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堂十字剖面最上部分的“亨利七世禮拜堂”中,有一出非常值得一看的關于生死的悲喜劇,引發(fā)激烈戲劇沖突的兩位主角如今都靜靜躺在自己的石棺中,北邊小禮拜堂里是伊麗莎白一世,南邊小禮拜堂里是蘇格蘭女王瑪麗·斯圖亞特,兩人中間隔著她們共同的先輩亨利七世。
有好幾個瑪麗曾在不列顛島上稱王,最容易被混淆的就是“血腥瑪麗”與瑪麗·斯圖亞特。實際上,“血腥瑪麗”與伊麗莎白一世是同父異母的姐妹,她倆都是瑪麗·斯圖亞特的表姑。
瑪麗·斯圖亞特出生六天之后就登基做了蘇格蘭女王,但她的天主教信仰一直為蘇格蘭的新教貴族所不容?!把痊旣悺辈∷乐螅豕趥鞯揭聋惿资种?,憑借亨利七世重孫女的身份,瑪麗在英格蘭王位繼承順序上僅次于伊麗莎白。另一方面,亨利八世因為離婚的事與羅馬教廷鬧翻之后,歐洲大陸的天主教君主們根本不承認亨利八世與第二任妻子所生的伊麗莎白有繼承王位的資格,但信奉新教的英格蘭人又不可能接受瑪麗這個天主教徒成為他們的國王。宗教與權力的雙重矛盾構成了兩個女王之間不可彌合的矛盾。
1.
蘇格蘭愛丁堡城堡博物館中的原景重現(xiàn)——出生后一周便繼承蘇格蘭王位的瑪麗·斯圖亞特
因為與蘇格蘭貴族的矛盾不斷激化,瑪麗女王最終不得不將王位讓給自己一歲的兒子,并逃到英格蘭尋求伊麗莎白一世的庇護。為了維護王位,在被軟禁19年之后,瑪麗最終還是被伊麗莎白下令處死。因為此事,當時天主教世界中的老大西班牙發(fā)動了對英格蘭的戰(zhàn)爭,結果是其著名的無敵艦隊被英國海軍打垮,從而逐漸喪失了海洋霸主的地位。
2.瑪麗女王墓
3. 墓棺上的瑪麗女王石像(網上圖片)
不列顛文明之所以綿延不絕并對后世影響巨大,秘訣之一是遵守規(guī)則。伊麗莎白一世沒有后代,如此一來,瑪麗的兒子詹姆士理所當然地應當繼承英格蘭王位,而與瑪麗爭斗半生的伊麗莎白從未試圖破壞這個規(guī)則。于是,瑪麗的兒子、蘇格蘭國王詹姆士六世后來又成為英格蘭國王詹姆士一世,伊麗莎白·都鐸的王朝從此改姓斯圖亞特。那時蘇格蘭與英格蘭尚未合并,因此對詹姆士來說,英格蘭國王是個兼職。
4.伊麗莎白一世墓
5. 墓棺上的伊麗莎白一世石像(網上圖片)
蘇格蘭女王瑪麗(Mary, Queen of
Scots)富貴一生,但生前與死后都沒少了折騰和被折騰。她被處死后,伊麗莎白一世命人將其安葬在劍橋郡的彼得伯勒大教堂中(Peterborough
Cathedral),后來才享受到進西敏寺的待遇,因為——“咱上頭有人”。
◇
那錦衣衛(wèi)是何等人物,一聽這話,噌噌噌就往房上躥啊,一下上去八十多……
◆ ……然后涅?
◇
然后房梁就塌了……你說上頭究竟是什么人呀,親娘類,真費解呀……
不要費解了,那個上頭的人,就是她的兒子詹姆士一世。1612年,瑪麗死后25年,詹姆士一世下令將她的棺槨遷入西敏寺,下葬的地方與伊麗莎白一世之墓僅9米之遙。無論生前何等糾葛,身后大家還不是一樣躺著。不知在《西敏寺奇妙夜》中,兩個女王半夜見面時是不是還會爭吵不休呢。
6.
