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冊共四章:
第一章:運動的描述
第二章: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
第三章:相互作用--力
第四章:運動和力的關(guān)系
1、機械運動 (mechanical motion):物體的空間位置隨時間的變化,是自然界中最簡單、最基本的運動形態(tài),叫作機械運動 。
2、力學(xué)(mechanics):在物理學(xué)中,研究物體做機械運動規(guī)律的分支叫作力學(xué)。
3、質(zhì)點(mass point):忽略物體的大小和形狀,把它簡化為一個具有質(zhì)量的點,這樣的點叫作質(zhì)點。
4、參考系(reference frame):描述一個物體的運動,首先要選定某個其他物體作為參考,觀察物體的位置相對于這個“其他物體” 是否隨時間變化,以及怎樣變化。這種用來作為參考的物體叫作參考系。
5、坐標(biāo)系(coordinate system):為了定量地描述物體的位置,需要在參考系上建立適當(dāng)?shù)淖鴺?biāo)系。
6、路程(path): 是物體運動軌跡的長度,是標(biāo)量。
7、位移(displacement):只由物體的初、末位置來描述物體位置的變化,是矢量。
8、速度(velocity):位置變化快慢的描述。。國際單位制中,速度的單位是米每秒, 符號是m/s 或m·s-1。 速度是矢量,它既有大小,又有方向。速度v的方向與時間Δt內(nèi)的位移Δx的方向相同。
9、平均速度(average velocity): 求得的速度v,表示的只是物體在時間Δt 內(nèi)運動的平均快慢程度,叫作平均速度。
10、瞬時速度(instantaneous velocity):當(dāng)Δt 非常非常小時,運動快慢的差異可以忽略不計,此時,我們就把 叫作物體在時刻t 的瞬時速度。瞬時速度的大小通常叫作速率(speed)。
11、勻速直線運動:是瞬時速度保持不變的運動。在勻速直線運動中,平均速度與瞬時速度相等。
12、加速度(acceleration):速度變化快慢的描述,物理學(xué)中把速度的變化量與發(fā)生這一變化所用時間之比,叫作加速度。通常用a 表示。若用Δv 表示速度在時間Δt 內(nèi)的變化量,則有 ,國際單位制中,加速度的單位是米每二次方秒,符號是m/s2或m·s -2 。加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13、勻變速直線運動(uniform variable rectilinear motion):沿著一條直線,且加速度不變的運動,叫作勻變速直線運動。勻變速直線運動的v-t 圖像是一條傾斜的直線。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時間的關(guān)系式: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時間的關(guān)系式:。如果初速度為0,這個公式可以簡化為: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位移的關(guān)系式:
14、自由落體運動(free-fall motion):物體只在重力作用下從靜止開始下落的運動,叫作自由落體運動。這種運動只在真空中才能發(fā)生。在有空氣的空間,如果空氣阻力的作用比較小,可以忽略,物體的下落可以近似看作自由落體運動。
15、自由落體加速度(free-fall acceleration):在同一地點,一切物體自由下落的加速度都相同,這個加速度叫作自由落體加速度,也叫作重力加速度(gravitational acceleration),通常用 g 表示。 重力加速度的方向豎直向下, 精確的實驗發(fā)現(xiàn),在地球表面不同的地方,g 的大小一 般是不同的。在赤道的海平面處 g 為9.780 m/s2 ,在北京g 為9.801 m/s2 。在一般的計算中,g 可以取 9.8 m/s2 或10 m/s2 。
自由落體的速度、位移與時間的關(guān)系式分別為: , ,
16、力(force):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物體間相互作用的這一對力, 通常叫作作用力(acting force)和反作用力(reacting force)。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互相依賴、同時存在的。我們可以把其中任何一個力叫作作用力,另一個力叫作反作用力。在研究物體做機械運動時,最常見的力有重力、彈力和摩擦力。
17、重力(gravity):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作重力, 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符號用N 表示。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方向豎直向下。物體受到的重力G 與物體質(zhì)量m 的關(guān)系是: ,其中g 是自由落體加速度。g 的單位既可以是N/kg, 又可以是m/s2 ,而且 1 N/kg=1 m/s2
18、重心(center of gravity):一個物體的各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從效果上看, 可以認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點,這一點叫作物體的重心。因此,重心可以看作物體所受重力的作用點。質(zhì)量均勻分布的物體,重心的位置 只跟物體的形狀有關(guān)。質(zhì)量分布不均勻的物體,重心的位置除了跟物體的形狀有關(guān)外,還跟物體內(nèi)質(zhì)量的分布有關(guān)。
19、力的圖示:力可以用有向線段表示。有向線段的長短表示力的大小,箭頭表示力的方向,箭尾(或箭頭)表示力的作用點。這種表示力的方法,叫作力的圖示。
20、彈力(elastic force):物體在力的作用下形狀或體積會發(fā)生改變,這種變化叫作形變(deformation)。發(fā)生形變的物體,要恢復(fù)原狀,對與它接觸的物體會產(chǎn)生力的作用,這種力叫作彈力。放在地板上的物體,它對地板的壓力以及地板對它的 支持力,都是彈力,其方向是跟接觸面垂直的;繩子的拉力,也是彈力,其方向是沿著繩子而指向繩子收縮的方向。
21、胡克定律(Hooke's law):物體在發(fā)生形變后,如果撤去作用力能夠恢復(fù)原狀, 這種形變叫作彈性形變(elastic deformation)。如果形變過大,超過一定的限度,撤去作用力后物體不能完全恢復(fù)原來的形狀,這個限度叫作彈性限度(elastic limit)。
英國科學(xué)家胡克經(jīng)過研究發(fā)現(xiàn),在彈性限度內(nèi),彈簧發(fā)生彈性形變時,彈力 F 的大小跟彈簧伸長(或縮短)的長度 x 成正比,即 ,這個規(guī)律叫作胡克定律。式中彈力 F 、彈簧伸長(或縮短)的長度 x 的單位分別是牛頓(N)、米(m), k 叫作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coefficient of stiffness),單位是牛頓每米,符號是N/m。 生活中說有的彈簧“硬”,有的彈簧“軟”,指的就是它們的勁度系數(shù)不同。
