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以前我便有一個成為木匠的夢想,總愛搗弄木頭去做一些稀奇古怪的小東西,后來我開始學習美術,也順理成章成為了一名室內設計師,雖然每天的工作開始繁瑣起來,建筑結構的思考也成為了主導,但對于原木的偏好,我卻始終沒有減弱,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它已經慢慢的成為我的一種符號,融入到我設計里,以及我的生活中。
在我的設計中,水泥與原木是我最愛運用的材質,而這些材質的運用,并非是因為當下所流行的自然主義或者極簡風格所致。而是取決于我從小生活在工廠宿舍院的經歷所產生的反饋。這種反饋如同一顆種子一樣,深深扎根于我的心里,不斷地產生著某種奇妙的反應,也通過這些不同的反應,闡釋著我對于這些空間的不同理解。
而“野笙”,便是我對于這一思考的深度闡述。雖然從使用功能而言,它是我所設計的家居產品的展示體驗空間;但我更愿意把它理解成我所想表達的理想居所。因為它的設計意圖與使用邏輯都完美地闡釋了我對于美好生活狀態(tài)的期望。而這種期望并非欲望,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我希望在理想的狀態(tài)中,欲望將被適度的抑制,以求得一種平衡與持續(xù)。
回歸到空間本身而言。我是帶著一種疑問開始的整個空間的規(guī)劃。我開始反問自己,我們?yōu)槭裁葱枰ㄖ??建筑最初的成因究竟是什么?可能,這并沒有標準的答案,但我認為,建筑的成因必然是因為人在生活過程中的基本需要得不到自然條件下的滿足,所產生的人為結果。而這一結果的初衷,也僅限于基本需求的條件范圍,比如遮風、擋雨、抵御猛獸。所以,建筑空間在滿足基本需求的前提下,并不需要過多的裝飾,這些裝飾層面的內容更像是資本積累過剩后所產生的不良反應。
而這種反應,即是人性,亦無論對錯。所以,在整個建筑空間的規(guī)劃中,幾乎沒有裝飾意圖的明顯體現(xiàn),所有的規(guī)劃、層次、氛圍的營造都依托于實際空間使用的邏輯而展開。建筑語言成為了主體,所有的材質也傾向于基礎化、建筑化,就連整個空間中最為搶眼的紅色,也是基于紅磚所產生的視覺轉化,而這一轉化的意圖也十分簡單,在本身就不夠寬大的空間里,我并不希望有過多的線條去破壞這一空間的邏輯,我希望它更加的簡單與純粹。但過分理智的空間,必定是缺陷無趣且冰冷的,如果設計的思考到此為止,它可能適用于某些特定的空間;但作為生活居所而言,卻是少了一分溫度與生命。
于是,在滿足于遮風擋雨后,生活得以開始穩(wěn)定持續(xù)的發(fā)展,家具,順理成章的成為除開使用者以外,空間里的主角。這得益于每個人不同的生活習慣與方式,所以,在不同的空間中,有著各不相同的家具形式,而這一形式與建筑空間本身又產生著微妙的反應,從而形成不同的空間氛圍氣質。
而我,便是希望以此為媒介,使得整個空間得以適度的平衡。但這一平衡的思考,仍然依托于人的基本需求這一原則。其中,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以及社交需求均在居所中得以滿足,而家具更是串聯(lián)起了這些需求的可能性與便利性。于是,實用主義,成為了家具設計中的主體思考。
所以,家具細節(jié)中所有的趣味設置均與實際使用功能產生著聯(lián)系,如同一個個的小心思,等待著使用者去打開。而“野笙”的家具便是這一思考的最好詮釋。原木,成為了家具構成中的主要材質,它溫和且易于各種結構的塑造。同時,其溫潤的氣質,與理性的建筑空間得以相互調和。加以燈光與自然采光的恰到好處,于是,空間不再冰冷,但又不過份的柔軟。
這,便是我理想中的居所。它基礎,卻不失溫度;理智,而不失趣味。它滿足著我對于生活的理解,也是記憶中美好的樣子。它符合基本需求的定義,也不僅限于最基本的可能。
項目信息:
項目名稱:野笙生活美學館
設計總監(jiān):文超
參與設計:JSD簡璞設計
完工時間:2019年5月
項目地點:中國,重慶
項目面積:260平方米
空間攝影:言隅空間攝影
創(chuàng)始人 / 設計總監(jiān): 文超
簡璞設計,一家植根于重慶的專業(yè)多元化空間設計機構,強調空間感受度,提倡空間內外的交互性與創(chuàng)造性,尤其擅長酒店、餐飲、新零售等多種新型商業(yè)模式的空間設計,服務品牌包括寺庫SECOO、三只松鼠、吉普號、Staff room、扎根山與等。
文超,2018中國優(yōu)秀青年室內設計師、芒果獎&十間坊實戰(zhàn)導師、未來之星青年設計師大賽校外導師、第二屆十間坊中國實戰(zhàn)設計大賽全國總冠軍、第十六屆(2018)國際設計傳媒獎年度酒店空間大獎、中國新商業(yè)空間大獎最美民宿大獎、IDS國際先鋒榜鄉(xiāng)創(chuàng)文旅類金獎、2018M+年度影響力人物 TOP 100。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