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密變化,是經(jīng)典中常用的變化手法之一。顏真卿的《祭侄文稿》比起王羲之行書,對于疏密變化的運用,要更強烈、更明了些,除了對字中部空間的明顯強調(diào)以外,局部細節(jié)也有明顯的用心。下面從作品中挑選一些字例,來體現(xiàn)顏真卿對于疏密變化的處理的智慧?!都乐段母濉肥翘拼鷷翌佌媲渥芳缽闹额伡久鞯牟莞?。行書紙本,縱20.8厘米,橫75.5厘米,二十三行,凡二百三十四字。書于公元758年(唐乾元元年)。
此文稿追敘了常山太守顏杲卿父子一門在安祿山叛亂時,挺身而出,堅決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傾卵覆”(《祭侄文稿》),取義成仁,英烈彪炳之事。祭悼其侄顏季明更見疾痛慘怛,哀思郁勃。本帖通篇用筆之間情如潮涌,書法氣勢磅礴,縱筆豪放,一瀉千里,常常寫至枯筆,更顯得蒼勁流暢,其英風烈氣,不僅見于筆端,悲憤激昂的心情流露于字里行間。被元人鮮于樞譽為“天下行書第二”。
原卷前后隔水有宋“宣和”、“政和”小璽、天水園印及歷代鑒賞收藏印鑒數(shù)十方,還有鮮于樞、張晏、周密等人題跋。宋《宣和書譜》有著錄,清乾隆時入內(nèi)府,原卷現(xiàn)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