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剛結束,許多孩子陸續(xù)回到幼兒園、小學上課,但是不少孩子第一次上學,或是假期后無法順利回到上學的狀態(tài),常在學校門口扮演哭啼不舍的片段,上演十八相送。
一些家長剛走,孩子便開始哭鬧不止,嘴里大喊“我要媽媽”、“我要回家”。
還有些孩子會抓著父母的衣服哇哇大哭,不讓他們離開,怎樣哄都無濟于事,使得父母只能狠下心的強行離開。
部分其他年級的學生則出現(xiàn)情緒不佳、賴床遲到、缺乏精神、注意力不集中等等反常現(xiàn)象,讓家長備感擔憂。
這就是典型的分離焦慮。
因為媽媽的長期陪伴,使孩子太過于依賴母親,所以一旦讓孩子去到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孩子就會產生恐懼及害怕的感覺。
而作為父母看到孩子的哭鬧,心里會心疼、愧疚。
有時候家長要出差,寶寶一看到媽媽要離開,就會立馬放下手頭的玩具,瞬間淚崩。
有些寶寶平時在家里只要一轉頭看不到媽媽,就會全屋子一邊叫,一邊找,非得讓媽媽坐在他面前陪著。
這其實就是分離焦慮,不僅孩子有分離焦慮,各位成人普遍也有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其實是寶寶開始意識到他們有多么依賴照看者的信號。
從這個角度來想,分離焦慮其實也在驗證著你們的親子關系。
在此我們?yōu)楦魑患议L提供“一劑良藥”,以助你們橫掃焦慮。
分離焦慮癥的類型
“戲精”型
有些寶寶的分離焦慮,取決于送ta來的人是誰。
爸爸來送:
干脆利落,直接把娃“扔”給老師,頭也不回的就走!
主角還沒來得及潤濕眼眶,配角就已經跑了。戲演不成也就沒有分離焦慮了。
媽媽來送:
剛到幼兒園,寶寶的“戲癮”就上來了!
抱著媽媽的大腿開始痛哭:“媽媽你別走,媽媽我害怕,你陪陪我?!?/span>
媽媽果斷配合——“寶寶不哭,媽媽就在門口等你不走,媽媽就在這!”
好不容易寶寶安撫下來,媽媽梨花帶雨的一句:“寶寶,媽媽走了啊!”
完蛋,這出戲又得從來一遍!
缺乏安全感型
這類寶寶到幼兒園之前前,一定是“掛”在爸媽身上的。
然后爸媽嘴上說著:“今天我陪你上幼兒園,你放心去和小朋友玩吧!”轉眼就趁寶寶不注意偷偷溜走了。
極度敏感的寶寶,一旦發(fā)現(xiàn)爸媽不在了,保證嚎啕大哭!下次去幼兒園時,讓寶寶從爸媽身上下來,更是難上加難。
崩潰型
這里說的崩潰型不是寶寶,而是寶寶的爸爸媽媽。有時寶寶剛對分離表露出不舍,眼圈微紅。
爸媽就已經崩潰了:“別抱著我!不就上幼兒園么,哭什么哭,我又不是不回來了!”
“男子漢有什么可哭的!趕緊過去,再哭我就不來接你了!”
