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秋時期之天下格局
公元前770年,因為內(nèi)亂和犬戎頻繁入侵,很快就打到鎬京(今西安市長安區(qū)西北),所以周平王被迫將國都從鎬京遷至洛邑(今河南洛陽)。因洛邑在鎬京之東,史稱東周(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東周分為春秋和戰(zhàn)國兩個時期,而春秋時期是東周王朝的前期。
春秋時期,王室衰微,實際上和一個中等諸侯國地位相近。各國之間互相攻伐,戰(zhàn)爭持續(xù)不斷,小國被吞并。各國內(nèi)部,卿大夫勢力強大,動亂時有發(fā)生,弒君現(xiàn)象屢見不鮮?!洞呵铩泛汀?span lang="EN-US">左傳》中記載的弒君事件達43起之多,主要集中在春秋前期,這也反映了西周、東周交替時權(quán)力的急劇變化。
春秋時期,中國五等爵,大國稱公、侯,小國稱伯、子、男,而吳、越、楚、徐、巴、蜀、義渠皆蠻夷之邦,故不用中國之禮,自稱王。國君之下設(shè)諸卿,二卿、三卿或六卿,其中主持政務的稱正卿或上卿,楚國稱令尹,亦稱相,秦又曾稱庶長、不更。卿出征時為三軍之將佐。卿之官職,有司徒、司馬、司空、司寇等,分掌民事、軍事、工事、法事。春秋初期,晉、楚等國開始在新兼并的地方設(shè)縣,或聚若干小邑為縣,或?qū)⑺郊抑锓种每h。而在邊境地區(qū)則設(shè)郡??たh之間沒有隸屬關(guān)系,其長官由國君直接任命,只有少數(shù)作為采邑賞給貴族。
據(jù)史書記載,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間,有四十三名君主被臣下或敵國殺,五十二個諸侯國被滅,有大小戰(zhàn)事四百八十多起,諸侯的朝聘和盟會四百五十余次。
春秋時期諸侯林立,作為一個國家最高政治象征的國君名號,有種種不同。按照西周時制度,周天子稱“王”,受封的諸侯國君有公、侯、伯、 子、男的不同稱號,是周時的“五等爵制”。當然,就是西周時,除周天子稱王外,邊裔地區(qū)一些小國君長在國內(nèi)也自稱王。進入春秋以后, 除周天子仍稱王外,楚國國君在春秋早期楚武王時開始稱王,晚期的吳國、越國國君也稱王,但是在中原的諸侯國家還是恪守著周時舊制,按封爵的爵位高低以公、侯、伯、子、男相稱,如齊、晉、秦、魯、宋、衛(wèi)等國君稱“公”或稱“侯”,鄭國國君稱“伯”,邾國君稱“子”,許國君稱“男”等等。在中原國家的意識中,周天子地位雖然微弱,“禮樂征伐”已“自諸侯出”了,但“王”號還是由周天子獨享。魯哀公十三年(公元前482 年)吳王夫差在黃池同晉國爭當盟主,晉國向吳國提出“諸侯無二君,周無二王”。夫差于是取消“王”號,不稱“吳王” 而稱“吳伯”,參加盟會??梢姡词沟酱呵锿砥?,中原諸侯還是不能隨便稱“王”,也反對他人稱“王”,把徑自稱王的國家視作“蠻荊”、 “淫名”的化外之人。 國君名號雖有王、公、侯、伯、子、男的區(qū)別,但在國內(nèi),它們都是一國的最高統(tǒng)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