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文學史上,我們能看到的最早的詩是距今三千年左右的《詩經》,這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一共三百零五篇,古稱《詩》或《詩三百篇》。其內容有“風,雅,頌”三個部分,這是從音樂角度上分的。在表現(xiàn)手法上有“賦,比,興”三種。因此前人把“風,雅,頌”和“賦,比,興”稱作《詩》的六義。在語言的句法上,基本上是四個字一句。
繼《詩經》之后,公元前四世紀,在楚國出現(xiàn)了一種新的詩體,叫“楚辭”,它的創(chuàng)始人是屈原。后來,漢朝人把屈原,宋玉等人寫的作品編成一書,叫《楚辭》。《楚辭》突破了《詩經》的四字句,發(fā)展為五言句,七言句,即把偶字句(四個字一句)變?yōu)槠孀志洌ㄎ鍌€字以及七個字一句),不但能更好地表達思想感情,而且韻律和節(jié)奏也更富于音樂性。
到了漢代,出現(xiàn)了為配合音樂而歌唱的詩即“樂府詩”。在語言上有四言,五言,雜言,但多數(shù)是五言的。這以后曹操父子以及陶淵明為首的文人們發(fā)展了五言詩。同時,七言詩也有了很大的發(fā)展。
在魏晉南北朝以前,詩的格律和聲韻還沒有形成大家共同遵守的規(guī)律,只是由作者按照個人的內容需要和聲韻感覺來進行寫作。到了魏晉,由于受到了印度(古稱天竺)的梵音學的影響,我國的聲韻學得到了發(fā)展。齊梁的周喁和沈約總結了漢字的發(fā)音規(guī)律,提出了“四聲”“八病”之說,使詩歌創(chuàng)作由自然的聲律發(fā)展到講究追求聲律,出現(xiàn)了作詩要注意平仄和韻律的性質,形成了格律詩的主要內容。
唐代,是我國詩歌發(fā)展的全盛時期,是古典詩歌的黃金時代。在繼承前代詩歌的基礎上,唐代的詩歌有了進一步的發(fā)展,并且形成了固定的分類。其分類有兩種,一是古體詩,也叫古風;所謂古體詩,是指模仿唐代以前的傳統(tǒng)詩體,沒有一定格律,篇幅可長可短,用韻平仄都比較自由,句子的字數(shù)有整齊的,也有不整齊的;其中主要分五言古體和七言古體兩種。二是近體詩,也叫今體詩(這個“今”指的是唐朝),就是我們所說的格律詩;近體詩不象古體詩那樣自由,在篇幅,用韻,平仄,對仗等方面都有嚴格的要求。它基本上可分為兩種:律詩和絕句。律詩和絕句都分五言和七言,超過八句的律詩稱作排律。
在唐代中期,由詩派生出新的體裁,這種體裁到了宋代最為發(fā)達,這就是詞。由于詞是由詩派生出來的,所以詞又被稱為“詩余”;另外,由于詞的句子字數(shù)長短不一,古人也稱為“長短句”。
到了元明兩代,又出現(xiàn)了一種新的體裁,叫曲,也稱散曲。曲可以說是詞的另一體。那么它跟詞有什么不同呢?除了詠唱時的伴奏樂器不同以外,在語言上更加接近口語。最突出的特點是可以加襯字。如張養(yǎng)浩的《閑居三首之一》“昨朝楊柳依依,今朝雨雪霏霏,社燕秋鴻(忒)疾苦。(不是)濁醪有味,(怎)消磨(這)日月東西?!逼渲欣ㄌ杻鹊淖志徒幸r字。
上面簡略地介紹了中國古典詩詞的發(fā)展歷史。如果文友想深入研究的話,可以參考閱讀范文瀾先生的《中國文學通史》。
(來源網上資料整合)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