不知是不是有意為之,兩人的墓外觀風格很像(網上圖片)
而詹姆士一世,雖也葬在西敏寺中,但地上沒有他的紀念碑,以致后人一直搞不清他安葬的具體位置……大概這樣伊麗莎白一世夜里也就沒法找他算賬了。1869年2月11日,當時的西敏寺主持牧師獲得授權帶人進入地下墓穴探查,最后發(fā)現(xiàn)詹姆士一世躺在亨利七世的墓穴里。
7.
亨利七世墓穴中的場景:左邊是詹姆士一世,右邊是亨利七世,中間是亨利七世的夫人伊麗莎白……(網上圖片)
8.17號是詹姆士一世,19號是亨利七世(網上圖片)
喬治五世墓位于圣愛德華墓的東邊,在與喬治五世墓緊鄰的高臺上,放置著一把著名的橡木椅。椅子座板下方有一個空腔。從1301年到1996年的漫長歲月里,空腔里一直放著一塊大石頭。椅子配上石頭,就成了完整的英國君主加冕椅。
9.(網上圖片)
10. 椅子背后躺著喬治五世
11. 命運之石(網上圖片)
12.
椅石合一(網上圖片)
想當年游記寫到愛丁堡城堡的時候,曾提到“命運之石”的故事。從9世紀開始,蘇格蘭國王都要坐在“命運之石”上加冕。1296年,在第一次蘇格蘭戰(zhàn)爭中得勝而歸的愛德華一世,將這塊大石頭帶回倫敦并命人打造了這把彩繪鑲金的橡木椅來放置石頭。這椅子被稱為“King
Edward's Chair”,也有人叫它“圣愛德華椅”(St Edward's Chair)或“加冕椅”(The
Coronation Chair)。
從1308年愛德華二世加冕起,幾乎所有的英格蘭和英國君主都是坐在放著石頭的加冕椅上登基的,只有都鐸王朝和斯圖亞特王朝的女王瑪麗一世和瑪麗二世是例外。1996年,石頭回到了蘇格蘭,被收藏在愛丁堡城堡。但雙方已經說好,未來英國國王加冕的時候,石頭還是要暫時回到西敏寺。雖說是橡木的,但這把700多歲的椅子也著實讓人捏一把汗,到時候往上一坐,會不會晴天霹靂,褲衩兒一聲……
13.
命運之石回到愛丁堡時的盛況(網上圖片)
14.(網上圖片)
15.1953年6月2日,伊麗莎白二世坐在“圣愛德華椅”上加冕(網上圖片)
加冕椅的周圍便是諸王之墓,各位君主的榮耀始于西敏寺最后又歸于西敏寺。其實,真相是這樣的——玩過家家的孩子們耐心地在椅子旁排隊等著加冕,不時地還有幾個人被踢出隊伍。而那些從加冕椅上起身離開的人,轉身便爬進了自己的墳墓……
16. 喬治五世的腳丫子
位于教堂十字剖面短橫南側的耳堂,是參觀者更加樂于駐足的區(qū)域。這里是“詩人角”(Poets'
Coner),喬叟、濟慈、雪萊、拜倫、彭斯、華茲華斯、彌爾頓、狄更斯、簡·奧斯丁、勃朗特姐妹、亨德爾……一大批世人耳熟能詳的文學家、藝術家匯聚于此。步步前行間,生者與死者的時空距離在同步拉近。雖然很多人的紀念只是墻上的一塊銘牌或地面的一塊石碑,但與那些王侯將相墓地的繁復華麗相比,這種簡單依然讓人感覺親切,因為他們都曾為世間增添過打動人心的美好。哪怕其中多數都是憑空而來,但那似乎也比身居高位者們的英雄事跡更加來得真實可信。
17.“詩人角”非常地擁擠,畫面左下角黑色壁爐式的喬叟墓是西敏寺中第一個文學家墓葬。以《坎特伯雷故事集》聞名于世的喬叟(Geoffrey
Chaucer)1400年去世,但當時他是以王室官員的身份下葬的,而且此前他一直就租住在西敏寺內。畫面最右上角的胸像是蘇格蘭詩人羅伯特·彭斯,他下方是18世紀前期的浪漫主義詩人詹姆斯·湯姆森(網上圖片)
18.
