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城:
運城因“鹽運之城”而得名。春秋時屬晉國,韓、趙、魏三家分晉后,運城屬魏。秦始皇設36郡,運城屬河東郡,之后一直慣稱河東。1949年,成立運城專署。1954年,運城、臨汾兩專區(qū)合并為晉南專區(qū)。1970年,晉南地區(qū)撤銷重設運城地區(qū)。2000年改為地級運城市。轄區(qū)一區(qū)兩市十縣。
鹽湖區(qū):
1950年,運城專區(qū)治運城。1954年,撤運城專區(qū)歸晉南專區(qū)。1954年7月,解縣和虞鄉(xiāng)合并為解虞縣。1955年7月,運城鎮(zhèn)并入安邑縣。1958年11月,安邑、解虞、永濟、臨猗合并為運城縣。1960年1月至1961年7月,分別析出臨猗、永濟縣,原解縣、安邑仍稱運城縣。1983年改運城縣為運城市,2000年運城市改為鹽湖區(qū),因境內的鹽池亦稱“鹽湖”而得名。
永濟市:
永濟古稱蒲坂。秦置蒲坂縣,清雍正六年(1728年)升蒲州為府,附郭置永濟縣,縣名源于境內有明代水利工程永濟渠。
河津市:
戰(zhàn)國為魏皮氏邑,秦始置皮氏縣。王莽天鳳元年(14年)改名延平縣。東漢復稱皮氏縣。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改為龍門縣。宋宣和二年(1120年)改名河津縣,因境內有黃河禹門渡口而得名。1994年撤縣建市。山西老鄉(xiāng)俱樂部整理。
臨猗縣:
臨猗縣組建于1954年,系臨氏、猗氏兩縣合并各取首字而得名。“臨晉”一名的由來,一種解釋為:春秋時期,秦國在黃河西岸筑城堡“以臨晉國”,故名臨晉;另一種解釋為:此地春秋古稱晉陽,唐代稱晉城,故名臨晉?!扳⑹稀币幻挠蓙恚勺匪莸较拇墓赔??!堵肥贰吩疲骸跋挠锈睗h代置猗氏縣。
萬榮縣:
萬榮縣系萬泉、榮河兩縣合并各取首字而得名。萬泉以“城臨山澗、地多涌泉”得名,唐武德三年(620年)割稷山、安邑、猗氏、汾陰、龍門五縣地置萬泉縣。榮河西周為耿地,開元十年(722年)修后土祠得古鼎,改稱寶鼎縣。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榮河溢河,人稱祥瑞,改稱榮河縣。1954年萬泉、榮河兩縣合并。
稷山縣:
商周稱稷。春秋屬晉,稱清源。戰(zhàn)國屬魏,后屬趙。秦屬河東郡。西漢以汾河為界,汾南為左邑縣(今聞喜),汾北部分屬長修縣(今新絳)。東漢汾北并入皮氏(今河津),汾南部分并入聞喜縣,設稷山亭。北魏初屬龍門郡,太和十一年(487年)置高涼郡,設高涼縣。隋開皇二年(582年)絳州移正平,于汾北筑縣城,因境內有稷王山而得名稷山縣,沿用至今。
新絳縣:
北魏登國元年(386年)稱太平縣;隋開皇三年(538年)設正平縣;大業(yè)二年(606年)改稱絳州,領正平、翼城、曲沃、稷山、龍門、垣曲、太平、絳縣等8縣。1912年廢州改稱新絳縣,取“咸與維新”之意,又與絳縣相區(qū)別,新稱絳縣,此為新絳縣名之始。
絳縣:
因境內有絳山而得名。春秋建“車廂城”。周惠王八年(公元前669年),晉獻公派大夫建都城聚,將群公子全部殺光,將車廂城首次命名為絳,從此即定都于絳。韓、趙、魏三國分晉,絳屬魏。秦屬河東郡。西漢時,絳地擴大,合曲沃、翼城為絳縣。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以絳山為界,置南絳縣,西魏大統(tǒng)五年(539年),南絳縣改稱絳縣。
垣曲縣:
因境內群山如垣,而又地處于九曲黃河之畔得名。在商、周時為“亙方”,侯國地。春秋屬晉。戰(zhàn)國時屬魏。秦屬河東郡。漢置垣縣。南北朝曾一度改稱白水縣、亳城縣等。隋復稱垣縣。宋代改為垣曲縣,以后縣名未改。
聞喜縣:
秦稱左邑縣,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武帝劉徹去河南緱氏巡幸,途經左邑之桐鄉(xiāng),聞南越(南越國,今廣東、廣西一帶)被攻破之喜訊,遂改桐鄉(xiāng)為聞喜縣。
夏縣:
古為安邑地,因夏禹古都而得名。4500年前大禹在此建都,大禹因治水有功取得帝位,封國號為夏。夏屬翼州,為侯國地。周屬晉國地。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置夏縣。
平陸縣:
夏稱虞,周初武王封仲雍之后于此,國號仍為虞。春秋屬晉,為大陽邑。漢始置大陽縣,又名太陽縣。北周天和二年(567年)改稱河北縣;唐天寶元年(724年)陜郡太守李齊物三門漕道得古刃,刃有篆文曰“平陸”,以為祥瑞,以命縣名。
芮城縣:
西周初,武王封姬姓子弟于此,稱魏國。晉獻公滅魏,封大夫芮畢萬于此,因名芮城,亦名魏城。漢置河北縣。西魏于今縣東境置安戎縣。北周明帝二年(558年)始建芮城縣。唐武德二年(619年)設芮州,轄芮城、永樂縣。明、清仍為芮城縣。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