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母親是河,父親是山。無論做什么心里都充滿安全感。
等父母傾其所有付出一切,老了,走不動了,須要孩子照顧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養(yǎng)了一個不懂感恩的白眼狼。自己反而成了兒女的累贅,滿臉的嫌棄,讓父母生不如死,傷心透頂。
父母最大的悲哀與失敗,莫過如此。
兒女考上大學(xué),父母不放心一個人獨自遠行,想去送送。卻遭子女反對,嫌丟人而不愿同行。
● 穿著寒酸,說話土腥味太濃
● 不會使用手機快捷支付
● 總是問東問西一副沒見過世面的樣子
● 花錢吝嗇,在學(xué)校不舍的吃,獨自啃食從家里帶的燒餅或饅頭
俗話說:兒行千里母擔(dān)憂,如今卻成了子女難以啟齒的存在。父母的無私,換來的卻是孩子的自私與嫌棄。
前段時間,一個大一女生的困惑和委屈上了微博熱搜。起因是她向母親索要每月4500元生活費,遭到母親拒絕。
對這個女生來說,她還是希望父母還和以前一樣,要什么,給什么。要多少,給多少。她從未理解過父母的難處,也沒有設(shè)身處地的考慮過父母賺錢的不易,只知道父母沒有答應(yīng)自己的無理要求,而生氣憤怒。這種不懂感恩的孩子,父母為她付出的再多,在她眼里都是理所應(yīng)當(dāng),一旦沒有滿足她的要求,她反而會心生怨恨。
欲望是無底洞,越喂越大,越撐越大,到了最后,就會演變成失控……
王某沒有穩(wěn)定工作,每天打牌睡覺,靠母親乞討為生。
耄耋之年本應(yīng)兒女鞍前馬后,悉心照顧。暮景殘光,多病纏身的母親為了兒子,還要四處乞討,任子女榨干自己最后一滴血,可憐而又可悲。
無休止、無條件的付出,只能導(dǎo)致子女錯位寄生,沒有絲毫反哺感恩的意識。所以說,白眼狼是許多父母在不知不覺中自己慢慢培養(yǎng)的。
上海一位環(huán)衛(wèi)女工,把自己辛苦掙的每一筆錢都留給了女兒,卻被女兒拽著頭發(fā)當(dāng)街侮辱,只因為女兒嫌這個月的錢少了。
被女兒大罵“丟人”:被孩子嫌棄,是父母最大的悲哀。
父母已經(jīng)付出了全部,孩子依然覺得不夠。這種心酸,父母……
俞敏洪說:“大把花著父母的錢,只懂自己的快樂,不懂父母的辛酸,不舍得為親情付出一分一毫,那么你已經(jīng)全無良知了”。
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再上演一幕幕“狗嫌家貧,兒嫌母丑”的鬧劇。很多父母咬牙扛起生活的重擔(dān),為孩子撐起的,卻是一個真空的世界。這是誰之過?
父母對子女的付出,不忍奢求感恩和回報,卻也不希望被兒女唾棄甚至遭遇暴力相向。
有一期《少年說》,一個男孩的話引發(fā)了全場淚崩,他對著臺下的媽媽大聲說道:“我的媽媽是一名外賣配送員,她認真敬業(yè),但常常得不到別人的尊重。希望大家能給像我媽媽一樣的人,多一些善意,因為當(dāng)你打開門的一瞬間,看見的也有可能是我爸爸捧在手心里的小公主。”
臺下的媽媽回應(yīng)說,一直擔(dān)心孩子嫌棄自己的職業(yè),現(xiàn)在他的懂事已經(jīng)擊潰了多余的擔(dān)心。
知父母恩,是做人的根本。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人有感恩之心。懂得感恩的孩子,未來不會差……
弗洛伊德說:“成長的主要動力,來自和父母的分離”。父母沒有界限的付出,慢慢剝奪了孩子成長中認知的權(quán)力。讓孩子把父母的付出當(dāng)成一種慣性,父母也只能被孩子牽著鼻子走,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喪失了自己的價值觀和判斷力。
為人父母,誰不想給孩子最好的生活?誰曾想,當(dāng)父母費盡全力將孩子養(yǎng)大,給了他力所能及最好的生活,到頭來難以啟齒的人卻是自己。拿著父母提供的物質(zhì),學(xué)著他們不懂的知識。用光父母所有的積蓄,過著自己舒服的小日子。踏著父母的肩膀,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利益。卻嫌棄父母的笨拙與無能。
這是父母對孩子教育的失敗,沒有教會孩子如何去愛。沒有教會孩子現(xiàn)在的乘風(fēng)破浪,是父母拼盡全力送你出海。沒有教會孩子應(yīng)該懷揣感恩之心,應(yīng)該體諒父母的不易,理解父母賺錢的辛苦。家長的過度溺愛,會讓孩子變得“唯我獨尊”,只顧自己,不顧他人。這都是溺愛簇生的惡果……
人最大的修養(yǎng),是原諒父母的不完美。正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因為,錦衣玉食的父母只有少數(shù),普天之下,更多的是普通的父母,做著普通的工作,為了孩子卻能傾其所有。當(dāng)子女埋怨父母沒本事時候,是因為他們把本事給了你。
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是人世間最大的遺憾。不要等到自己走過父母走過的路,理解了父母當(dāng)年的苦楚,那一句感恩的話語,又該向何人訴說?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對于父母來說,沒有親耳聽到像王永彬在《圍爐夜話》中所寫:“身無饑寒,父母無愧于我。人無長進,我以何待父母?”這樣的話,是何等得殘酷。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