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嘉福綢布店與綸華綢布店為昔日北門大街(現建國中路段)與城基馬路(現環(huán)城北路)交叉口兩座并峙的建筑。其中,老嘉福綢布店大樓層位上世紀初葉嘉興最高的建筑;而綸華綢布店大樓則曾在抗戰(zhàn)時期成為日本鬼子巷戰(zhàn)的工事。
老環(huán)城路,全長5.47 公里,是在1928年拆除羅城城墻的基礎上建造起來的。原來路寬6-12米,現已拓寬至24米,為1998年新一屆政府十件實事工程之一。整個工程建設環(huán)河綠化帶9.2萬平方米,修建河岸5.5公里,拆除舊房面積14.8萬平方米,拆遷戶數2375戶,總投資額達2.02億元。
老環(huán)城路改造二期工程由禾興南路向東至秀洲北路,為原城南澄海門至城東春波門,長2180米。
上世紀二十年代后期,嘉興羅城開始拆城筑路,一期工程從南門至東門,拆除舊城垣沒,將舊城基筑成18米寬的東南公路,1928年1月始筑,1930年2月竣工,成為環(huán)城東路與環(huán)城南路的前身。
老環(huán)城路改造三期工程為缸甏匯、風箱匯、荷花堤綠化帶拆遷建設,為原城東春波門至城北望吳門。
上世紀三十年代初,嘉興羅城拆城筑路二期工程自東門嘉禾第一橋至北門荷花堤,1930年11月開工,1932年1月竣工,將舊城 基筑成13米寬的城基馬路,與東南公路相連接。
舊時中基路荷花堤一線又曾是低于城基的“河灰地”,即為積累修繕城池的費用而出租的民居區(qū)。故這里明清以來人煙糜集,會同河對岸的月河聚居區(qū),成為繁衍數百年的城市始居地。
清朝同治二十八年(公園1869年),嘉興羅城最后一次整葺,準備發(fā)揮其最后的防御作用,然而卻成為其后被拆的原因。
民國十年(1921年),兩位嘉興鄉(xiāng)紳呈請政府在東門與北門之間增辟城門以便行走進出嘉興城。
自增辟城門以后,人民益悟拆城之可便利交通、刷新市政,民國十五年(1926年)秋,若干嘉興青年人提倡建設新嘉興運動,文字宣傳,不遺余力。民國十六年,嘉興各界民眾益悟改造城市之刻不容緩,民國十七年一月二日,嘉興人決定拆城筑路。(1929年《嘉興新志》)
望吳門 環(huán)城北路與建國路交叉口為嘉興羅城的北門——望吳門舊址。昔日望吳門外是望吳橋,望吳橋下是大落北河。大落北河自隋朝大業(yè)六年(公園610年)古運河開挖以來,至近代古運河改道,其間有千年以上的時間為運河嘉興段故道。
中山路前身 1921年孫中山來嘉興后,“集街”市河被填平,改為為中山紀念路??箲?zhàn)勝利后,薦橋街、縣前街、集街、天官牌樓四街合并,改為8米寬的小馬路,東抵老環(huán)城路,西接西門大街。名為“中山路”。
中山東路起嘉興鐵路立交橋,西跨運河,中環(huán)路(現320國道),直抵外環(huán)路,全長5.14公里,寬40米,是嘉興市區(qū)東西向的主干道。此路歷史悠久,道路主體曾是是京杭大運河穿越嘉星城而過的故道,早在宋代就是“人豐翕集,市井駢闐 ”,是嘉興最早,最繁華的商業(yè)街市。
1980年先行拓展中山路西端,自韭溪橋至環(huán)城西路拓寬開通。1983年中山路全線拓寬重建,并新建中山西路橋向西延伸至320國道,使其從原長1.5公里擴展為3.45公里,橫跨運河,成為貫穿全城東西的主干道。兩邊建設成為當時市區(qū)的主要商業(yè)區(qū)。1986年11月,中山路主線全線通車,當時被譽為“浙北第一街”。
1996年為帶動嘉興經濟開發(fā)區(qū)的開發(fā),又對中山西路進行延伸,東起中環(huán)路(現320國道),西至外環(huán)路,全長2.01公里,路寬42米,1997年底,中山西路建成通車。
鐵路立交橋 長31.29米,中孔凈寬11.5米高4.5米,為下跨式立交橋,上通火車,下行車輛行人。北引道連接中山路,南引導東接甪里街老工業(yè)區(qū)。向西通過9米寬的南北聯(lián)絡道通往南湖風景區(qū)。是市區(qū)通往東部工業(yè)區(qū)和南湖的重要關口。1984年4月破土動工,1985年12月29日,連同中山路主體道路一起竣工,舉行了隆重的“兩橋一路”通車典禮。
