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土伏火
火有虛實,虛火又有陰虛火炎與氣(陽)虛火不安位之別,氣(陽)虛火不安位之火,即是陰火,也就是補土伏火之“火”。
五臟皆寓有“火”,正常情況下,此“火”乃是五臟功能活動的動力,即《內經》所說的“少火”,“少火生氣”,脾胃之少火,亦即脾胃納化運布的動力。而脾胃易傷,或因寒溫不適,或因勞倦,或因飲食,或因恚怒,或為濕困,脾胃既虧,則火不安位,這就是常見的氣虛發(fā)熱的病機。若循經上炎于口舌,則為口瘡,吐血、衄血亦有由陰火所致者。其治即當補脾胃,俾土厚而火自斂。若誤以為實火而投苦寒清熱,則脾胃愈傷,陰火愈熾矣。
我于1982年治張嬰一案(見本書下輯《臨證得失篇》),發(fā)熱10天,體溫在37.5~38℃之間,自服感冒退熱沖劑、銀翹解毒片不效,我用竹葉石膏湯數劑,亦不效。遂改從西醫(yī)診治,每天注射青、鏈霉素,2周后熱仍不退,又請我治療?;颊卟o短氣乏力、自汗、食少便溏等氣虛癥狀,以其數月前耳部瘺管術后創(chuàng)口不斂,經我用大劑黃芪治愈,加之其人體瘦、面黃、好動,似可從勞倦、虛火浮越考慮,投以補中益氣湯,調補脾胃,俾火安其位,而熱自退。用之果效。
1984年在西苑醫(yī)院門診治療一例從內蒙古來京求治的農民(亦載《臨證得失篇》中),患口瘡5年,長期服用清熱瀉火藥,我以六脈沉弱,舌淡胖嫩見有齒痕,而斷為脾腎陽虛,虛火上浮。徑投以附子理中湯加味,3劑后其痛即減,潰瘍亦開始愈合。10劑后,舌緣、咽腭弓部兩處潰瘍即完全愈合。以其人有寒象,較之氣虛更深一層,故于益氣健脾之外,還用了姜附,然補土伏火實為此案之基本原則焉。
30年前,我在病房曾收治一陶廠老工人,患胃潰瘍吐血,其血色始則黯紅有塊,繼則鮮紅,量多,盈碗盈盆,面色萎黃,兩顴獨赤,舌淡,脈浮大中空,汗出,肢冷,手足心熱,心煩,大便稀溏,色黑。此乃脾胃虛寒,陰火乘其土位,治當健脾溫中,用《金匱》柏葉湯(艾葉、干姜、側柏葉、馬通),去馬通,加炙甘草、山藥、黨參、伏龍肝,僅服1劑,其血即止。追憶至此,不禁想到近年有人以大黃黃芩黃連瀉心湯作沖劑,用于各種出血,且聲稱無論寒熱虛實,一概有效。不知可用于此例病人否?倒想請教請教。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