朝西的這面墻詩人角的主體部分,正中間別著腿兒站立者是莎士比亞,他上方的兩塊圓形紀念石板,左邊是濟慈,右邊是雪萊。畫面中莎士比亞左側上邊的胸像是桂冠詩人羅伯特·騷塞,下邊的胸像是塞繆爾·約翰遜,1755年他編寫出版了第一本英語詞典,被稱為英語史和英國文化史上的劃時代成就。再往下被石桌角擋住的一塊小石牌紀念的是簡·奧斯丁,與之對稱的莎士比亞像右側有勃朗特姐妹的紀念牌。本圖左下角露出的全身像上半身是浪漫主義詩人華茲華斯
19. 1719年安葬的散文家、詩人約瑟夫·艾迪生(Joseph
Addison)
20.
這塊地面很熱鬧,圖中左上角白色紀念石牌是拜倫的,它下面有一只飛鷹的墓碑屬于《查泰萊夫人的情人》作者勞倫斯,圖中最大的這個墓碑主人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托馬斯·艾略特
21.艾略特右邊的金字墓碑主人是維多利亞時代桂冠詩人丁尼生(Alfred,
Lord Tennyson)
22.右下角是維多利亞時代與丁尼生齊名的詩人羅伯特·勃朗寧(Robert
Browning)
23. 喬叟的壁爐墓
24.地面上這位是著名音樂家亨德爾。1743年,他創(chuàng)作的清唱劇《彌賽亞》在倫敦音樂廳首演的時候,包廂中的英王喬治二世在第二幕終曲《哈里路亞大合唱》上演時激動地起立致敬。從此,《彌賽亞》演出到第二幕終曲時,全場起立齊唱《哈里路亞大合唱》成為慣例
25.
維多利亞時代被英國全民推崇的著名文學家狄更斯是“詩人角”不可或缺的人物(網上圖片)
26.
2012年2月7日是狄更斯誕辰200周年紀念日,查爾斯王子到墓前獻花。狄更斯墓右下角的白色墓碑主人是托馬斯·哈代,哈代上面露出下半部分的墓碑主人是190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吉卜林(網上圖片)
27.
1873年的“詩人角”還沒有現(xiàn)在這么擁擠,至少可以看到濟慈、雪萊、奧斯丁的紀念牌、華茲華斯的塑像都還沒出現(xiàn)(網上圖片)
在亨利七世禮拜堂的盡頭,也就是十字剖面的最上端,是皇家空軍禮拜堂(RAF
Chapel),其中祭奠的是二戰(zhàn)“不列顛之戰(zhàn)”中為國捐軀的英國皇家空軍將士,當年參戰(zhàn)的68個空軍中隊的標志都留在禮拜堂的彩色玻璃花窗之上。
28. 皇家空軍禮拜堂的彩色玻璃花窗
之前曾多次提到,英國人對為國捐軀勇士的紀念形式多樣、長久且細致入微。在西敏寺中,除了亨利七世禮拜堂盡頭這個最佳位置之外,在與之呼應的位置,也就是拉丁十字剖面中位于長豎下端的西門入口處,還有一座“無名烈士墓”(The
Unknown
Warrior)。墓中安葬著一位在一戰(zhàn)歐陸戰(zhàn)場上陣亡的英軍士兵,1920年11月11日一戰(zhàn)結束兩周年那天,英國為這位查找不到身份信息的戰(zhàn)士舉行了盛大的國葬儀式。美國作家華盛頓·歐文曾于19世紀上半葉造訪西敏寺,那時候這教堂還不是一個旅游勝地,但那繁華過眼終歸塵土的意味卻是早就定下了。白云蒼狗,造物弄人,歐文到訪時無名烈士還未出生,而當俺站在教堂中時,他已在此長眠了整整88年。
29.無名烈士墓的位置(網上圖片)
30.墓上的文字是用來自戰(zhàn)場的彈片熔化后澆注的(網上圖片)
31.
