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之所以寫《短歌行》,是因為自己剛被孫劉聯(lián)軍打的落荒而逃,并感慨人才難得,借此表達(dá)求賢之心,以期天下賢才都能夠歸附自己,而不是跑去孫劉兩家跟自己作對。我以為,曹操求才確實是真,然而到了求賢若渴的地步?我看未必。
曹操在《短歌行》中,用了兩個典故,都出自詩經(jīng)。一是《子衿》,一是《鹿鳴》。想要了解曹操究竟想說什么,我們可以先從了解《子衿》和《鹿鳴》到底寫了什么入手。
《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dá)兮,在城闕兮。
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首先來看《子衿》。這首詩原本表現(xiàn)的是一個戀愛中的癡情女子對她的愛人不主動追求自己的怨恨之情。從“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縱我不往,子寧不來?”可以看出,這個女子是說,即使我不去找你,你也應(yīng)該給我寫信甚至主動來找我。然而很明顯這個男子卻并沒有來,所以女子才會這么說。而曹操用這個典故的意思很明顯,就是希望賢才不要像《子衿》里的男子一樣那么不識趣,而應(yīng)該主動前來投靠自己。好像在說,你主動,我曹操就會重用你。
《鹿鳴》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將。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鳴,食野之蒿。
我有嘉賓,德音孔昭。
視民不恌,君子是則是效。
我有旨酒,嘉賓式燕以敖。
呦呦鹿鳴,食野之芩。
我有嘉賓,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樂且湛。
我有旨酒,以燕樂嘉賓之心。
再來看 《鹿鳴》。這首詩表現(xiàn)的是賢才來到之后,與主人琴瑟相和其樂融融的和諧畫面。曹操用這個典故的意思是說,如果賢才來了,一定會把賢才奉為上賓,并親自為賢才鼓瑟吹笙。大家一定可以其樂融融,共謀天下大事。
我們把這兩個典故合起來,就可以看出雖然曹操希望得到像諸葛亮、周瑜那樣的賢才來輔佐自己,但顯然還有一點故作高冷的姿態(tài),因為“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的意思是說,希望人才能主動來找自己。
也就是說曹操雖然求賢,但依然放不下自己的架子。而同時期的劉備為了請諸葛亮出山,卻可以三顧茅廬。兩相對比,就更顯得曹操求賢之心不夠真誠,或者說不如劉備那般能屈得了尊放得下面子。
不過這也很好理解,畢竟劉備當(dāng)初雖然給自己貼金說是“皇族后裔”,但其實只是街頭賣草鞋的小老百姓。所以他三顧茅廬去求孔明出山,其實壓根談不上是屈尊。而曹操當(dāng)時是手握重兵的國之棟梁,想要讓他像一無所有的劉備一樣去三顧茅廬并不現(xiàn)實。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