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名詞解釋
書法: 中國的傳統(tǒng)藝術(shù)之一。通常以毛筆為書寫工具,講究執(zhí)筆,運筆,用墨,點畫,結(jié)構(gòu),分布(行次,章法),風(fēng)格,韻味等。筆法,筆勢,筆意是書法藝術(shù)的三大要素。書法家運用書寫的技法,以獨特的形式表現(xiàn)內(nèi)心的感情,創(chuàng)造美的意境。中國的書法藝術(shù),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是世界藝術(shù)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日本稱書法
為“書道”。
法書: 指有規(guī)則,有法度,具有較高藝術(shù)水平因而可作學(xué)習(xí)范本的書法作品。通常稱
他人書作為“法書”時,則含有尊重之意。
翰墨: 與“筆墨”同義。翰,原指羽毛,借指毛筆,文字。翰墨,即筆和墨,借指文章,書,畫等。
真跡: 由名家親自書寫或繪成的書畫作品。
甲骨文: 殷商時代刻畫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最早發(fā)現(xiàn)于河南安陽小屯村殷王朝都城遺址,故又稱“殷墟文“。因使用刀刻,而稱”契文“;因刻于龜甲或獸甲之上,而稱”龜甲文“;因文字為記載占卜,祭祀之類活動,而稱”卜辭“。是可辨識的最古的漢字。
金文: 殷商至漢代鑄在或刻在青銅器上的銘文。因銅在古代稱金,故程“金文”。古代銅器一般分禮器和樂器兩類,禮器作祭祀用,以鼎為代表;樂器作演奏用,以鐘為
代表。古代以鐘,鼎代表所有銅器,故金文又稱“鐘鼎文”。
石鼓文: 指唐初在今陜西寶雞三原發(fā)現(xiàn)的十塊鼓形石頭上所刻的文字。石鼓,為鼓形的石頭,非石頭制作的鼓。據(jù)近人考證,石鼓為公元前八世紀秦人所制,文字為秦人
所刻。十塊石鼓每塊上刻一首四言詩,記載秦國國君狩獵情況,故又稱“獵 ”。石鼓文是已發(fā)現(xiàn)的我國最早的刻石文字。
籀文: 又稱“籀(zhou)書”,“大篆”。是介于甲骨文于小篆之間的一種字體。相傳周宣王太使籀作大篆,故取籀為名。石鼓文為籀文的代表作品,故石鼓文又稱為“籀
文”。
大篆: 廣義指小篆以前的甲骨文,金文,籀文和春秋戰(zhàn)國時期通用的六國文字。狹義專指籀文。
小篆: 又稱“秦篆”。是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通用的字體。相傳是李斯在大篆基礎(chǔ)上加以整理,簡化而創(chuàng)制的。小篆的特點是形體偏長,線條園勻齊整。今存的<泰山刻石>>, <瑯琊臺刻石>>,<秦始皇詔版>>等皆為小篆代表作。
玉箸篆: 篆書的一種,僅指小篆而言,其特點是筆道圓潤溫厚,形如玉箸。此種篆書始于秦代。后亦有一“玉箸”形容書家用筆圓渾遒勁者。
鐵線篆: 小篆的一種。因用筆圓活,細硬如鐵,筆道如線而得名。如唐代李陽冰的篆書,書法史上即稱之為“鐵線篆”。
隸書: 又稱“佐書”,左書“,”史書“。隸書是由篆書簡化演變而成的一種書體。其特點是將篆書的圓轉(zhuǎn)變?yōu)榉秸郏误w取橫勢。隸書開始形成于戰(zhàn)國晚期,漢魏時成為通用字體。隸書為漢字的書寫簡便化開辟了通途,它的出現(xiàn)為楷書的誕生奠定了基礎(chǔ),是漢字書法史上的一大轉(zhuǎn)折。
