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善惡,儒家觀點一分為三(更新)
人性惡善,至今難辨難斷。兩千多年之前,同為儒家,觀點一分為三:
孟子主張人性善,力圖以“性善輪”,對王公貴族進行勸諫,為“仁政”尋找理論根據(jù),卻受到弟子告子的挑戰(zhàn),告子與孟子有過激辯。
告子兼治儒墨,講仁義而善口辯。告子認(rèn)為,人性如水,性猶湍水,水無分于東西,決諸東方則流東,決諸西方則流西。人性之無分善不善,猶水之無分于東西。
荀子認(rèn)為人性惡,努力以“性惡論”,對王公貴族進行勸說,提供理論,“法治”治國。
真可謂見仁見智,“法治”訴諸人的理性,“仁政”訴諸人的良知。而告子的無分善不善,既仁又智,或有探討價值。如今官場官員,貪腐官員性惡,廉潔官員性善。
在一次辯論里,告子以木材做成器皿為比喻,與孟子爭辯:性猶杞柳;義猶桮棬(bēi quān)。以人性為仁義,猶以杞柳為桮棬。 (孟子反辯:“子能順杞柳之性而以為桮棬乎?將戕賊杞柳而后以為桮棬也?如將戕賊杞柳而以為桮棬,則亦將戕賊人以為仁義與?率天下之人而禍仁義者,必子之言夫!”) 其實孟子的反辯,并不合邏輯,因為沒有先論證,以杞柳作器皿是違反杞柳的本性。顯然,告子并沒有被駁倒。
在另一辯論里,告子用水作比喻:性猶湍水,水無分于東西,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流西。人性之無分善不善,猶水之無分于東西。(孟子反辯說:水信(誠然)無分于東西,無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躍之,可使過顙(sǎn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豈水之性哉?其勢則然也。人之可使為不善,其性亦猶是也。)其實,孟子論證的邏輯性太差,向下流是水的性,向上跳躍或被提上山不同樣也是水的性?這正好給告子補充了論證。
在又一回辯論中,告子說:生之謂性(生來如此的就是性)。(孟子反辯說:“生之謂性也,猶白之謂白與?白羽之白,猶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猶白玉之白與?)告子都以“然”答“諸白”。告子對性這樣的理解是不錯的,因為不同東西的白都是不同東西相類似的一種性。但孟子卻把話頭一轉(zhuǎn)說:然則犬之性,猶牛之性;牛之性,猶人之性與?)孟了這樣說話,完全不顧邏輯,因為不同的東西可以有某種相似的性,但并不能因此就說它們所有的性都是相似的。在又一次辯論中,告子說:“食色,性也。仁,內(nèi)也,非外也;義,外也,非內(nèi)也。”這里告子認(rèn)為食色是性,這是一個正確的根本命題。他說:“義,外也”,也是正確的。至于仁內(nèi)之說則有問題。但孟子對仁內(nèi)之說,并沒有表示反對,對義外之說則極力反對。至于食色是性,孟子并沒有表示異議??傊?,告子的性無善無不善的見解,并沒有被批倒。但除了仁內(nèi)之說不對外,告子也還只知道“生性”而不知“習(xí)性”。
在中國古代眾多論性的善惡的思想家中,告子的性無善無不善的觀點是比較正確的。但告子的思想一直被貶抑,直到清代后期的龔自珍才特別把它提了出來,并加以發(fā)揚。
荀子:“義與利者,人之所兩有也。雖堯舜不能去民之欲利;然而能使其欲利不克其好義也。雖桀紂不能去民之好義;然而能使其好義不勝其欲利也。故義勝利者為治世,利克義者為亂世?!北憩F(xiàn)為“義”與“利”、善惡雙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