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個性化作文教學的有效策略
個性化作文教學就是以個性化思維和表達能力的提高為核心,以作文的個性化為標志的師生多向互動、共同探討的實踐過程。探索在新課程下個性化作文教學的有效策略,對學生個性的發(fā)展,人格的形成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實現(xiàn)個性化作文教學的有效策略有:以人為本策略、開放策略和評價策略。
一、人本策略
課程標準在“表達與交流”的教學建議中,明確指出:“在寫作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生活,體驗人生,關注社會熱點,激發(fā)寫作欲望。引導學生表達真情實感,不說假話、空話、套話,避免為文造情”,一語中的,提出了寫作教學的根本途徑:以人為本,因道習文。以人為本的教學策略,必須著手學生的現(xiàn)狀,著眼學生的發(fā)展,從備課到上課,從習作到改作始終堅持以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為“本”,尊重學生的個性,喚起學生的個性覺悟,真誠地關愛每個生命的成長。
1、尊重生命,讓作文展示生命的原生態(tài)。當前,我們的作文教學仍然堅持“以文為本”,將“現(xiàn)代人”壓抑在“過去人”的陰影之下,將作文形式凌駕于作文內容之上,造成了學生寫作心理上的依附與盲從,使作文這個最具個性的學習和創(chuàng)造活動,變成編造謊言的園地,涂抹文字的游戲,折磨心頭的苦差事。這樣的作文訓練,必然導致學生精神家園的荒蕪,心靈花蕾的凋謝,個性風采的泯滅。個性化作文教學以尊重學生的生命為前提,尊重學生的情感、意愿和來自生命的各種體驗,不加枷鎖拘囿學生的思維,不用惟一標準衡量學生的作文,提倡 “我用我手寫我心”,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情感,讓習作展示生命的原生態(tài)。
2、直面生命,讓作文成為描述心靈世界和實踐活動的生命軌跡。從生命活動層面關照作文教學,作文應是學生生命的獨白,心靈的對話,天性、靈氣的展現(xiàn),認識情感的宣泄,是最富有個性創(chuàng)新性的活動。個性化作文教學要為滿足孩子的這些天性提供舞臺。要放手讓學生自己思考問題,自己探究問題,自己解決問題,不畏權貴,不畏書本,實實在在地張揚個性,最大程度地樹立個性的旗幟——“求真”,“求趣”,“求異”,“求新”,讓作文成為描述心靈世界和實踐活動的生命軌跡。
3、呵護生命,讓作文成為生命成長的自發(fā)需要。每個人都有成功的需求。心理學家蓋茲說得好:“沒有什么比成功更能增加滿足的感覺,也沒有什么東西比成功更能鼓起進一步求成功的能力。”個性化作文教學要運用激勵機制,采用賞識評價,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造成功的快樂,如開辟習作園地,學生想寫就寫,想評就評,作品想貼就貼;組織學生向報刊雜志廣播電臺投稿;參與各類作文競賽;編訂班級優(yōu)秀作文選或鼓勵學生編訂自己的習作集;師生間通信交流溝通等等,使每個學生享受成功的幸福,使作文成為學生生命成長的自發(fā)需要。
4、扶持生命,讓作文提升生命的質量。
作文應該是一個豐富自我精神體驗、培育自我精神、形成自我個性的生命過程。它的本質應是人文精神的張揚與升華。也就是要通過作文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鮮明的個性,美好的心靈。作為教師,在作文教學中要從關愛并促進學生生命發(fā)展的角度出發(fā),去點撥,去引導,去扶持,塑造一個個豐富美好的心靈,健康的人格,使學生的作文過程成為學生到生活中求真、養(yǎng)善、立美的過程。用自由之筆書寫體恤、善良、仁慈、同情、友愛、互助、和諧、共處等等這些人格中最為重要而美好的因素。在激揚文字中,清濯心腑,冶煉人格。
二、開放策略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充滿創(chuàng)新活力的,應盡可能滿足不同地區(qū)、不同學校的需求,并能夠根據(jù)社會的需要不斷自我調節(jié)、更新發(fā)展。”作文教學更是如此。
1、開放教學目標。兒童智商存在的客觀差異性決定了作文教學目標的開放性。只有開放性的目標才能使兒童個體差異得到最優(yōu)化的發(fā)展。要根據(jù)學生個體的特點,指定適合其自身發(fā)展的目標。允許學生在目標達成時存在差異性、層次性,使不同程度的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最優(yōu)化的發(fā)展。
