相10年;元朔四年(前125),任膠西王劉端國相,4年后辭職回家著書寫作。之后,朝廷有大事商議,皇帝即會下令使者和廷尉前去董家問他的建議,董仲舒仍受漢武帝尊重。
董仲舒一生歷經(jīng)三朝,度過了西漢王朝的極盛時期,公元前104年病故,享年75歲。死后得武帝眷顧,被賜葬于長安下馬陵。
三綱的本義:君為臣綱,君不正,臣投他國。國為民綱,國不正,民起攻之。父為子綱,父不慈,子奔他鄉(xiāng)。子為父望,子不正,大義滅親。夫為妻綱,夫不正,妻可改嫁。妻為夫助,妻不賢,夫則休之。三綱的來源是孔子所說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綱強調(diào)的是倫理道德,此外,“綱”這個字,本義為提網(wǎng)的總繩,因此“綱”字并不是絕對的意思,也不是全部的意思,而是主要的意思,牽引的意思,而不是絕對服從的意思,后人強化了其作用而忽視了三綱的以人倫道德為管理的指導思想。
漢昭帝劉弗陵(前94年-前74年6月5日),西漢第八位皇帝(含呂后稱制時期的前少帝和后少帝),漢武帝劉徹少子。
后元二年(前87年)立為太子,同年即位,霍光、上官桀、金日磾、桑弘羊受武帝遺詔輔政,即位后委政霍光。因海內(nèi)虛耗、民生凋敝,故采取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政策,屢次減免租賦,招撫流民。始元六年(前81年)召集郡國賢良文學召開鹽鐵會議,隨后罷榷酤(què gū)。又與匈奴恢復和親。政治較為安定,社會經(jīng)濟有所恢復。開啟了“昭宣中興”的良好局面。
元平元年(前74年6月5日),劉弗陵因病駕崩,時年二十一歲,在位十三年,謚號孝昭皇帝,葬于平陵。
漢廢帝劉賀,漢武帝劉徹之孫,昌邑哀王劉髆之子,西漢第九位皇帝(公元前74年7月18日—8月14日在位),也是西漢歷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漢昭帝駕崩,因無子,劉賀被征召入朝,立為皇太子。六月丙寅日,劉賀接受皇帝璽綬,承襲皇帝的尊號,卻并未謁見高廟,六月癸已日,即劉賀在位第27天,其因荒淫無度、不保社稷而被廢為庶人,史稱漢廢帝。元康三年(前63年),漢宣帝封劉賀為海昏侯。2016年3月2日,江西省南昌市海昏侯墓墓主得到確認,就是?;韬顫h廢帝劉賀。
漢宣帝劉詢(前91年—前48年1月10日),原名劉病已,西漢第十位皇帝(前74年—前48年1月10日在位),漢武帝劉徹曾孫,戾太子劉據(jù)之孫,史皇孫劉進之子。
劉詢幼遭巫蠱之禍,生長民間。元平元年(前74年),霍光與大臣廢昌邑王劉賀后,迎立劉詢?yōu)榈邸<次恢?,委政霍光。地?jié)二年(前68年)霍光死后親政,地節(jié)四年(前66年)大司馬霍禹謀反,廢霍皇后,徹底清除霍氏勢力。他施政“以霸王道雜之”,對內(nèi),致力于整頓吏治,強化皇權(quán),任用熟悉法令政策的文法吏,以刑名考核臣下;設置治書侍御史和廷尉平,審核量刑輕重;廢除某些苛法,維護法律正常行使;招撫流亡,假民公田,設置常平倉,蠲(juān)免和削減租賦,以此安定民生,恢復生產(chǎn);于甘露三年(前51年)下詔召集諸儒講論五經(jīng)異同,親自稱制臨決。對外,因匈奴內(nèi)亂,呼韓邪(yé)單于歸附漢朝,消除了匈奴對漢朝的威脅;設置西域都護,政令自此頒于西域,有利于發(fā)展西域生產(chǎn)和中原與西域之間的經(jīng)濟、文化交流。
