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末年隨著陳勝吳廣所代表的農民階級揭竿起義,掀起了全國各地的諸侯軍閥相繼起義推翻暴政的浪潮,其中名聲最勝的當屬西楚霸王項羽,和未來的漢高祖劉邦。這兩位都是當時攻打秦王朝的主力軍,項羽雖然軍事力量占優(yōu),但是在滅秦這事上還是被劉邦占了先機,率先攻入關中搶了頭功。
諸侯討伐滅秦之初,過世的楚懷王是發(fā)過話的,說“誰先要是攻入關中,就能稱王”。這下被劉邦占先了,項羽這邊的人哪肯啊,以當時項羽的威名,這王得他來啊。于是在謀士范增的籌劃下,項羽給劉邦送去了一道鴻門宴。按原本的計劃是要讓項莊在酒宴上假意耍劍助興,乘機以失手的借口殺掉劉邦。然而計劃實施過程突然中殺入個樊噲,阻擋了項莊的計劃,但這畢竟是在項羽的軍隊里,項羽若真要殺劉邦,哪還有他可逃之機。后面的事就如大家知道的那樣,項羽沒下殺手,讓劉邦逃回了軍中。
后世在評論鴻門宴的時候,都因《史記》中,范增的那句“豎子不足與謀”,對項羽頗有誤解,認為項羽是因為內心怯弱,婦人之仁,所以錯失殺掉劉邦的最佳機會,導致最后江東自刎。那事實真是如此嗎?一個殺掉2萬秦軍戰(zhàn)俘眼都不眨一下的楚霸王難道就真的如此不堪,會因為所謂的仁義而下不了手嗎?
其實真實情況并非如此,小編認為司馬遷寫《史記》的時候,其實對于劉邦是有些偏袒的。所謂歷史都是勝利者的撰文,司馬遷畢竟是漢朝的史官,劉邦作為西漢的開國皇帝,司馬遷在寫關于他的歷史上必定得多多拔高劉邦的形象,同時還要適當貶低其對手項羽的一些能力,不然別說這歷史寫不下去,可能還會丟腦袋。
翻看《史記》寫劉邦的那篇文章,會發(fā)現司馬遷把劉邦的不少地方都寫得有點過于神話了。劉邦原本其實就是一個市井流氓,沒什么大學問。為了弱化讀者對于他農民出身的印象,就編寫了一段劉邦母親在河邊睡覺時跟某位神靈在夢中發(fā)生關系,結果懷上了高祖的故事。這樣的誕生經歷,在《史記》里也就三皇五帝這樣的圣人才會給配上如此的劇情。這些神跡傳說,一下子就把劉邦的身份背景強化到同黃帝、炎帝一個等級了。這讓那些百姓看了,還不真就覺得劉邦之所以能當上皇帝,那是名正言順、天命使然了嗎?另外《史記》中還有諸如沛公有龍相,頭頂祥云,持劍斬白蛇之類的描述,都能明顯感覺到司馬遷文風的偏向了。
說完《史記》的這部分,小編再來給各位說說現實的情況。當時劉邦拿下關中后很是得意,心里癢癢的,覺得這個關中王應該是自己的了吧。好在劉邦身邊有個真正能看懂形勢的張良及時勸諫,讓他退出咸陽城,才沒有因為一時頭腦發(fā)熱而招來滅頂之災。假如那時漢軍的對手單單只是一個項羽的楚軍,那是不足為懼的,畢竟雙方真實兵力差距沒有太懸殊,真正對漢軍有威脅的是各路諸侯聯合在一起的40萬大軍。這些諸侯再加一個項羽,那可不是吃素的,大家都眼紅關中王的位置。這時哪個不長眼的若敢染指這個位置,絕對會被大家一擁而上給干掉,所以劉邦只能聽從張良的建議還軍灞上,先退一退。
這劉邦忌憚各路諸侯,項羽同樣也是忌憚。雖說明面上各諸侯結成的聯盟以項羽馬首是瞻,但那只是為了震懾劉邦,讓他不敢奪取關中,才一時團結起來的。實際上聯盟內部并不是鐵板一塊,大家各有各的小九九,都在觀望,伺機而動。鴻門宴說是項羽想看探一探劉邦的野心,其實換個角度,各路諸侯也在暗中觀察著項羽的舉動。
若項羽真敢在酒宴上殺了劉邦,其他諸侯必定人心動亂,害怕成為項羽下一個下手的目標,死生權衡之下極有可能就會反過來一起把楚軍給滅了。對項羽來說,這樣豈不是鷸蚌相爭,白白讓他人漁翁得利了,這樣損人不利己的事情西楚霸王心里非常清楚絕對不能做。另一個明白其中道理的人物就是軍師張良了,不然他也不會放心讓劉邦去赴那殺意明顯的鴻門宴了,而且在劉邦逃走后,還能泰然若之地為其善后。
群雄并起的年代,諸侯間的博弈很多時候都存在相互制衡,不能只考慮一戰(zhàn)之功,一時之利,而是如下棋一般全盤推演,各方面的利害得失都要有所掂量和取舍。小編相信,西楚霸王項羽能在亂世建立這么多軍工,收服如此多的勢力,絕不是一個等閑之輩,楚漢之爭的最終結果也決不是一場鴻門宴就能給予定論的!你們認為如何呢?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