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結婚,有錢人家陪嫁“丫鬟”,沒錢人家陪嫁什么?古代婚俗,女方的陪嫁,為何是男方彩禮的十數(shù)倍之多?
??垂叛b劇的朋友都會發(fā)現(xiàn),古代的大戶人家嫁女,新娘子的貼身丫鬟是要隨同出嫁的,這就是人們所說的“陪嫁丫鬟”,有時還不止一個。除此之外,還有非常豐厚的陪嫁,最多的可達六十四抬,抬挑陪嫁者可綿延十里,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良田千畝,十里紅妝”。
舊時婚俗,在婚期前一天,除了床上用品、衣褲鞋履、首飾、被褥以及女紅用品等細軟物件在親迎時隨花轎發(fā)送外,其余的紅奩大至床鋪,小至線板、紡錘,都由挑夫送往男家,由伴娘為之鋪陳,俗稱“鋪床”。
關于“十里紅妝”,還有一段傳說。據(jù)說南宋初年,登基不久的宋高宗在金兵追擊下,亡命逃到寧紹平原一湖前,前無去路,后有追兵,幸得遇見一位浣紗村姑將他藏于水中,上覆白紗,方逃脫追殺。
后來宋高宗傳旨遍尋“救駕”村姑未果,無奈之下,下旨特許寧紹平原女子出嫁時可享有半副鸞駕,半副鳳儀的特殊待遇,即乘坐四抬花轎,轎上可雕鸞畫鳳。由此,新娘享有乘坐花轎和出嫁巡游儀式的權利保留了下來,慢慢演變成“十里紅妝”。
單口相聲大王劉寶瑞先生有個著名的段子,叫《化蠟釬兒》,其中就有一段財主嫁女的描述,那陪嫁是相當豐富:
老姑娘出閣光嫁妝,陪送了六十四臺,八只樟木箱子,單夾皮棉紗頂蓋兒肥。隨手的家具陪送兩堂。一堂瓷器,一堂錫器。瓷器是什么呢?也沒別的,您琢磨二十多年以前也就陪送什么茶葉罐啊,膽瓶啊,帽筒啊,果盤啊,茶壺茶碗啊,以及使的這飯碗兒啊等瓷器。錫器都有什么呢?有這個茶瓶茶罐,還有那個錫燈,就是那個碗兒油燈,入洞房時得點那個,里頭有點蜜,取那個吉祥話叫“蜜里調(diào)油”,油燈。還有一對兒錫蠟扦兒,蠟扦子。另外還有錫壺。干脆說吧,光這錫器,陪送了就有四十多斤,還是真正的“道口錫”。
“陪嫁丫鬟”也好,“十里紅妝”也罷,都是富貴人家女兒們的獨享,普通人家嫁女,則沒有如此排場。但是,為了不讓女兒嫁到夫家遭人輕看,也會拼盡全力為出嫁女置備一份嫁妝。雖然各地婚俗有異,但大體相差無己。
嫁妝大致可分為6大件和7小件:6大件包含妝匣、拔步床、悶戶櫥、樟木箱、壓箱底和子孫寶桶。7小件有痰盂、紅尺、花瓶、銅盤及鞋、銀包皮帶、龍鳳被和龍鳳碗筷。
其中的子孫寶桶為三件套,包括子孫桶(馬桶)、財富桶(水桶)和聚寶盆(洗腳盆)。而陪嫁的7小件也各有寓意:痰盂寓意兒孫滿堂、紅尺意求良田萬頃、花瓶寓意花開富貴、銅盤及鞋寓意同偕到老、銀包皮帶寓意腰纏萬貫、龍鳳被寓意恩愛綿長、龍鳳碗筷寓意豐衣足食。
按照古代習俗,女方嫁妝一般是男方彩禮的數(shù)倍甚至數(shù)十倍之多,女子出嫁后,嫁妝即歸屬夫家所有,為夫妻共同財產(chǎn),妻子去世后,嫁妝及陪嫁物品歸屬于夫家所有,娘家不得討還。
《禮記·內(nèi)則篇》就說過:“子婦無私貨、無私畜、無私器,不敢私假,不敢私予?!边@話是什么意思呢?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就是:已婚婦女沒有私財,沒有私自處理財務的權利,婦女的嫁妝與丈夫同居共財。
《宋史·食貨志》也說:“女適人,以奩錢置產(chǎn),仍以夫為戶?!币鉃?,以女子的嫁妝添置產(chǎn)業(yè),歸屬夫家所有。
光從陪嫁這點來說,生為女子,在封建時代的地位是非常低下的,就連自己的私有財產(chǎn)都沒有處置權。
(圖片來自網(wǎng)絡)
聯(lián)系客服