黃龍元年十二月甲戌(前48年1月10日),劉詢因病崩于未央宮,葬于杜陵,廟號中宗。作為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賢君,統(tǒng)治期間,漢朝政治清明、社會和諧、經(jīng)濟繁榮、四夷賓服,綜合國力最為強盛,史稱“孝宣之治”或者“孝宣中興”。
霍光(?-前68年4月21日),字子孟,河東郡平陽縣(今山西省臨汾市)人。西漢時期權(quán)臣、政治家,大司馬霍去病異母弟、漢昭帝上官皇后的外祖父。
漢武帝臨終時,授霍光為大將軍、大司馬,受命托孤。漢昭帝繼位,解除上官桀擁立劉旦陰謀,冊封博陸侯。漢昭帝去世,擁護并廢立昌邑王劉賀,擁立漢宣帝即位,掌權(quán)攝政,權(quán)傾朝野,女兒為漢宣帝第二任皇后。
霍光的父親名叫霍仲孺,以縣中小吏身份被派到平陽侯家服役?;糁偃婧推疥柡罡惺膛l(wèi)媼之女衛(wèi)少兒私通生下霍去病?;糁偃嬖谄疥柡罴胰蝿胀戤叿祷丶抑?,另娶妻子生下霍光。
霍去病出征凱旋時,將異母弟弟霍光一起帶到長安照顧?;艄猱敃r年僅十多歲,在霍去病的幫助下,先任郎官,隨后遷任各曹官、侍中等。元狩六年(前117年),霍去病去世?;艄馍畏钴嚩嘉?、光祿大夫等職位,侍奉漢武帝左右,前后出入宮禁二十多年,未曾犯一次錯誤。因此,得到漢武帝的信任。
征和二年(前91年),衛(wèi)戾太子(劉據(jù))被江充以巫蠱之禍逼死后,漢武帝立鉤弋夫人之子劉弗陵為儲君,并計劃令霍光輔佐。武帝令宮中畫師畫《周公輔成王朝諸侯圖》賜給霍光,暗示他準備輔政。
霍光與同為輔政大臣的金日磾和上官安都有聯(lián)姻關系。金日磾次子金賞的妻子是他女兒。另外一位輔政大臣上官桀的兒子上官安所娶的則是霍光長女,有一女上官氏。上官安打算讓時年僅六歲的上官氏做皇后,遭到霍光反對,于是轉(zhuǎn)而走蓋長公主的門路,成功實現(xiàn)目的。上官家族為了回報蓋長公主,想將其情夫丁外人封列侯和光祿大夫,也被霍光駁回。霍光此前又曾多次阻止上官家族其他親戚封官。雙方因而結(jié)怨,成為政敵。
上官桀父子聯(lián)合蓋長公主、燕王劉旦以及輔政大臣桑弘羊等共同結(jié)成反對霍光的同盟,假托燕王名義趁霍光休假的時候向漢昭帝上書誣陷霍光有不臣之心,并內(nèi)外接應,做好準備打算一舉擒殺霍光。
時年僅十四歲的昭帝識破了他們的陰謀,不予理睬,并安撫霍光,且下令追查上書人的來歷。上官桀等人見無法從昭帝處下手,便決定發(fā)動政變殺霍光,廢黜昭帝,立燕王為帝。但計劃泄漏,霍光族滅上官桀父子和桑弘羊,鄂邑長公主和燕王劉旦自殺。此后霍光成為朝政實際上的決策者。
在昭帝時期,霍光得到漢昭帝的全面信任,因而得以獨攬大權(quán),他采取休養(yǎng)生息的措施,多次大赦天下,鼓勵農(nóng)業(yè),使得漢朝國力得到一定的恢復。對外也緩和了同匈奴的關系,恢復和親政策。這段時期和后來的宣帝朝被合稱昭宣中興,史家認為西漢自文景之治后,被武帝窮兵黷武政策所耗空的國力在這段時間得到了恢復。
元平元年(前74年)夏四月癸未日,漢昭帝駕崩,他沒有兒子?;艄庥h武帝孫昌邑王劉賀即位,但二十七日之后就以淫亂無道的理由報請上官太后廢除了他。
