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審稿:旅星客
多年之后,橫斷山區(qū)萬里之外
美國夏威夷檀香山一所醫(yī)院里
美籍奧地利裔植物學家
約瑟夫·洛克(Joseph·F·Rock)
仍然對位于橫斷山南部的
亞丁神山秘境念念不忘
(約瑟夫·洛克。圖片來源@wikipedia)
▼
他在給朋友的一封信中寫道:
我寧愿死在那風景優(yōu)美的山上
也不愿孤獨地待在
四面白壁的病房里
等待上帝的召喚
(山形優(yōu)美的央邁勇,洛克拍攝)
▼
洛克或許永遠不會想到
他從木里前往稻城亞丁的那條道路
會在近百年后以他的名字來命名
成為無數(shù)人尋找世間凈土的終極線路
洛克是如何踏上這條秘境之路
這條路又有著怎樣的絕世風景?
I
- 初入木里 -
約瑟夫·洛克的稻城亞丁之旅
始于他1884年的出生地維也納
仿佛冥冥之中的一只無形之手
將命中注定孤獨飄零的他
從維也納推向大西洋彼岸的紐約
又在1907年把身無分文的他帶到夏威夷
出色的拉丁語言能力
讓他獲得在中學教授自然史的機會
他對植物學萌發(fā)濃厚興趣
進而熱愛令人心曠神怡的戶外工作
所有的這一切工作
都成為他前往中國的鋪墊
1920年美國農(nóng)業(yè)部的一紙聘書
把這個速成的植物學家送往亞洲
又在兩年之后讓這個熱愛探索的冒險家
來到橫斷山區(qū)南緣的云南麗江
(洛克在麗江的住處。圖片來源@Harvard Library)
▼
此后在云南和四川的數(shù)年考察
使他獲得了'植物獵人'的稱號
對麗江納西文化的研究
奠定了他'納西學之父'的地位
他來到中國時的最初使命
是對云南地區(qū)進行考察
以獲得當?shù)靥赜械闹参镂锓N
然而在麗江停留兩年之后
永不滿足的探索欲望驅(qū)使他
越過屏障般的玉龍雪山
前往橫斷山區(qū)的腹地
(從洛克居住的雪嵩村看玉龍雪山。攝影@蘇幕遮)
▼
到達麗江兩年后的1924年
精心準備的洛克從雪嵩村出發(fā)
帶領(lǐng)他的納西族探險隊
開始他的橫斷山探索之旅
(洛克1924年從麗江前往木里的路線。底圖@google,制圖@旅星客)
▼
渡過閃爍金色光芒的金沙江
沿著火山裂縫般的斷裂地帶前進
經(jīng)過十余天艱辛旅程
遙遠又神秘的木里王國
浮現(xiàn)在他們視野之中
(木里土司)
▼
雄踞王位的木里土司項次稱扎巴
對木里之外的世界茫然而又興趣盎然
他熱情招待洛克的探險隊伍
并通過洛克了解外部世界
長期在這一區(qū)域行走和考察
使得洛克認識到土司的權(quán)威和重要性
他非常珍惜與木里土司的關(guān)系
以便更好地開展考察工作
(木里土司與侍從們合影)
▼
木里地區(qū)神秘的亞丁秘境
隱藏于雄偉的貢嘎嶺之中
這片位于橫斷山深處的圣地
激發(fā)起洛克的探險欲望
木里土司的勸阻打消了洛克的念頭
'那里全名念青貢嘎日松貢布
夏諾多吉(金剛手菩薩)
央邁勇(文殊菩薩)
仙乃日(觀音菩薩)
分別住在三座雄偉雪峰之上
三座雪山是周圍山民的山神
如果有外鄉(xiāng)人膽敢闖入這一地區(qū)
就會因為褻瀆神靈遭遇不測'
(從木里瑪娜茶金觀景臺眺望亞丁三神山,從左至右分別為央邁勇,夏諾多吉,仙乃日。攝影@幽靈友玲)
▼
洛克在1924年放棄進入貢嘎嶺
第一次橫斷山區(qū)探險到此為止
然而前往亞丁深處的秘境之旅
在他的內(nèi)心深處已然啟程
II
- 進入亞丁 -
四年之后的1928年夏天
四十四歲的約瑟夫·洛克