鳥蟲書: 又稱”蟲書“,”鳥蟲篆“。篆書的一種花體。其特點是字的筆畫寫成類似動物的形狀,字形猶如圖畫。這種書體多用于旗幟和符信上,能起裝飾作用。漢代印章亦有用鳥蟲書的。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敘>>記新莽六書稱:”六曰鳥蟲書,所以書幡信也?!岸斡癫米ⅲ骸睍?,謂書旗幟;書信,謂書符節(jié)?!?br>科斗文: 又稱”科斗書“,”科斗篆“。手寫篆字,以筆蘸墨或漆書寫,起筆處較粗,收筆處較細,因而點畫之狀好似頭粗尾細的蝌蚪,故稱為科斗書,又寫作”蝌蚪書“。元代吾丘衍<學(xué)古編>>稱:”上古無筆墨,以竹梃點漆書竹上,竹硬漆膩,畫不成行,故頭粗尾細,似其形耳?!?br>八分: 即八分書,也稱為分書。八分之義,歷來解釋不一。一般認為它似漢隸的波磔,左右筆畫向兩邊分開,如同”八“字的兩筆向兩邊分開一樣,故稱”八分“。亦有學(xué)者認為這種字體而分似隸,八分似篆,故稱”八分“。近人以為八分非定名,漢隸為小篆的八分,小篆為大篆的八分,今隸為漢隸的八分。
今隸: 正書(楷書)的古稱。正書有漢隸演變而成,唐代仍將正書沿稱為”隸書“,為區(qū)別于漢魏是的隸書,則將正書稱為今隸。漢魏是的隸書又稱”古隸“。
草隸: 草書的別稱。漢代的木簡上寫得比較流動,草率的隸書書體亦稱為草隸。
草書: 為書寫便捷而在隸書基礎(chǔ)上演變而成的一種字體。漢初在草隸基礎(chǔ)上形成 “章草”,章草保留了隸書的波挑體勢,筆畫相互勾連,而字間不連,是草隸的規(guī)范化。漢末,相傳張芝脫出章草的規(guī)范,去波挑體勢,使上下字間牽連相通,筆畫連綿回繞,書寫更為便捷,成為“今草”(亦稱小草),即后世所稱的“草書”。王羲之,王獻之父子亦是今草的代表書家。至唐代中期的張旭,懷素,將今草寫得更為放縱奇詭,筆畫連綿回環(huán),如飛龍走蛇,被稱為“狂草”,以別于“今草”。
章草: 早期的草書,由草寫的隸書演變而成。章草是今草的前身。其特點是保留了隸書筆法的形跡,上下字獨立不連寫。章草的得名,說法不一:有謂因漢章帝創(chuàng)始,而名章草;有謂因漢章帝愛好與提倡而得名;有謂因章帝命杜度草書章奏而得名;有謂漢元帝時史游作<急就章>>用此書體而得名。近代學(xué)者認為章有彰明之義,因字體結(jié)
構(gòu)彰明嚴格,對草隸起了規(guī)范化作用,故得名。
正書: 又稱“楷書”,“真書”,“正楷”,由楷書發(fā)展而成。正書始于漢末,為魏晉至今通用的一種字體,隸書變篆書的圓轉(zhuǎn)為方折,正書又變隸書的波挑為頓挫,出鋒為回鋒。其特點是筆畫平整,形體方正,故稱“正書”。相傳漢末王次仲始以隸字作楷法。因正書字體平正有法度,可作楷模,故又稱“楷書”。唐代楷書最為規(guī)范,今所臨習(xí)的楷書碑貼,多出唐人之手。真書之名,亦取正義。
行書: 又稱“行押書”,“行狎書”。行書介于楷書和草書之間,既有楷書的平整方正,又有草書的流暢便捷,且不象草書放縱難認,又較楷書生動簡便,行筆不滯,如行云流水,故名行書。是社會上廣泛使用的手寫書體。接近楷書的行書,稱行楷;接近草書的行書,稱行草。行書,行楷,行草是相對的概念,并無嚴格的劃分標準。
榜書: 又稱“榜署”,古稱“署書”,今又稱“擘窠(bo ke)書”。泛指書寫在匾額,宮殿門額上的大字。榜,即匾額。
擘窠書: 即”榜書“,大字的別稱?;蛟齐?,巨擘;窠,穴,即大指中之窠穴;因?qū)懘笞謺r,須把握大筆在大指中之窠,即虎口中,故大字名擘窠書。或云因古人寫碑版或題額,為求勻整,先以橫直界線劃為方格,然后書寫于方格中,故稱擘窠書。
漆書: 指以漆書寫的文字。又指一種書體,如清代金農(nóng)將字的點畫破圓為方,橫粗直細,似用漆帚刷成,故稱漆書。