漢宣帝即位初,霍光表示歸政于帝。漢宣帝沒有接受,朝廷事務的決策仍先經(jīng)過霍光過問再稟報皇帝。漢宣帝對霍光表面上很信任,但內(nèi)心十分忌憚,與之同車時“若有芒刺在背”?;艄獗救斯Ω哒鹬?,為后來的全家族滅埋下了禍根。
漢宣帝即位后,沒有依照群臣提議立霍光之女霍成君為皇后,而是委婉的以尋故劍的名義,表示要立自己的元配妻子許平君為皇后?;艄鉀]有反對,霍光的繼室對女兒沒有成為皇后不滿,趁許皇后生產(chǎn)的機會買通醫(yī)生淳于衍,毒死了許皇后。許皇后死后,漢宣帝追究醫(yī)生責任,淳于衍下獄受審,害怕而向霍光坦白了此事?;艄怏@駭之余,想要追究顯的責任,但最終還是礙于夫妻情分替她掩蓋了過去。霍成君最終被立為皇后。
漢宣帝地節(jié)二年(前68年4月21日),霍光去世,謚號宣成,陪葬于漢武帝茂陵,葬禮按照相國蕭何故事,名列“麒麟閣十一功臣”首位。兩年后,霍氏圖謀造反,毒害許平君皇后母子事發(fā),全族坐罪處死。
甘露三年(前51年),回憶往昔輔佐有功之臣,乃令人畫十一名功臣圖像于麒麟閣以示紀念和表揚,列霍光為第一。因其死后家族謀反,滿門抄斬,故不名霍光全名,只尊稱為“大司馬、大將軍、博陸候,姓霍氏”。此后,霍光一直為漢朝皇帝所尊奉祭祀,漢成帝年間,曾增加守墓人一百戶。漢平帝元始二年(2年),以千戶封霍光堂弟的曾孫霍陽為博陸侯,奉祀霍光。
漢元帝劉奭(shì )(前75年-前33年7月8日),漢宣帝劉詢與嫡妻許平君所生之子,西漢第十一位皇帝。
地節(jié)三年四月戊申(前67年5月24日),劉奭被立為太子。黃龍元年十二月甲戌(前48年1月10日),漢宣帝駕崩,癸巳(前48年1月29日),皇太子劉奭繼位,是為漢元帝。漢元帝多才藝,善史書,通音律,少好儒術,為人柔懦。在位期間,因為寵信宦官,導致皇權(quán)式微,朝政混亂不堪,西漢由此走向衰落。
漢成帝劉驁(ào)(前51年-前7年4月17日),字太孫,西漢第十二位皇帝(前33年—前7年在位),漢元帝劉奭的兒子,母為王政君。愛讀經(jīng)書,喜歡文辭,寬博謹慎。初元二年(前47年)四月冊立為太子。竟寧元年(前33年)即位,沉湎酒色,荒于政事,各地相繼爆發(fā)農(nóng)民起義和鐵官徒起義。同時任由外戚專政,朝廷大政為太后王政君一族把持,埋下了王莽篡漢的禍根。
漢哀帝劉欣(前25年-前1年8月15日),漢元帝劉奭之孫,漢成帝劉驁之侄,定陶恭王劉康之子,母丁姬,西漢第十三位皇帝,在位7年。陽朔二年(前23年)八月二十二日,劉欣父定陶恭王劉康去世,劉欣襲封定陶王爵位。劉欣年長后,伯父漢成帝無子嗣,在與叔父中山王劉興經(jīng)過一年的激烈爭奪后,于綏和元年(前8年)被立為太子。綏和二年(前7年)三月十八日,漢成帝病逝,劉欣即位為帝,改元建平。元壽二年六月二十七戊午日(前1年8月15日),在位僅六年的劉欣駕崩,時年二十五歲,謚號孝哀皇帝,葬于義陵。
漢平帝劉衎(kàn)(公元前9年-6年2月3日),原名劉箕子,漢元帝劉奭之孫,中山孝王劉興之子,西漢第十四位皇帝。漢哀帝于病死后,王莽為便于弄權(quán),不肯立年歲較長的君主,于當年七月迎立年僅9歲的中山王劉衎入宮即位為帝。次年改元元始。元始五年十二月,劉衎去世,一說被王莽毒殺,劉衎死后葬于康陵。
