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世家大族都是經營若干年的家族,不論從經濟實力,還是文化水平、政治手段、人脈資源等各項實力來看,都是普通百姓無法與之比擬的存在。
尤其是世家大族的成才率非常之高,好多人可以獨當一面甚至可以挑起國家重擔,這對統(tǒng)治者而言,不用他們不僅是重大損失,很可能讓他們走向對立面,這自然是非常危險的。
世家大族雖然可能暫時被打壓或受排擠,但從長遠來看,統(tǒng)治者其實很難與他們徹底鬧翻,這倒不是統(tǒng)治者有能無能的問題,而是因為他們強大的實力是無法容忍一直被排擠在統(tǒng)治階層之外的。曹操所處的時代正是世家大族和豪強地主橫行的時代,為了改變這一現狀,他走上仕途后就試圖通過比較嚴格的法律改變當時權豪橫行的情況。因此他掌權后就開始全面推行抑制豪強的法治政策,并大膽啟用了一批普通出身的地方官吏,像王修、司馬芝、楊沛賈逵等人,以此來抑制不法豪強。漢朝時選拔官吏注重的是道德品質,這就需要高貴的出身,而曹操用人則不重視虛名,他選用官員要“明達法理”,能行法治。他更強調唯才是舉,從210年到217年,他先后三次下達“求賢令”,選拔和任用一些有才能的人,這就有效打破了世族門第觀念,也有效抑制了豪強。但同時他的做法也觸怒了世家大族,反曹勢力此起彼伏,極大延緩了曹操的統(tǒng)一大業(yè),這也是赤壁之戰(zhàn)后曹操沒有再采取南下進攻的重要原因之一。當然曹操雖然啟用了一批庶族官吏,但同時他也依靠潁川世族荀彧幫他治理國家,剛開始他們的合作還算愉快,但隨著形勢的發(fā)展,荀彧也發(fā)現曹操的做法與世家大族的利益嚴重背離。這讓荀彧逐漸對他產生了想法,而司馬家族更是直接鄙視曹操,要不是曹操手腕強悍采用強征的手段征召司馬家入職的話,他們之間可能早就翻臉了。更重要的是當時天下有大才能的人物幾乎全是世家大族的子弟,這其實也能想得通,畢竟人家有雄厚的經濟基礎可以培養(yǎng)自己的子弟,而普通人家連吃飯都成問題,怎么可能有經濟實力培養(yǎng)自己的子弟。當時的曹操如果堅持不用世家大族的人才,他就會面臨無人可用的尷尬,這樣一來,他的處境就會更加艱難,在此情況下,他只能選擇與世家大族合作,普通老百姓的子弟,因為受教育程度有限,很難承擔治理國家等重大工作任務。而“荀家八龍”和“司馬八達”都是當時非常有名的人才,這些人才如果不為己用,很可能走向反面,這對曹操而言,無疑是最不愿看到的。當然,除了這兩家,其他世家大族成才率也非普通老百姓的子弟可以相比的,在這種情況下,為了讓自己的事業(yè)穩(wěn)固,曹操其實沒得選,只能與他們合作。連曹操那樣厲害的角色都會受制于世家大族人才的制約,更別說那些庸碌的統(tǒng)治者就更是處處要看世家大族的臉色行事。當然也有一上來就一棍子打死一大片的,不需要你配合也不用看你的臉色,自己愛怎么搞就怎么搞的統(tǒng)治者,但這樣做的結果多數時候除了死得快,似乎再沒有其他好處。像李自成進北京后就大肆收拾前朝遺老遺少,不過收拾完后他的結果就是不得不在短時間內逃離北京,最后死無葬身之地。古代主要是因為文化教育被有錢人壟斷才造成這一局面,很多窮苦老百姓的孩子再聰明也沒有錢上學,他們不光會輸在起跑線上,之后也會一直輸下去,要想出人頭地簡直比登天還難。古代如此,現代不知道會不會好點,也沒法進行統(tǒng)計。其實說到底,人才這事,還真是國之大事,如果不能為我所用,很可能成為對手,一旦成為對手,其破壞力和殺傷力根本就不是一群只會溜須拍馬阿諛奉承的庸材蠢材可以抵擋得了的。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