跋涉在橫斷山系海拔超過四千米
隱藏在原始森林中的崎嶇山路上
(亞丁地區(qū)的原始森林。攝影@蘇幕遮)
▼
之前第一次進入木里時
洛克沒能夠進入貢嘎嶺
盤踞此處的扎西宗本匪幫
成為洛克探險的最大障礙
扎西宗本原本是建塘喇嘛
落草為寇后活躍于橫斷山區(qū)
他的匪幫需要經(jīng)過木里土司的地盤
兩者因此建立起良好關(guān)系
洛克前去亞丁的意志堅定
虔誠之心不遜色于任何朝圣者
他與木里土司的關(guān)系也起到重要作用
因而獲得來自土司的生命安全保障
木里土司給匪幫親筆寫信
聲明一支美國探險隊將前往亞丁
并措辭強硬地警告扎西宗本
不得傷害隊伍中的任何人
1928年6月13日,約瑟夫·洛克
率領(lǐng)他的探險隊伍
帶著數(shù)十匹騾馬從木里出發(fā)
沿著千百年來朝圣者踩出的小路
向著亞丁秘境前進
(洛克和他的探險隊合影)
▼
探險隊翻越險峻的高山
渡過水勢洶涌的水洛河
沿水洛河右岸支流白水河逆流而上
進入亞丁神山秘境
(洛克探險隊在高山牧場扎營)
▼
洛克的第一次亞丁之行
選擇了央邁勇南坡的路線
路途遙遠坎坷又艱辛
仿佛刻意考驗他的執(zhí)著與虔誠
(洛克1928年第一次亞丁之行路線圖。底圖@google,制圖@旅星客)
▼
洛克詳細記錄這段旅程
后人得以窺見路途的情形
那天晚上我們在央邁勇南坡露營
露營點建在冰磧堆和懸掛的冰川下面
開滿各種鮮花的高山草甸上
冰磧邊上長有巨型大黃
(央邁勇南坡冰磧物。攝影@蘇幕遮)
▼
在我們露營的高海拔地區(qū)
不時聽到從高處滾落而下的冰塊
發(fā)出雪鳴般的聲響
打破寒夜的冷靜
(央邁勇西南坡露營點。攝影@蘇幕遮)
▼
經(jīng)過多日艱苦跋涉之后
洛克終于抵達亞丁沖古寺
香火繚繞的古老寺廟接納這支隊伍
使他們得以開展考察任務
(探險隊員請求喇嘛幫他們寫家書)
▼
一臺老舊的英文打字機
將洛克旅途中潦草寫下的筆記
轉(zhuǎn)換成字體清晰文筆優(yōu)雅的文稿
呈現(xiàn)在《美國國家地理》的讀者面前
一個宏大精致的神圣疆域
從紛雜的文字之中脫穎而出
三座被賦予神秘宗教意義的雪山
展露在世界的視野之中
雷神的光彩呈現(xiàn)在眼前
那是一座削去尖頂?shù)慕鹱炙紊椒?br>
它的兩翼伸展著寬闊的山脊
像是一只巨型蝙蝠的翅膀
(夏諾多吉神山。攝影@蘇幕遮)
▼
仙乃日這座山峰
外形像是一個巨大寶座
好像是供活佛坐在上面沉思用的
它真像是藏族神話中天神的椅子
(仙乃日神山。攝影@蘇幕遮)
▼
在我面前的晴朗的天空襯托著下面
聳立著舉世無雙的央邁勇雪峰
它是我見過的最美的雪山
(央邁勇神山。攝影@蘇幕遮)
▼
兩個月之后,洛克第二次進入亞丁
這次他們沒有沿著原路前進
而是選擇夏諾多吉北坡路線
為期十余天的考察中
洛克收集了大量當?shù)貏又参飿吮?/p>
并為亞丁地區(qū)繪制詳細的地圖
(洛克1928年第二次亞丁之行路線圖。底圖@google,制圖@旅星客)
▼
兩次考察結(jié)束之后
長達65頁、配圖76張的
《貢嘎嶺香巴拉,世外桃源圣地》
在《美國國家地理》問世
洛克在這篇長文開頭部分
就按捺不住發(fā)現(xiàn)寶藏似的激動心情:
整個世界還有什么地方
能有如此的景色等待著攝影者和探險家
(央邁勇倒映在貢嘎?lián)碇?。攝影@蘇幕遮)
▼
洛克策劃的第三次亞丁之行
被盤踞在貢嘎嶺的匪幫阻攔
木里土司把匪幫的死亡威脅信
轉(zhuǎn)交給尚未進入亞丁的洛克
土匪們把貢嘎嶺突發(fā)的冰雹
歸罪于洛克的考察惹怒神山
