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束發(fā)冠、碧玉簪明·天啟五年(公元1625年)冠長10.7厘米簪長10.3厘米
1979 年南京江寧殷巷沐昌祚塞出±冠金質(zhì),簪碧玉質(zhì)。冠上部有六道直梁,邊緣用直線作出寬邊。兩側(cè)各有兩孔,用于插入簪子,玉簪頂作圓珠形。此冠是明代官員退朝燕居時(shí)用來束發(fā)的用具。
云紋金束發(fā)冠、金善明·正統(tǒng)四年(公元1439 年)冠長14.3厘米 寬5.6厘米善長12.2厘米
1959 年南京江寧殷巷沐晟墓出土金質(zhì)。錘鎳如意云紋,冠側(cè)分別有四只插孔,位置對稱,用于金簪插入,并橫貫于發(fā)髻中以固定發(fā)冠。金簪頂端鏨刻出花狀,中間嵌紅寶石。
金束發(fā)冠
明(公元1368—1644 年)高4 厘米 長7.8厘米
1960年南京中華門外郎家山宋朝用墓出土金質(zhì)。冠作五道梁狀凸線,邊緣用直線做出寬邊,兩側(cè)各鏨刻兩孔,兩兩相對,使用時(shí)罩在發(fā)髻之上,用簪固定。
琥珀束發(fā)冠、金簪明·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高3.7厘米 長6.7厘米 寬3.2厘米善長7厘米
1977 年南京太平門外板倉徐傅墓出土 、
冠琥珀質(zhì),簪金質(zhì)。此冠用整塊血紅色的琥珀雕琢而成,呈半月形,后部高于前部,上部飾五道直梁,并作出凸起的邊緣,前下部用直線作出寬邊,兩側(cè)各有一小孔,可插金簪,金潛風(fēng)端作圓形。
雜寶紋金包髻明 (公元1368—1644 年)高2.5厘米 直徑9.2厘米警長9.7厘米
1987 年南京中華門外鄧府山出土
金質(zhì)。圓形包髻,是明代晚期貴族婦女用以束發(fā)的用具。包髻上分成七欄,均勻地錘鎳出法螺、靈芝、寶瓶、銀錠、法輪、畫軸等雜寶圖案,與飛鳥云氣紋交叉排列,其間配有漫卷肌動的彩帶。金簪頂端呈圓珠形。
云托 "日"字紋金飾件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高4.5厘米 寬3.6厘米
1970年南京中央門外張家洼汪興祖墓出土金質(zhì)。錘諜云頭托日的圖案,下端祥云彎曲繚繞,線條流暢細(xì)膩,上托-輪太陽,太陽中心錘鎳一"日"字,四周壓出均勻的短直線紋。
云托"日""月"字紋銀飾件明·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高4.2厘米 寬6.3厘米
1977年南京太平門外板倉徐捕墓出土【銀質(zhì)。共兩件。用銀片錘鎳成祥云托曰、月的圖案。下端鏤刻如意形祥云紋,彎曲繚繞,云上托圓形,中間分別錘銖"日"、"月"二字。
方勝形金飾件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高5厘米 長8.2厘米
1970年南京中央門外張家洼汪興祖墓出土金質(zhì)。錘諜出兩個(gè)相疊壓的菱形。菱形四角均作凸起的圓珠。菱形四邊以針孔狀纏枝紋為飾,兩個(gè)菱形相交部分是四葉花紋樣。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