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行合天道,人莫相害
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孫[1]。子服景伯[2]以告,曰:“夫子[3]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猶能肆諸市朝[4]?!弊釉唬骸暗乐畬⑿幸才c?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5]!”
——《憲問第十四》
【簡 注】
[1]公伯寮:魯人,字子周,也是孔子的學生。愬:通“訴”,告發(fā),誹謗。季孫:魯國的大夫。當時,孔子弟子子路擔任季孫氏的家臣。
[2]子服景伯:魯國大夫,姓子服,名何,字伯,“景”為謚號。
[3]夫子:此指季孫。
[4]肆諸市朝:處決罪人后,將尸首陳列在市集或朝廷示眾。肆:陳列(尸首)。
[5]如……何:一種固定格式,意為“對……怎么辦”。
【意 譯】
公伯寮向季孫誹謗子路。子服景伯把這事告訴孔子,并且說道:“季孫氏已被公伯寮迷惑,我的力量還能把公伯寮殺掉,把他的尸首擺在街頭示眾。”孔子說:“我的主張能夠得到推行,是天命決定的;不能得到推行,也是天命決定的。公伯寮能把天命怎么樣呢!”
【理 釋】
人與天相較,人極渺小,凡事都不能自主;即使有所自主,那也只是想當然的自主,實則仍為上天所主導。然而人也偉大,當人的心性與行為,全與天道契合,人就足以獲得普天的力量與智慧,人就足以洞察一切奧秘,實現(xiàn)一切心愿。
每一人降生,都負有使命而來。一則為他自己,既將歷史的因果承續(xù),又將未來的緣分結下。一則為著天意,天意布下塵世的一盤大棋,棋上就少不得任何一顆卒子。使命有大小,有輕重,一邊由生命的積淀而來,一邊以當世的需要而定。所以,人之一世,將經歷什么,將成就什么,都有定數。“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即有此意,卻也并不完全:縱是謀事,看似人的主動所為,其實背后也有上天無形的操縱。
行與天道相合,無論人想怎樣算計與阻擋,都無濟于事。如果也能產生影響,那不過是以磨難的歷煉方式助他成功而已。行與天道相悖,即使人不相害,天亦設置重重障礙。因此,“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例 述】
唐僧往西天取經,是普天生命都肯定的事。甫一立愿,天即注定功成圓滿的結果。那么他一路所歷經的磨難,都不過是為了幫助他提高心性與修為,一并建立崇高的威德。
只是不到豁然開悟,他并不明白上天的真實意圖。所以他走得極苦、極險,時時處處都有生死存亡的考驗:先是邊防難過,他只得偷越;到底找到一個帶路人,帶路人卻是為了謀財害命;荒原中缺水多日,真似到了山窮水盡的絕境;江心遇強盜,差點就被殺了祭鬼神。然而,每到關鍵時刻,他總能化險為夷:邊防軍停止射箭,并且熱情接待;突然發(fā)覺帶路人的歹意,提前將他打發(fā);無水無食,卻被老馬帶離險地;強盜正待行兇,卻遇巨浪滔天,只得驚恐作罷。
宇宙中的一定層面,永存正、負兩種因素,因此一有風吹草動,正、負因素必定同出。于人而言,好事多磨,才知成功不易,才會倍覺珍惜。于天而言,天地繁榮,正反同在,眾生才有盎然的趣味??鬃又蕴故師o憂,在于自知,使命應天而來;若非天意,誰都動不了他分毫。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