面目猙獰的匪幫令洛克心生畏懼
他匆忙離開,此后再沒能重回亞丁
通往亞丁神山秘境的道路
再次隱藏在高山深谷和密林之中
直到數(shù)十年后才被重新發(fā)現(xiàn)
以洛克線的名字廣為人知
III
- 秘境之路 -
洛克的行程始于麗江
渡過金沙江后進入木里境內(nèi)
而后翻山越嶺跋山涉水
到達貢嘎嶺邊緣的水洛河谷
隨著道路改善和技術(shù)進步
如今人們已經(jīng)可以坐車
直達水洛河畔的嘟嚕村
從這里開始洛克線的行程
(現(xiàn)今洛克線示意程圖。底圖@google,制圖@旅星客)
▼
從白水河逆流而上進入山谷
河流在斷崖處形成菩薩洞瀑布
五顏六色的經(jīng)幡獵獵作響
傾瀉而下的水流浪花四濺
(菩薩洞。攝影@蘇幕遮)
▼
從菩薩洞繼續(xù)向前
進入寬闊的白水河谷
巨大的山體守護狹窄的河谷
挺拔的松樹迎接探秘的旅人
(白水河谷。攝影@蘇幕遮)
▼
河谷中地勢稍平的滿措牛場
通常會成為第一天露營地點
經(jīng)過一天疲憊不堪的爬坡之后
這里能搭建一個舒適的休憩場所
(滿措牛場。攝影@必閑)
▼
從滿措牛場沿著溪流出發(fā)
沿途風景令人賞心悅目
風光旖旎的雜巴拉雪山露出尖頂
茂密的樹林也隨海拔上升變得稀疏
(雜巴拉雪山。攝影@必閑)
▼
中途的藏別牛場平坦開闊
草地中間溪流潺潺水草豐茂
這里位于夏諾多吉西南坡
山頂峭壁上冰川清晰可見
(藏別牛場。攝影@必閑)
▼
穿過茂密的針闊混交林
山路在溪流和密林之中蜿蜒爬升
萬花池牛場位于夏諾多吉南壁之下
從這里已然能看到央邁勇神山的尖頂
(夏諾多吉南壁。攝影@蘇幕遮)
▼
在翻越兇險的雜巴拉埡口之前
這里是最適宜安營扎寨之地
夏諾多吉南壁刀削般的峭壁一覽無余
央邁勇東南壁的窈窕身姿也遠遠展現(xiàn)
(日出時分的雜巴拉雪山,后方積雪覆蓋的山尖為央邁勇神山。攝影@必閑)
▼
從這里出發(fā)經(jīng)過艱苦的爬坡
到達令人望之生畏的雜巴拉埡口
陡峭的爬升和稀薄的空氣
加劇人的疲憊感和對距離的感知
(經(jīng)幡獵獵的雜巴拉埡口。攝影@蘇幕遮)
▼
站在雜巴拉埡口眺望四周
巨大幽深的山谷通向天際
黑色的巖體顯得猙獰可怖
白色的積雪映出熠熠光輝
(雜巴拉埡口,注意左下方馱馬。攝影@蘇幕遮)
▼
沿陡峭的下坡路進入央邁勇南坡山谷
碎石和草甸鋪墊在而成小路
千萬年冰川運動形成的冰磧物
讓道路顯得原始而又蠻荒
(央邁勇南坡。攝影@蘇幕遮)
▼
冰川切削形成道道巨大的雪槽
陡峭垂直的雪壁連積雪都無法留存
山谷中的灌木叢漸漸茂密起來
提醒人們海拔的下降和水汽的豐富
(央邁勇南壁。攝影@蘇幕遮)
▼
穿過草甸與灌木叢交織的小路
在漫長而又起伏的碎石坡橫切
山坳處地勢平緩的新果牛場
張開懷抱迎接翻山越嶺的旅行者
(遠眺山坳處新果牛場。攝影@蘇幕遮)
▼
這里水質(zhì)清澈溪流縱橫
周圍巖壁遮擋住狂野山風
央邁勇西南壁黢黑山體傲然挺立
山尖如同尖利的鷹喙直刺蒼穹
(央邁勇西南壁。攝影@蘇幕遮)
▼
從新果牛場出發(fā)
翻越橫亙綿延的央邁勇西南山脊
無窮無盡的爬坡和下降
會讓人失去繼續(xù)走下去的信心和勇氣
(央邁勇西南山脊。攝影@蘇幕遮)
▼
站在西南山脊的埡口處回望
陡峭崢嶸的央邁勇延伸至夏諾多吉
一字排開數(shù)座五千米以上的雪峰
形成一道連綿不絕的巨大雪壁
(央邁勇到夏諾多吉的巨大雪壁。攝影@蘇幕遮)
▼
埡口處也是整條路線的海拔最高點
翻過山脊進入央邁勇西坡山谷
墨綠色的黑湖出現(xiàn)在山谷深處
四周環(huán)繞的高山更增其神秘