飛白: 又稱“草篆”。是一種寫法特殊的字體。筆畫呈枯絲平行,轉(zhuǎn)折處顯露筆路。相傳為漢代蔡邕所創(chuàng)。北宋黃伯思稱:“取其若絲發(fā)處謂之白,其勢飛舉謂之飛?!泵鞔w宦光謂:“白而不飛者似篆,飛而不白者似隸。”
今人將書畫中干枯筆觸的露白部分泛稱為“飛白”。
瘦金書: 又稱“瘦金體”??瑫环N。宋徽宗趙佶所創(chuàng)。其特點是運筆挺勁犀利,筆道瘦細峭硬而有腴潤灑脫之勢。有謂此種書體出于古銅甬書,瘦硬通神,有如切玉,故稱瘦金書。
指書: 又稱“染指書”。用手蘸墨作書,故名。
臺閣體: 明代官場使用的一種方正,光潔,烏黑,大小一律的呆板楷書。臺閣,本指尚書,引申為官府的代稱。清代稱“館閣體”。后人譏稱刻板拘謹,毫無生氣的楷書為 “臺閣體”或“館閣體”。
館閣體: 同“臺閣體”。因清代館閣中的官僚擅長寫呆板,僵化的楷書,古稱館閣體。
經(jīng)生書: 唐代佛經(jīng)多以端正工穩(wěn)的小楷手寫而成,抄寫佛經(jīng)者被稱為“經(jīng)生”,其字則稱為“經(jīng)生書”。后人有以“經(jīng)生書”譏字形呆滯的小楷。
六分半書: 清代鄭燮(板橋)作書以隸書筆法形體摻入行楷,又以蘭竹畫筆出之,自成一體,此書體介于隸楷之間,然隸多于楷。因有人稱隸書為“八分”,故鄭板橋自稱其書體為“六分半書”。
刻石: 指鐫刻在碑石和摩崖上的字,畫。
碑: 刻石之一種形制。古代方者謂之碑,圓者謂之碣。秦時多稱刻石,立石,不稱碑,漢代始稱碑。以碑刻記事頌德始于秦而盛于漢。
碑額: 即碑頭。<碑版廣例>>謂:“碑首或刻螭(chi,無角之龍),虎,龍。鶴以為飾,就刳(ku,挖)其中為圭首,或無它飾,直為圭首,方銳圓橢,不一其制。圭首有字稱為額,額書篆字稱為篆額,書隸字稱為題額?!?br>碑陰: 碑石的背面。古代碑刻,正面刻碑文,背面往往刻門生,故吏,出資建樹者的姓名,故稱碑陰。亦有正面,背面皆刻碑文者,如漢<史晨碑>>前后碑,兩面碑文的
鐫刻時間相距一年。
碑志: 指鐫刻在碑石上的書法,文辭。為安葬設(shè)立的稱“墓碑”,又稱“墓表”, “墓碣”。列于墓道前的稱“神道碑”,放置墓穴里的稱“墓志”,或稱“墓志銘”,壙銘”。
碑版: 泛指碑志之類。
勒石: 勒,刻。勒石是碑刻術(shù)語。指將法書鉤摹本背面加朱復(fù)印到石面上而后刀刻的工序。勒石,又稱“朱背”或“背朱”。
摩崖: 把文字直接書刻在山崖石壁上,稱“摩崖”。
書丹: 指用朱砂在碑石上書寫文字以便刻工鐫刻。后泛指書寫墓志銘為書丹。
臨摹: 仿照碑貼的筆畫寫字,稱“臨”;以薄紙覆在碑貼上依形復(fù)寫,稱“摹”,或稱 “影書”。臨摹是學(xué)習(xí)前人書法的基本方法。初學(xué)書者宜先摹后臨。臨摹,亦作
偏義復(fù)詞用,指臨寫,而不是摹寫。
碑貼: “碑”和“帖”的合稱。將刻在碑石上的文字拓印下來作為學(xué)習(xí)的范本,稱為“碑貼”。帖,原指寫在帛上的文字,后泛指一切可供學(xué)習(xí)的字跡。未經(jīng)刻石拓印
的習(xí)字范本,只稱“帖”或“字帖”,不可稱“碑貼”。
碑學(xué): 指研究考訂碑刻起源,體制及其變革等方面的學(xué)問,又稱“碑版學(xué)”;也指清代阮元,包世臣等提倡北碑而形成的學(xué)書崇尚碑刻之風(fēng)氣。時有北派碑學(xué),南派碑學(xué)
之稱。
史晨碑>碑版廣例>急就章>學(xué)古編>說文解字,敘>秦始皇詔版>瑯琊臺刻石>泰山刻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