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注減法生活:為生活做減法,為生命做加法
人生一切始于心,終于心。
王陽明是歷史上少有的集立德、立言、立功于一身的完美者。從頑劣瘋癲少年到千古傳奇圣人,皆因“心”而成。
王陽明不僅思想深刻,軍事上也屢立戰(zhàn)功,王陽明的軍功,歷史記載主要“三征”:一是剿滅贛南為中心的四地盜賊,二是在江西35天平定寧王朱宸濠的叛亂,三是成功討伐廣西一幫叛賊。
對于自己非凡的戰(zhàn)功,王陽明卻一點也不驕傲,他給自己的學(xué)生薛侃寫了一封信,信中有10個字,500年后仍震撼人心:
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每個人身上都蘊藏著無窮的能量,而阻礙我們生命放光的便是這個“心賊”。
所謂心賊,是指內(nèi)心貪婪、虛榮、攀附、焦慮、憂愁等一切煙滅靈性的欲望,“名賊”、“利賊”、“權(quán)賊”、“色賊”等,這是我們一生痛苦的根源所在。
《道德經(jīng)》云:知人者智,知己者明。勝人者有力,勝己者強。真正的強大,其實是戰(zhàn)勝自己。人的一生,其實就是破心中賊的過程。
在王陽明心中,山中賊皆肉體凡胎,不足為懼。而心中之賊,無形無相,根深蒂固,非外力可以克服,惟有向內(nèi)用功方可超越。
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如其詩中所言:
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卻笑從前顛倒見,枝枝葉葉外頭尋。
王陽明用其知行合一的一生實踐來點化我們:心光明,則一切光明。
心燈不亮,沒有方向。很多人一生就敗在太聰明上了,在思路上用盡心機,而忽視了出路的導(dǎo)引力量。
出路決定思路,當(dāng)一個人知道為什么而活時,智慧會主動呈現(xiàn),方法自然有,困難也會一個個被突破。
王陽明12歲時便立下了“做圣賢”之志,這個志向與格局跟隨了他一生,幫他掃除一個個心賊,直至登上人生巔峰。
大道至簡。王陽明說:“減得一分人欲,便是復(fù)得一分天理。何等輕快脫灑,何等簡易!”
王陽明所謂減“人欲”,并不是要求我們做一個無欲無求、超凡脫俗的人。而是了解自己的真實需求,不被虛假的欲望所蒙蔽。
少即多,只有舍棄應(yīng)該舍棄的東西,精神達到極簡狀態(tài),生命真正的價值才能凸顯出來,光芒四射。
越是別人看不見的地方,越要澄凈自己的精神。舉頭三尺有神明,做人應(yīng)時時保持一顆敬畏之心,敬畏天道,敬畏生命。
只有慎獨,才能真正成為自己的主宰。在別人看不見的地方下功夫,嚴(yán)格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這是對治心賊的關(guān)鍵。
王陽明則把慎獨提升到“獨知”,指出高級慎獨不僅僅是在于獨處時,更是應(yīng)時時純粹自己的精神活動,盡管你的所思所想并不為別人知曉,“古人許多誠身的工夫,精神命脈,全體只在此處?!保?/p>
靜坐是克除心賊之靜功,向內(nèi)用功。
王陽明認(rèn)為可以克制“人欲”的一種方式就是“靜坐”。王陽明說:“靜坐能使心清靜收斂,從而向人欲發(fā)動攻勢,克服自我私欲產(chǎn)生,通過靜坐能頓悟明心見性,得道成真。”
當(dāng)然靜坐不是枯坐,而是在安靜歸位的狀態(tài)下,向內(nèi)省察自己,克治內(nèi)心的各種私欲,決不姑息。
更進一步,是用各種向內(nèi)的手段光明自己的良知,以良知的巨大力量來幫助自己完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升華。
事上煉則是克除心賊之動功,當(dāng)下即是。
修行不是坐而論道,而是事上磨練。人必須在大事小情上磨煉自己,才能站得穩(wěn),才能達到動靜皆定,也無風(fēng)雨也無晴的生命境界。
對于弟子一味習(xí)練靜坐的行為,王陽明教育弟子要多去實踐:人須在事上磨,方立得住。這樣經(jīng)過長期的堅持,方可進入“靜亦定,動亦定”之開悟狀態(tài)。
災(zāi)難來臨,不要躲避,迎難而上,才能完成生命的升級。磨難與挫折,都是身心成長的最佳時機,要懷著一顆感恩之心,活在當(dāng)下,該干啥干啥,在工作中完成修行。
王陽明:人胸中各有個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王陽明自知不久于人世時,便把弟子叫到跟前。弟子問他有何囑咐,王陽明留下了流傳后世的的8字遺言:我心光明,夫復(fù)何言?
我的心頭是光明的,用不著再說什么了。一生心燈常亮,光明磊落,這樣的人生,還有什么遺憾呢?
禪詩曰: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關(guān)鎖;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氐侥阕约?,覺悟精神,生命之光自可通透一切!
當(dāng)下開悟。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