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心語
(獲根本智,滅除象苦)
盡孝,是一輩子的事兒
(講于2017年12月5日 )
盡孝不是一陣子的事兒,而是一輩子的事兒。有句話說:“子欲孝而親不待”,是說子女想要盡孝的時候,父母卻已經(jīng)不在了。此言在提醒子女應該抓緊時間盡孝,但從另一方面說,就是父母不在了,子女并非就不可以盡孝了。
在《論語》中,孟懿子問孝的時候,孔子說:“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币馑际钦f,父母活著的時候,要按禮侍奉他們;父母去世之后,要按禮埋葬他們、祭祀他們。這不是說的父母不在的時候還要盡孝嗎?孝是不僅僅體現(xiàn)在孝敬父母上的,也體現(xiàn)在孝敬其他長輩上;不僅僅體現(xiàn)在孝敬自己的父母上,也體現(xiàn)在孝敬他人的父母上。
《弟子規(guī)》中講:“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币馑际钦f,對待和父親一樣年紀的長者,要像對待自己的父親一樣恭敬地對待他們;對待和兄長一樣年長之人,要像對待自己的兄長一樣恭敬地對待他們。這也說明,父母不在的時候,還是要行孝的。
人即使活到一百歲,也還是有比自己年歲大的人,尤其還有比自己輩分大的人。再說了,祖輩、前輩就是去世了,還應該恭敬地進行祭祀,而這是沒有時間限制的。所以,孝道是應該行一 輩子的。孝道說到底是一種恭敬心和感恩心,此心何時何地都需要。此心修到極處,不僅是可以超越空間,也是可以超越時間的。
(好書不厭百回讀,熟讀靜思子自知)
《孝經(jīng)》不可不讀
(講于2017年12月6日 )
《孝經(jīng)》對很多人來說,遠沒有四書那么熟悉,而認真讀過這本書的人可能就更少了?,F(xiàn)在,我簡要介紹一下《孝經(jīng)》的有關(guān)內(nèi)容。
《孝經(jīng)》是中國儒家經(jīng)典的十三經(jīng)之一,是十三經(jīng)中最短的經(jīng)文,只有 1799 個字。經(jīng)文雖短,但卻影響了中國歷史兩千多年,是古人的必讀之書。兩千多年來,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廣為傳習,倍加推崇。其所及,不僅僅是國內(nèi),甚至遠至異族異國。
在古代,在十三經(jīng)中《論語》和《孝經(jīng)》通常是作為啟蒙讀物的,小孩從入學開始,首先要讀的就是《孝經(jīng)》??梢哉f,孝道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而《孝經(jīng)》是闡述此種精華的專門典籍??梢姡@本書在儒家經(jīng)典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大有重視和學習、弘揚的必要。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我將擇其要點與大家做一些交流。
(待人總需大肚皮)
孝,應有始有終
(講于2017年12月7日 )
孝是應該貫穿一生、有始有終的,那什么是孝的始終呢?我們看看《孝經(jīng)》上是如何說的吧。在《孝經(jīng)》中,孔子對曾子講:“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意思是說,人的身體、肌膚、毛發(fā)等都是從父母那里來的,我們要好好珍惜自己的身體,孝就是從這里開始的。如果能遵循天道,建功立業(yè),揚名于后世,使父母榮耀顯赫,這是孝的終了。
真正的孝,絕不是只要奉養(yǎng)、恭敬父母就可以稱得上的。此處講到的孝的始和終,做到都不容易。尤其是作為孝之終的“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有幾個人能做得到呢?其實,也不必如此悲觀,因為孝是分級別的,最根本的是體現(xiàn)在心上。
按這個理解,立身就是堂堂正正地做人,行道就是按道德而行,揚名于后世也并非是說所有人都在全國、全世界揚名,如果真正地為父母盡孝,完全可以在村里、鄉(xiāng)里、縣里揚名。這樣的話,也可以讓父母臉上有光,起碼不因自己行有劣跡讓父母蒙羞。
再說說孝之始。不敢毀傷身體發(fā)膚,并不容易做到。比如說,作為子女,胡吃海喝,不注意養(yǎng)生保健,不注意安全,甚至與人打斗使橫毀傷身體,這樣的情況并非是少數(shù),甚至有輕生自殘的,也非極個別的現(xiàn)象。這些都是不孝的行為,這就是孝的起始點沒有做好的表現(xiàn)。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