丘吉爾并未葬在西敏寺,但他的紀念碑被安放在無名烈士墓附近的地面上(網上圖片)
無名烈士墓正好“堵著”西門口,成為任何進出教堂的人都不可能忽略的墓葬。它是教堂中唯一一座禁止踩踏的地面墓地,教堂內舉辦國家慶典儀式的時候,它也是唯一一座禁止被紅地毯覆蓋的地面墓地。之前提到過BBC舉辦過一個“最偉大的100名英國人”評選,倫敦奧運會開幕式中那個在橡樹下朗誦莎士比亞名作的工程師布魯內爾在評選中位列第二,西敏寺中的無名烈士排在第76位。
32.無名烈士墓是唯一一塊不被紅毯覆蓋的地面墓碑(網上圖片)
33.
墓前也是威廉王子夫婦大婚后步出教堂時唯一需要繞行的路段,注意看王妃手中的花束(網上圖片)
1923年4月26日,伊麗莎白女王的母親、伊麗莎白王太后在自己的大婚典禮中步入西敏寺時,將手中的花束放在無名烈士墓前,以此紀念她在一戰(zhàn)中陣亡的兄長。從此,王室成員舉行婚禮之后,將新娘捧花敬獻給無名烈士成為一項傳統(tǒng)。2002年4月10日,也就是伊麗莎白老太太葬禮的轉天,根據她的遺愿,伊麗莎白女王還專程去西敏寺,將葬禮棺槨上的花束獻給了無名烈士,看樣子,以后這很可能也會成為傳統(tǒng)。
34.
凱特王妃的新娘捧花于婚禮轉天獻給無名烈士(網上圖片)
35.
現(xiàn)在可以回頭復習一下西敏寺教堂內的布局:1是西門,3是無名烈士墓和丘吉爾紀念碑,4的口外面是牛頓墓,5是威廉王子舉行婚禮的唱經堂,6是北門,13是圣愛德華禮拜堂,17是伊麗莎白一世墓,18是亨利七世禮拜堂,19是亨利七世墓,20是皇家空軍禮拜堂,21是蘇格蘭瑪麗女王墓,25是“詩人角”(網上圖片)
從西門重返青青世界,此時日已西斜,有藍天白云和清風撲面,教堂內的莊重、華麗以及森嚴甚至壓抑一掃而空。今天是“陣亡將士紀念日”的正日子,教堂院中綠地上滿是小十字架和鮮紅的虞美人花。有地圖標出各個戰(zhàn)斗單位紀念地塊的方位,不同年齡的人們正按圖索驥,虔誠地重復著那年復一年的紀念。
紀念,紀念,這毅力和記憶力多么正常,卻又多么讓人羨慕。
36.此時日已西墜
37.
38.“陣亡將士紀念日”各個紀念單位的位置安排
39.標明各個戰(zhàn)斗單位位置的平面圖
40.
巨大的虞美人花圈
41.
42.
43.
44.
45.
46.
倫敦上空經常有軍警直升機盤旋
47. 教堂外墻上的話很有意味
48.
1977年,為了慶祝女王登基50周年,倫敦開通了五條環(huán)形步道,總長24公里,統(tǒng)稱為silver jubilee
walkway,這是其中一個起點
49.西敏寺院內還有一座名為St Margaret的小教堂(St
Margaret's Church),此教堂建于1486-1523年
50.St
Margaret教堂內景,丘吉爾在此結婚,如今英國議會兩院的工作人員可以在此舉行婚禮(網上圖片)
51.從倫敦眼上眺望西敏寺和St
Margaret教堂(網上圖片)
52. St
Margaret教堂鐘樓四面各有一面日晷(網上圖片)
53.(網上圖片)
54. (網上圖片)
55.(網上圖片)
56. 西敏寺外周邊,這是西敏寺市的衛(wèi)理公會教堂(The
Westminster Central Hall)
57.緊鄰西敏寺的這座古色古香的建筑其實是著名五金集團公司Wogen Resources
Ltd的總部
58.
冬天的英國,15:30太陽就快落山了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