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去的中國劍魚—白鱘
千斤臘子萬斤象,黃排大的不像樣。
——四川諺語
不知道開頭這首句諺語有多少人聽過,這一句諺語正好包含了三種長江代表性魚類。但到今天,白鱘(象魚)已離人們遠去,中華鱘(臘子)狀況岌岌可危,胭脂魚(黃排)也已經(jīng)瀕危多年,不久之后,這三種長江巨魚也許都會化作歷史。
白鱘(學名:Psephurus gladius),是中國最大的淡水魚,體長為2-3米,體重200-300千克,最大的體長可達7米。它是體形最大的淡水魚類之一,因體色較淺而得名。也稱為象魚、中國劍魚,古時稱鮪。體長梭形,上下頜均具尖細的齒,吻長劍狀,其長為眼后頭長的1.5-1.8倍,吻部由前到后逐漸變寬,前端鈍尖,狹而平扁,基部肥厚。體無骨板狀大硬鱗;僅在尾鰭上緣有一列棘狀鱗,背部淺紫灰色、腹部及各鰭略呈白粉色。
白鱘活體(危起偉研究員攝)
白鱘為大型兇猛性魚類,成魚和幼魚均以魚類為主食,亦食少量的蝦、蟹等動物。白鱘的體型碩大,據(jù)著名動物學家秉志教授的記載,在南京曾捕獲一尾七米長重一噸的個體。也許達不到諺語中的萬斤,但作為純淡水魚,最長達到七米的體長讓幾乎所有淡水魚都望塵莫及,也許只有白堊紀的淡水鋸鰩能與之媲美,但就是這樣的水中巨獸,也沒能逃過滅頂之災(zāi),雖然現(xiàn)在還未宣布滅絕,但以后在長江中也許再也見不到它的蹤跡了。
最近一次有關(guān)白鱘的野外記錄是2003年1月24日,當時南溪縣一漁民在南溪縣福溪口長江江段誤捕的,專家趕到現(xiàn)場后的初步判斷為雌鱘,長約4米,體重150多千克,年齡約30歲,肚中有大量的待產(chǎn)魚卵。其頭部和尾部有明顯的傷痕,渾身雪白的皮膚上有一些紅色斑塊,像是皮下淤血。2003年1月27日下午,經(jīng)過專家3天3夜精心救治的白鱘在四川宜賓重回長江水中。雖然,白鱘重回長江之前,長江水產(chǎn)研究所的危起偉研究員等專家在其身上安裝了電子追蹤儀,但不知何種原因,此后過了幾天便追蹤不到白鱘的信號了。雖然之后在該江段開展過數(shù)次大型調(diào)查,但僅僅只有魚探儀探測到過幾次疑似信號,而這尾白鱘也在沒有出現(xiàn)在人們的視線中。
白鱘現(xiàn)場救治(新聞?wù)掌?/span>
在長江水產(chǎn)研究所學習的兩年多時間里,我最大的希望就是能見識到這三種長江巨魚:其中胭脂魚因為增殖放流等,在野外偶爾能捕獲到;中華鱘雖然沒有見到過野生個體,但因為人工繁殖技術(shù)較為成熟,經(jīng)常能在試驗場參與中華鱘的相關(guān)研究;而白鱘在野外已十余年未見蹤影,人工繁殖技術(shù)的研究也未能趕上其消失的步伐,在取得進展前就已消失在長江之中,只剩下展覽館里冰冷的標本和一些僅存的照片。即使是這樣,也不妨礙人們感受到它生前的宏偉的身姿,特別是它那標志性的吻部,宛如一柄巨劍,更是讓人感到無比震撼,不愧于其中國劍魚的稱呼。
白鱘標本(攝于長江所太湖試驗場)
白鱘標本(拍攝于水生所標本室)
一個物種的離去是令人痛惜的,何況是如此特殊的物種,但我們必須要去面對,盡我們的可能去補救。雖然白鱘暫時不見蹤跡,但科研人員一直在為白鱘的人工繁殖做技術(shù)儲備。目前主流的方法有兩種,一為雌核發(fā)育,一為“借腹生子”,即魚類生殖細胞移植。雌核發(fā)育是指用核失活魚精子刺激魚卵子,并誘導該卵核發(fā)育成個體的魚類育種方法。生殖細胞移植則是要把一種魚的生殖細胞移植到另一種魚體內(nèi),讓另一種魚的雄魚和雌魚產(chǎn)生前者的精子和卵子。也就是說,讓另一條鱘魚生出帶有白鱘所有遺傳信息的“后代”,當然,所有技術(shù)奏效的前提條件,是我們還能再度見到并捕獲一條活體白鱘。
雖然幫白鱘重現(xiàn)長江的條件十分苛刻,且對人工繁殖技術(shù)要求甚高,但科學家依舊在做不懈努力,只為讓人們能一睹中國劍魚的宏偉身姿,也是為了讓白鱘這一大型古老魚類能在長江中繼續(xù)暢游,而不是只剩寥寥數(shù)具標本,只能讓人們追思其往日身影。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