劉嬰(5年-25年2月),是漢宣帝的玄孫、楚孝王劉囂的曾孫、廣戚侯劉顯的兒子,于居攝元年三月己丑日(公元6年4月17日)—始建國元年正月癸卯日(公元9年1月10日)居西漢皇太子位,沒有當上皇帝,王莽呼之為“孺子”,世稱“孺子嬰”。劉嬰一生僅僅是做了三年皇太子,四歲即被囚,又通令禁止任何人與他講話。孺子嬰長大后,六畜不識,話也說不清楚,成了一個傻子。更始三年(公元25年)2月,在臨涇被李松殺死。
王莽(公元前45年-公元23年10月6日),字巨君。新朝開國皇帝(公元9年1月10日—23年10月6日)。
王莽少年時,其父兄先后去世,他跟隨叔父們一起生活。王氏家族是當時權(quán)傾朝野的外戚世家,王家先后有九人封侯,五人擔任大司馬,是西漢一代中最顯貴的家族。族中之人多為將軍、列侯,生活侈靡,聲色犬馬,互相攀比。唯獨王莽獨守清凈,生活簡樸,為人謙恭;而且勤勞好學,王莽就是這個大族中的另類,世人眼中的道德楷模,很快聲名遠播。
漢成帝陽朔三年(公元前22年),24歲的王莽入中樞開始做官。王莽辦事認真,對人更加恭敬,對其身居大司馬之位的伯父王鳳極為恭順,王鳳臨死前囑咐王政君照顧王莽。同年王莽被任命為黃門郎,后升為射聲校尉。后其叔父王商上書表示愿把其封地的一部分讓給王莽,當時朝中的許多知名人士都為王莽說好話,漢成帝也認為王莽很賢能。王莽30歲,被封為新都侯,騎都尉,光祿大夫、侍中(皇帝侍衛(wèi)近臣)。王莽身居高位,卻從不以自己為尊,總能禮賢下士、清廉儉樸,常把自己的俸祿分給門客和平民,甚至賣掉馬車接濟窮人,在民間深受愛戴。
元壽二年(公元前1年),漢哀帝去世,并未留下子嗣。不久后,王太后詔命王莽再任大司馬,錄尚書事,兼管軍事令及禁軍。其后王莽擁立九歲的漢平帝登基,由王莽代理政務,得到朝野的一致?lián)泶?。此后王莽的政治野心逐漸暴露。他開始排斥異己。
王莽擔心漢平帝的外戚衛(wèi)氏家族會瓜分他的權(quán)力,于是將漢平帝的母親衛(wèi)氏及其一族封到中山國,禁止他們回到京師。王莽長子王宇怕平帝日后會怨恨報復,因此極力反對此事,但王莽不聽。王宇與其師吳章商議后,想用迷信的方法使王莽改變主意,于是命其妻舅呂寬持血酒撒于王莽的住宅大門,然后想以此為異像,勸說王莽將權(quán)力交給衛(wèi)氏。但在實行程中被發(fā)覺,王莽一怒之下,把兒子王宇逮捕入獄后將其毒殺。然后借此機會誣陷誅殺了外戚衛(wèi)氏一族,牽連治罪地方上反對自己的豪強,逼殺了敬武公主、梁王劉立等朝中政敵。事件中被殺者數(shù)以百計,海內(nèi)震動。王莽為了消除負面影響,又令人把此事宣傳為王莽“大義滅親、奉公忘私”的壯舉,甚至寫成贊頌文章分發(fā)各地,讓官吏百姓都能背誦這些文章,然后登記入官府檔案,把這些文章當作《孝經(jīng)》一樣來教導世人。
元始四年(公元4年)王莽加號宰衡,位在諸侯王公之上。王莽奏請建立明堂、辟雍、靈臺等禮儀建筑和市(市場)、常滿倉(國家倉庫),為學者建造一萬套住宅,網(wǎng)羅天下學者和有特殊本領的幾千人至長安,大力宣揚禮樂教化,得到儒生的擁戴。先是四十八萬余民眾,以及諸侯、王公、宗室上奏請求加賞于安漢公王莽,再是公卿大臣九百人請求為王莽加九錫。于是朝廷賜予王莽象征至高無上禮遇的九錫之命。接著,王莽為了制造太平盛世的景象,先是派“風俗使者”八人到各地考察,回朝后大加贊頌天下太平,彰顯王莽宣揚教化之功。其次通過重金引誘的政策,使匈奴等外族遣使來歸順朝賀,王莽遂成為人們心中治國平天下的賢良圣人。
