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世界旅游地圖來看世界各國的著名的旅游景點,領略世界的大好河山。
第六篇 亞洲老撾
老撾:位于中南半島北部的內(nèi)陸國家,是東南亞國家聯(lián)盟成員國之一。北鄰中國,南接柬埔寨,東界越南,西北達緬甸,西南毗連泰國。面積236,800平方公里,人口700萬,老撾人為主。湄公河在老撾境內(nèi)干流長度為777.4公里,流經(jīng)首都萬象,作為老撾與緬甸界河段長234公里,老撾與泰國界河段長976.3公里。屬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5月至10月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為旱季,年平均氣溫約26℃。雨量充沛,近40年來年降水量最少年份為1250毫米,最大年降水量達3750毫米,一般年份降水量約為2000毫米。
一、湄公河
干流全長4180公里,世界第十長河流,發(fā)源于中國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它流經(jīng)中國云南省、老撾、緬甸、泰國、柬埔寨和越南,于越南胡志明市流入南海,是亞洲最重要的跨國水系。湄公河上游在中國境內(nèi),稱為瀾滄江,下游三角洲在越南境內(nèi),因由越南流出南海時有9個出???,故越南稱之為九龍江,總長度2139公里。
瀾滄江-湄公河地處東南亞、南亞和中國西南的結合部,是連接東盟和中國的陸路橋梁。1995年,老撾、泰國、柬埔寨和越南建立湄公河委員會(Mekong River Commission),致力于湄公河資源的管理和協(xié)作利用。1996年中國和緬甸成為湄公河委員會的對話伙伴,現(xiàn)在這六個國家在合作框架下共同有效利用瀾滄江—湄公河。
瀾滄江—湄公河流域面積廣,沿途形成眾多壯觀、優(yōu)美的景點:在中國云南省西北境內(nèi)與金沙江、怒江形成世界上罕見的“江水并流而不交匯”的奇特自然地理景觀“三江并流”。其間瀾滄江與金沙江最短直線距離為66公里,瀾滄江與怒江的最短直線距離不到19公里。2003年7月2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第27屆世界遺產(chǎn)大會一致決定,將“三江并流”自然景觀列-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chǎn)名錄》。在老撾境內(nèi)流域面積20.2萬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每秒5270立方米,形成著名的四千美島和孔瀑布(Khone),其中孔瀑布位于老撾南部邊境,寬10公里,洪汛落差15米,枯水落差24米,是湄公河的最大瀑布,也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
湄公河從北至南流經(jīng)老撾,在接近老撾、柬埔寨邊境的地方,有約50公里長的河道比較寬。雨季到來時,最寬的地方達14公里,是湄公河在老撾境內(nèi)最寬的一段。旱季河水退落,這一段便會出現(xiàn)數(shù)以百計的小島,如果把小渚、沙洲都算上,數(shù)量過千,當?shù)厝寺约涌鋸埦桶堰@個區(qū)域稱為“四千美島”。
東孔島(Don Khong)是四千美島中最大的島,與東德島(Don Det)及一橋之隔的東闊島(Don Khon)一起稱為四千美島中最適合旅游的三個島。但東孔島比較冷,大多數(shù)游客會選擇東德島和東闊島,這兩個島嶼的住宿相對便宜,而且距離湄公河上的瀑布很近,步行便可到達,島上也有很多出租自行車的地方,游客也可以選擇騎自行車游覽觀賞。當然,你可以乘坐游艇穿梭在這些小島中,觀賞這些小島上的美麗景色、風土人情以及湄公河畔夕陽美景也是不錯的選擇。
二、瓦普廟
是老撾著名的佛教古剎,坐落在海拔 1200 米的甫告山山腰上,東北距湄公河西岸城鎮(zhèn)占巴塞 8 公里。瓦普,老撾語的意思是“石廟”,老撾人把它與柬埔寨的吳哥寺相媲美,稱它們是印度支那的兩大勝跡。瓦普廟因全部用雕有各種圖案的石塊砌成而得名,整座建筑群規(guī)模宏大,從山腰向下伸展,有數(shù)百米長。
較完整的佛殿建在一塊被稱為“圣屋之頂”的巨石下兩個石洞之間的平坡上面,佛殿內(nèi)外的石壁上都雕刻著美麗的圖案。這些圖案的內(nèi)容有根據(jù)民間神話而描繪的哈努曼奮戰(zhàn)群妖的場面,有吉斯納神力撕龍王等故事的片斷,刻工精致瑰麗,造像細膩生動。佛殿內(nèi)供奉著很多佛像,其中有一尊佛像特別高大。瓦普廟的建造者占巴塞王披耶卡馬塔的石雕像供奉在佛殿內(nèi)第3 層石級之上。在佛殿下面不遠處,原有兩座石宮,雖已倒塌,但從遺跡規(guī)??梢韵胍娖洚斈隁鈩荽尬?。瓦普廟院內(nèi)有很多石人石獸,多數(shù)已殘缺不全,散落在院中各處。在石宮遺跡正南有一個東西長 300 米、南北寬 200 米的小湖,人們稱它為“圣湖”。在湖心偏西的地方建有一座水榭,有小橋與湖西岸連通。湖西岸還有 3 座殿堂的廢墟依稀可見。老撾人民為了紀念瓦普廟的修建和披耶卡馬塔王的功德,每年 1 月下旬至 2 月上旬都在瓦普廟舉行盛大廟會,即老撾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的瓦普節(jié)。節(jié)日期間,除舉行各種隆重的宗教儀式外,還有很多民間娛樂活動的場面,如賽象、賽馬、斗牛、斗雞等,熱鬧非凡。此外,占巴塞古都的遺址也在瓦普廟附近,所以來此旅游觀光的人絡繹不絕。