2、開放作文的形式。學生的生活是很豐富的,學生對于生活的觀察也有自己的視角,不愁沒東西寫。但傳統(tǒng)作文給了他們太多的限制,如文體、內容、結構、主題、字數(shù)等等,使得豐富的現(xiàn)實生活進不了作文。寫母親,沒有不勤勞的,寫同學不是刻苦學習就是個關心集體,做好事不是讓座就是拾金不昧。長此以往,必然導致學生情感虛偽,思維枯竭。
拆除束縛學生作文的“緊箍”,就要開放作文的形式,減少對學生習作的統(tǒng)一要求,,讓學生想寫什么就寫什么,想怎么寫就怎么寫。即使是命題作文,也要注意切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和認識水平,使學生有發(fā)揮的余地。不妨多出幾個題,讓學生從中選一個。不妨只劃定一個范圍,讓學生自擬標題、自由立意、自由選材。
3、開放寫作的時空。寫作是最具有開放性的,囤于課堂的作文教學必然是失敗的,教師要盡可能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廣闊的體驗舞臺,引導學生打開封閉的生活空間,走向開放的社會,去認識、感受豐富的生活,不斷擴大寫作領域,讓五彩繽紛的生活成為學生寫作的源頭。
要放開時限。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是在課堂上利用兩節(jié)課讓學生獨立完成一篇習作,有時甚至硬性規(guī)定在40分鐘內完成。隨著作文教學改革的深入,作文形式層出不窮,如話題作文、科幻作文,要完成這樣的作文,需要學生查詢、調查、討論,如果硬要學生在課堂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沒多少把握的作文,顯然過于機械。個性化作文教學應不拘泥于每周兩節(jié)的作文課,把作文訓練延伸到家庭,延伸到社會,延伸到學生的日常生活,做到課內與課外相結合,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為學生開辟一個寬松自由的時空條件,盡情抒寫內心的真情實感。
4、開放作文的教學過程。
“教師命題—教師指導—學生作文—教師批改—教師講評”這是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主體,學生主體性的發(fā)揮則非常有限。教師習慣在寫作前進行輔導,大講特講審題、選材、立意、構思等寫作技巧,生怕學生文無章法,亂了方寸。一條條技巧法則,如同給孫悟空套上緊箍咒,捆住了學生的手腳,封住了學生的嘴巴,抑制了學生創(chuàng)新的思路,阻礙了學生的個性發(fā)展。
開放的作文教學的模式,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自己的寫作活動作為教學的主線。教師不預設刻板的教學目標,不勾畫教學流程的運行軌跡,不套用死板的評判標準,而讓學生有充分顯示個性與才能的自由天地,在學得知識、掌握技能的同時,爭取更多的個性張揚和思維發(fā)展。其基本模式是“營造氛圍,誘發(fā)寫作熱情——放膽表達,拓展選材空間——交流合作,激活思維火花——嘗試作文,噴發(fā)創(chuàng)造欲望——精當點撥,解決寫作疑惑——協(xié)作修改,提高寫作水平——評優(yōu)激勵,激發(fā)寫作新動機”。
這種教學模式摒棄了教師先行指導的條條框框,實施先作后導。先放手讓學生嘗試作文,然后,教師按照作文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類指導訓練。這樣的指導更有針對性,更利于學生個性的發(fā)展。
4開放寫作的`語言。
開放寫作的語言,就是讓兒童寫自己的話,表達自己的情。只有這樣的語言是充滿靈性,充滿個性的。 要摘下語言的偽圣面具,還語言純清的面貌。當然,也要關注學生作文語言的連貫、得體和規(guī)范,讓準確、簡潔和樸素的語言與張揚個性緊密結合在一起,演繹出才情飛揚、個性分明的精美作品。
三、評價策略:
完善評價機制是作文教學實現(xiàn)創(chuàng)新的重要保證。個性化作文教學應重視評價的策略,使之成為一個有結構的、系統(tǒng)的、循環(huán)往復的、不斷提高的可控過程。
一、評價標準多維化。
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對學生的評價基本是一維的,即單一的技能評價,難以全面、動態(tài)地評價學生,對學生的發(fā)展產生嚴重的抑制作用。要真正實現(xiàn)作文個性化,必須以多維標準為依據(jù),在關注學生知識與能力的同時,關注習作的過程和方法,關注學生作文時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關注學生的個性發(fā)展,使作文成為學生展現(xiàn)個性的有力憑證和廣闊天地。