(黑湖。攝影@蘇幕遮)
▼
沿平緩的道路在央邁勇西坡橫切
遠處仙乃日神山也逐漸露出其尖頂
富饒的呷獨牛場分布在山路兩側(cè)
天然神奇的蝴蝶石就立于路邊
(洛克探險隊在蝴蝶石合影)
▼
洛克線上的任何停留點
都可能隱藏著無與倫比的風景
山谷中一個不知名的海子
都倒映出絕美的湖光山色
(央邁勇西坡的不知名小湖。攝影@蘇幕遮)
▼
緩慢上升的山路通向蛇湖埡口
圣潔的仙乃日神山指引前進方向
經(jīng)歷千辛萬苦的跋涉之后
方可一睹蛇湖令人驚艷的芳容
(蛇湖,請橫屏欣賞。攝影@蘇幕遮)
▼
湖面上碧綠與深黑兩色交織
天空中的云朵投下道道陰影
湖水在狹長的山谷之中蜿蜒曲折
湖首正對雄偉壯麗的仙乃日神山
(蛇湖與仙乃日神山。攝影@蘇幕遮)
▼
湖畔溪流縱橫水源豐富
平坦的草場也是優(yōu)良的營地
地處仙乃日和央邁勇的環(huán)抱之中
可以飽覽雪山湖泊的曠世美景
(央邁勇西北壁與蛇湖。攝影@蘇幕遮)
▼
洛克線從蛇湖開始出現(xiàn)分支
大多數(shù)人會向東翻越松多埡口
進入稻城亞丁景區(qū)之內(nèi)
享受神山與海子交織的山海盛宴
(五色海。攝影@蘇幕遮)
▼
(牛奶海。攝影@蘇幕遮)
▼
約瑟夫·洛克在九十多年之前
選擇從蛇湖向北翻越松多埡口
沿著仙乃日神山西南坡前行
邂逅如一抹碧藍調(diào)色板的查卡湖
(查卡湖。攝影@必閑)
▼
洛克從查卡湖橫切至卡斯牛棚
翻越松洛埡口到達松柏密布的山谷
碧綠色的珍珠海靜躺在山谷深處
貢嘎銀河在古老寺院邊靜靜流淌
(仙乃日山腳下的珍珠海。攝影@蘇幕遮)
▼
(沖古寺。攝影@蘇幕遮)
▼
洛克行程的終點是仙乃日北坡的沖古寺
卻錯過了從卡斯牛棚前往地獄谷的道路
這條隱藏在原始森林之中的小路
通向傳說中三怙主菩薩懲罰惡魔之處
(通往卡斯村的山路。攝影@必閑)
▼
無論是神山環(huán)抱中的海子
還是雪山深谷中的寺院
都以美妙絕倫的風景
劃上洛克線完美的結(jié)束符
IV
- 追尋洛克 -
1962年12月5日,約瑟夫·洛克
在美國夏威夷走完他孤獨的人生之旅
他的墓碑上只有這樣簡單的幾行文字:
約瑟夫·F·洛克博士
植物學家——探險家
1884 ~ 1962
通往亞丁神山秘境之路
隨著洛克的去世被時間隱藏
現(xiàn)實世界中的凈土秘境
被烏托邦般的幻境'香格里拉'取代
然而洛克留下的文稿和旅途筆記
卻從未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褪色
在幾十年后指引著無數(shù)人
踏上尋找念青貢嘎日松貢布之路
距洛克第一次去往亞丁
已經(jīng)過去九十余年
近百年的風雨讓洛克線成為
極具審美和探索性的線路
盡管地理大發(fā)現(xiàn)的年代早已遠去
地球上仍有許多不為人知的極致之景
相信會有更多的絕美秘境
等待像洛克一樣的人去探索和發(fā)現(xiàn)
(亞丁波用錯,三神山同框出鏡。請橫屏欣賞。攝影@蘇幕遮)
▼
本文主要參考資料:
祝勇:《洛克:香巴拉使者》
Joseph F. Rock: China on the Wild Side
Alvin K. Chock: 《Bibliography of J.F.Rock》
Wikipedia:Joseph Rock
... The End ...
點擊圖片,閱讀其它精彩文章
▼
旅星客
一顆藍色星球上一群過客,記錄下的旅途故事。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