三、王宮博物館
始建于1904年,位于瑯勃拉邦古城中央,處于普西山與湄公河之間,原本是西薩旺馮國王(King Sisavang Vong)以及此后歷代國王的寢宮。1975年,老撾廢除君主制,成立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將該王宮改為國家博物館供人們參觀,是瑯勃拉邦古城最為著名的景點之一。
王宮博物館建在一個多層的平臺上,整體采用老撾傳統(tǒng)建筑以及法國學院派(French Beaux Arts)建筑風格,呈雙重十字架形,氣勢宏偉,建造奢華,主要由會議室、接待廳、儲藏室等建筑構成。王宮入口處的平臺上有一座蓮花池和兩門大炮守衛(wèi),進入正門的石階都采用意大利大理石建成,入口上方還有一個三頭大象石雕,是老撾君主制的象征。
推開大門進入宮內(nèi),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西薩旺馮國王的雕像,巍然屹立在會議大廳外的平地上。大門右邊是國王的接待室,里面珍藏著歷代國王的半身像,而且接待室的墻壁上還有反應老撾傳統(tǒng)生活的壁畫,是1930年法國藝術家的作品。王宮右邊的一個邊角大廳內(nèi)珍藏著王宮最驕傲的文物:名為“勃拉邦(Phra Bang)”用金、銀、銅鑄成的金佛,高83厘米,重50公斤,是1356年高棉王國奉送給瀾滄國開國國王法昂的禮物,據(jù)說瑯勃拉邦便由此而來。
四、香通寺
始建于1560年,位于瑯勃拉邦半島北端,是由賽特哈賽萊斯王(King Setthathirath)所建的一個佛教寺廟。如同許多其他王宮一樣,香通寺也位于湄公河附近,是瑯勃拉邦最華麗又最俱代表性的寺廟。
香通寺寺廟一端有幾個小廳和舍利塔,里面有許多佛像,這其中包括一個臥佛殿,因為殿內(nèi)供奉著一尊可追溯到此寺建造之初年代的臥佛。此佛曾于1931 年在巴黎展覽會上亮相,之后一直在首都萬象收藏,直到1964 年才重回瑯勃拉邦。1887瑯勃拉邦古城遭遇黑旗軍(Black Flag Haw)洗劫,其他大多數(shù)寺廟都被夷為平地,而香通寺(Wat Xieng Thong)卻幸免于難,有人說這是因為黑旗軍領袖陶文馳(Deo Van Tri)小時候曾在此廟學習而且把它作為洗劫瑯勃拉邦古城的總部以及軍隊休息的地方。
1880年和1961年,香通寺寺內(nèi)分別增設三藏經(jīng)圖書館(Tripitaka Library)和鼓樓(Drum Tower),在建筑群的東門附近還有一幢王室的葬儀馬車禮堂(Royal Funerary Carriage House),里面陳列著一輛高12米的豪華出殯儀仗馬車以及許多王室成員的骨灰壇。
五、普西山
瑯勃拉邦是古代老撾瀾桑國的古都,位于湄公河畔群山環(huán)抱的谷地,距離首都萬象大約有500多公里,1995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人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在這座依山傍水古色古香的小城鎮(zhèn)中,傳統(tǒng)的老撾建筑容納于19到20世紀歐洲殖民者留下的歐洲城市結構中,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傳統(tǒng)相互融合的突出體現(xiàn)。
普西山正位于瑯勃拉邦的中部,一邊是湄公河(Mekong River)而另一邊則是南坎河(Khan River),山頂是俯瞰瑯勃拉邦古城最好的地方。目前有兩條路可供游客登上普西山,穿過一條彎彎曲曲的石階小路,大約半山腰處就有一個神殿,是人們通常所說的普西山寺(Wat Tham Phu Si),有許多人在此進香。但大多數(shù)游客會爬到山頂參觀另一座寺廟,稱為瓦宗寺(Wat Chom Si),它是山頂上的標志性建筑,從寺廟向下看,360度古城風景盡收眼底,異常美麗。尤其是夕陽的景色,簡直可以用“神奇”來形容了。
石壺平原是一個神奇的考古地點,因平原上以及高地山谷的低丘陵地帶零星的散落著幾千個石壺而得名。這些石壺始于石器時代(公元前500年到公元500年),有些石壺扎堆在一起,有的單獨存在,是研究東南亞史前人類文化生活最重要的遺址之一。
六、石壺平原
坐落在印度支那最主要的山脈—安南山脈最北端,據(jù)說川礦就是這幾千個神奇的石壺的統(tǒng)稱。川礦省內(nèi)有90個石壺遺址,每一處都有1到400個石壺,其高度和周長從1米到3米不等,除了遺址一一處的石壺上有雕刻以外,其他場地的石壺均沒有雕刻。遺址一上的石壺雕刻有些是史前的-人,舉著胳膊,膝蓋彎曲,像是在舉辦什么儀式,這大約是公元前500年至公元200年的風俗;還有一些石壺上刻著中國的華山,非常逼真。
最初研究石壺平原上的石壺始于20世紀30年代早期,研究表明這些石壺是關于史前葬禮儀式的,老撾和日本考古學家曾在石壺附近挖掘出人類遺體、陪葬品和陶瓷制品等也證實了這一說法。但也有解釋說這些石壺是用來收集雨水供給遠途旅行的客人喝的。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