1、關注寫作材料的準備過程。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不同學段學生的寫作都需要占有真實、豐富的材料,評價要重視寫作材料的準備過程。”個性化作文教學關注學生習作材料獲得過程的評價。要用積極的評價,引導和促使學生通過觀察、實踐、調查、訪問等多種途徑,獲得真實、豐富的生活材料。
(2)關注學生非智力因素發(fā)展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要“重視對寫作的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tài)度的評價。”作文是學生知識、能力的綜合運用,這中間包含許多的非智力因素。教師要關注學生的非智力因素,要通過創(chuàng)設新型的形式,如榜上有名、佳句欣賞、專家會診等,挖掘、鼓勵學生作文中的積極因素,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激發(fā)寫作的欲望,培養(yǎng)寫作的情感。
(3)關注學生寫作的成長過程,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提倡采用成長記錄的方式,收集能夠反映學生學習過程和結果的資料。提倡為學生建立寫作檔案。”寫作檔案可以說是記錄了學生在某一時期一系列的寫作成長“故事”,它的主要內容是收集、記錄學生一段時間內有關學生的作品、反思,還有其他相關材料。這些材料最大程度地提供了有關學生學習與發(fā)展的重要信息,既有助于教師評價學生學習的過程和結果,又有利于學生通過自己的全程參與,學會反思和判斷自己的進步與努力;更是將評價與教育、教學融合在一起,與學生的發(fā)展保持一致,提高評價的有效度。
(二)評價方式多元化。
《語文課程標準》在作文教學的評議建議中明確指出:“應注意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學生間相互評價相結合……還應該讓家長積極參與評價活動。”即自評、互評與師評有機結合,家庭社會共同參與的評價。只有打破傳統(tǒng)的教師是評價的主導者和權威的格局,講究講評的方式,才能突出學生的主體性,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達到個性化作文的目的。
1、張揚個性,學生自評。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每個智力正常的兒童都具有一定的自我監(jiān)控的能力,這種能力越強,對學習的促進功能越大。因此,在作文評價中,應放手讓學生自評。評價中,讓學生學會發(fā)現(xiàn)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自我,從而完成對自我的激勵和超越。這是學生作文張揚個性、展示自我的平臺。
2、暢所欲言,學生互評。
嘗試讓學生互評,可以做到優(yōu)勢互補,取長補短,提高寫作水平。學生互評的形式很多,可以是同桌的、小組的、自找伙伴的,也可以是按相同內容或按相同表達形式為小組互相評改,甚至把學生的作文本全部展出,讓學生自由選擇評改等方式。學生按自己的認識較客觀地評價其他同學,大到全篇布局、思想認識的問題,小到一個詞、一個符號。
當學生成為習作評價的主人后,教師不再擁有評價的“專利”,學生人人都有機會參與評價,都可以暢所欲言,都可以自由地說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在這樣一個和諧民主的氛圍里,學生習作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都被充分調動起來。
3、激活思維,教師精批。
教師精批,不僅能激活學生的思維,更能增強作文教學的有效度。這一過程,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激發(fā)學生的主體意識。要力爭批得精妙,批得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批得能讓學生茅塞頓開。
4、促進溝通,家長參評。
教育是一個全方位的系統(tǒng)工程。作文評價,也要打破校內外的界限,發(fā)揮家長的主觀能動性,請他們參與到作文評價中來。家長可以肯定孩子作文的優(yōu)點,指出存在的問題,提出修改的建議,還可以
總之,新課程標準下的個性化作文教學必須圍繞學生主體,圍繞“個性發(fā)展”的基本路線進行,使學生獲得真正的寫作體驗,而這需要廣大教師變革教學思想,深入學習新課程改革理念,積極參加作文教學實踐,真正實現(xiàn)作文教學的有效突破。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