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全老人乾隆皇帝,亦是清朝大詩人,一生存詩42250首,不僅在清朝排第一,在中國歷史,亦是第一。宋朝陸游存詩存詞9600多首,在乾隆橫空出世之前,獨占鰲頭。然天降乾隆大才子之后,他只能自認小弟了。
愛新覺羅·弘歷生于1711年,卒于1799年,活了89歲,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
我們就算他從九歲開始會寫詩,寫了八十年,平均每天寫詩1.45首。實際上,他當皇帝之前的詩,可能并沒有多少留存,我們就算他每天寫兩首吧。
我們知道,詩是很難寫的。唐朝大詩人賈島,為了“吟安一個字”,要不斷捋著胡須踱來轉(zhuǎn)去,以致常常要扯斷好多胡須才能寫完一首詩。
作為一個白天在政務上日理萬機,上朝批奏折難有空閑、晚上還有那么多皇后嬪妃需要去滿足的皇帝,他是如何做到每日寫幾首詩的呢?
方法當然有。
其一,粗制濫造。說白了,就是順口溜也算到詩里去。他是皇上,腰下放點氣都是香的,他胡謅出來的詩,那也必然是上打屈原中壓李白下勝袁枚的呀。臣僚們只有拍手叫好的份,覺得他寫得不好,也請壓在心里,不要表達出來。如此講他,當然不是沒有理由。
且看一首《夏日抒懷》——宮柳陰濃殿閣深,冰櫥不受暑來侵。南風未解吾民慍,慚愧蒼生愛戴心。
咋一看,是皇帝對黎民百姓的體恤,但從詩的作法來看,卻又幼稚得緊,跟才學寫詩不久的人寫出來的差不多。
尤其,此詩名容易讓人想起宋朝才女李清照的《夏日絕句》,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兩相對比,高下立見。
其二,請人代筆。那些詩都是皇上寫的嗎?未必啊。當中的很多,是臣子們代筆的。設(shè)想一個場景,某日下大雪,皇上宴會群臣,大家各作詩一首,當中一人,寫得不錯,乾隆點頭稱贊,大家會意。這詩,最后就成他老人家的了。
毫無爭議的是第三點,他活得夠長。留下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初唐四杰王勃,二十七歲就死了呢!
盡管乾隆的詩,從文學性藝術(shù)性而言,普遍評價不高。說附庸風雅也著調(diào)。但,他寫的詩,題材廣泛,碰到大事小事,都要吟誦幾句,如《正月二日小宴廷臣》、如《賜蒙古王公等宴》,雖為應酬,卻是對歷史記載的重要補充。因而,他的詩史學價值極高,給后人鉆研清史,留下了豐富的一手資料。
此雖為附加玩法,卻也功莫大焉。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