禾興路 北起外環(huán)路,南至南湖大橋,全長4.62公里,路寬24.42米,是市區(qū)南北向主干道。禾興路環(huán)城北路至市心弄段為1975年連接民權路、育子弄、市心弄拓寬而成,當時名立新路,1981年定名為禾興路。
建銀大橋1995年開工,童年12月29日舉行通車典禮。禾興路隨著城市建設需要向南北延伸,1993年11月起對環(huán)城北路至中環(huán)路段分三期建設,一期工程1993年11月25日—1994年6月,從東升路往北建成長320米、寬12米的機動車道;二期工程1995年7月—同年年底,從月河橋到東升路修筑14米寬的機動車道;三期工程1996年—1997年12月,完成中環(huán)路到東升路剩下的機動車道。1997年3月—10月中環(huán)路至昌盛路段完工;1998年10月昌盛路至外環(huán)路段進行建設,1999年9月28日舉行禾興路全線通車典禮。
醋坊橋位于禾興路與斜西街交叉口,明清時即有,為明清嘉興城郭98座通行石橋之一,因為橋邊有醋坊而得名。1975年首拓禾興路時廢橋成路,1987年拓建斜西街東段時橋基被拆,拓橋成路。
子城建于吳黃龍三年(231),至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子城周長二里十步,高、厚為一丈二尺,占地7.5萬平方米。唐末由于子城外興建了羅城,故原城改稱子城(另說原在子城周圍遍植梓樹,先前叫梓城,后訛化為子城)。從三國至清代,子城均為嘉興(秀洲)衙署或軍治所在地,據光緒《嘉興府志》稱,元代子墻正門有麗譙,宋時城上建天王殿、箭樓等建筑。辛亥革命后,層為國民黨抗擊日寇的綏晉司令部,也曾為占領嘉興八年的日軍營房,解放前為國民黨青年軍總部——嘉興青年中學所在地,解放后為榮譽軍人療養(yǎng)院,曾被慣稱為西大營。
三塔塘岳忠武王祠始建于明代。明清有數次毀建,清乾隆年間重樹萬古精忠石牌坊,清同治年間岳氏后裔再度重建,近代毀廢。“影僧柱”實為明正德年間(公元1506—1521年)的大理評事張徽所立之“司憲”石牌坊的石柱。原立于城內碧漪坊,后移建于三塔塘邊,非“影僧柱”原物。近代建血印禪寺于岳忠武王祠邊。
據光緒《嘉興府志》記載,嘉興府城內外24坊巷間共有一百四十多塊石碑坊。這些石碑坊按先后側重依次為:樹立在嘉興府學門前的石牌坊、樹立在衙門官署前的石牌坊、樹立在各坊巷間表彰某位官員、某位舉人的石牌坊,排在最后的是貞節(jié)牌坊。“司憲”的石牌坊于明朝末年被搬到三塔塘邊現在的位置,其周邊以往為嘉興府城貞節(jié)牌坊立得最多的地方,名西麗坊。京杭大運河沿三塔塘往東,在西麗橋下進城,正對城門的是西門大街,明清兩代為石板路。寬僅數尺的石板路頭頂為一個接一個的石牌坊,向嘉興城里伸展,與昔日老中山路西段的天官牌樓坊群相連接。
少年路始建于上世紀30年代,將原東道弄、笈袈橋、鳴陽門拓寬至天寧寺街口,名童軍路。名稱源于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嘉興浙江省立第二中學附?。ìF少年路邊的輔成小學)組織的童子軍,一面配合義勇軍軍訓,一面聯(lián)合嘉興各中學查禁日貨,揪斗奸商,小小的隊伍給嘉興百姓留下深刻印象。笈袈橋下市河填沒后,這條童子軍經常來去并參與建筑的道路即命名為童軍路。日偽統(tǒng)治期名和平路;抗戰(zhàn)勝利后恢復童軍路;解放后,改名為少年路。
嘉興船文化博物館位于古運河畔,嘉興為江南水鄉(xiāng),船舶文化歷史悠久,是南太湖流域中國古代舟船最早的發(fā)源地。
水路客運曾為嘉興人重要的出行方式,自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成立私營輪船公司以來,嘉興遍布五縣二區(qū)的水網成為嘉興各地百姓便利的交通網線。舊時位于勤儉路與環(huán)城東路交界處的輪船客運碼頭1964年啟用,1988年搬離,占地2618平方米,包括候船大廳及倉庫,曾是嘉興市區(qū)重要的交通樞紐。
于1939年在昔日張家弄東首提籃賣粽子的蘭溪人,因為生意興隆引進“五芳齋”品牌成為廣傳南北的嘉興特產。半個多世紀過去了,“五芳齋”粽子不斷發(fā)展壯大,成為近代嘉興運河城市文化進程的一個縮影。
下面是嘉興老底子交流群,進群二維碼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