元始五年十二月(公元6年),漢平帝病死,王莽為了避免年長的新皇帝登基,使自己不能任意操縱政局,遂立只有兩歲的漢宣帝玄孫劉嬰(即:孺子嬰)為皇太子。太皇太后秉承群臣之意,叫王莽代理天子朝政,稱假皇帝,臣民則稱王莽為攝皇帝,王莽自稱”予”。
初始元年十二月癸酉朔(公元9年1月15日),王莽逼迫王政君交出傳國玉璽,接受孺子嬰禪讓后稱帝,入高祖廟拜受,御王冠即天子位,改國號為“新”,王莽即新始祖,改長安為常安,稱“始建國元年”,王莽時年54歲。王莽在朝野的廣泛支持下,登上了最高的權(quán)位,開了中國歷史上通過(符命)禪讓作皇帝的先河。王莽從安漢公—宰衡—假皇帝—真皇帝其計八年,中國歷朝除了貴族革命及平民革命之外,另開篡奪之例。
王莽仿照《周禮》的制度推行新政,屢次改變幣制,更改官制與官名。并且,以王田制為名,恢復井田制。還把鹽、鐵、酒、幣制、山林川澤收歸國有。將耕地重新分配,又廢止奴隸制度,建立五均賒貸(貸款制度)、六筦政策,以公權(quán)力平衡物價,防止商人剝削,增加國庫收入。而刑罰、禮儀、田宅車服等儀式,也不?;貜偷轿髦軙r代的周禮模式。
但王莽的改制不僅未能挽救西漢末年的社會危機,反而使各種矛盾進一步激化,由于政策多迂通不合實情處,百姓未蒙其利,先受其害,朝令夕改,使百姓官吏不知所從,不斷引起天下各貴族和平民的不滿。
綠林軍(lù lín jūn),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綠林豪杰起義軍之一。新朝末年,天下大亂,云杜縣綠林山一帶的豪杰紛紛揭竿而起,因其駐扎在綠林山,故稱這支義軍為“綠林軍”。
新莽地皇四年,綠林軍建立了自己的政權(quán),擁立西漢宗室劉玄為帝,年號更始,史稱更始政權(quán)。更始元年,綠林軍攻入長安,新朝滅亡。更始三年,綠林軍受赤眉軍和劉秀大軍的兩路夾擊,最終更始帝投降赤眉軍,余眾亦被剿殺,綠林軍宣告覆滅。轟轟烈烈的綠林大起義雖然失敗了,但“綠林”二字卻成為了后世那些“聚眾山林、反抗朝廷”的英雄豪杰的代名詞。
赤眉軍,天鳳5年(公元18年)在莒(今山東莒縣)起事,首領為瑯琊人樊崇,以泰山山區(qū)一帶為根據(jù)地,與政府軍對抗。幾年之間發(fā)展到數(shù)萬人,其中主要由農(nóng)民組成,大多不識字,因此以口頭傳令為主。組織包括地位最高的三老、其次有從事、卒史等名稱,大多延用漢朝鄉(xiāng)官的名稱。
隨著赤眉軍的發(fā)展,在地皇3年(22年)王莽派出其子王匡、廉丹率約十萬軍隊進攻赤眉軍,慘遭挫敗,赤眉軍發(fā)展到十萬人以上,勢力擴及青州、徐州、兗(yǎn)州、豫州各地。
23年,更始皇帝劉玄已即位并攻入長安,赤眉軍先是愿意降于更始,但雙方隨即再度開戰(zhàn),25年赤眉軍兵分兩路,由樊崇和徐宣分別率領,進攻關中,并擁立漢宗室劉盆子為帝,徐宣任丞相,樊崇因為識字,任御史大夫。同時更始軍內(nèi)部產(chǎn)生內(nèi)爭,將領王匡投奔赤眉軍,隨即赤眉軍攻入長安,殺死劉玄。
赤眉軍入長安時,因常年的戰(zhàn)亂已導致當?shù)貧埰?,赤眉軍只能四處找尋糧食,隨后被劉秀派將領馮異擊敗,遇大雪損失慘重,赤眉軍遂決定離開關中,27年在崤底(今河南澠池縣禮莊寨)再被馮異打敗,樊崇投降,最后被殺。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