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吃膩了外賣的我決定下廚做幾道菜好好犒勞一下自己。
從這頭的冰箱拿出食材要到廚房盡頭的水槽清洗,切完菜要跑到另一邊拿鍋到水槽來洗。
鍋子統(tǒng)一收納在帶擱板的地柜里,我要把外面的鍋全部拿出來才能拿到里面的鍋。
踮起腳拿吊柜里面的調料的時候把外面的醬油瓶碰倒了,最終我的做飯計劃以清掃廚房告終,還是向外賣勢力低頭。
后來我反思這次失敗的下廚行動,我發(fā)誓,都是櫥柜設計不合理的錯!
我家的廚房是L型廚房,大概類似于這種▼
不合理的櫥柜設計使我的動線有交叉點,并且冰箱和水槽隔得太遠,收納布局得也忒不合理。
一般做菜順序是這樣▼
▲來源《住宅設計解剖書》
如果冰箱是放在廚房的其他位置,如水槽在灶臺的一邊,冰箱又在灶臺的另一邊。在小戶型廚房里面就會出現(xiàn)空間打緊的情況,大一點的廚房或許會避免這個情況。但是洗好菜在烹飪的時候,就會重復的跨過冰箱所在的區(qū)域,對生活也是很不方便。
廚房動線需要盡量滿足如下動線,準備--加工--烹飪--裝盤↓↓↓
除了像我家那樣的L型櫥柜,還有Ⅰ型、II 型、U型、G型櫥柜▼
I 型廚房收納空間小,給人簡潔明快的感覺,常常用于開放式廚房中。由于橫向操作不太方便,I型適合于經常做簡餐的家庭。而II型、L型、U型是更多人的選擇。
選擇不同形狀的櫥柜需要綜合考慮櫥柜臺面和走道空間,找到兩者的平衡點。
顯而易見,操作臺面決定了廚房的收納容量,而走道的面積則決定了料理的舒適程度。以3000*2000的廚房為例,櫥柜進深以標準600mm計算。
▲分別為L型、II 型、U型
在廚房面積恒定的情況下(6m2),就像蹺蹺板兩端互相拉扯,櫥柜面積的增加必然會導致走道面積的減少。
即使同為U型,門在長邊和短邊又不一樣。
▲門在短邊VS門在長邊
顯然,門在短的U型廚房地面的活動空間比較小,寬度僅有80cm,一個人蹲下拿個東西就沒有多余空隙了。如果廚房的長邊不是承重墻的話,喜歡在廚房旋轉跳躍或者兩個人一起備餐的話最好選擇右邊那種
U型櫥柜比 II 型櫥柜多出了一個操作臺,增加收納空間的同時也增加了幾個拐角。
傳統(tǒng)的方式是用這個角落來通煙道,在轉角做兩個平開門的柜子。
▲這樣一來,角落的深柜就變得非常雞肋,空著可惜,放東西的話取用非常不方便。為了更好地利用這個角落,有下面幾種方法。
櫥柜商家一般都是按照延米來計算櫥柜的價格,大概公式是:櫥柜價格=吊柜延米*吊柜單價+地柜延米*地柜單價+臺面延米*臺面單價。
在定制櫥柜的時候,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收納需求定制開門式和抽屜式地柜的組合。
開門式地柜+擱板的組合造價比較低,這種地柜越多櫥柜整體價格越低。有些人人會把柜子隔成兩層來存放存放東西▼
要從外面殺出一條血路才能拿到里面的東西,勤快一點的用完之后會突出重圍把東西放回原位,懶一點的就直接哪順手放哪了,長期以來廚房必然一團糟。
推薦的做法是盡量多做抽屜,或者用一個推拉小邊柜代替地柜+擱板的組合。這種柜子是運用軌道,進行推拉,尤其適合擺放一些經常存取的東西,平時一些調味料都可以放在那里,拿起來就非常順手了。
這種推拉小邊柜可以從側面取東西,免去了蹲在過道上拿柜子里東西的尷尬。一人拿東西,另一人還可以自由通行,拯救了狹窄的過道。
即使是抽屜也要再進行細分,不要將所有的東西一股腦收進抽屜,那不是收納。收納的第一要義就是分類,定制的櫥柜可以一開始就進行分區(qū),把餐具擦干后存放一目了然▼
沒有提前分區(qū)的可以購買多個收納盒,組合成一個完整的收納區(qū),把食材和餐具等分類存放。
▲抽屜最好不要設置得過深,否則又有一半的空間是用來浪費的。
當然不是!你以為多一些柜子就可以增加收納空間,裝得下,世界就是你的?
廚房的溫度要比其他地方高,又比較潮濕,根本就不是個存儲東西的好地方。像碗這種易碎品就不適合放在吊柜里,放上放下容易手滑摔碎,像鍋具刀具這些東西放吊柜里取用也不安全。
▲市面上傳統(tǒng)吊柜都hin大,上半部分的存儲空間完全被浪費。即使放上擱板,存取東西同樣面對和地柜擱板一樣的問題,并且這么高操作起來就更加困難了。
相對于平開門,上翻吊柜門更時尚簡潔,受到了設計師的偏愛。
奉勸大家一定把抽油煙機的兩邊空出來不要做吊柜。
如果烹飪后不及時清潔,使用時間一長,你就會發(fā)現(xiàn),靠近抽煙機的柜體變得黏糊糊,粘嘰嘰的▼
既然吊柜的收納作用好像沒那么強,咱們也可以把吊柜+地柜cp解散,按需求做成大大小小的置物架,按區(qū)域放置常用物品,一抬手就能拿到。
▲廚房用上這種置物架,墻面不會再因為方方正正的柜子顯得沉悶無趣,顯得清爽又現(xiàn)代化。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