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自夏至清的各代歷史中,你是否有過這樣一個疑問,在夏朝建立以前的中國社會是什么樣的?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中華5000年文明的前1000年是啥樣的。
根據國學大師蒙文通先生和著名歷史學家徐旭生先生的考證和研究,二者均認為在夏朝建立前的1000年之間,也就是距今5000至4000年之間的這段時間,中華大地上活動著三個比較大的民族集團。
其中蒙文通先生根據地理情況劃分為中原的河洛集團、東邊的海岱集團、南方的江漢集團;
而徐旭生先生則從民族的屬性劃分出中原的華夏集團、東部的東夷集團和江漢的三苗集團。
兩位專家的劃分雖然在稱謂上不一樣,但都大體認同中華民族的早期構成有比較大的三個集團,可以說是所見略同。
東夷集團(海貸集團)
先說東夷集團,所謂東夷,即東邊的夷人。“夷”與“華”、“夏”并稱,約產生于夏朝,是中原地區(qū)的華夏集團為了區(qū)分其他民族而起的名稱。
華夏集團將四方的民族劃分為“東夷、南蠻、西戎、北狄”來指代。
在《禮記·王制》中“東方曰夷,被發(fā)文身,有不火食者矣。”
意思是在中原東邊的民族稱做夷,他們把頭發(fā)剪短,身上刺有紋身,在他們中間的人有的不吃熟食。
在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中說東夷人身材比較高大,擅長射箭。
龍山文化蛋殼黑陶杯,璧薄如蛋殼
據考古學家考證,東夷人居住在今以山東為中心的東部地區(qū),代表文化為山東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
如果以地域論,海貸集團包含的較為廣些,還應包含良渚文化。
三苗集團(江漢集團)
江漢集團的代表文化是屈家?guī)X文化和石家河文化。
根據考古發(fā)現屈家?guī)X文化較早,地理上以江漢平原為中心,西至三峽,東到武漢一帶,北達豫南,南抵洞庭湖區(qū)并局部深入到湘西阮水中下游。
在距今4600—4100年,江漢地區(qū)的文化被石家河文化所繼承,石家河文化主要分布在湖北及豫西南和湘北一帶。
在古史和傳說中,這一帶居住著眾多部落的苗蠻先民,因其部落甚多,故以“三苗”命名之,當然三并不是實指,而是代表多的意思。
影視劇中蚩尤
對于三苗集團中的代表人物祝融和蚩尤的歸屬一直有爭論,此處就不列舉他們了。
華夏集團(河洛集團)
中原地區(qū)的核心就是黃河和洛水區(qū)域,在此區(qū)域生活的眾多先民中,比較知名的是承續(xù)仰韶文化的“廟底溝二期文化”的居民,他們原本是仰韶文化的后裔。
而在距今5000多年前,廟底溝二期文化開始衰落,繼之而來的是王灣三期文化。
根據考古發(fā)現得出的推論,這一時期正好與傳說中炎帝和黃帝部落融合時期相符。
王灣三期文化標志著“萬邦時代”的到來,這個文化發(fā)展強勢,經過一段時間的擴張,逐漸占據了今河南大部分地區(qū)。
就是在今天也依然發(fā)現了大量王灣三期文化的古城遺址。
代表河洛集團的王灣三期文化,讓彼時存在的西邊的陜西龍山文化、北邊的山西陶寺文化、南邊的屈家?guī)X-石家河文化、東邊的大汶口-龍山文化都退避三舍,并且牢牢控制著中原地區(qū)。
繼續(xù)發(fā)展的王灣三期文化逐漸演變成二里頭文化,以中原地區(qū)為基礎的夏文化正式形成。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