22、滑動摩擦力(sliding frictional force):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當(dāng)它們相對滑動時, 在接觸面上會產(chǎn)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這種力叫作滑動摩擦力。滑動摩擦力的方向總是沿著接觸面,并且跟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壓力的大小成正比。如果用表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用F壓表示壓力的大小,則有 其中,μ 是比例常數(shù),叫作動摩擦因數(shù)(dynamic friction factor)。它的值跟接觸面有關(guān),接觸面材料不同、粗糙程 度不同,動摩擦因數(shù)也不同。
23、靜摩擦力(static frictional force):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之間只有相對運動的趨勢,而沒有相對運動,這時的摩擦力叫作靜摩擦力。靜摩擦力的方向總是跟物體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
24、牛頓第三定律(Newton's third law):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
25、力的合成和分解:假設(shè)一個力單獨作用的效果跟某幾個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這個力就叫作那幾個力的合力(resultant force)。 假設(shè)幾個力共同作用的效果跟某個力單獨作用的效果相同, 這幾個力就叫作那個力的分力(component force)。 在物理學(xué)中,我們把求幾個力的合力的過程叫作力的合成(composition of forces),把求一個力的分力的過程叫 作力的分解 (resolution of force)。
26、平行四邊形定則 (parallelogram rule):兩個力合成時,如果以表示這兩個力的有向線段為鄰邊作平行四邊形,這兩個鄰邊之間的對角線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圖3.4-4)。這個規(guī)律叫作平行四邊形定則。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沒有限制,對于同一條對角線, 可以作出無數(shù)個不同的平行四邊形(圖3.4-5)。也就是說,同一個力 F 可以分解為無數(shù)對大小、方向不同的分力。
27、矢量和標(biāo)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時遵從平行四邊形定則的物理量叫作矢量(vector)。只有大小,沒有方向,相加時遵從算術(shù)法則的物理量叫作標(biāo)量(scalar)。 除了力和位移以外,速度、加速度都是矢量。在我們學(xué)過的物理量中,質(zhì)量、路程、功、電流等都是標(biāo)量。
28、共點力平衡的條件:在共點力作用下物體平衡的條件是合力為0。
29、運動學(xué)(kinematics)和動力學(xué)(dynamics):在力學(xué)中,只研究物體怎樣運動而不涉及運動和力的關(guān)系的分支,叫作運動學(xué);研究運動和力的關(guān)系的分支,叫作動力學(xué)。
30、牛頓第一定律 (Newton's first law):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fàn)顟B(tài),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tài)。這就是牛頓第一定律。物體這種保持原來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fàn)顟B(tài)的性質(zhì)叫作慣性(inertia)。牛頓第一定律也叫作慣性定律。
任何物體都和周圍的物體有相互作用,不受力作用的物體是不存在的。所以,牛頓第一定律所描述的狀態(tài)是一 種理想狀態(tài)。牛頓第一定律揭示了運動和力的關(guān)系: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而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是物體的固有屬性,這一屬性稱為慣性。慣性不是外界強加給它的,是物體固有的,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大量事例說明,不同質(zhì)量的物體,慣性的大小是不一樣的。也就是說,不同物體維持其原有運動狀態(tài)的“能力” 不同,質(zhì)量大的物體慣性大。描述物體慣性的物理量是它的質(zhì)量(mass)。質(zhì)量只有大小,沒有方向,是標(biāo)量。在國際單位制中, 質(zhì)量的單位是千克,符號為kg。
31、慣性參考系:如果在一個參考系中,一個不受力的物體會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fàn)顟B(tài),這樣的參考系叫作慣性參考系,簡稱慣性系。以加速運動的紙為參考系,牛頓第一定律并不成立,這樣的參考系叫作非慣性系。
32、牛頓第二定律 (Newton's second law):物體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質(zhì)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這就是牛頓第二定律。 牛頓第二定律可表述為 ,也可以寫成等式 ,其中k 是比例系數(shù)。
33、國際單位制:1960年第11屆國際計量大會制訂了一種國際通用的、包括一切計量領(lǐng)域的單位制,叫作國際單位制(Le Système International d′Unités,法文),簡稱SI。在力學(xué)范圍內(nèi),規(guī)定長度、質(zhì)量、時間為三個基本量, 對熱學(xué)、電磁學(xué)、光學(xué)等學(xué)科,除了上述三個基本量和相 應(yīng)的基本單位外,還要加上另外四個基本量和它們的基本 單位,才能導(dǎo)出其他物理量的單位。
34、失重(weightlessness):物體對支持物的壓力(或?qū)覓煳锏睦Γ┬∮谖矬w所受重力的現(xiàn)象,叫作失重現(xiàn)象。
35、超重(overweight):物體對支持物的壓力(或?qū)覓煳锏睦Γ┐笥谖矬w所受重力的現(xiàn)象,叫作超重現(xiàn)象。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