這種事情發(fā)生后,父母往往都能做到“果斷告別”,留下一個哭哭啼啼的小可憐。
謹慎型
不是所有分別都能一次成功的。一位媽媽這樣做:
在寶寶要上幼兒園前,就提前帶寶寶到幼兒園門口進行觀摩。和ta一起觀察其他小朋友是怎么到幼兒園的,如何進行游戲,做操。
提前告訴寶寶,幼兒園特別好玩,是能夠獨立的小朋友才能去的!你在上幼兒園時,媽媽在做什么,下了幼兒園媽媽會在哪接你。
讓寶寶提前熟悉幼兒園的生活,會使ta對幼兒園充滿向往,自然分開的焦慮也會被期待所代替。
如何“橫掃”親子分離焦慮
做好入園準備工作是緩解幼兒入園焦慮的前提。幼兒入園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適應性問題,因為不適應,所以產生焦慮,其中包括對生活環(huán)境的不適應,對生活習慣和生活規(guī)則變化的不適應,對人際交往的不適應,還有情感上的不適應,表現(xiàn)為離不開父母、情感上不滿足、缺乏安全感、依賴性強等。
轉移注意力
當孩子接受不了你的離開,你可以選擇,給他安排一些“任務”,比如,讓他用積木堆積一個汽車,或者是,畫一副畫,讓他獨立去完成這件事,這樣你就可以脫開身。
這種轉移注意力的方法,不會讓孩子出現(xiàn)一個負面的情緒,避免讓他們內心恐懼和不安的,加重分離的焦慮。
至于幼兒園的分離焦慮,我建議媽媽接受因為家庭環(huán)境,造成孩子對她的過度依賴。在孩子送去幼兒園之后,可以適當陪伴一下,當孩子開始游戲,或者集體活動的時候,才提出跟孩子分開。那個時候,因為注意力被吸引,一般情況下,不會有太大的情緒波動。要注意不要乘孩子不注意偷偷離開。
適當讓“外人”介入孩子的生活
對于分離焦慮嚴重的孩子,要適當地讓他多接觸其他人。媽媽適當地退出一下,比如,在外面玩的時候,媽媽可以采用旁觀的態(tài)度,不要一刻不停地陪著孩子,過度去關注他在干嘛,是否需要自己的幫助,或者是,他一需要自己,自己就立馬出現(xiàn)。而是要試著讓你的離開成為一種習慣。
還可以讓其他人員的介入,給孩子足夠的空間。經常帶孩子去走親訪友,可以讓他們幫忙照顧一下孩子,哪怕只有半個小時,或者二十分鐘,這對于孩子來說,意義都不一樣。讓孩子明白,自己的生活里,除了家里人,還有其他的親人,他們同樣值得信任,可以照顧和陪伴自己。
也經常讓孩子和爸爸互動,即使不在身邊,也可以打電話或者視頻,不要讓這種“喪偶式的陪伴”更加嚴重。
家長的放手很重要
家長的不放手和過度的控制,也會讓孩子產生習慣性的依賴。據說,女兒同學的家長,在家里還是給兒子喂飯的,因為擔心兒子吃不飽,也從來不讓兒子騎滑板車,說這個車子速度太快,危險系數高,所以不讓孩子騎。
家長的過度干預,就會讓孩子越來越不自信,對于自己的很多行為,都會有一種不確定,依賴家長,需要家長去給他們意見和建議。
在生活上,對孩子的一些事,盡量選擇放手,讓他們可以去自己自由發(fā)揮一些事情。也可以讓孩子幫忙做一些家務,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
孩子跟照顧者有嚴重的分離焦慮,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不獨立的表現(xiàn)。因為生活上,這個照顧者,會把一切都搞得很好,可是,在幼兒園或者離開這個照顧者,一切都需要自己來,這也是讓孩子焦慮的一個因素。
通過一些游戲,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強大
都說為母則強,在孩子的心中,盡管媽媽的身材再嬌小,可是,在他們心里也認為媽媽是世界上最讓他們有安全感的人,可以搞定一切。
所以,最后還有一個小建議,就是讓媽媽們,適當地在孩子面前示弱,讓他們感覺自己也是強大的,這種身體機能的強大,帶來的內心強大,從而減少對照顧者的依賴,避免產生過多的分離焦慮。
家長可以和孩子做一個“救媽媽”的游戲,自己被壞人抓走了,或者是被困住了房間,設置一些可以被孩子解除的障礙,讓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去解救媽媽。潛意識讓他們明白,原來,自己很厲害,可以去救媽媽。
形成新的依戀關系
分離焦慮主要是因為孩子生活環(huán)境改變,與所依戀的人分開,出現(xiàn)了不安全感。要讓孩子不產生焦慮,適應父母不在場的環(huán)境,就要讓孩子與老師建立新的依戀關系。
如家長平時要對孩子多夸獎老師的和氣、漂亮;告訴孩子老師會講很多故事,會唱歌,會帶你們做游戲;在送孩子入園和接孩子回家時,可以刻意地在孩子面前與老師友好的交流,讓孩子覺得老師是爸爸媽媽的好朋友。
有研究表明,孩子安全感的缺乏得不到重視,不僅會讓孩子對陌生的環(huán)境有恐懼的心理,甚至在他們成年后,會導致抑郁癥或者是焦慮癥。
孩子的一個過度分離焦慮,并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因為照顧者一些過度的疼愛方式,造成他們今天這樣。
一旦孩子在三歲以后,還伴有很嚴重的分離焦慮,家長們一定要通過一些方法的補救和調試,去減少孩子的分離焦慮,直到他們完全明白自己是一個個體的存在,自己可以一個人去做很多的事。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